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演化
冷水坑银矿田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拼接带南侧,华南板块北东缘的武夷隆起区(图1-1),即华夏陆块北缘(李兆鼐等,2003)。位于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内带,武夷银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矿田在区域构造上受华南褶皱系中赣中南褶皱上的鹰潭-安远深断裂及鹰潭-瑞昌大断裂控制。产于武夷隆起与饶南坳陷接壤处的隆起一侧之月凤山火山断陷盆地北西边缘。
图1-1 冷水坑矿田区域构造略图
1—深大断裂带;2—冷水坑矿田位置
武夷隆起区于加里东运动时期为褶皱造山带。在印支期—燕山期转为陆内造山,使武夷地区成为多期次复合造山带。武夷加里东造山带主体呈北北东向的S状弧形展布,其北段即钦(州湾)-杭(州湾)古板块结合带南侧的仙霞岭、北武夷地区,为加里东早期华夏古板块的前缘褶冲带形成的东西向、北东东向褶皱;中段则以北北东向、北东向或近南北向褶皱、构造隆起-花岗岩带、变质杂岩带为主体;南段至佛冈-五华断裂带以南地区转为近东西向褶皱。
造山带的根部带出露于武夷山脉东北部闽西北至浙西南一带,主要为变质深、变形复杂的前震旦纪地层,并以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发育及混杂有古、中元古代结晶岩块为特征。造山带的下部带出露于武夷山西坡的江西省境内,主要由青白口纪和震旦纪变质地层组成,早古生代地层几乎剥蚀殆尽,仅少数地区残存有早寒武世早期地层。造山带的中上部带主要分布于赣中于山山脉以西和闽东南地区,大面积出露震旦纪—奥陶纪浅变质岩层,层序清晰及以发育侵入型花岗岩为主。该带与造山带根部带相比,后者被剥蚀部分厚度约在5km以上。
武夷隆起区主要构造是北北东向展布的花岗岩-构造隆起带和一系列巨大断裂带。它们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阶段,后经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的改造形成了现今的盆岭构造格局。
武夷隆起区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古-中元古代华夏克拉通发展阶段。武夷隆起区曾是古、中元古代形成的华夏克拉通的一部分,该克拉通裂解后,以结晶块体潜伏于加里东造山带的深部。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夏陆缘造山带发展阶段。此阶段武夷地区处于华夏陆缘裂陷活动期,接受巨厚的深海—半深海沉积。加里东造山过程为:早期沿萍乡—绍兴一线向扬子板块作A型俯冲,形成近东西向的北武夷褶皱-花岗岩带,并伴有与其相交的转换型北西向剪褶带;随后处于萍乡-绍兴与佛冈-五华断裂带之间的武夷地区整体向西推挤,形成主体为北北东向的褶皱-花岗岩带,并伴有近东西向的转换型剪切断裂带;此后发生近东西向左旋扭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和宽缓的叠加褶皱。
印支期—燕山期大陆造山发展阶段。中三叠世末进入中生代大陆造山发展时期。印支运动(中、晚三叠世)时期向大陆造山转变,形成武夷复式背斜隆起和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逆冲走滑断裂与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以及印支期交代-侵入型花岗岩带。燕山运动早期(侏罗纪),由于板内收缩和库拉-太平洋等周边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强烈的大陆造山运动,形成了北北东向隆起-花岗岩带,并伴随有中酸—酸性火山喷发与岩浆浅成—超浅成侵入,形成丰富的有色、稀有、贵金属矿产。燕山运动晚期(白垩纪),武夷地区由造山进入以伸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今的盆岭景观。
我国东部构造演化研究显示,晚三叠世以来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陆内环境。同样,在武夷隆起区之北的赣东北地区,燕山运动造山造浆期始于中侏罗世(172~159Ma),为华南燕山运动策源地之一;造山与成岩成矿高峰期为晚侏罗世(157~142Ma),由造山过渡到伸展的转型期为早白垩世早期(142~100Ma),早白垩世末期即100~95Ma 地壳进入造山后的伸展阶段(杨明桂等,2002)。
② 区域构造
区内的构造形迹按生成次序、排列方向、构造性质可归纳为东西向、北北西的构造体系及推覆构造。
东西向构造体系是本区发生最早、时间延续最长的构造形迹,它构成了本区最基本的构造格架,控制着地层的展布。东西向构造形迹主要分布在曲什安河一带及区内东南部的广大地区。曲什安河以北由于受后期NNW向构造的影响,EW向构造受到改造。区内EW向构造主要表现为总体呈东西向展布的裙边褶皱和东西向压性断裂。
NNW向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曲什安河以北的赛什塘至水塔拉脑一带,区内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有雪青沟复式背斜,次有赛什塘背斜、铜峪沟短轴背斜、哦任向斜、日龙沟背斜。主要断裂构造有F26压扭性断裂带等。
图6.1 青海赛什塘区域地质略图
(据宋治杰等,1995)
1.新生界;2.侏罗系含煤沉积;3-4.上三叠统粗碎屑沉积和陆相长英质火山岩;5-6.中、下三亚统;7-8.上、下二叠统;9.石炭系;10.上泥盆统磨拉石;11.古元古界;12-15.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16.断层和推测断层;17.推覆体;18.铜和铜多金属矿床、矿点
柴达木板块:Ⅰ.中祁连隆起;Ⅱ.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Ⅲ.柴达木地台
华南板块:Ⅳ.中秦岭陆缘华里西褶皱带;Ⅴ.东昆仑-南秦岭印支褶皱带;Ⅵ.海南三叠纪盆地;Ⅶ.阿尼玛卿逆冲杂岩带;Ⅷ.巴松地块
断层线带黑框为古板块对接带,带黑三角为逆冲断层,虚线为物探推测断裂
区内发育着一些巨大的构造推覆体,呈独立的“飞来峰”形式产出。推覆体由古元古界片麻岩系组成,推覆于中三叠统不同层位之上。区内发育的推覆体主要有得勒钦推覆体及夏郎山推覆体等。
③ 构造发育与展布规律
5.2.1 构造的成带性
区内构造虽然形式多样,成生关系比较复杂,但却集中发育于几个带上,而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1)边浅部褶断带
位于矿区东南边浅部,以韩城复式背斜为主体,其东南边缘为韩城大断层,带宽约1km,为一沿北东向—北北东方向呈弧形延伸的褶皱断裂带。带内广泛发育各类褶皱和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有倒转背向斜、箱状背斜、S和反S形褶曲,平卧褶曲和一般的两翼产状正常的背向斜;断裂构造有逆冲断层、逆掩断层及走向多呈弧形延伸的各种正断层;带内还广泛发育密集的各种裂隙和几条巨型地裂缝,其密度远远大于矿区中深部地层中的裂隙密度。上述这些构造形式共存于此带中,反映该带为一早期遭受强烈挤压作用后期又产生拉伸作用的控制性构造带。
(2)第一挠折带
沿北东向—北北东(局部南北)向展布于边浅部褶断带以西,平均宽度约0.5km,其主体由倾角大于50°的急倾斜带构成。该带3#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为420~560m,南区为380~580m;11#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为300~500m,南区为280~600m。带内褶皱断裂也较发育。褶皱走向一般都与带的延伸方向斜交并进而向矿区中深部延伸。断裂规模较大者多平行于此带的延伸方向,规模较小者(主要是煤层构造)一般也多于带的走向斜交,少数则与带的走向平行。带内断层多数为正断层,逆断层少见,所有断层多发育在带的浅部。反映该带为一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带。由于带内地层产状陡、距地表很近,带内张性破裂发育,故带内煤层多为风氧化带以上煤层,甲烷赋存状况不良。
(3)第二挠折带
位于第一挠折带以西约4km处,为一走向北东—北北东—南北的膝状构造带。带宽一般大于2km,挠折系数在0.5~1.8之间,带的主体部分倾角远小于第一挠折带。该带3#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低于240m,南区低于40m;11#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低于230m,南区低于30m。由于位于矿区深部,没有开采资料,故带内构造发育规律不详,但据地表和钻孔所见构造看,带内尚发育有与其延伸方向斜交的正断层多条。在象山矿2309回一巷所见类似的挠曲上部,煤层中张性无充填裂隙很发育。结合力学分析可见该带为一总体上处于拉伸状态的张性构造带。是煤层甲烷赋存和运移的良好地带。
(4)中深部缓倾带
位于第一、二挠折带之间。带宽约4km,为一沿北东—北北东向延伸、产状十分平缓的单斜带。带内缓波状褶皱发育,普遍存在正断层和少量逆断层。除褶皱和断裂发育的地带外,煤层原生结构保存较好,块状煤体广布,煤层割理裂隙发育,是煤层甲烷赋存较好的地带。
通过对上述第一、二挠折带和缓倾带的综合力学分析,发现不同构造部位所处的拉伸和挤压状态不同。在挠折带上部以拉张作用为主,下部以挤压作用为主。按照这样的分析,可将区内不同区段不同煤层的挤压段和拉张段区分出来(图5.36)。由于挤压段煤层遭受挤压研磨,加重了糜棱化程度,进而对渗透性带来不利影响。拉张段则因煤层处于张性破裂状态,有利于甲烷的储存和运移。
图5.36 第一、二挠折带及缓倾带不同力学性质地段划分示意图
应该看到,正是由于第一挠折带挤压段的存在,才对全区煤层甲烷提供了较好的边浅部封闭条件,使中深部甲烷资源难以向边浅部逸散。
(5)清水先挤后伸破裂带
