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县的经济
道光十九年(1839),佳县粮食总产750万公斤,亩产16公斤,人均占有粮79公斤。民国初期,兵匪抢掠,赋税繁多,土地兼并严重,生产方式陈旧,农业生产缓慢发展。1938年,粮食总产1000万公斤,亩产16.5公斤,人均占有粮110公斤。
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成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经过变工队、互助组和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四个阶段,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广施化肥农药,不断推广良种,改进劳动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基本逐年递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生产力。1982年,粮食总产6512.5万公斤,亩产119.3公斤,人均占有粮340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长5.8倍,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9万公斤,是1949年的3倍。
1985年,县内逐步形成绿豆、烤烟、红枣、白绒山羊4个生产基地,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粮食生产逐步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大豆、绿豆、玉米、马铃薯已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品,小杂粮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共佳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施种子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旱作农业技术,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动种植业的又一次革命。佳县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9元。 清朝以前,境内仅有几家简陋的手工作坊。清代始有造纸业。
1942年,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县内造纸、纺织、军工业有较大发展。峪口村给边区政府、军民生产大量票证、制币和课本用纸,为边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家庭纺织业悄然兴起,县城办起了设备先进的同益纺织厂。晋绥军区工业部在境内扩建、新建了8个工厂。到1945年,佳县纸张、土布除自给外,还大量销往周边县区,军队和地方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约4000余人,工业盛极一时。
1955年,县内办起第一个国营工业企业——李润山煤矿。到1978年,国有企业发展到10个,社队集体工业企业有23个,但仍以农产品加工、机械修理为主,且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多在50万元以下,工业产值均在10万元以内。
1986年在神(木)府(谷)经济开发区筹建瓷窑湾煤矿,但始终未能扭转佳县县办工业的颓势。其他多数县办工业也出现亏损,生产经营每况愈下,进而停产、拍卖、转制,而民营企业则代之而起。
2005年,华盐公司与陕西省化工六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利用佳县岩盐和神府煤炭资源,建设煤盐一体化工业园区规划,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 民国前期,佳县商品贸易以小杂粮、油料、牲畜、木材、红枣、皮革、绒毛、饮食等土特产为主。抗日战争开始,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县城,国民党实行经济封锁,商号纷纷歇业,只有螅蜊峪作为延安和晋绥边区的交通枢纽,每日停船40余艘,装卸货物400多吨,河面桅樯相望,街市店铺林立,成为晋绥和陕甘宁边区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商品流通也在曲折中逐渐扩大。1949年,佳县社会商品零售额79万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县内形成以国有商业为主导、供销商业为助手、集市贸易为补充的商品流通体系。佳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447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将个体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革除,只有国有商业和供销商业独占市场,造成统得过死、缺乏竞争、市场呆板。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商业、供销、粮食等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多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并存的流通体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市场日益繁荣。1988年,佳县有商业零售机构101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79万元,其中个体有证商业户819户,商品零售额1350万元;集体所有制商业(主要是供销合作商业)零售总额1383万元,全民所有制商业零售总额2346万元。
1996年,佳县有贸易零售网点1301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981万元。2000年,商业零售网点增至235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980万元。
2005年,贸易零售网点整合为1416个,其中国有企业网点30个,从业人员320人;集体企业网点22个,从业人员147人;有限责任公司3个,从业人员10人;私营企业6个,从业人员30人;个体经营网点1355个,从业人员180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61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销售3543万元,集体企业销售124万元,个体、私营经济销售109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