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证拍售 » 宜兴青瓷拍卖
扩展阅读
密云各小区物业电话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价高 2021-11-11 13:13:25
拍卖粮证 2021-11-11 13:12:04

宜兴青瓷拍卖

发布时间: 2021-11-08 19:44:18

1. <<;青瓷>>电视剧中拍卖流产是怎么回事看不懂唉 !

就是流拍了~

2. 宜兴青瓷花瓶收藏价值

宜兴是出陶而不是瓷,宜兴的青瓷很少听说过,没有多大名气,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升值潜力不大,远不如当地的紫砂。

3. 看过<<青瓷>>这个电视剧的朋友能否详解下为什么他们拍卖那座楼的时候要把价压低'从中赚黑利

当然是为了多赚钱啊,
比如能卖200元的,我100元给你,然后你给我50元提成,这样你还少花了50元,而我就多赚了50元

但是比如欠银行180元贷款,要卖200,银行就连本带利收回了,但是如果就卖了100元,那银行这个债权人就要认赔了,所以受损失的是委托方

4. 青瓷胜利大厦最终是被哪家公司拍卖

徐艺的阳关拍卖公司和张仲平的3D公司一起拍卖的,徐艺利用人情世故做了主拍方。刚看到32集,没看完呢。看完了在告诉你吧

5. 宜兴青瓷蓝印是什么年代

那要看你看的是什么陶瓷,不同的陶瓷,不同的质量不同的人,但

6. 宜兴青瓷的宜兴青瓷厂

­梦回宜兴青瓷厂
撰文/ 吴国涛
低矮的长条型屋子,整齐平行排列,三条一组。每组间隔一小段立着一根烟囱,伴随着电线杆伸向泛黄的天空。这些生产陶瓷的屋子前,二十多个年轻人,分成三排,或拿鼓或拎锣,在照相机前庄严留影……
时间流逝整整半个世纪,照片上留下似指甲划过的痕迹,草地、天空连成一色泛着微黄。这是宜兴青瓷厂最原始的记忆,时间定格在1961年7月1日,宜兴青瓷复烧成功的日子。
这像是一场很长很长的梦。梦境围绕着这座瓷厂与所属的时代,缓缓展开、延续。梦里的人物事迹与感情纠葛,都清晰可见。谁也不曾料到,梦境会在90年代戛然而止。
梦被惊醒。又走过十年,走在丁蜀镇的某条巷子,上了些年纪的居民,还拥有着梦里的片段。当年瓷厂与工人的辉煌与荣耀,若远若近,若即若离……
余辉未散,瓷厂的守望者,收拾梦境的碎片重整旗鼓。从此,宜兴青瓷梦有了续篇……
复兴
从哪个方面看,断代都存在着特殊性,与充满神秘的恐惧感。要解读这种特殊性,释放这种恐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断了近800年的艺术。
不得不对宜兴人表示钦佩,仅仅二十几号人,能够跨越800年的历史,寻找青瓷的足迹。在不断摸索中,将青瓷复烧成功,且屡创纪录。