该带位于徐村—后高湾至龙亭—柏瑞村之间,为一以张性正断层组合为主体,间夹有压性褶皱和逆断层的破裂构造带,带宽约3km。带内平行展布有8条规模较大的正断层、三条褶皱和一条逆断层。该带早期遭受挤压作用,形成褶皱、逆断层和与之平行的剪裂面,在后期近南北方向的伸展作用下,沿早期剪裂面发育而成张性正断层。正断层面多呈铲状,倾角上陡下缓,断层带内张性次级断裂及裂隙十分发育。因此该带为先挤压后伸展现今主要表现为张性破裂面貌的构造带。由于断层发育密集,切割深度较大,带内煤层甲烷遭受风氧化作用较强,可能是一深部煤层甲烷散逸带。
(6)东泽村伸展破裂带
该带位于矿区中深部的东泽村—张家岭一带,带宽约2km,沿近东西向延长达15km以上。带内共发育5条正断层,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伸展跌落。断层倾角一般上陡下缓,断层带内张性裂隙及次级小断层十分发育。该断层带切割深度已达11#煤层,带内有淋滴水现象。因此,该带内为一深部煤层甲烷逸散带。但在该带南北两侧均有呈近东西向延伸且斜列分布的小型褶皱群,这些压性褶皱的存在,较好地阻滞了两侧煤层甲烷沿该带的逸散作用。
(7)龙骨岭伸展破裂带
实际仅由龙骨岭正断层组成,展布于桑岭村至贾山一线。虽处于矿区深部,地表覆盖较厚,旁侧次级构造也不多见,但其构造性质、规模和特征均与前述两张性破裂带十分相似,因此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深部煤层甲烷逸散带来考虑。
(8)文家岭挤压褶皱带
位于矿区中部,即燎原矿与马沟渠矿之间,为一呈近东西向由矿区浅部向中深部延伸的挤压构造带。带内S型褶曲、平卧倒转褶曲、尖棱褶曲等褶皱构造和与之相伴的平移断层、叠瓦式逆冲断层都十分发育,并且多处地层直立。本带内的挤压特征与矿区边部的禹门口—西塬沟一线的挤压特征十分相似,由于其影响深度较大,故该带作为一挤压“隔墙”把矿区分隔成南北两区,且控制了矿区南北两区的构造变形。由于带内强烈的挤压作用,煤层多被粉末化,原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到马沟渠井田北部,致其煤层粉末化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本带内煤层甲烷渗流状况是非常不良的。
5.2.2 构造的方向性
区内构造的方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在地表所见大中型构造多循上述几个构造带的方向展布。即北东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主要发育于边浅部褶断带和第一挠折带内,前者的主导方位为NE40°~60°,后者的主导方位以NE20°~30°为主。近东西向构造NE70°~90°发育最广泛,除集中于第一挠折带、中深部缓倾带、清水先挤后伸破裂带、东泽村伸展破裂带、龙骨岭伸展破裂带和中部文家岭挤压褶皱带以外,在禹门口到西塬沟一段也有发育,只是规模相对小得多。南北向构造主要指发育于竹园以北的两条褶皱。北西向构造不甚发育。
煤层中所见的中小型构造有北西向(290°~340°)、近东西向(250°~290°)和北东向(20°~70°)、近南北向(340°~20°),其中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最为发育,其他方向发育不好。
可见,区内构造的方向性与区域构造和基底构造的主导方向一致,煤层构造还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这些都说明本区构造受区域构造和基底构造的控制,区内构造环境也始终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变化相关。
5.2.3 构造的等距性
构造的等距性无论在矿区构造还是在煤层构造中均有明显表现。如地表所见的近东西向延展的褶皱群大约以5.5km的间隔出现一次,且等距性误差不超过0.5km。近东西向的破裂带则以大约16km间隔出现一次。这种等距性特点越向矿区南部越明显。煤层构造的等距性也更加明显,如全区各煤层中褶皱发育地带每隔1.2~2km出现一次。南区象山矿已采区的北西向断层组每隔450m~550m出现一次,其影响宽度为60~100m。马沟渠的东西向断层组则是间隔70~100m出现一次,其影响宽度约50m。
构造展布的等距性为生产控制和构造预测提供了方便,但其成因比较复杂,就本区构造发育特点来看,矿区构造的等距性可能与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剪切作用有关。该基底北高南低,北部受断裂切割已多次出露地表,南部则深深沉陷于上覆地层之下,在汾渭盆地伸展作用下,基底断裂活动使其向南部拆离而施加于盖层一个剪切应力(图5.37),由此应力作用在盖层中则形成剖面多字形构造,显示在平面上即具有等距性。而且随着基底向南部的伸展拆离作用加强,矿区构造在本区南部的等距性则愈加明显,同时,由于基底活动的间歇性,也可在上覆地层中产生一种局部波浪状蠕动,其结果使煤层中的构造也普遍具有等距性。
图5.37 基底剪切作用示意图
5.2.4 构造发育的层控性
区内构造的发育除边浅部褶断带外,地表所见构造形迹和各煤层中发育的构造形迹明显的不协调,对应性较差,这在褶皱构造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用中和面理论加以分析。区内地层的垂向叠置关系为:煤系地层处于其下伏能干岩层奥陶系和寒武系碳酸盐岩以上和其上覆能干岩层石盒子组至石千峰组砂质岩层为主的地层以下,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总厚约为110m,该处作为中和面位置,则位于向斜中的11#煤层明显处于拉张环境,其上的2#、3#和5#煤层因处于中和面附近,顺层剪切作用比较强烈,再上部的能干层则整体处于压缩环境。这样,煤层中的构造必然和其上覆地层(或地表所见地层)中的构造不一致。也即具有明显的层控性。野外及井下大量资料表明,由于构造特别是各类破裂构造明显受地层岩性的控制,煤层又具有易于变形之特点,因此,除少数切层性强的大中型断层和褶皱外,多数断层、褶皱和裂隙均明显受非能干层的控制,局限于非能干层中,垂向切层性不强。这决定着煤层中各类构造也多限于煤层附近,对上下地层无明显影响。这就使得煤层甲烷沿垂直方向逸散可能性很小,即从破裂构造对地层的破坏性而言,煤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而位于煤层附近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和伸展性正断层则分别使煤层因滑动粉末化而使其渗透性变差和因张性破裂面增多而使其渗透性变好。
5.2.5 构造发育强度的差异性
构造发育强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区差异、深浅部的差异以及垂向上不同煤层之间的差异。
(1)南北差异
北区挤压性构造发育。以具可比性的3#和11#煤层为例,褶皱构造的发育强度北区分别为17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79.00km/km2)和14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76.25km/km2),而南区则分别为5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13.00km/km2)和12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41.25km/km2)。北区煤层中有四条规模较大的褶皱影响到地表,南区煤层中发育的褶皱均未影响到地表,说明北区褶皱的强度和幅度大,南区褶皱的强度和幅度小。北区煤层中碎粒煤和糜棱化煤十分发育,南区则发育范围十分有限。从煤层的显微裂隙分析,本区整体遭受过后期的伸展张裂作用,但这种作用南区要较北区强得多。结合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所表现的南北差异性可见北区挤压褶皱构造强度大,南区伸展张裂构造强度大。
(2)东西差异
以中部缓倾带中线为界,把全区分为东部和西部,即深部和浅部。东部主要构造带为边浅部褶断带和第一挠折带,在这两个带中褶皱断裂发育,地层倾角很陡,煤层基本处于风氧化带之上,煤层甲烷赋存状况不良。西部主要构造带为第二挠折带和缓倾带主体,带内褶皱不发育,缓倾带内发育的褶皱多数于第二挠折带内尖灭。煤层倾角较小,总体处于拉伸环境之中。煤层原生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状块煤为主,煤层均处于风氧化带以下,甲烷赋存和渗流状况较好。构造的东西差异也为我们掌握煤层甲烷的赋存规律提供了基础。
(3)垂向不同煤层之间的差异
北区2#和3#煤层中的一二级褶皱基本对应,但三级褶皱3#煤层比2#煤层复杂,11#煤层和上覆几个煤层中的褶皱不太一致,尤其在下峪口井田更甚。南区各煤层褶皱均不一致,但越向上部越简单。因此,褶皱构造变形的复杂程度总体上表现为11#>5#>8#>2#,这种现象与煤系基底起伏与差异压实作用有关。断裂构造的发育各煤层各有特点,3#煤层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少见,层滑构造不发育,煤体结构较简单。5#、11#煤层滑构造发育,煤体结构破坏较甚。断裂发育的上述特点,可能与基底不平,围岩能干性差异和层滑构造的发育等原因有关。
④ 区域构造特征
2.2.2.1 构造基本特征
在洋壳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作用下, 区内断裂、褶皱发育, 由一系列北北西向紧密线性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 是控制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及其有关矿产的主要构造, 而次级同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层则为容岩 (矿) 构造, 晚期发育规模较小的北东向断层, 切错了早期断裂及褶皱。
2.2.2.1.1 褶皱
区域内褶皱均为红山复式背斜的次级褶皱, 规模较大的主要有: 小雪山背斜、上村倒转向斜、促钠卡背斜、亚拉夏向斜、诺布伊向斜、亚杂向斜、力通永倒转向斜、则曼宗向斜、王洛向斜、冈错向斜、普朗向斜、热绒背斜。现将主要的红山复式背斜简述如下。
红山复式背斜: 位于研究区中部, 褶皱产生于T3q、T3t地层中, 形态不对称, 西翼倾角61°, 东翼倾角38°, 次级褶曲发育, 形成明显的背斜山、向斜谷, 构成一个不对称的复式背斜。其余次级褶皱特征见表2.1。
