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楼盘房价 » 白族楼层图
扩展阅读
密云各小区物业电话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价高 2021-11-11 13:13:25
拍卖粮证 2021-11-11 13:12:04

白族楼层图

发布时间: 2021-11-08 20:23:28

① 白族住什么房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平房结构多以“三房一照壁”为主,少数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排架”(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叫排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央用木料板为隔,山墙到顶,屋面挑出,有防止邻居火灾波及作用。在“排架”间和楼板照面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的枋,当地叫做“穿枋”,是白族木工一项很出色的创造。“穿枋”把整所房子的“排架”联成一个整体。与照面枋、檐口挂枋和落地枋相互作用之后,刚度很大,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

大理是个多风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尤其下关一带,每秒钟最大风速可达四十米左右。在与自然作斗争中,白族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常年多是偏西的风向,他们就将主房的布局坐西向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面,风从屋后吹来,自然不易进入室内。白族建筑的照壁比较高大,主房、厢房和厅房一般是层高均等,不分主次,充分起着互相屏障的作用,由于从房屋坐向,平面组合到主面处理,都为避风步步筑防,所以不为劲风所烦扰。门 楼装饰的种类通常包括泥塑、木雕、彩云、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一座中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玲挑剔透、雄浑稳重和美观大方的综合艺术的建筑。白族这种门楼,不仅造型富于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的布局结构上也独具风格。如在花坊、照壁、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均雕有人物、花卉、山水和鸟兽,组成双凤朝阳、二龙抢宝、百鸟朝凤等图案。门楼各部位系用凿榫卯眼相接,一般不使用铁钉,却又连接得十分牢固。花栉和斗拱.的布局与安装,纵横交错,支承挑檐,结构精巧严谨,造形简洁大方。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既均衡对称又美观和谐的感觉。

② 白族建筑的介绍

白族建筑。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的住宅都建有门楼,以喜洲门楼最佳。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③ 白族的屋子是怎样一种形式

白族住房的基本形式,有“长三间”、“一正两耳”、“四合五天井”

大理在历史上曾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几千年前,白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民居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建筑文化。
白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最喜欢装点和美化自己的居室,特别是对民居的布局和外部的装饰格外讲究。以大理洱海周围的白族民居为例,其建筑形式是根据本民族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其格局,以吉祥的寓意来设计的。一般的白族民居以主房和厢房、对厅*9穴或照壁*9雪围成一封闭式庭院,最有代表性的有“一坊一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9穴三、四、五*9雪院”等。所谓“坊”指的是三间两层的一个建筑单元:“一坊一廊”是由一坊带两间瓦房组成的小院。“三坊一照壁”是由主房和两侧厢房及照壁*9穴即大院无房的一面,用墙围住*9雪组成。“四合五天井”是由主房、对厅、两侧厢房围成四合大院,除大院外,四角筑有四个小院,组成大小五个天井。“一进两*9穴三、四、五*9雪院”是由一个三坊一照壁的院和一*9穴两、三、四*9雪个四合五天井的院子组成,也称“六合同春”。
白族民居一般均为木质结构,基础全都用大青石块垒砌而成。楼房为两层,底层多为住房,上层多用来储藏粮食等杂物。楼房正柱由直径半米左右的大圆木做成,柱底部以大圆石鼓支垫,整栋房屋后壁没有窗户,仅在四合院内开窗,也没有后门,这样设计是为避免到家的财气从后窗或后门跑走,楼层在靠天井面均建有走廊,四通八达。在正楼与两侧楼的连接处,有一约6平方米至12平方米的小天井。院门一般建在整座屋子的右边。院内正面的板壁、柱子、坊头均饰有雕塑、彩绘,花纹有茶花、梅花、菊花、缠枝连等,兽纹有龙、凤、虎、豹等,置身其中,恍惚进入一个艺术长廊。
白族民居最有特色的是门楼和照壁。门楼有木制结构、砖石结构及纯白大理石结构。飞阁翘檐,多檐重叠,颇显艺术匠心。整个门楼做石刻木雕、朱色油漆、粉墨彩绘、泥塑书法、镶花贴金于其上,并饰以山川、花鸟、龙凤等彩绘和雕塑,大门两侧置一对纯白大理石狮子,金光耀眼,气势雄浑。照壁呈庑殿式瓦面,四角上翘,壁上抹白灰,饰以彩绘、书法。瓦檐下方图案为“万”、“工”、“弓”、“米”等图形,以增强建筑空间和加大层次,使庭院和谐、大方、美观。
在洱海方圆的几十里,到处都筑有“城廊村邑”、“村邑连甍”的白族民居,近看清秀典雅,远眺雄伟壮观。就地域而论,整个民居从选址到始建至完工,无不体现出集水文、气象、地质、环境、建筑、艺术、民俗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如果说,大理是一曲动人的乐章的话,那么白族民居就是这曲乐章里的音符。
是不是有些跑题了?