“恢复青瓷是有原因的,断了快800多年,为什么就这个时候恢复?”一位见证宜兴青瓷厂诞生至鼎盛的老人,抿着沾满白胡茬的下巴说。
老人叫周银清,70岁,最初参与青瓷恢复者之一。老人的短发已经花白,额头爬满皱纹。宜兴青瓷主要在丁蜀镇,这里与周银清拥有相似经历的老人还有不少。如现年73岁的邹洪妹,65岁的瞿根年都是较早进入青瓷厂的员工。
幸而,记忆穿越时空依然清晰。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考古工作展开。在宜兴丁蜀镇,考古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青瓷遗址,涉及范围广,时间段包括晋、唐、宋,甚至西周。证实了许多关于宜兴为原始青瓷与青瓷的繁盛之地。1958年,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在南京召开,期间传达了周总理特别指示,大致意思是,尽快恢复名瓷,将泥土变成产品。江苏省很重视,1960年便着手准备。
1961年3月,江苏省轻工厅下达《宜兴青瓷的恢复试制及其工艺研究》科研项目,由宜兴陶瓷研究所(后易名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和宜兴耐火电瓷厂(1962年易名宜兴日用瓷厂)联合实施。参与的人员有省陶瓷研究所的贺盘发、宋振东、任敷孟、韩人杰、朱肇春、徐锡仪、夏春曦,引进人才周谟以及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李国桢、阎楚琴、赵达峰等。
丁蜀镇由丁山和蜀山两地组成,总共二十几人的青瓷团队就被安排在丁山的电瓷厂,同时期的紫砂厂则位于蜀山,同属于宜兴陶瓷公司。
周银清于1961年下半年加入青瓷试制,主攻原料,但开始的一年属于实习阶段,这一年他19岁。瞿根年专研设计,这位14岁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时年未满16岁。邹洪妹则是作为生产技术人才,补充到青瓷生产队伍。此时整个陶瓷公司已超过1万名员工。
试制初期,试制人员分别选用山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江苏苏州、宜兴等地的瓷土、瓷石为原料,并以宜兴的甲泥浆作为青釉原料,制品经倒焰窑素烧、釉烧二次烧成后,釉色与传统青瓷相近,但色泽偏黄。次年,改用工业氧化铁为着色剂,呈色稳定,釉色一致,并能够控制色泽的深浅。7月1日,青瓷样品在第14次试验中获得了成功。样品一出窑炉,厂房内外顿时躁动起来,掌声笑声交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体试制人员欣喜若狂,激动又庄严得在厂房前合影。地方党委和江苏省轻工厅也为此庆贺。
宜兴青瓷厂雏形浮现,复兴从此开始。