表2.1 区内褶皱特征简表
2.2.2.1.2 断裂
区域上以北北西向格咱断裂为主要断裂, 次一级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发育 (图2.4)。区域性断裂具长期性、继承性活动的特征, 属导岩、容矿构造; 其余均属切穿中生界地层的印支-喜马拉雅期浅表脆性断层, 属容矿或破矿断裂。 以逆冲-平移断层为主, 规模大, 互相交切, 有前冲后落、背冲和叠瓦状、先冲后平移组合特点。 现将有代表性的格咱断裂 (F1)、娘央-夏隆瓦断裂 (F2)、红山断裂 (F3)、黑水潭断裂 (F4) 叙述如下。
(1) 格咱断裂 (F1): 位于图幅西部边缘, 呈NNW向延伸, 南、北均延出图, 区内长57km, 中段被第四系掩盖。属德格-乡城断裂带之南延部分, 为中甸弧后盆地和格咱岩浆弧分界断裂。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 对区内沉积建造、岩浆岩活动、构造变动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沿断裂带上岩石破碎, 断面东倾, 倾角41°左右, 发育5~60cm宽的破碎带、构造挤压透镜体、断层泥、牵引褶曲、叠瓦状构造、线性断层三角面及倾竖褶皱。 断裂东盘为图姆沟组, 西盘为哈工组, 为一多期活动的逆断层。 从倾竖褶皱特征看,显示该断裂后期叠加具左行走滑特征。据断裂切错地层和对两侧的沉积、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 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该断裂为形成于印支期以前, 直至现代仍活动之断裂。
(2) 娘央-夏隆瓦断裂 (F2): NW向延伸, 长约40km。 切穿曲嘎寺组地层, 东盘为灰岩、板岩, 西盘为变质砂岩、板岩。 沿断裂带发育宽5~8m的破碎带, 见构造角砾岩和挤压透镜体 (角砾为灰岩、砂岩, 次棱角状, 其扁平面东倾)、断层泥、牵引褶曲, 后期石英脉沿断裂贯入, 岩石片理化强烈, 见线状分布的温泉和钙华, 地貌特征明显。 断面东倾, 倾角42°, 为一逆断层。
(3) 红山断裂 (F3): NW向延伸, 长约25km。 东西两盘分别为T3t和T3q地层, 旁侧次级小断层发育, 常使主断裂线产生水平错移, 主断面倾向南西, 倾角65°, 沿断层有角砾岩带存在, 为一张扭性正断层。
(4) 黑水潭断裂 (F4): NW向延伸, 南延出图, 图内长39km。 断裂切错了δμ、δοπ等。 断裂带上岩石破碎, 破碎带宽5~6m, 构造角砾岩和构造挤压透镜体断续分布, 角砾为变质砂岩、灰岩, 砾径5~10mm, 铁泥质胶结。 岩石片理化、碳酸盐化、硅化, 石英脉和石英闪长玢岩脉顺断裂侵入。 断裂造成地层缺失, 具线性排列断层三角面和冰湖。 断面东倾, 倾角41°, 为一逆断层。 其余断层特征见表2.2。
表2.2 区内断层特征简表
续表
2.2.2.2 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
在晚二叠世, 甘孜-理塘带扩张形成洋盆的基础上, 洋盆主体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开始向西俯冲消减于中咱微陆块之下, 伴随甘孜-理塘大洋板块的向西俯冲, 义敦地区在前岛弧期堑-垒构造格局的基础上,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开始义敦弧盆系的生成、发展和演化, 大体经历了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后造山伸展及内陆汇聚走滑剪切四个演化阶段 (图2.5)。
对区内构造格局有重大影响的构造运动主要有三期: 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 甘孜-理塘小洋盆停止扩张并开始向西俯冲消减, 在格咱形成不成熟岛弧, 发育了曲嘎寺组以安山玄武岩为主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 中晚期洋盆继续向西俯冲, 使格咱岩浆弧进一步发展为成熟岛弧, 发育了图姆沟组以安山岩、英安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沉积岩系;晚三叠世晚期洋盆封闭, 在格咱一带发生同熔型中酸性岩浆活动, 伴随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及矽卡岩型等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化。侏罗-白垩纪为碰撞造山阶段, 晚期发育碰撞 (S) 型酸性岩浆侵入, 伴有铜、钼、钨矿化, 在构造活动强烈区伴有较强的变质作用和矿化。喜马拉雅早期本区主要表现为陆内伸展裂陷, 发育正长 (斑) 岩-二长(斑) 岩类, 伴有斑岩型金、铜矿化。相应出现三期岩浆侵入及与之有关的矿产, 印支期岛弧型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是区内最重要的岩浆岩类, 以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为主, 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次之。其中晚末期的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与矿化关系密切, 其热液蚀变强烈, 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系列, 产有雪鸡坪、普朗等三十多个矿床 (点), 部分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在背斜核部、穹隆、断裂等构造有利部位形成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如红山等。燕山期滞后型花岗闪长岩系列位于北部休瓦促、热林, 主要岩类有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岩等, 形成钨、钼矿化。喜马拉雅早期二长 (斑) 岩-正长 (斑) 岩分布于甭哥、诺东、东炉房等地, 岩体蚀变强烈, 是金矿化母岩, 产有甭哥等斑岩型金矿。
图2.5 义敦弧盆系构造演化(据潘桂棠等, 2003)
⑤ 盖层褶皱(构造)
河北省的沉积盖层十分发育。始自中—新元古代,距今约1.7 Ga或1.8 Ga左右,在古老的刚性变质岩结晶基底的基础上,开始盖层沉积。发育了中—新元古界的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的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3.2.1 蓟县期上升
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为粘土岩、镁质碳酸盐岩所组成的巨厚沉积。该套地层出露良好、分布广泛、发育齐全,富含微体化石和叠层石,尤其蓟县剖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该套地层赋存丰富的铁、锰、硫铁、铅锌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同位素测年资料集中于距今0.85~1.8 Ga。
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关系,巨厚的海槽逾上万米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堆积表明,在古老的变质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了华北地区地壳演化进程中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在元古宙末,距今0.8 Ga前后发生的蓟县运动,结束了华北地区的沉积过程,地壳大规模上升,但由于地壳运动表现为上升运动(造陆运动),而非造山运动,因此蓟县期褶皱构造表现不明显。应当指出的是,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在燕山地区和太行山北段,岩石组合以黑色页岩和片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燧石角砾岩并为塑性千枚状物质胶结,地层厚133~537 m。已有资料证明该套地层区域上发育了强烈的塑性流变及剪切应变,以该套地层为强应变带,上、下地层在这一韧性滑脱剪切带上发生层状水平位移。从变形构造特征来看,上、下岩层构造变形均较微弱,独下马岭组发生强烈塑性变形,其中“a”型褶皱、拉伸线理、鞘褶皱、应变滑劈理等强烈滑脱剪切构造屡见不鲜,这一滑脱构造模式许志琴院士曾有专门论述。近年来单文琅、傅昭仁、牛树银等均认为在华北地台盖层中,特别是北京西山中、新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乃至下古生界均存在较普遍的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在这些盖层中存在深层固态流变构造,并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在太行山北段的易县北考—向阳一带同样发育下马岭组韧性角砾岩层构成的水平面状构造。此种现象绝非偶然,当引起重视,其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可能是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3.2.2 加里东期上升
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华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海侵,从沧浪铺中期开始,寒武系和奥陶系发育了一套分布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岩为主间夹碎屑岩沉积建造,同位素测年资料表明此时距今325~570 Ma。加里东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是一场表现强烈的造山运动,但在晋、冀、鲁、豫地区表现为造陆运动,既没有强烈的褶皱发生,也没有明显的岩浆活动,反映为地壳的上升运动。