④ 白族的民族图形,图案,建筑装饰纹样有哪些

白族民间建筑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聚居区,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以便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质朴整洁大方。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山墙屋角习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上图是水墨绘制的莲花纹,寓意吉祥富贵

⑤ 白族传统服饰图片

⑥ 白族主要分布在哪儿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6)白族楼层图扩展阅读:

白族支系:

白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聚居于洱海区域、贵州、湖南等地的为民家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勒墨、那马则散居于怒江流域兰坪、维西、福贡等县,经济文化水平与邻近的怒族、傈僳族相近。

白族各支系之间在语言上有较大差异,风俗习惯也稍有不同。由于地域分布上的差别,白族各支系分别与周围的民族相互融合、互相往来,也就形成了各支系之间的差别。

发展融合:

白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僰”、“爨”、氐羌、南诏大理国时的“乌蛮”、“白蛮”以及历代汉族、藏族、蒙古族及周边各少数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融合演进,最终形成当代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外的白族,就是白族历代发展迁徙所形成的。

例如,贵州的白族就是早期的“僰人”融合南诏大理国时期迁徙而来的白族以及元代“寸白军”形成的。湖南、湖北的白族则是元代“寸白军”的后裔。

⑦ 白族 民居建筑 屋顶 的特色

一、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及基本构造
白族民居平面布局多以三个开间组成一坊为单元,两边住人。开间一般3.3米至3.6米。中间为堂屋,开间一般为3.6米至3.8米。进深5至6米。前设走廊,前檐柱至金柱中距1.8米至2米,单层走廊上盖瓦屋面.并有大出厦和小出厦之分。楼层走廊安木栏杆。民居一般为二层,硬山屋顶。
庭院布局一坊单元房子,可以单独加围墙、厨房、厕所等建成为一般普通民居建筑。也可以组成“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即由三坊单元房子同一方围墙即照壁组成三合院。在“三坊一照壁”中主房比厢房室内水平高15厘米左右,主房与厢房的交接处在转角小厦上设麻雀台及二个漏阁,漏阁一般由比主房进深及开间浅小的二间房子组成,连接于主房并用围墙联系组成小天井,漏阁可做厨房及堆放杂物用。“四合五天井”可以做成有走廊小厦瓦屋面,四坊房子楼层相互不连通的式样。也可以做成四坊房子楼层相互连通不设小厦瓦屋面,而是设楼层走道为木栏杆的形式。
白族民居一般都是石木结构或土木结构。青筒板瓦屋面,墙裙及墙角是用麻条石支砌成直立平放的形式,后檐墙、山墙墙裙以上用毛石墙或土基墙。屋面出檐除正面两山墙内皮之间做成木椽出檐外,其余抬青石板飞檐石,后檐墙抬大号飞檐,山墙抬中号飞檐,正面墙角抬青石板虎牙,在飞檐石下还安飞砖、飞瓦。屋面檐口飞檐石的设置是白族民居区别于其它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别具一格。
白族民居的木结构大架是做成古建构架结构,屋面硬山形式,有五架梁、七架梁等之分,根据房屋进深决定梁的架数。大架一般做成金片结构或工字形构架结构。大架是用立柱和横梁以榫卯组合,数层重迭的梁架逐层缩小加高,直到最上一层承托梁檩中脊。屋面檩条除屋脊是用三根即一根枋木挂枋,两根圆木盖梁叠合外,其余为一根枋木挂枋和一根圆木盖梁叠合。挂枋下再设千斤担。在檩条间根据板瓦宽度钉椽子。建筑物重量全部由构架承担。墙壁只起围护作用。楼面承重梁多用二根大枋叠合组成,上面再加扣承枋,控制楼楞位置。在走道檐柱外边,大插伸出柱外皮的部份一般均雕龙、凤、狮、象等兽头,这些木结构的做法地方性较强,均有别于其它民族。
二、白族民居中的照壁