1963年,在制作青瓷的过程中,试制人员采用宜兴原料制成红胎青瓷,其成本比白胎质青瓷降低了50%。烧成工艺也有改进,即将素烧、釉烧两次烧成简化为一次烧成。次年,经过多次试验,确定选用结焦性小,透气性好的燃煤,并采用弱还原焰烧结工艺,终于克服了制品烟熏和缩釉等缺陷,从而为陶瓷生产的还原焰烧成工艺提供了经验。当年开发出青瓷60余个品种,产量36万件,但产品仍有烟熏缺陷。
这一年,瓷厂建成青瓷车间,拥有了专门的青瓷团队。瞿根年因为有一定的绘画功底,而被调到青瓷车间装饰组,“当时厂里做碗、杯子等,后在瓷基础上研制青瓷碗,采用单刀车坯成型。制品胎壁厚,还原烧成气氛不足,釉色青中发灰,烟熏缺陷严重,质量还比较差。我当小工人每个月13块工资,后来到15块,钱都不多”。
1964年,刚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奇缺。国家对工资统一规定,大学毕业、中学毕业与技工等的标准都不同。而粮食则更是控制量,食量大些的人经常吃不饱。此时,青瓷已经有出口。周银清还记得当年试制的某些细节,翻阅陶瓷书籍、研究古瓷片以及到其他产瓷区吸取经验等。这年,另一位同事被调来从事青瓷装饰,名字叫王品荣,时年24岁。
王品荣1956年进入紫砂厂,师从雕刻名家任淦庭学习紫砂雕刻,读了高小(指上过6年小学)的他早上跟师傅学技术,晚上上文化课。每天规定三毛二的伙食费,过年厂里发18元衣服费。被调入青瓷团队,是考虑他的自身情况,一则紫砂雕刻能力强,二是其家庭制作日用陶瓷有类似经验。当时紫砂厂调来6人,进入青瓷团队2人,另外一人后调回紫砂厂,所以最后紫砂厂只有王品荣一人留在了青瓷厂。
时隔数十年,王品荣的短发染白,穿了件白衬衫,脸露笑意,“断代也有优势,我们敢闯,不会顾及怎样做是否合理,敢想敢干,所以青瓷发展特别快,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起初培养的一些大学生也渐渐成熟,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都很强。我进去的那年青瓷就有出口了,通过广州陶瓷公司。‘头’好,‘头’一定要好,我们搞设计的每年都有全国的参观旅游。”王品荣把当时的厂长曲俊奎称作“头”,强调领头人的重要性。
瞿根年清楚曲俊奎的背景,“他是南京空降下来的,是军政大学的毕业生,说话的水平很高。来之前这里围墙都没有,他来了后要什么有什么,因为省里很重视,我们都很尊敬他,现在有80岁了。”
1964年4月,改进烧成方式,采用弱还原焰烧成等措施,烟熏缺陷减少,釉色基本接近传统釉色,产量不断增加,成绩喜人。至1965年,青瓷碗产量达3万多件,销往西安、汉口及华东地区。以后由于花瓶、茶具类产品畅销,生产发展较快,青瓷碗销量减少。而此时的青瓷装饰除采用传统的“纹片”、“出筋”、“点彩”等方法外,又创造了“薄膜堆花”与“刻画”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同时,青瓷的坯釉、材质、配方经过49次试验,坯体白度提高4倍,其余黑釉、宝兰釉、影青釉装饰的制品大量投产,其品种逾200余个。
1966年,瞿根年当上装饰组组长,具体负责青瓷材质、造型、装饰等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同时担任成立的青瓷研究所所长。这对于刚满20岁的小伙子来说,着实是难得的荣誉。随着隧道窑的建成,青瓷生产开始采用重油烧成,不仅方便收集数据,而且有利于掌握青瓷的烧成规律。
至此,无论青瓷烧造技艺还是人员配备团队,瓷厂万事俱备。
辉煌
进入70年代,青瓷的发展如日中天,技艺上更进一筹,且屡获大奖与荣誉。整个瓷厂员工超过800人。生活方面好了许多,较以往蔬菜、鱼肉等丰富,副食品也有增加。就生活水平看,政府部门都不如瓷厂。工人也由丰衣足食的满足,上升到精神上的优越感。
1986年宜兴日用瓷厂更名宜兴青瓷厂,青瓷的产量与创汇几乎独领风骚,令同业者艳羡。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1972年,正值朝鲜金日成主席的六十寿辰,青瓷队伍接到为其制作青瓷礼品的任务。周银清回忆,当时他们采用传统的装饰手法,堆贴朝鲜国花木莲花图案,制成成套的青瓷大花盆。“试制足足四五个月,那时青瓷已经实力雄厚。”同时期,洋河等知名大酒厂使用青瓷酒瓶,为青瓷的生产使用奠定一定基础。
此时,瓷厂工人由丰衣足食,上升到精神上的优越感。1977年进厂的朱建伟当时22岁,刚从江苏省陶瓷工业美术学校毕业。他清楚记得当时学校选了7个校友,只有两个进入瓷厂,最后只有他留在青瓷车间从事装饰技艺,厂长亲自迎接并说要重用。
“青瓷(车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单位,创汇在前列,与紫砂厂相比都不相上下。能进去是不容易的事。我进去有28元月薪,那时的猪肉才六七毛一斤,以前在乡下老家,大家都要吃肥的,而现在厂里的食堂每天都有肉吃。我很高兴自己不用当农民了。而且厂里还解决住宿问题,部分人还有房子分。厂里还有个高档的陈列室,只能给重要的外宾看。当时政府部门都没有这样的陈列室。”朱建伟撅起嘴唇,竖起大拇指说。
周银清此时是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副厂长职位),工资同样也是28元每月,“工资都是统一规定的,大致都一样。”
1978年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中国走向了正确的道路。逐步出台的政策鼓励,舆论的支持,社会环境的好转,商业形态懵懂萌芽。在历史的感召下,许多青年人开始积攒人生的资本。这一年,瓷厂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人,他们后来被称为“老三届”(指的是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因文化大革命被安排上山下乡)。巢彩芳就是其中一个,1968年毕业后在农村一呆就是10年,“起床后鞋子都不穿就得下田干活,经常被蚂蝗叮、蚊子咬,晒的很黑很黑”。1978年她进厂成为青瓷上釉工,时年28岁。进厂后的生活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不用晒太阳,不用弯腰插禾苗,巢彩芳简直乐疯了。30岁时,巢彩芳结婚了,对象也是厂里的职工。
70年代像是一座桥,桥上人流涌动,正走向彼岸辉煌的80年代。