在太行山区和燕山地区广泛发育着区域范围沉积厚度达715 m的寒武系和厚度达970 m的奥陶系,顺层滑脱构造和逆冲推覆构造均较发育,带有明显的区域分布意义,如易县西陵寒武系、奥陶系中的滑覆体、阜平县马庄一带的神仙山盆地奥陶系顺层逆冲推覆体和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的顺层滑动构造等,这种顺层掩卧褶皱为代表的折叠层构造,是岩层在应力作用下岩层递进流变过程的表现,是中新生代以来板内构造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3.2.3 华力西期褶皱
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华北地区在经历了近150 Ma的风化剥蚀后,到中石炭纪世本溪早期华北地区又发生了古生代以来的第二次大海侵。石炭系和二叠系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和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形成了大量的沼泽相煤系地层。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距今250~325 Ma。华力西运动在欧洲和北美均为强烈的造山运动,在本区表现为两种性质,以康保—围场断裂为界,北部的内蒙古—兴安板块表现为造山运动,因此岩浆活动和褶皱构造发育,但由于在河北省分布较少而难于表述;南部广大的华北板块区表现为造陆运动,褶皱构造一般不发育。华力西运动之后华北板块与北部的内蒙古—兴安板块连为一体。
3.2.4 印支期褶皱
印支期褶皱是指发生在三叠系及其以下地层中的褶皱构造。印支期褶皱在本区表现为两幕。华北地区近年来石油勘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特别是在平原区大量的石油钻孔资料为研究三叠纪地层奠定了重要基础。同位素测年显示时代为200~250 Ma。
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为大型坳陷盆地。已经查明,在邯郸、邢台、石家庄、唐山、承德等地均有1000~2000 m厚的三叠系沉积,这种大型坳陷盆地的原始沉积地层之所以在太行山区和燕山山脉所见甚少,是由于后期构造运动破坏和地壳强烈抬升剥蚀的结果,并非以往认为当时处于古陆剥蚀状态。事实上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处于一种伸展体制的大陆坳陷状态,拉张构造环境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得以发育大型三叠纪坳陷盆地。此时沉积建造中长石和杂基含量明显偏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属于快速堆积的复陆屑式沉积建造类型,表明当时地壳处于活跃状态(马友谊,1994)。从构造变形来看,地层中发育大量折叠层构造、剥离断层、固态流变构造等,这种构造本质上是经过构造重建的,是在地壳上部相对较深构造层中,在伸展体制下,由于水平分层剪切流变机制使成层原岩发生构造变形的结果。
晚三叠世地层在华北为两种不同的沉积类型,一种是山间盆地沉积,如北京西山、柳江盆地等;另一种是大范围的华北大型坳陷盆地。沉积建造特点是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属地壳比较活跃的复陆屑式建造特点。从构造变形来看,北京西山、柳江盆地、下板城、平泉等地均发育有三叠系卷入的区域性纵弯褶皱构造,这些纵弯褶皱影响地层的最高层位为三叠系杏石口组或黑山窑组,并为侏罗系底部的不整合面所截切,表明这些纵弯褶皱是印支运动晚期的产物。褶皱轴面呈近东西向展布,背向斜相间分布,结合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华北地区印支晚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以水平缩短为特征。此时,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如都山、画山、雾灵山、七老图岩体均为印支期的产物。
印支期反映的建造与改造说明,在古老基底之上长期发展的盖层稳定地块有渐趋活跃的趋势,印支期为华北地区燕山期的陆内造山运动拉开了序幕。
3.2.5 燕山期褶皱
燕山期本区地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构造运动,侏罗系、白垩系为巨厚的陆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含煤碎屑岩建造。褶皱构造十分发育,燕山运动可划分为5幕。燕山期构造运动是区域性的,在燕山山脉发育最好,在太行山区也有重要表现。大量的北北东向中酸性岩浆岩侵入体的广泛分布是空前绝后的,是本区最重要的成矿时期。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距今65~200 Ma。
第1幕构造运动发生于早、中侏罗世之间,在承德县尤家沟一带表现明显,下侏罗统上部的下花园组煤系地层的褶皱,被中侏罗统下部九龙山组不整合覆盖,褶皱轴向北东70°~80°,呈宽缓的波状背向斜。
第2幕构造运动发生于中、晚侏罗世之间,在北京以东,总体为一大型箱状复式背斜,核部在马兰峪至金厂峪一线,宽约20 km,由太古宇组成。轴向近东西,向西倾伏,长度120 km。南北两翼宽展,依次由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及中—下侏罗统组成。北京以西,展现为连续的中型复式褶皱系列,由太古宇至中侏罗统组成。轴向北东50°~60°,长可达数十千米。一般向斜翼陡核平,背斜宽缓斜歪,二者结合部位多发育次级褶皱、挠曲或走向断层。总的特点是含有中侏罗世的地层形成的褶皱被上侏罗统东岭台组不整合覆盖。伴有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活动。
第3幕构造运动发生于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褶皱规模大,遍及全区。太行山区,以阜平、赞皇变质基底为核部的两个大型宽缓背斜构造,以及二者之间的由古生界组成的向斜构造,均属该期产物,其轴向北北东,长可达上百千米。冀北地区由上侏罗统组成的褶皱形态简单,宽展舒缓,轴向北东40°~60°,长10~20 km,其上被下白垩统不整合覆盖。本期褶皱构造是燕山运动的主幕,伴随激烈构造变动的同时,发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侵入活动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该期侵入岩占燕山期侵入岩总面积的70%。一些铁、铜、钼、铅、锌等内生金属矿产与之有关,金矿的形成或再富集也与该期侵入活动有内在联系,上黄旗-乌龙沟构造岩浆岩带是本区最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带。此外,本期火山喷发活动十分普遍,大量的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广泛分布,沸石、珍珠岩、松脂岩、浮石岩等非金属矿产与该期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第4幕构造运动发生于早、中白垩世与晚白垩世之间,在冀北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继承了第3期向斜褶皱构造盆地的堆积,褶皱多属宽缓的开启型向斜构造,基本保持同前期相同的轴向,两翼倾角平缓。冀北地区发育以含狼鳍鱼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为重要特征。侵入岩以正长岩类明显增多的浅成、超浅成的斑岩类小岩体为特征。
第5幕构造运动发生于白垩纪结束之后,一般表现为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宽缓的岩层波状弯曲,构造变动轻微。
3.2.6 喜马拉雅期构造
喜马拉雅期构造是古近纪和新近纪发生的区域构造运动,同位素时限为前2.45~65 Ma。这一时期构造运动以造陆运动为主,褶皱不发育。一般为断陷盆地中的同沉积坳陷,变形作用不明显。古新世本区缺失沉积,为剥蚀状态。喜马拉雅运动可划分为3幕。
第1幕是始新世结束以后,地壳上升,华北平原断陷区沿裂隙喷溢出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白花期古夷平面。
第2幕是渐新世与中新世之间普遍发育的超覆不整合,冀北地区坝上发生大面积橄榄玄武岩喷溢。地壳上升形成灵岳期古夷平面。
第3幕是上新世末,地壳运动加剧,普遍形成新近系明化镇组与第四系下更新统之间的不整合面。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唐县期古夷平面。
喜马拉雅运动奠定了华北地区的地形地貌轮廓,山区和平原的基本格局就此形成。
3.2.7 西山期构造
西山期构造按中国科学院郭旭东研究员的意见定义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时限距今2.45 Ma。200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绝对年龄把第四纪延续时间定为1.80 Ma,并且在地层表中取消第四系,将全新统与更新统归入新近系。国际地层委员会今年将联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这一问题。第四纪是人类诞生的时代,是人类了解最多、研究最详细的一幕,是人类生存、居住、繁衍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西山运动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活动断裂的新构造运动明显。燕山和太行山脉继续隆升,华北平原强烈坳陷。基性火山岩多次喷发,形成尚义乌良台玄武岩、海兴小山玄武岩等。构造运动时有发生,表现为地震、断裂活动、火山活动、海岸变迁等,并形成多级阶地地貌和山前冲洪积扇、水系等。形成的矿产资源以地下水、地热、砂金、芒硝等为重要特征。
