㈠ “老三届”这哪儿老三届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当时在中学的高中,初中的三届学生,出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在文革后期还有继续从中学出校的学生,后面的几届也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很多也下过乡,当过知青,老三届的下乡,基本都是到了边疆,东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双版纳,内蒙等。四人帮垮台后,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停止了。 这些老三届毕业生一般都当过红卫兵。
当时,该学期的课程并未学完而搁浅,停课直到1968年底,接着几乎是一刀切全部下农村插队。有地区土政策,初中67届和68届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继续升了高中,不过,并非按学习成绩优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谓“红五类”为升学标准。后来他们高中毕业后全部直接分配进单位,免了当知青。他们是老三届里极少数的另类,在那个凡事要论阶级出身的年头里,出身所谓“黑五类”的,在面临升学,招工等人生重大抉择时,甚至串联,参加红卫兵活动等,都处于受歧视的下等公民地位。 停课两年半多的时间中,全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大中院校该毕业的未获毕业,仍在母校留校。以致大学停办十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令人痛心的文化教育断档。
㈡ 谁知道老三届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现借这块小天地谈一点见解,希望朋友们来信交谈
㈢ 老三届的公司介绍
陕西老三届企业集团 是经陕西省体改委批准成立,拥有七个控股公司,两个参股公司,两个业务紧密联系的公司组成的大型集团公司,资产已达2.1亿元人民币。
是1997年经陕西省体改委批准成立的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7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6亿元,净资产4亿元。
集团公司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的管理体系,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先进规范的经营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稳步发展。目前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和2个控股公司,涉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高新技术应用及推广、投资咨询等领域。
集团现有员工210名,其中90%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者36名。集团在近10年的发展中,凭借稳健平实的发展风格、高科技的产品与现代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陕西克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为市场提供精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先后开发建设商业地产、商品住宅、写字楼三十余万平方米,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为100%,销售率100%。其中,商业用房由人人乐商业连锁商场、龙首商厦经营管理,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克力房地产公司斥资2亿元人民币开发的位于南二环西段与永松路交汇处的5A智能写字楼——老三届·世纪星大厦,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及高品质的空间环境、物业管理及高规格的硬件设施、配套服务,首创的24小时办公的理念不但引起了许多西安市知名企业的瞩目,而且引起了国内、外其它城市及投资西部公司的关注,使之更成为西安市顶级智能写字楼的代表。
2003年9月集团成立陕西盛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资产1000万元。公司下设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管家部(客户服务、环境事务、经营管理)、工程部、安管部、品质部6个部门,公司现有员工78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2人,具备物业管理资质人员31人。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专业的行业经验,先后承接了解放路人人乐购物广场、龙首商厦、老三届·世纪星等项目,管理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公司立足西安,以一流的硬件、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铸造出“盛邦”全新的管理服务新理念,并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的物业管理公司,竭力打造“盛邦”品牌。
集团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优化资本组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经营上采取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为加盟集团的每一位仁人志士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良好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条件。欢迎各路精英在集团产业化、股份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加盟,共创新的辉煌。新一代“老三届”人将秉承“诚恳务实、开拓创新”企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再创“老三届”新的辉煌!
㈣ “老三届”是指什么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 ,“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
㈤ ”老三届”指的是什么
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㈥ 请问“老三届”具体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不叫“老四届”“老五届”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现借这块小天地谈一点见解,希望朋友们来信交谈
㈦ 可以详细得和我说一下老三届是怎么回事吗
老三届”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三届高中学生和三届初中学生即66,67,68三届。其中年龄最大的是66届的高三毕业生,俗称“老高三”。“文革”风雨袭来之时,他们正逢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如果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晚三个月发动,“老高三”中的佼佼者将会跨入高等院校的大门。一场风雨,十年光阴,人生的道路由此转向。“老三届”中年纪最小的是68届初中毕业生。他们于1965年跨入中学校门,1966年6月停课时年仅14岁,尚未读完初中一年级的全部课程。“文革”中,他们在荒废了两年的学业之后,也头戴“知识青年”的桂冠被送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㈧ 老三届是什么意思
老三届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在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因文革造成在学校的堆积,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
因此老三届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并且将此前以农场(含兵团)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改变为以插队模式为主。老三届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前后,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苏论战和文化大革命。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发展与挫折并存,光明与黑暗并存,进步与专制并存的特殊时期。老三届的青少年阶段处在中国社会矛盾突出,党内斗争异常的历史阶段,也是新中国二十世纪罕见的阶级斗争暴风骤雨年代。
(8)老三届开发商扩展阅读:
1、老高三
1947年前、后出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2、老高二
1948年前、后出生,1964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3、老高一
1949年前、后出生,与共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