80年代初青瓷已是翘楚,吸引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及专家学者,如韩美林、王则坚、陈若菊、张守智等。艺人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到青瓷工艺品的创作之中,拓宽了青瓷造型、装饰的表现力,从而使宜兴青瓷作品在国内大展中频频获奖。
1980年,值得强调一名叫谈志坚的年轻人。在担任技术员期间,因为表现出过硬的技术,极强的创新能力,被调至技术科,担任副科长,从事青瓷技术工作。其实,这是继他1970年的第二次进厂。离厂期间他在南京化工学院陶瓷专业学习。由于有工作经验,他直接从事青瓷技术工作,期间承担了国家轻工业部下达的《54米青瓷节能隧道窑》设计制作项目,于1983年一次通过节能、技术项目验收,并投产使用,成为当时国内节能、技术最先进的青瓷生产窑炉。在1984年7月,他被提拔担任了技术、生产副厂长,直接负责组织青瓷生产工艺技术的改革创新,青瓷销售规模大幅增加,年销售由1983年的80多万元,猛增到1987年的400多万元,期间负责并参与研制成功了系列“青瓷成套餐具”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瓷厂的高产值与荣耀,所带来的还有员工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小故事能侧面反映瓷厂与青瓷工人的情况。
1980年,周银清托关系花了350元,在广交会上换购了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这算得上是了不起的事了,因为只有政府单位才拥有电视机,“家里有台收音机都不错了,别提多高兴”。邹洪妹则记得,当时生产碗是流水线作业,她所在的班组评了先进,她出差、旅游过许多次。
1981年,刚满20岁的徐敏进厂,从事青瓷设计工作。那时候进厂并不容易,徐敏因为父母都在瓷厂工作且是干部,“我有机会进政府单位的,但大家都宁愿到瓷厂来,这里福利待遇都要好,有房分,医药费全包,吃的也好”。当时徐敏的月薪近百元,猪肉的市场价在每斤5元左右。同年7月,宜兴青瓷首次远销美国,“东方的蓝玉石,精美的碧玉器”之赞语由此而来。
1984年,瓷厂又为共青团中央承制“方线尊”、“鱼形”、“凤尾”等5种“仿哥窑纹片釉”花瓶3500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青年友好代表团。
1985年,宜兴青瓷厂试制成功了高档成套青瓷艺术餐具,首批产品进入了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国内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同年12月,瓷厂获得江苏省商检局、省轻工厅颁发的出口质量许可证,年出口量19万件,出口值61万元。
1986年,宜兴日用瓷厂易名宜兴青瓷厂。
至1987年底,宜兴青瓷厂共有职工1167名,工艺技术人员58人,设有9个生产车间,一个产品研究所,固定资产742万元,瓷器年产量1161.31万件,其中普瓷1428万件、青瓷183.31万件、泥龙头33万打,年产值819.72万元,年创利税143.54万元,出口收购值104.03万元。
1989年,谈志坚担任厂长。此时,宜兴青瓷在创新设计上出现了空前繁荣,青瓷产品已有花瓶、花盆、茶具、餐具、酒具、烟缸和各类工艺美术陈设瓷等一千多个品种。釉色也增加到鳝鱼黄、粉青、影青等十余种,其中尤有传统的刻画、浮雕、点彩,及叶络纹、喷花、彩釉飞红等多种新装饰。
同年,年产青瓷451.5万件,产值逾一千万元,利润实现102.44万元,外贸出口143.4万元,被江苏省陶瓷公司授予出口先进企业。同年7月,“碧玉牌”青瓷产品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银牌奖。
衰落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有生机也有消亡。30年间,在国民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与全国各地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类似,国有的宜兴青瓷厂面临机制、市场、生产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艰难支撑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最终难以为继而宣告破产。
青瓷生产被迫中断,宜兴五朵金花之一的青瓷骤然凋零,令业者痛心不已,一大批青瓷生产的技术骨干一度彷徨,也成为了宜兴青瓷厂的守望者。