⑥ 野外地质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是遥感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调查方法为影像岩石单元剖面法。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填图单元的地质属性,为填图单元合理建立与划分提供地质依据。由于填图单位划分方案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影像岩性单元野外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一)地质构造调查
主要是根据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中圈定的不同类型的构造现象,按主次分类,选择影像规模大,有代表性的构造现象进行野外调查,系统收集地质证据,为构造单元划分,构造规律、构造演化规律分析研究提供数据。
1.断裂构造调查
该类构造野外调查的要点为:断裂存在的地质根据、活动性、性质及时代。
(1)地质依据。岩石的破裂程度(断层角砾岩挤压透镜体、糜棱岩等),断裂面特征(平直、舒缓、锯齿),断裂产状(倾向、走向、倾角)、断裂规模、断裂两侧地层位移、变形情况等。
(2)断裂活动性。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和改造性。其直接根据为沿断裂早期活动面充填物质的再破碎现象。
(3)性质。主要依据地质依据来确定。
(4)时代。野外调查可依据其切割最新时代地层确定其上下时限,同时可采集样品,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如U/Pb法、Rb/Sr法、14C法等。
2.褶皱构造调查
褶皱构造是地壳岩石在挤压应力作用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结果。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清晰程度,野外调查可分为可视褶皱和非可视褶皱进行。其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应有所差别。
1)可视褶皱构造
可视褶皱系指在卫星图像上显示形态清晰的褶皱。野外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位态、形态、时代和性质。
(1)位态。通过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倾角调查,确定其属于直立褶皱、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伏褶皱、斜卧褶皱等类型中的哪一种。
(2)形态。通过褶皱两翼间的夹角大小调查,确定其属于开阔褶皱,还是紧闭、等斜褶皱或复式褶皱。
(3)时代。通过卷入褶皱变形地层单元的数量和层位与非变形地层单元层位,确定其形成时代。
(4)性质。通过卷入褶皱地层单元新老分布顺序、复杂程度,确定其属于是向斜、背斜还是复式向斜、复式背斜等。
2)非可视褶皱构造
该类褶皱系指卫星图像难以判别,而通过路线调查而确定的一类褶皱。其调查内容为地层单元对称有序排列、岩层产状有序变化、构造改造特点等。
3.逆冲推覆构造调查
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一种收缩变形。调查中应注意直观地质依据、结构要素发育程度、形态特征等依据的观察与收集。
1)直观地质依据
(1)飞来峰。多为老地层飞移新地层之上,但新地层飞移老地层之上也很常见。后者定位取决边界性质。
(2)滑脱裂地块。属于伴随收缩作用产生的局部松弛作用产生,即重力滑脱作用。其结构特征相当于拉裂槽或拉裂楔。滑移界面为主滑断裂。
(3)滑落地块。属于引张作用过程中,逆冲岩席前移之滑落物质。其形态不规则,产状多变。
(4)层间水平滑移断裂。断裂面水平,滑动痕迹及岩石磨碎现象明显。
2)结构要素
(1)逆冲断裂。呈弧形展布的脆性变形构造界面。
(2)逆冲岩席。不协调构造块体边界性质及与下伏地层的新老关系。
(3)前缘褶皱带。地层的变形特征,褶皱的位态与形态表现形式。
(4)后缘拉伸盆地。盆地形态特征、地层发育与缺失。
(5)主滑面。产状平缓的面形断裂发育程度,断裂内岩石的破碎程度,断裂面运移滑动依据。
3)形态特征
(1)弧形逆冲断裂系显示依据。
(2)弧形山系、构造地体的存在。
4)推覆作用方向
由于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侧向挤压应力的作用的结果,其系列弧形体突出方向代表推覆作用方向。
5)时代与期次
卷入逆冲推覆构造最新地层时代为厘定推覆作用时代确定的上限。
构造要素的叠置关系、切割关系及不协调分布关系是期次分析与确定的主要依据。
(二)地层单元调查
1.第四纪沉积物影像岩石单元调查
从遥感角度而言,第四纪沉积地层易于解译划分,这主要与其空间分布与成因联系密切相关。基本表现出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在卫星图像上以特定的影像单元特征显示。因此,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影像岩石单元具有地层单位划分意义。而且,代表着特定的成因类型或复合成因类型。所以说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地质调查,也就是对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复杂、沉积物的岩性、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所含动、植物群和含矿性均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调查中观察的内容和要点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1)岩性调查。对不同岩性的第四纪沉积物,应观察描述其厚度、产状、颜色、结构、构造及变化情况。
(2)成因类型调查。主要依据影像岩性单元特征,结合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及所含动、植物群进行成因类型的判定。
(3)含矿性调查。当发现的泥炭、砂矿等矿产时,应查明其产状、分布规模,并进行适量的样品采集,为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4)生物化石采集。在适当的地点和沉积物类型中注意寻找哺乳动物化石或孢粉样、微体古生物样品的采集。
(5)新构造运动表现。从阶地结构特点、剥夷面的变化、第四纪变形以及地形切割强度等方面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
(6)地形地貌的特征。通过第四纪沉积物地形地貌特征变化,总结影像岩石单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因与形成年代分析。
通过上述第四纪沉积物野外地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修改、补充和完善影像岩石单元的建立与划分,使其符合第四纪地层填图单位建立划分特点。
2.影像岩石地层单元调查
该类地层单元系指呈层状形式产出的影像岩石单元,主要包括火成岩的沉积岩和浅变质岩区的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其具体内容为:
(1)岩性调查。通过点线观测,系统了解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以及厚度、产状、结构、构造特点。
(2)影像岩石单元建立的合理性。主要通过单元岩性调查,查明其是否满足或基本符合影像岩石地层单位建立划分的标准,进而确定影像岩石单元是否为填图单位。
(3)含矿性。直接矿化现象观察、蚀变类型划分、地层岩性含矿性规律。
另外,可以进行波痕、交错层理、冲蚀槽的调查,以了解古河流流向。
3.影像构造地层单元调查
主要指变形变质、构造改造强烈的变质岩区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性。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变质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
(2)影像岩石单元边界性质。多以断裂围限界面显示,查明其产状、性质及规模。
(3)变质变形特征。加强面状、线状构造,矿物生长与构造关系及变斑晶内面理与晶外面理之间的关系。
(4)矿物组合。注意特征矿物、常见矿物及矿物组合调查。
(5)结构构造。注意变质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薄片)、变形结构、定向构造的观察。
(6)不整合构造界面。
(7)变质原岩。收集变质结构、构造及具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类型或岩石类型组合。
4.侵入岩体调查
1)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对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岩石类型。对不同特征的影像岩石单元,查明其岩石类型,有利于单元的建立与划分。
(2)矿物成分。查明单元岩石的矿物成分,实现正确命名,是单元建立划分的基础。
(3)结构构造。结构构造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侵入岩单元的生成顺序,有利于序列归并。
(4)接触关系。注意查明岩体之间侵入与被侵入关系,有利于侵入顺序的确定。
(5)时代:通常采用地层年代法。主要根据单元岩体所侵入地层单位年代厘定。但也可以通过样品采集,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
(6)含矿性。注意直接矿化现象观察。查明矿化种类、蚀变类型、成矿条件。
