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租售房产 » 标志性住宅
扩展阅读
密云各小区物业电话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价高 2021-11-11 13:13:25
拍卖粮证 2021-11-11 13:12:04

标志性住宅

发布时间: 2021-11-07 17:58:52

❶ 什么是A级住宅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是指按照国家发布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评定方法和统一的认定程序,经过评审委员会对商品住宅的综合质量进行评审和认定委员会的确定,授予相应级别证书和认定标志。性能认定将住宅的综合质量,即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等诸多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来评审: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其中又细分为23项、380余条内容,是一个科学、完整、全面同时又是公正的住宅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性能认定的评审结果分为三个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1A、2A、3A,标志为 A、AA、AAA。1A级性能认定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型住宅;2A性能的住宅是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宅;3A级住宅则是提供给高收入家庭的功能齐全、舒适度高的商品住宅。得到性能认定标志的住宅则说明是在这一档次中性能品质优良的住宅。 凡是通过性能认定的住宅统称为"A级住宅"。指按照国家发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统一的认定程序,经过专家对住宅的综合质量进行评审,获得相应级别证书和认定标志的住宅。 分为三个等级,依次为A,AA,AAA。A是经济适用型住宅;AA是舒适型住宅;AAA是高舒适度住宅。A级住宅不仅品质可靠,而且符合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A级商品住宅将住宅的综合质量,即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等诸多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来评审: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其中又细分为23项、380余条内容,是一个完整全面住宅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❷ 代表性的北美住宅有哪些风格

北美地域辽阔,而人口稀少,早期多为原始森林,只有土著居民在那里耕织、狩猎。后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移民到达北美,开发森林,建起了木屋,他们多以林业、矿业及渔业为主。因为北美木材丰富,用地宽裕,因此住宅多采用木结构及木维护材料,以单层、3/2层及2层为主,住宅周围均有大片绿地。

到现代,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越来越紧凑,在市区或近郊开始发展组团式住宅群,也有的建造公寓式住宅,同时也开始向空间发展。

北美气候冬季较寒冷,但由于三面临海,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沿海某些地方冬天温度一般高于零度,由于夏季不热,因此住宅设计中主要考虑冬季保温措施,主要房间向阳,减少向北开窗户的面积并采用双层玻璃。

北美自然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人们热爱自然,并注重生态平衡。在住宅周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环境清新,人们习惯换鞋进屋,在住宅大门处均设有换鞋地方和衣柜。北美人热爱活动,周末时他们大多数都全家出游。

北美人很讲究实用,因此在住宅设计方面注意使用方便,以及节能。选址的时候多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好的地方。

住宅一般有两个车位的车库,并用来做储藏室和工作间。有的车库为半露天式。

主人的衣服习惯于挂存,因此,房间中有大量衣柜,甚至在门厅、浴厕中都有衣柜。厨房和厕浴商品化程度高,并且一般在住宅竣工出售时这些设备就已完善。

北美住宅很多都沿用过去的的壁炉形式。因为壁炉可以创造一种温馨气氛,因此,仍有不少住宅拿它来做装饰,并多采用煤气或电热设备来模仿那种炭在炉中燃烧的形式。

北美建筑的传统为就地取材,多采用木结构、木装修、混凝土地基。屋面防雨材有油毡瓦、木板瓦及陶瓦3种。油毡瓦的色彩丰富,质轻,可以减少结构荷载,因而采用较多,一般可用10—15年。外墙装饰材料有砖、石、抹灰及木板4种,以石料最贵。由于当地环境清洁,外装修能长时间保持鲜艳色彩。

住宅内部墙各采用纸面石膏板,表面油漆或贴墙纸。为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在楼板及隔墙内添加隔声及保温材料。室内地面多铺设地毯,也有采用拼花木地板。浴厕及厨房内则用塑料铺块或瓷砖铺地。

住宅能源采用电及煤气两种,以电能为主。炊炉、洗漱、取暖、洗衣烘干等均用电热。住宅中设有一小锅炉间,多与洗衣房相连。为节约冬季取暖用电,卧室及北向房间开窗面积较小,门窗多为双层玻璃,周边镶嵌密封条。墙体、天花板、地板的构造缝也被严严实实堵住,以避免室内热空气进入结构,形成凝结水,同时也节约能源。