80年代宜兴青瓷一度称雄,甚至到90年代初都可维持。
1988~1990年,江苏省轻工厅投资400万元的高档青瓷技术改造项目如期竣工,3条成型流水线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重饰纹片釉、露胎以及银丝镶嵌等装饰手法相继问世,从而将宜兴青瓷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1992年,宜兴青瓷厂与香港高利雅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宜兴高利雅瓷业公司,双方投资总额50万美元,年产60万件高档工艺瓷与青瓷瓶类产品。
刚当上厂长的谈志坚,上任不久就提出不做亏损厂长,三个月内出口实现百分之九十五的计划,不成功就辞职。而此时的青瓷厂已然在走下坡路,所有人都感叹这个狂人的豪气,当然也有疑虑。
谈志坚的自信是有原因的,他对青瓷厂的技术了然于胸、充满自信,他认为资料管理不是当下扭转青瓷厂效益低下的关键因素。他分析,造成青瓷厂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国有企业按工龄拿工资、论资排辈以及某些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造成了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严重抑制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员工的能量发挥不出来,消极怠工,要根治这种现象应以人为本,治标治本,根本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
不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要实现自己的诺言,谈志坚决定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挑战僵化的分配体制。
1991年,谈志坚在青瓷厂内部搞分配体制改革,把工人的工作量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同时把工资补贴分解开来,切实地实现青瓷厂全员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用制度制约员工,让效益与工资挂钩,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创造性。
努力过后的成绩显而易见。
1992年宜兴青瓷厂销售值高达2800多万元,比1988年的830多万元翻了几番。1992年,宜兴青瓷厂分别与中央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化工学院等大专院校挂钩,进行应用陶瓷工艺与新科技的研究,并达成“还原焰自控烧成”科研项目合作的意向。同年,宜兴青瓷厂开发的82件新品,选送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览会展评,20件(套)新品获得各类奖项。
同年底,厂长谈志坚被迫调离青瓷厂。

胳膊始终拗不过大腿,宜兴青瓷厂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和全国各大产瓷区一样,面临机制、市场、成本等各方面压力,渐渐体力不支。纵然,期间换了许多个“头”。
1995~1997年,宜兴青瓷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所有老工人谈及青瓷厂倒闭都陷入悲伤。工人纷纷失业,许多人不得不靠低保过活,尤其是年纪大些的技术工人,他们除了青瓷什么都不会。“当时很难过,真的很难过,(对青瓷厂)很有感情”朱建伟有些煽情,现在还有些工人因为做不了其他工作,导致现在子女上学、买房子都成问题。朱建伟离厂后自己搞创作,徐敏则只是到处打打工……
至1998年12月,企业实行租赁承包,逐步解体,宜兴青瓷厂宣告破产。青瓷在宜兴的“五朵金花”中几乎销声匿迹。
倪明德就是瓷厂破产后的承包者之一,花28万元承包以前的机修车间。他1978年进厂,和徐敏同是一名知青。说起来,他与青瓷厂十分有缘。在农村改造期间,他结识了后来为青瓷恢复做出杰出贡献的周谟,“那时候在农村割麦子,周谟就在旁边草地放牛。因为生活困难,他把一支烟分成三段来抽”。进厂后从事机修工作,他再次遇上了周谟。现在又承包了以前工作过的车间。
除了倪明德外,瓷厂被划分了好几大块,有的被承包后生产琉璃瓦,有的开了原料厂……只有大约八分之一的区域被保留下来继续生产青瓷。2003年,陈氏兄弟创办了宜兴市中远青瓷厂,继续生产青瓷。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和技术力量不够,始终维持一般水平。
维持了数十年盛况的宜兴青瓷厂,瞬间衰败、冷清。
到21世纪初,倪明德并没有对机修车间做太大改动,依然从事他的老本行,车间依然堆放着以往的许多机器,只不过现在自己是老板,机器也生了锈。在倪明德的名片上,机修厂的名字变成了“宜兴市青瓷机修有限公司”,地址依然注明“青瓷厂内”。他现在每个月只要交少量的土地税。在他的公司里,还能找到当年留下为数不多的青瓷,有杯子、酒瓶等,还有一尊罐子的模种。这应该是最后一批宜兴青瓷厂生产的青瓷。
机修公司内最里面的一间屋子,同样堆放着无数钢铁制品。倪明德说那是当年的洗澡间,一到下班时间便成百上千的人来洗澡,那时候隔壁的高墙是没有的。
从机修公司出来,外面的几间厂房更显冷清。这些是当年承包用来生产琉璃瓦,近几年宜兴相继停掉许多琉璃瓦厂,这里现在都空着。从窗户往里看,阳光射到的地方,凌乱地竖着一些水管,锈迹斑斑,更多的是漆黑。另一间长长的厂房内,一个泄了气的足球落在地上,对着黑幕喊能听见回声。
厂房间的道路泥泞不堪,坑洼间留有大片积水。沿着道路往外走,可以见到一栋荒废的大楼,院子内的池塘已经爬满藤蔓,池水死绿死绿的。院子的铁围栏和铁大门已经支离,东一根西一根。倪明德说这是60年代的房子,用作青瓷厂办公。现在看来,房子仍颇具气势。
重生
10月的天气开始转凉,但倪明德的机修厂依然轰鸣,摩擦出的火花肆意飞舞。同样泛着火光的,还有原来陈氏兄弟承包的那块区域。在那里又重新燃起了窑火,完整的青瓷制作团队重新归位。瞿根年作为顾问,又来到这里巡视,青瓷晶莹,映照着他老旧的笑意……