(7)其他。主要指表面风化面颜色、地形地貌特征、易风化程度的观察与描述。
2)变质深成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深成变质岩体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石类型。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石类型组合。
(2)空间结构。通过模糊形态标志,定位调查边界部位的矿物成分变化与差异,厘定影像岩石单元界线。
⑦ 模型三十一 云南个旧式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
一、概 述
我国云南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是与酸性花岗岩体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锡矿,矿体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上,也有产于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层间锡矿体,有时在接触带靠近花岗岩体的一侧有云英岩型锡矿体发育,而在远离花岗岩体的围岩里可见脉状锡矿充填围岩裂隙。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重要的锡矿产地之一,该区集中了我国 95% 以上的锡矿。矽卡岩型锡矿又是我国华南锡矿重要的矿床类型,这类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滇西南 - 桂西北地区,其中,以个旧锡矿较为典型。作为世界闻名的锡都,其锡矿资源储量居于世界第一,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个旧矿区已探明的锡储量超过 200 × 104t,Sn、Cu、Pb、Zn、W、Bi、Mo、Ga、Cd、Nb、Ta、Be、Fe、Au、Ag 等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矿产达 20 余种,资源总储量超过 1000 × 104t ( 庄永秋等,1996) 。
二、地 质 特 征
1. 区域地质背景
云南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界部位,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三者交汇处。具体而言,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位于华南地块最西部的右江褶皱带西缘,属于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地层
矿区地层以三叠系出露最为完整,仅上统顶部缺失。中生界以前的地层只在矿区南部见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零星出露。新生界沉积则广泛分布于山间断陷盆地中。具体而言,矿区自下而上的地层分别是上二叠统龙潭组细粒碎屑岩及煤系地层、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杂色砂页岩、下三叠统永宁镇组砂泥岩、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 ( 其下部夹有基性火山岩) 、中三叠统法郎组细粒碎屑岩及一些碳酸盐岩 ( 在下部和上部分别夹有基性火山岩) 、上三叠统鸟格组和火把冲组细粒碎屑岩。中三叠统个旧组和法郎组是个旧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也是主要的赋矿层位。
( 2) 构造
在个旧地区,西南部的红河深大断裂是三江褶皱带与华南地区的构造分界线,南北向个旧断裂是区域性小江岩石圈断裂的南延部分。矿区高级次的骨干性构造按延伸方向有: 北东组、东西组、南北组和北西组。北东组构造是矿区最主要的构造,五子山复式背斜和贾沙复式向斜,呈北东 30°走向,横贯全区。除此之外,还有渣腊断裂、龙岔河断裂、轿顶山断裂、普沙河断裂、杨家田大断裂、火把冲断裂和五子山复背斜轴部断裂带等。矿区内近东西向构造发育,东区尤为明显。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有松树脚断裂、背阴山断裂、老熊洞断裂和仙人洞断裂等,与这些近东西向断裂平行的还有马松穹窿、大箐 - 阿西寨向斜、鸡心脑背斜、猪头山向斜、白龙断裂和大花山背斜。北西向的褶皱、断裂以矿区西南的陡岩 - 水塘一带较发育。矿区东部北西向断裂不甚发育,一条规模较大的北西向白沙冲断裂斜切矿区东北角。南北向断裂包括个旧断裂和甲界山断裂。个旧断裂将个旧地区分为东、西两个矿区,砂锡矿主要产于西矿区,而原生锡矿主要产于东矿区。前述 4 条东西向压扭性大断裂 ( 松树脚断裂、背阴山断裂、老熊洞断裂和仙人洞断裂) 又将该区自北而南分为马拉格、松树脚、老厂、竹林和卡房 5 个矿床 ( 图 1) ( 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4; 庄永秋等,1996) 。
图 1 中国云南个旧地区地质简图及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图( 引自毛景文等,2008)
( 3) 岩浆岩
个旧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基性、酸性、碱性的岩石都有分布,其成岩时代为 76 ~ 85Ma( 程彦博等,2008a,2008b,2009) 。先后侵入于三叠系中统砂页岩及碳酸盐岩中。在个旧西区,岩浆岩大面积裸露地表,贾沙岩体由辉长岩 - 二长岩组成,而酸性岩则有龙岔河岩体和神仙水岩体。另外,西区还有碱性岩出露,岩性为碱性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而在个旧东区,岩浆岩只有少数露头分布,大多隐伏于地下 200 ~1000m 深处,主要由北边的马松岩体和南边的老卡岩体组成,这两个岩体的岩性均为花岗岩。
2. 矿床地质特征
( 1) 亚型及其地质特征
个旧矿田的砂锡矿 ( 已基本采完) 主要分布在原生矿床附近的岩溶盆地、山坡和侵蚀阶地,探明锡储量占矿田锡储量的 45% ( 庄永秋等,1996) 。而原生锡 ( 铜) 多金属矿床可分为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型、层间氧化矿型、云英岩型、电气石细脉带型和卡房铜 ( 锡) 矿型。各亚型基本特征见表 1,各矿床典型剖面见图 2。
表 1 中国云南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亚型特征
( 2) 成矿阶段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可划分为 4 个成矿阶段: ①硅酸盐阶段,该阶段主要形成一套矽卡岩建造,虽有一定成矿作用,但不具工业价值,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本阶段成矿温度较高,为 350 ~500℃ ; ②氧化物阶段,主要局限于分异演化强烈的晚期岩体顶部,由于富氟硼及钾钠的高温气液的交代作用,使黑云母花岗岩钠化、钾化及云英岩化。仅在局部见黑钨矿、白钨矿、绿柱石、锡石或少量铌钽矿化,绿柱石均一温度为 335℃,石英为 329℃; ③硫化物阶段,这是个旧锡 ( 铜) 多金属矿田最主要的成矿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即毒砂 - 磁黄铁矿 - 黄铜矿 - 铁闪锌矿阶段和黄铁矿 -方铅矿 - 闪锌矿阶段,第一亚阶段的包裹体温度为 220 ~470℃,第二亚阶段锡石的爆裂温度有两组,分别为 300 ~370℃和 275 ~290℃; ④碳酸盐阶段,本阶段出现大量的碳酸盐,矿化较差,无中 - 大规模矿床,石英 - 方解石 - 黄铁矿脉中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80 ~ 190℃,锡石爆裂温度为290℃ ( 汪志芬,1983; 庄永秋等,1996) 。
世界上大多数原生的锡矿化都与黑云母花岗岩有关,个旧花岗岩不同岩体锡含量分别高出世界花岗岩平均值 2. 3 ~7. 3 倍,且由于矿体与岩体密切的时空关系,普遍认为锡主要来源于个旧重熔型花岗岩 ( 彭程电,1985; 王新光等,1992; 庄永秋等,1996) 。
花岗岩体平均含铜 15. 6 ×10- 6,围岩中三叠系卡房段碳酸盐岩地层和马拉格段碳酸盐岩地层分别含铜 20 ×10- 6和 19 ×10- 6,而卡房段的碱性玄武岩含铜高达 500 × 10- 6( 彭张翔,1992) 。所以,碱性玄武岩中的铜含量分别高出花岗岩体、卡房段碳酸盐岩地层以及马拉格段碳酸盐岩地层的 32 倍、25 倍以及 25 倍。由此可见,卡房段内的碱性玄武岩是铜的矿源层,为成矿提供主要的物质来源。
图 3 中国云南个旧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引自毛景文等,2008)
总括说,个旧地区陆壳基底岩层锡平均含量高,有利于形成与成矿有关的富锡花岗岩。同时本区最佳成矿地段———卡房、老厂、松树脚等矿床的富锡花岗岩,又与含铜、锡等成矿元素高的中三叠统个旧组卡房段基性 ( 超基性) 火山岩发育地段重叠一致,这一方面明示不同种类的含成矿物质的岩石叠置可提供丰富的成矿物质,另一方面更暗示从印支期至燕山期这些地段是相对稳定发育的成矿热液活动中心,这对形成大矿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本区富锡花岗岩沿同一热液活动中心侵位,在前述时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等有利成矿的围岩建造中,在构造、岩体形态有利部位,于封闭条件下,就可稳定地进行相关的成矿作用,形成不同亚型的矿床,因而矿化蚀变分带明显、规模大。成矿后,个旧断裂东部剥蚀有限,矿床保存好。个旧矿区具有典型的同位多中心成矿特点,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锡 ( 铜) 多金属矿田。
2. 找矿标志
( 1) 地质找矿标志