现代建造的多数住宅还采用通风或空调系统,以更新室内空气和控制室温。有的住宅将电热系统安装在楼板内,形成舒适的冬季环境。

坐落于花团锦簇优美环境中的北美住宅,造型十分讲究。由于欧洲遗民的历史传统,给北美带来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7种形式,科德角式、都铎式、乔治亚式、西班牙式、早期殖民地式、法兰西式及现代式。

科德角风格科德角是美国麻萨诸塞州南部巴恩斯特布尔县的钩状半岛。为一沙质、由冰川造成的半岛。伸入至大西洋105千米,宽1.6~32千米,北部和西部与科德角湾为界,西为巴泽兹湾,南濒温亚德和南塔克特海峡。28千米长的科德角运河穿过半岛基部,将半岛与大陆分开,使纽约市和波士顿之间的船运距离缩短120千米多,形成大西洋沿岸水道的一部分。

房子简洁小巧,易于建造、维修和改造。在20世纪前半叶是美国最普遍的住宅形式,现在形成的一层半住宅仍然是退休者及一般别墅常用的形式。传统的卧室设在一层,后来在楼上增加了卧室及浴室。外装修是白色木板墙及木百叶窗,檐口不加装饰,往往用红砖突出烟囱(现已多样化)。

都铎风格是由15—16世纪英国式房子演化而来,最初是为有钱人家建造的,以后被广泛采用。其特点为有突出的交叉骨架山墙,也有2个或者3个的,砖石砌的大烟囱,并有装饰线脚。墙体采用砖石及抹灰等材料组合而成。喜用凸窗,用狭长的窗扇组成。双悬式或棱形窗也较普遍。入口用石料砌成拱形边框。半木料墙体造型,过去是和结构骨架一致,现在则成为纯装饰物了。

这一风格因流行于英国都铎王朝而得名。这个时期大型的宗教建筑活动停止了,新贵族们开始建造舒适的府邸,在这种情况下,混合着传统的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都铎式就应运而生。都铎式府邸建筑体形复杂起状,尚存有雉堞、塔楼,这些属于哥特风格;但其构图中间突出,两旁对称,已是文艺复兴风格。这一时期,还出现许多半木结构(halftimber或叫露木结构)的房屋,供小康人家居住。这种房屋内外墙均用木构架,而在构架之间填以砖或灰泥。漆成深色的木材和淡色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屋顶为陡峭的双面坡顶。这种房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为游人所注目。英国艺术史上,喜欢用王朝或君王的名字命名近代艺术风格。除上面提到的都铎式外,还有詹姆斯式、乔治亚式和维多利亚式等。

乔治亚风格这种形式在300年前的英国乔治王朝时期传入美国,并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显示荣耀的象征。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对称的立面处理,外型简洁,按开间排列门窗,一般采用五开间。厚重的大烟囱是移民生活取暖必不可少的,至少可设有一个大壁炉。

新英格兰的早期乔治亚式建筑往往采用梁柱结构,外饰大板,以后采用砖墙,在一、二层之间有腰饰。在外墙顶部也常以齿饰与屋檐交接。坡顶上采用山墙头饰的老虎窗,窗为多格的双扇窗,在殖民时期均有白面窗扇,而现在不一定设了。入口用壁柱和山头加以强化,在门的两侧或上部嵌以采光窗。

西班牙风格这是一种充分考虑阳光的布局。其样式朴实无华,缓坡的屋顶,对称的立面,拱及拱廊白色(或浅黄色、玫瑰色)抹灰墙面。红瓦屋顶为西班牙式的重要标志,现以轻质组合材料代替传统的重瓦,有半圆筒及S形两种瓦。

西班牙建筑注重室内外的结合,有丰富的室外活动场地,如庭院、阳台、平台(室外就餐处)及喷泉等。西班牙式还喜欢采用铸铁栏杆和窗格,或用铸铁做拱廊。入口为木板门,用石料或砖做装饰。有装饰的烟囱顶部,有时还采用瓦屋顶以强化其效果。

早期殖民地风格早期殖民时期生活艰苦,雪及寒冷是建房的主要问题。美国的移民们在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并不住在原始的小木屋中,而是以他们熟悉的英国的建筑技术适应新的环境,采用梁柱结构,方盒式的房子,只有一间进深(以后则扩大了);较陡峭的坡顶及山墙,木板瓦,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烟囱;挑出的上层,这是来自英国的传统,往往在临街的一面挑出,可遮盖下部的街道;经过认真的设计与加工的木板门,菱形格子的窗子,早期窗洞很小,以后逐渐扩大。外墙早期采用垂直木板条,后来很快改成水平的,在南方则以砖墙更为普遍。