现在还有丁蜀人在述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在御书房里批阅奏张的皇帝,突然感到困倦。于是,他就走出殿外凭栏远眺,突然发现天空的颜色是青色的,是那么美丽,他十分眷恋这颜色,却深知无法挽回。正怅然之际,侍者献上了香茶,皇帝端起茶杯,突然灵机一动,他传旨命窑官在七七四十九天内烧出“雨过天青瓷”,到期不能贡上就要问斩。
窑官接了圣旨后,命窑工按期交工,不然就要砍头。窑工殚精竭虑,却总不能烧出令人满意的“雨过天晴瓷”,眼看最后的期限就要到了,窑工却依然一筹莫展。窑工的女儿疼在心里,就向上天祷告愿用之际的身体作祭品来保佑父亲。然后她一头扑进熊熊燃烧的窑火。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就这样香消玉损,而伤心欲绝的父亲开窑后,发现一炉美丽的天青色竟然烧成了。
据说这就是青瓷的由来,但毕竟是传说。可在瓷器的王国,青瓷的确享有“瓷之根,瓷之母”的美誉。然而,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再度衰落,至今几乎消失10年。
幸运的是,宜兴还有许多记得青瓷,并将它重现人间。
2006年10月,当年的青瓷厂厂长谈志坚摇身一变,成为宜兴陶瓷十强企业之一的宜兴金帆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曾目睹宜兴青瓷从辉煌走入低谷,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再创辉煌。对于青瓷,谈志坚是有感情的,从他几度放弃机遇而投身青瓷便能看出。当他得知原青瓷厂厂址即将拍卖易主的消息后,毅然加入争购。
可惜的是,尽管他拥有许多优势,但还是晚了一步,原青瓷厂已花落他人之家。但谈志坚仍不甘心,2007年10月,他通过与资产拥有方多次沟通,于12月买下了原青瓷厂部分资产。该址占地7亩多,有大片的厂房和2座梭式窑炉等主要生产设备,无需做太多投入就可以进行恢复生产。
谈志坚恢复生产宜兴青瓷的设想,得到了宜兴市、丁蜀镇领导、宜兴陶协以及原青瓷厂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收购原青瓷厂部分资产后,致力恢复传统青瓷品种的生产,聘用熟悉青瓷生产的技艺人员,将散落在厂里的石榴瓶、蟠龙瓶、铁笼瓶等20多个品种模型全部回收集中;还将残缺不全的象耳牡丹瓶、丹凤朝阳瓶、福寿瓶等30多个模型进行修复;又将个人家中的藏品如早期由中央工艺美院郑可教授工作室设计的七仙女,以及高工吴克强设计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象鼻尊等10个品种临摹还原。
同时,又与景德镇陶瓷学院来公司实习的应届大学生一起选择题材,创新出鹤颈牡丹瓶、风云屏、窑变情侣、雕塑踏雪寻梅、福娃葫芦等20多个品种。当年5月份,用梭式窑烧出的首批宜兴青瓷,就有各类瓶、尊、签筒、文具、蟹篓、人物雕塑等80多个品种,呈现了传统宜兴青瓷“青中泛蓝”的釉色以及采用“窑变”、“斑花”、“开片”等装饰釉特色。
之后,相继在注浆成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拉坯、挡坯成型工艺,装饰工艺上发展了釉绘、填釉、填色等新方法,至今已有传统和创新品种600余个,多件作品在宜兴和中国陶协举办的陶艺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