白族人民喜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照壁。从照壁的构造、雕塑、砖雕工艺、彩画工艺反映出白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和白族古建的风格。照壁有建造在村头或庙宇前面的,有建造在民居中的。村头照壁和庙宇照壁是独立的,墙较厚,一般约80厘米左右,高约5米左右。民居中的照壁中间高两边低以泥作工艺为主,墙厚一般为60厘米,中间部份高约6.5米左右。两边高度控制在照壁墙头瓦脊顶低于厢房二层檐口虎牙下皮,比中间照壁矮1.1米左右。照壁的墙裙是双面支砌直立平放条石,高约l米。墙裙上皮支砌腰线石。腰线石以上用普通砖及3厘米厚翼形花边砖和薄型砖支砌,做出柱面及檐口不同类型的分空花格饰面。在不同大小类型的花空中可做雕塑或者彩画。檐口花空以上做砖挑,砖雕花板或变相斗拱的观音合掌砖雕花饰等。斗拱上挑飞砖、飞瓦、飞檐石。在飞檐石上用纸筋灰做 泥塑花饰封檐板.飞檐石上起坡盖瓦。中间部份照壁的檐口要求起翘在20厘米左右。中间照壁要求两墙角檐口也安设飞檐石,墙头瓦面做成四撇水式样并要求四角在垂直方向起拱外。在水平方向外挑与中间部份连成自然曲线。墙头瓦面的檐口及瓦脊的起翘要做得自然美观。照壁成型后,则用纸筋灰细心粉饰,檐口四角做凤头等雕塑。照壁中间安设高级彩花大理石.或安贴书写有“清白传家”、“紫气东来、“苍洱毓秀”等汉白玉大理石。经过纸筋灰粉饰后的照壁,再通过白族民间艺术画匠的传统精心彩画,反映了白族建筑文化艺术。民居照壁也有简易做法,即檐口不做斗拱花饰,飞檐石下只做飞砖、飞瓦线条及花框、花格.彩画也以淡墨彩画为主。这样做成的照壁较为经济,民间所设较多为昆明海埂“白族村”、“三坊一照壁”中的照壁和深圳“三坊一照壁”中的照壁一角。
三、白族民居中的大门
    大门是白族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荟萃了白族古建的精华,包括了古建中的梁、枋、斗拱、挂落、博风、门簪及曲线优美的屋面。它的艺术处理.是经历代劳动人民长期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创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在制作中.借助于木构架的组合.及各种构件的形状及材料质感.进行艺术加工.使功能和艺术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民居大门的式样是比较多的。有除木门外全部是泥作三滴水式样,也有全部是木作或泥作的一字平屋面做成硬山或撇水庑殿式样等等。在以木构架为主的大门中由于门第之分其斗拱还有一斗七架、一斗五架和一斗三架之分。但不管做成什么式样,大多数大门都靠山墙而设置,当地叫过山门。大门的做法都比较讲究传统。尤其三滴水大门构造尤为复杂。大门屋面两侧“两滴”的整个结构是在突出山墙面约50厘米的大门墩上作制作,门墩下部细凿条石支砌,外边内角呈外八字,上部结构类似工艺复杂的照壁做法。中间“大滴”是木结构,其做法是首先按大门净宽立二根方柱连接于山墙大架上,大门位置若设干走道。山墙大架金柱做成方柱可以代替一根门柱,另一根门柱设在前檐柱位置,但比前檐柱高,其高度至支承大门屋面椽子的梁檩上皮。并在距离门墩水平距离约60厘米外设二根灯笼短柱.下端支承在门墩腰线石上,上端支承大斗下的枇杷枋, 两侧设二根穿尖大插,以支承两侧枇杷枋和过桥木,插头穿挑出灯笼柱的部份雕伏地狮兽头,在大门二根立柱之间设门枋、门槛,在上槛上方安“垛木方”,全部斗拱挑头木根部做穿榫,连接在“垛木枋”上。大门木结构的斗拱构造是在大斗上设置逐层外挑头木。每层挑头木上部都安有拱板,其拱板做成通长的,延伸至两头成为侧面的挑头。侧面的拱板延伸到正面成为正面斜角外的挑头。在每个挑头前端均雕有龙、凤、狮、象等兽头。在上下挑头间安有小升,在大斗之间又设有象座。象座上又再有挑头木,每层挑头之间交叉安设观音合掌雕花板。在翼角处斗拱上方设老角梁、仔角梁,在角梁梁端雕制斜角大凤头。檐檩支承在悬挑斗拱外檐上层,在檐檩两头起山逐渐抬高,形成斜坡钉制木椽。木椽后端必须延伸到山墙大架与大门立柱之间相连的梁檩上.中间支承在高度齐仔角梁上皮的外层梁垛木上。垛木上口开槽支椽子,椽子前端再安飞椽。翼角飞椽用钢销或长15厘米圆钉相互串连。椽头钉双层雕花封檐板,椽子上皮钉压檐板,后盖青筒板瓦屋面,大门正面在灯笼柱之间.在支承大斗的枇杷枋下安设照面枋、花枋、画坊、挂落等雕花构件。大门成型后经过精心彩画装饰及油漆成为具有工艺价值的成品。工艺之精湛,结构之艰难,使人感到叹服。
四、白族民居中的彩画
    彩画在白族民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集中反映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白族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在建筑物外墙、照壁、大门及房屋檐口部份到处是古色古香的民间彩画。有多种类型的花边图案,也有浓重地方色彩的山水人物画及用毛笔书写的诗句。大理白族民居的彩画别具一格,不同于清式彩画中的“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及“苏式”彩画而有其民族特色,是历代能工巧匠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首先从色彩上讲,自古以来白族喜爱白色。以白色为吉祥,所以,民居建筑墙面多为白墙.照壁墙中间部份不能随意着其它色,一定要用白色。瓦檐下作画底板一定要白色,后檐墙上花墙要白色,在白墙上面彩画着色以素雅清淡为特色,给人以幽雅舒畅之感。屋檐下各种形式的花格边框及出线花边图案可稍为艳丽。彩画色调以黑墨及石兰、红土、土黄等石色矿物颜料为主色,其它石绿、银朱、石黄等色调为铺助点缀施用。因白族民居的大部份彩画是在建筑物外墙上绘制,而建筑物外墙要经风雨和日晒,所以要求不能变色。为了防止变色一定要用真的矿物颜料,经除硝后和胶液按一定的比例拌制而成,其次要等墙面干燥后才能上色着墨。