在殖民时期,围炉取暖及做饭是唯一方式,到17世纪,厨房已完全成为家庭的中心。一个总是燃烧着的火炉兼炊炉使厨房形成乡村家庭的各功能区——温暖舒适的餐室、工作室及集聚处。现今的素特博克斯形式也是将厨房布置在中间偏后的地方,周围布置了大房间或大空间。

法兰西风格法兰西式住宅在美国有悠久而光荣的历程。从18世纪移民时期到19世纪20—30年代流行,然后有一段时间停滞,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兴旺了,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式样越来越丰富,但仍保留法兰西住宅的一些特征:斜脊屋顶,砖墙,拱形门窗与老虎窗,侧翼与主屋直接相接相连,并保留了一些乔治亚式的细部。双折屋顶是17世纪法国建筑师昂普埃尔的创造,直到20世纪仍保留着这种传统。这种房子立体感强,结构匀称,另外室内空间较大,显得较宽敞。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法兰西式在美国的发展经过一段滞留,但后来它仍很快地扩散开来,成为北美人较为容易接受的住宅样式。

现代风格到20世纪50年代,建筑师们开始寻求一种脱离美国传统形式的建筑样式,他们改变了过去精雕细刻的建筑细部,采用流畅的线条,多数为单层房子,也有一层半、两层及多层的住宅。既有坡屋顶也有平屋顶。建筑设计与环境规划结合起来,使室外与室内间相互渗透。

现代派建筑的特点是简洁,避免传统的装饰。大挑檐形式系20年代由莱特等建造师首创,并成为现代派喜欢采用的形式之一。在一些住宅内梁兼有结构及装饰的作用,有时则单纯是装饰作用。

现代派往往用一个或多个山墙与主山墙的屋顶垂或交叉,或是将山墙错位,再加上长短坡的变化,使得建筑的体型组合在简洁中富有变化。

现代派自己更加灵活地运用材料对比,更注重住宅与周围环境景观的结合,力求减少室内外的差别。喜欢采用大玻璃窗,天窗、室内外铺地相连,室外休憩、就餐等。现代派建筑师成功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建筑,也改变和丰富了美国人的生活。

别具一格的机器人建筑看到这个题目,你千万别以为是用机器人建成的房子,也别指望这房子具有机器人一样的功能。至于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种建筑在外观上就象一个笨拙的机器人。它的始作俑者就是泰国著名建筑师朱姆赛依。

朱姆赛依毕业于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他返回泰国开始创作。这一时期,他力图在作品中体现出现代性,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他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一群无特色的建筑丛林的无文脉的环境下从事个人的创作。于是他的机器人建筑学便问世了。

到目前为止,机器人建筑学的代表作品有两座。一是位于曼谷新商业区的机器人大厦,这是一幢20层高、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银行大楼。1983年开始设计,1986年建成。它的建筑形象,只要一看照片便知。建筑体形在4,8,12,16及18层步步向内收缩,形成机器人的头颅、肩膀、腰身和双腿。东西两侧为实墙,但配上几个大螺栓为窗(其外径为3.8米,内径2米,用玻璃钢制成),既显示机器特色,又起到节能作用。顶层有两颗直径6米的大眼球,到了晚上可以由电脑控制一亮一暗,似乎奏出一曲机器人交响乐,亲善地向你眨眼,它对于夜航的飞机来说,又能起到导航的作用。头顶竖起两根16.8米的触角,那是通讯天线和避雷针。

如果说,英国的汇丰银行以几亿美元之巨在香港建造了由高技派N·福斯特设计的52层高的大厦,显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成为在香港一片高层石林中出类拔萃的城市形象的话,那么,朱姆赛依却以他的后高技派手法,为一批泰国新兴的青年银行家设计了一幢投资1000元(包括室内装修与绿化)的同样拔萃的新型建筑,它是亚洲新小龙的象征,不可谓不机智也。朱姆赛依的第二个机器人建筑,建在曼谷正在发万近郊区,叫作民族大厦,它11层高,7平方米,目前尚未完工,预计投资为350万美元,它与一号机器人不同,侧面是一片白墙面,上面刁竖细槽的窗口,颇像电脑中的芯片和线路,说明机器人差不多,虽是兄弟,却一文一武,各有特色,绝非像汽车,录音机那样,千篇一律。

如果你认为仅仅是建筑的外形和外部像一个机器人,那么你错了。内部也不例外。大厦的室内设计,包括由泰国雕塑家设计的作品,以及由6家室内设计师共同创作的室内装修,特别是作成像电脑内线部那样的顶部线槽等,总体看来还是个名符其实的机器人呢!