如今的青瓷厂就以当年的“碧玉”牌命名,窑火兴旺。瞿根年被聘为顾问,对青瓷研究进行经验指导,徐敏重新担纲设计岗位……周银清、王品荣等老人也经常来看看。
在青瓷制作间,不少来自其他产瓷区的工人,带来各地精湛的技艺与技术。宜兴青瓷在一年多时间内,以亮眼的风姿,引人注目:宜兴市2007/2008连续两届“秋洽会”选用了“蟹篓”、“瓶尊”为礼品。2007年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当代宜兴陶艺展”上,80件青瓷工艺品大放异彩。之后,市人大、市政协也先后组织代表和委员,视察了宜兴市碧玉青瓷有限公司,对恢复宜兴青瓷生产和发展前景寄予厚望。2008年10月,在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陶都宜兴陶艺展”上,碧玉牌青瓷再展新姿。同年11月28日,坐落在中国陶都陶瓷城的“碧玉青瓷艺术馆”开放,陈列了300多件套开发创新的青瓷艺术品,既有传承青瓷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更有新老技艺人员研制的新品力作,成为展示、振兴宜兴青瓷的不凡成果。
2011年9月24日至28日,“宜兴陶艺‘五朵金花’赴京汇报展”在北京中艺东方艺术馆顺利举行。在此次展会上,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原总裁刘培金对宜兴青瓷的评价颇高:参展青瓷艺术品虽有些作品内胎稍为厚,釉层显薄等缺陷。但整体状态却给熟知青瓷人士以震惊感,形态多体,神韵大度;釉色明快,光泽宜人;装饰新颖,学向优深等。他表示,龙泉、宜兴两市青瓷业界人才如能联手研讨,扬长避短,和谐升华,较好地适应对青瓷爱好日趋增长的时势需求,当会为全国青瓷事业发展起到良好带动作用。尤其是宜兴青瓷的装饰艺术和风格,充分体现了苏浙沪的文化优势和学问性能,继续丰富和升华,定会受到更多人士欢迎。
刘培金还认为,今后宜兴青瓷艺术作品的需求将远大于紫砂产品的需求,且价格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而在中国青瓷艺术的领域里,将出现宜兴青瓷与龙泉青瓷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刘培金的话,给足了谈志坚及像他一样的宜兴人信心。但谈志坚清楚,荣耀的背后是更重的责任。目前,他将碧玉青瓷交给国外留学归来的儿子谈珂,在他所拥有的完整工艺技术基础上,引进最新经营理念,高薪聘请陶瓷工艺人才。着力将碧玉青瓷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品牌,使宜兴青瓷延续当年的美好梦境。
宜兴青瓷在路上,一群如谈志坚、瞿根年般的追随者亦步亦趋,鞠躬尽瘁、胼手胝足……
注:稿件根据多位宜兴青瓷厂老工人、老厂长等口述及相关史料、照片整理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如有出入或缺陷敬请谅解。

7. 青瓷中张国立的公司为什么负责审核拍卖公司呢!

因为颜若水的公司是地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管理房地产的相关事宜,你没看见张中平每次和他都低三下四的吗?下棋都不敢赢

8. 宜兴青瓷的介绍

宜兴青瓷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9. 青瓷是哪年拍的

《青瓷》是湖南卫视黄金时间段播出的一部关于一位拍卖公司总经理张仲平,在承揽胜利大厦拍卖业务的过程中,面临妻子唐雯侄子徐艺自立门户的挑战,同时遭遇徐艺的同学与暗恋对象、电视台记者曾真的激情。作为一个内心信仰尚存,遵循商业规则且颇有家庭责任感的中年男人,张仲平一方面要阻止妄图一夜暴富的徐艺剑走偏锋的疯狂行为,一方面要在两个聪明犀利的女人之中寻找平衡并尽量减少对她们的感情伤害。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险象环生的商场争战,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使张仲平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漩涡,几度濒临现实和情感的绝境,但内心至善至真的力量引领他经受住了纷乱复杂的现实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