1) 最直接的地质找矿标志是出露地表的矿化露头和前人开采的老硐。
2) 与锡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几乎都属于中 - 浅侵位 ( 侵位深度 1 ~ 6km) ,大多为多期多阶段演化较晚阶段形成的产物或复式岩体的晚期分异相,岩体形态常为岩株、岩枝、岩凸,有的属中深成相花岗岩基边缘或顶部的岩钟、岩瘤或岩席。岩体面积一般较小,多在数平方千米。含锡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点是高硅、富碱、富含挥发分,且总体上反映 S 型花岗岩特征 ( 毕承思等,1993) 。
3) 隐伏花岗岩岩枝的盆状、槽状、岩舌和凹兜等局部形态变化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4) 矿床在空间分布上还常常出现上有砂矿,中有各类层间氧化型、细脉带型、含锡白云岩型等矿体,下有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矿的空间分布规律,上、下对应明显。因此,发现其一或二,就应注意寻找其余的对应矿体 ( 彭程电,1985; 毕承思等,1993) 。
5) 碳酸盐围岩在锡矿成矿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控矿地层不仅在沉积阶段便有了锡的原始富集,而且围岩的物化性质决定着矿床的类型 ( 毕承思等,1993) 。
6) “断层加互层”、“断层加挠曲”、“断裂节理裂隙发育带加沿层滑动和剥离构造”,是层间氧化型矿体赋存的有利场所 ( 彭程电,1985; 池顺都,1991) 。
7) “上有背斜,下有突起”。即利用背斜构造控制花岗岩体相对突起的岩株来寻找接触带锡、铜、钨矿床,在四大矿床即老厂、马拉格、松树脚、卡房矿床内的岩株找矿获得成功。
8) 向斜和断裂配合找矿。如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是由大箐 - 阿西寨向斜与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的层间氧化矿; 龙树脚矿段产于猪头山向斜与东西向断裂相叠加的控矿构造中 ( 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4) 。
( 2)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1) 运用物探手段寻找控矿的隐伏花岗岩突起,虽是间接找矿,但却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对个旧锡矿东区用电测深来确定花岗岩的起伏,用电测深导数法,在个旧、栗木等矿区寻找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的起伏及锡矿体富集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 毕承思等,1993) 。熊光楚等 ( 1994) 认为在这种岩体上典型的物探异常模式是: 局部重力值低与低磁异常重合,在低磁异常外围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局部正磁异常作环带状分带。
2) 锡石的结晶温度相当或略低于磁黄铁矿而高于黄铁矿,所以锡矿床中常伴生有磁黄铁矿; 而锡矿化又常位于磁黄铁矿化蚀变带的顶部或外侧,锡还可以类质同象进入磁铁矿、钙铝榴石中,这种含锡矽卡岩带具有磁性。因此,用磁法找有磁性的矽卡岩、磁黄铁矿和磁铁矿,间接找锡可以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在南丹大厂锡矿的找矿工作中,磁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 毕承思等,1993; 池顺都,1991) 。
3) 航磁异常研究表明,凡与锡矿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一般不具磁性或具弱磁性。当其出露地表或埋藏不深时,普遍具有环状 ( 有的呈半环状异常) 航磁异常标志,据此可预测隐伏花岗岩体,寻找隐伏锡矿床 ( 毕承思等,1993) 。
4) 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如果硫化物没有被大规模氧化时,硫化物在矿体中大量存在,这时电法在找寻锡石 - 硫化物矿体时是有效的 ( 熊光楚等,1994; 池顺都,1991) 。
5) 如果能克服地形坡度等因素影响的话,用瞬变电磁法来寻找一定深度地质构造及层间矿体是有效的 ( 童祥,2003) 。
( 3)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1) 锡石重砂异常或以锡为主的综合化探异常 ( 以 Sn、F、Li 为主或 Sn、Cu、Pb、Zn 加 F、B 组合为主的异常) 一般是首要的化探找锡标志 ( 毕承思等,1993) 。
2) 个旧锡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十分有效。在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时,以裂隙填充物或蚀变岩为取样介质,可增强矿化异常强度。利用该方法成功预测并找到大箐东深部隐伏层间氧化锡矿床,证实此方法对寻找个旧矿区巨厚水平覆盖层下的隐伏矿床是有效的 ( 童祥,2003) 。熊光楚等 ( 1994) 也曾提出,在矿田中寻找浅部锡多金属矿床的有效方法是: 首先用联合剖面法追索及圈定断裂带,然后进行裂隙采样,作化探原生晕测量,最后再打钻验证。
( 杨宗喜)
⑧ 典型构造样式
(一)阿尔卑斯式褶皱
褶皱变形的主体是该区中元古代地层,同时伴有绿片岩相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构造线方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只在梵净山地区和从江地区发育。在梵净山地区该期构造形迹被角度不整合界面所覆盖,且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形迹明显交切(图27)。
该类型褶皱规模较大,控制了区内的地层产出和构造格架,是由多个相互平行或雁行状排列的次级褶皱构成的复式褶皱。单个次级褶皱两翼地层倾角较大,一般为50°~70°。轴面近于直立或略向北倾,平面上呈长轴状,长宽比值较大,褶皱形态上为紧闭尖棱相似褶皱,以紧闭线型褶皱为基本特征,伴有走向压性断层。可以确定,由一系列紧闭次级褶皱构成的复式褶皱,其褶皱形态也以线性紧闭复式褶皱为特点,其褶皱组合样式具有阿尔卑斯式褶皱特征,但该期阿尔卑斯式褶皱以紧闭的褶皱形态与加里东期的开阔型阿尔卑斯式褶皱相区别。区内较典型的该类型褶皱有梵净山复式背斜。
梵净山复式背斜发育于梵净山地区中元古代梵净山群中,北东走向,从北西向南东分别由大罗背斜、瓦溪向斜和芋头背斜组成,总体上构成略向南东凸出的弧形褶皱带。由于在褶皱的翼部有断层破坏,使其褶皱形态不完整。背斜的核部地层为梵净山群下部,即回香坪组至淘金河组,翼部地层为梵净山群上部,即独岩塘组至铜厂组,而向斜的核部、翼部地层则反之。褶皱长度10~20km,宽度5~10km,沿走向被新元古代地层不整合覆盖,说明其形成时代为武陵构造旋回期。
上述褶皱由一系列相互平行或雁行状排列的线性紧闭次级褶皱组成,如在大罗背斜北西翼发育石柱岩鼻状背斜、苏家岩箕状向斜等。翼部地层倾角大多在50°以上,其中,大罗背斜的南东翼局部出现地层倒转,其他次级背斜大多为北西翼缓、南东翼陡,反映出褶皱形态上属斜歪紧闭褶皱;同时,褶皱轴面倾向北西,反映其运动方向为由北西向南东。从褶皱样式及其组合类型反映该褶皱具有典型的紧闭型阿尔卑斯式褶皱特征(图28)。
图27贵州梵净山地区地质构造图(据1∶5万梵净山地质资料)
在桂北融水地区,四堡群中发育的该期褶皱样式及其组合类型也反映其具有典型的紧闭型阿尔卑斯式褶皱特征(图29)。
图28贵州江口县黑湾河梵净山群褶皱素描图(据1∶5万梵净山区调资料)
图29融水县三防兴洞口下板溪群组成高角度紧密褶皱
(二)韧性剪切带
武陵期韧性剪切带发育于中元古代地层中,本区内只产出于梵净山和从江-桂北地区的梵净山群、四堡群中(图30)。
据1∶5万宰便、高武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韧性剪切带主要分布于南加—翠里一带,产出于唐柳岩组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中,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呈北东东—北西西向即近东西向展布,带宽100~400m,延伸长2~10km。带内以主要发育糜棱岩化粉砂质千枚岩、千糜岩、石英透镜体及片理褶皱为特色,发育掩卧褶皱、鞘褶皱、无根褶皱、柔流褶皱及石英剪切透镜体(图31)、褶纹线理、“多米诺骨牌”构造、矿物拉伸线理等。在镜下,绢(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石英强定向构成千糜千枚状构造,个别黑云母呈“鱼状”透镜体,含钛矿物具轻微的拉长变形,发育不完全含钛矿物压力影。
根据韧性剪切带内各类型褶皱、剪切透镜体、褶纹线理、矿物拉伸线理等特征,可以确定其运动性质是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具逆冲推覆构造性质,其运动方向是由北(西)向南(东)。
(三)逆冲推覆断层
武陵期逆冲推覆断层发育于中元古代地层中,本区内只产出于梵净山和从江地区。
图30污孖剖面③~⑧层剪切变形带构造特征示意图
图31平党南东75m(地质点D156)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带素描图
梵净山地区以核桃坪断层、余家沟断层为代表。核桃坪断层分布于核桃坪-青龙洞一带,北东向延伸,长度25km以上,沿走向被新元古代地层不整合覆盖,说明其形成时代为武陵构造旋回期。该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75°,发育宽5~30m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内发育断层劈理及具弱硅化现象,部分地段见石英脉群产出,上、下盘地层为铜厂组、洼溪组。其旁侧常见有紧闭乃至倒转的次级牵引褶皱,反映其性质为逆冲推覆断层。