❸ 中国有哪些标志建筑物

1、万里长城(结构严谨)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北京故宫(富丽堂皇)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3、颐和园(规模宏伟)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4、布达拉宫(风格鲜明)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5、秦始皇陵(民族瑰宝)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❹ 地标和标志性建筑有什么区别

1、特点不同

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就像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北京天安门、比萨斜塔、东京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

地标是户外广告的特殊名词,是指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

2、功能不同

地标是指某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游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有北斗星的作用,例如摩天大楼、教堂、寺庙、雕像、灯塔、桥梁等。

标志性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

3、影响不同

“地标”性项目对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影响更多地应该表现在其对文化的影响上,它应该是一个“文化策源地”,要看它是否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是否给区域带来了活力。建筑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筑带给城市的改变。

标志性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性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❺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是哪五大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

1、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客家围屋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屋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大陆南部的广东、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湾的屏东、云林、台中东势等。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弄堂,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

3、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4、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

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当是由古越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此外,一般文献上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国家也有干栏式建筑。

5、云南一颗印

在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间四耳是最常见的宅制,既正房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厢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

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

位于滇中高原地区,与当地四季如春,无严寒酷暑,风大的气候环境特点相适应。多采用厚土墙及筒瓦铺屋顶。通常为楼房,房间分为两层,牲畜及杂物在楼下,人住楼上。楼下正房是堂屋,作为起居待客之处,堂屋左右做卧室,楼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❻ 一个城市的地标、象征、标志性建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啊

主要区别:

1、地标是指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地标性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区别应该首先表现在精神层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如:浙江的地标,杭州西湖,义乌商品城标志性建筑 ,也称地标建筑。

2、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3、象征是指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而象征就不一定是地标或建筑了,比如哈尔滨的象征可以是冰雪。

主要联系:

1、地标不一定是建筑,而标志性建筑一定是地标;

2、象征则不一定是建筑物了,所以象征既不是地标,也不是标志性建筑。

以下为上海市地标——东方明珠:

(6)标志性住宅扩展阅读

以下分享中国国各省的地标,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标志性建筑:

北京:

八达岭长城,天安门广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堂,国家历史博物馆),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首都国际机场。

上海:

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

台北10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大光明电影院,上海中心大厦。

天津:

天津广播电视塔、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天津之眼、天津津湾广场、天津解放桥、天津文化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古文化街、天津站。

重庆:

朝天门码头、解放碑步行街。

四川:

天府广场、武侯祠、成都欢乐谷、杜甫草堂、锦里、都江堰及青城山、碧峰峡、上里古镇、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阆中古城、峨眉山、乐山大佛、蜀南竹海、九寨沟、黄龙。

新疆:

新疆国际大巴扎(世界上唯一的国际大巴扎)、中天广场(西北第一高楼,高303米) 、亚洲之心、红山塔(始建于清朝,乌鲁木齐的象征,屹立将近500年不倒)、坎儿井。

广东:

广州中山纪念堂,越秀五羊雕塑,中信广场,广州新电视塔,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珠江新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山大学、广州西塔] ,广州东塔 、亚洲风帆、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深圳地王大厦,中信城市广场,上海宾馆,罗湖东门购物街、肇庆七星岩,珠海女神,大小梅沙,蛇口,汕头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虎门大桥、祖庙。

湖北: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隧道,中国民生银行大厦,武汉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16,中国第8的高楼】(即将建成,位于武汉汉口王家墩的武汉CBD内)、武汉绿地中心【又称:武汉606,建成后将为世界第3,中国第2的高楼】(在建,位于武汉武昌滨江商务区CBD内)、黄鹤楼,龟山,蛇山,古琴台,东湖,汉口江滩,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大学。

浙江:

杭州西湖,义乌商品城。

江苏:

南京长江大桥,太湖,南京中山陵,无锡灵山大佛。

安徽:

黄山、宏村、九华山、三河古镇

陕西:

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墙、阿房宫、大明宫、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汉长安城遗址、西安世博园、咸阳宫遗址、渭河大桥、古渡公园、安澜楼、宝塔山、镇北台。

河南:

少林寺,二七纪念塔。

山东:

泰山,青岛奥帆中心,五四广场——五月的风,烟台山,蓬莱阁,龙口南山大佛,济南趵突泉。

西藏:

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珠穆朗玛峰。

云南:

丽江古城、昆明翠湖、泸沽湖、玉龙雪山

海南:

五指山,天涯海角。

台湾:

台北中正纪念堂,台北101大厦,高雄85大楼阿里山,玉山,八卦山大佛,佛光山,日月潭。

香港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中银大厦,中环广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帽山,青马大桥,金紫荆广场,香港迪斯尼乐园。

澳门:

大三巴牌坊,渔人码头,友谊大桥,澳门旅游塔,葡京饭店。

广西:

南宁大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柳州文惠桥,来宾火炬塔。

❼ 英国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

我要把想说的话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英国标志性建筑。


湾湾人民都很矫情,我们都知道,但是湾湾人来大陆旅游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就算我很讨厌这些湾湾,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别人说错了,他们说:大陆的景点只有名字是真的·······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是喜新厌旧,等回头发现旧的值钱了,又后悔自己没有保存。


想想那些文革时期被毁掉的堆积如山的文物,那些扒掉的古建筑,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扒掉的北京城墙和西安城墙,外国人听说了都震惊了,中国人真有钱,真舍得。


时值今日,中国只有丽江和平遥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书,再看人家欧洲,P大点国家,文化遗产一大串,连什么造纸厂别人都留存完好。美国那种没啥历史的国家还有四个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愣是比中国多了两,泱泱中华五千年·······说出去都有点丢人!


下面介绍英国的标志性建筑。


白金汉宫,英国的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St. James’ Park)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乔治三世购得,作为王后的住宅,称为女王宫。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作为王宫。从1837年起,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

❽ 韩国标志性的建筑物

韩国标志性的建筑物:

一、景福宫

景福宫(汉字:景福宫;谚文:경복궁),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李氏朝鲜)的正宫(法宫)。位于朝鲜王朝国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又因位于城北部,故又称“北阙”,是首尔五大宫之首,朝鲜王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二、德寿宫

德寿宫(韩语:덕수궁;英文: Deoksugung Palace) 原来是朝鲜成宗(1469-1494)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住宅。光海君(1575-1641)即位后将其改称为景云宫,从而使之具有了王宫的面貌。后来又改称为德寿宫。

三、昌庆宫

昌庆宫(韩语:창경궁;英语:Changgyeonggung Palace),因位于韩国首尔(旧称汉城)东部,故又称东阙,也是首尔五大宫之一。

于朝鲜王朝永乐十六年(1418年)继昌德宫之后建立而成,是朝鲜王朝的离宫之一。朝鲜与其他宫殿的不同之处在于昌庆宫没有采取坐北朝南的形制,而是坐西朝东,因为不能对南面的宗庙开门。

四、昌德宫

昌德宫(韩语:창덕궁,英语:Changdeokgung Palace )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钟路区[1],故又称东阙,也是首尔五大宫之一,朝鲜太宗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继景福宫之后建立而成。

昌德宫原是朝鲜国王的离宫,朝鲜王朝后期则代替景福宫长期作为正宫使用。昌德宫的殿阁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设计而成,是朝鲜王宫中最具自然风貌的宫殿,也是朝鲜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

五、国立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建于1798年,于1800年正式对公众开放。那时它坐落于海牙的Huis ten Bosch,是现在女王碧雅翠克斯的皇宫,后国立博物馆于1808年迁至阿姆斯特丹达姆广场的皇宫,并增添了伦勃朗的著名画作“夜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韩国

❾ 中国各具特色的民居有哪些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 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条带,在条带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色带,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画出色带,以标识该地区信仰的是萨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着低矮的窝棚,无家贫民只能寄居檐下,栖身道旁。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12.24平方米,农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于旧西藏经济发展缓慢,建筑材料仅仅局限于块石加粘土,现在的民居已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许多高层建筑,使藏式建筑风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旧西藏绝大部分人家的室内设施极其简陋,现在电视、收录机、成套的藏式家俱已进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国人的改革开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将自己的住房装修得漂亮且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