余家沟断层分布于余家沟、淘金河一带,北东走向50°~60°延伸,长度15km以上,沿走向被新元古代地层不整合覆盖,说明其形成时代为武陵构造旋回期。该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60°~70°,发育宽5m左右的断层破碎带,带内发育断层劈理并具弱硅化现象。上、下盘地层为余家沟组,其旁侧常见有紧闭乃至倒转的次级牵引褶皱,反映其性质为逆冲推覆断层(图32)。
从江地区以杆洞逆冲断层为代表,分布在小花孖-杆洞-松美一带,锦洞以北被混合岩化改造和下江群覆盖,小花孖以南被花岗岩熔蚀。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在45°~65°之间;断层带出露长8km,带宽1~10m,局部达30m;断层带中主要为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初糜棱岩化变质砂岩、构造片岩,带中劈理、片理、糜棱面理发育。角砾主要是变质砂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等,其中有部分角砾被拉长变形,出现韧性变形特征(图33)。根据断层带透镜体与断层面的交角分析,认为该断层是由西向东运动的逆冲断层。断层东为唐柳岩组,西部为文通岩组。
图32印江县淘金河余家沟断层素描图(据1∶5万梵净山片区区调资料)
图33从江县杆洞西杆洞断层带素描图
⑨ 构造对铁矿的控制
区内硅铁岩层沉积生成后,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从而使原始简单层状的岩矿层遭受褶皱、断裂等改造作用,形成复杂多样的矿体形态和矿带分布格局。由于标志层难以对比,使得冀东地区构造识别有一定难度,同时也给勘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漫长的区域变质和深度变质作用,使得该区构造以宽缓褶皱为主,在宽缓的穹窿构造内部,又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褶皱形态,不同的构造部位控制了铁矿的分布。铁矿产出空间与构造部位关系一般有如下规律。
1.隆起与凹陷对区域性矿带分布的控制
构造隆起区由于长期隆起并遭受风化剥蚀,矿体一般很难整体完整保存,根据风化程度,多为局部零星分布或不完整保存,分布比较零星。例如,山海关台拱,虽面积很大,但由于长期隆起,上部含矿地层或发育不全,或被风化,使得该区仅发现了榨栏杖子、前白枣山、榆关、庙沟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大、中、小型矿床。迁安隆起中心部位(迁安以北)也只有一些零星的小矿。凹陷地区由于盖层厚度大、埋藏深度大,一般矿体保存完好,相应地质勘查找矿难度也增大,实现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现实意义不大,例如蓟县凹褶束,南堡断凹。隆起和凹陷的交接地区,盖层相对较薄,矿体埋藏较浅或出露地表,剥蚀程度较低,使得矿体保存较为完好,是目前找矿的最佳部位和场所。迁安西部的水厂—大石河矿带就是位于蓟县凹褶束与迁安隆起的交接地带,变质结晶基底与长城系盖层的交合出露区域;司家营铁矿分布于山海关台拱与开滦台凹的交接地带,北区矿体出露于地表,主矿体位于老地层与长城系盖层交界部位。古老的变质结晶基底与盖层分布交合地域是冀东铁矿找矿的最佳部位。
2.褶皱对铁矿的控制
强烈褶皱是区内基底构造的特点,这对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区域性的复式向斜构造控制矿带的空间展布。例如,司马复式向斜控制滦县矿带、迁安西部复式向斜控制水厂—大石河矿带、遵化西部复式向斜控制石人沟矿带等。与之相对应的复式背斜部位由于剥蚀作用强,矿体保存不好,往往零星残存,构不成密集的矿带。例如,司马复向斜相邻的东侧阳山复背斜中,只有些小的零星的矿体。
由于受到同一次东西向强烈挤压作用,区内褶皱轴基本为南北向,轴面向西倾,受后期构造的叠加作用,局部偏转呈北东或北西向或呈弯曲的弧状。褶皱枢纽具有一定的波状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是向南倾伏,而向北抬起。这一规律对矿床的预测是很重要的。
区内向斜构造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平卧、倒转、紧密线型、紧密短轴等,但主要形式是同斜倒转向斜构造。因此,许多勘查报告中出现矿体呈单斜构造的结论,但这结论并不是错误的,因为勘查范围不是矿区的全貌,只是矿区的一部分,由于全貌是同斜倒转向斜,因此工程控制的部分呈单斜构造也是正常的。褶皱构造往往造成局部矿体加厚,一般是在褶皱转折端可成倍地加厚,再者是同斜倒转紧密褶皱中,矿体亦明显加厚,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
3.断裂对铁矿的控制
靶区断裂构造多为成矿后构造,对铁矿的控制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对矿体完整性破坏的一面,又有保护矿体免遭剥蚀的一面。
太古宙早期和中期,区内以强烈的塑性褶皱变形为主,刚性断裂不明显。到了太古宙末期,地壳固结硬化,断裂开始出现。元古宙褶皱和断裂相伴,大量发育。以后又经历吕梁、加里东、海西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作用的多次叠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其中以北东东向、北北东、北北西向断裂系统最为发育。这些复杂的构造系统必然使区内的矿体遭受破坏,使连续完整的矿体被错断而形成许多断块。例如,滦县安各庄、张庄,兴隆烂石沟等矿区,多组多次断裂的作用,使矿体支离破碎,并给勘查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某些条件下,断裂构造对矿体也具有保护作用。例如,滦县地区,其西部、北部由于北北东向青龙河大断裂而上升,矿体遭受剥蚀,保存较少;而东南部司马地区位于断裂的下降盘,免遭剥蚀,矿体保存较完好,成为区内最大的铁矿产地。
⑩ 安徽巢湖地质实习
一4、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为15.7 ℃?16.2 ℃,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
1956年,华东地质局,1/1万煤田普查,“安徽含山、巢湖、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
1978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0年,金福全等,巢湖北部C-P地层剖面研究。
1981年,斗守初等,巢湖北部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1983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5年,朱光等,石油研究项目,“基于剖面研究”。
1997年,宋传中等,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建设”。
三、 地层特征
实习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震旦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尤其是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基本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主要出露在实习区西部的郯庐断裂带中。
实习区内地层厚度不大、发育齐全、出露连续,易观察;接触关系清楚,接触带典型,标志层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易观察、易采集;沉积构造多样,覆盖少,加之大量采场、路基坡,露头极好,特别适宜于教学。
四、 岩石特征
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以沉积岩为主。
1、沉积岩:碎屑岩、碳酸岩盐、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块岩、蒸发岩等。
2、岩浆岩:中?酸性岩、中?基性岩为主,酸性岩、碱性岩次之,火山岩在邻区有出露。
3、质变岩: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均有。
五、 构造特征
1.褶皱:
在实习区观察的褶皱,主要是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的三个次级褶皱,即:两个向斜(余府大村向斜、平顶山向斜)和一个背斜(凤凰山背斜)。区内褶皱北端扬起,南端倾伏,转折端规则,出露清晰。褶皱轴面产状:倾向280�0�2?310�0�2,倾角70�0�2?80�0�2;褶皱枢纽:倾伏向为210�0�2,倾伏角为15�0�2。
2.断层:
实习区内主要有三个方向的断层:NWW? SEE向、NNE?SSW向和NEE?SWW向。断层旁侧伴生构造多样,断层岩、擦痕、镜面、阶步等清晰,均可用来判断断层两盘的动向;断层带中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明显,断层性质容易判定;断层组合规律性强,与区内褶皱有明显的成因关系。
综合分析表明:区内主要构造是同一应力场的产物,虽然有后期构造存在,但影响较弱,自然现象易于分析,适应于教学。
(1)、NWW?SEE向(290�0�2?300�0�2)横断层:
本组断层垂直褶皱枢纽,横贯全区。断层面倾向北,北盘(上盘)下降,使得向斜北盘变宽,背斜北盘变窄,为正断层。断层角砾岩带较宽(100?200cm),多有方解石脉充填。
(2)、NNE?SSW向(20�0�2?30�0�2)纵断层:
该断层与区内构造线基本一致,纵贯全区。断层面多倾向西,断层带较窄(0.5?2m);西盘(上盘)上升,为逆断层。本组断层在不同的构造位置,造成地层重复或缺失。
(3)、NEE?SWW 向(60�0�2?70�0�2)斜断层:
斜切区内构造线,以狮子崖逆冲断层及伴生构造 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