 
白族民居的墙面彩画一般规律是墙角、墙裙、檐口飞檐石拼接处用纸筋灰勾缝后用墨栅染成一条整齐的白缝。需要彩画的部份,一定要等墙面干燥后,才能粉饰筋灰,等纸筋灰干燥后即可作画,飞檐石下飞瓦做“云花”图案.飞砖做“佛状边”等图案,飞砖下的花框边有多种式样,花框着色用一种颜色由浅色至深退晕形成“退烟云”状。花框内一般画带有地方色彩的风景人物国画及书写对应于画面的诗名,或反映白族民间风情,反映历史典故的诗句。花框内可一幅画,一首诗句相互穿插排列。山墙面的山尖部份彩画卷草大角花图案,形式有多种多样。山墙、后檐墙下部至墙裙腰线石上用墨画大方框,四角画小角花图案。照壁和大门的彩画多加着一些花边图案线条和檐口斗拱彩画及斜角凤头、檐口封檐板泥作雕塑等的彩画。
五、白族民居中的木雕
白族民居中的木雕属于建筑装饰部份,其构造形式十分精美。装饰的木雕有内外檐之分。外檐部份主要是雕凿檐口穿插枋外露插头及檐口柱间照面枋,挂落及走道花坊、雀替、封檐板等,木结构大门包括出檐斗拱、异角凤头、灯笼柱之间的花枋、花板、博风板、龙抱柱等。内檐装饰施于室内。一般木雕部份主要表现在各种玲珑的美女窗芯,各种正方、斜交正方、六方菱花窗格、万字步步锦花格窗等。白族居民正房中间堂屋的木门一般用三合六扇雕花格子门组成。格扇宽度根据开间(减去槛框)的尺寸决定。格子门工艺非常精巧.一般格扇门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大空,采用三层镂空的手法雕出山水花鸟或地方人物故事的浮雕,也有做成菱花格扇的。下节雕出白鹤登松.仙鹿含草等动物图案。这种格子门的雕饰制作是白族民居独有的风格。它凝聚着白族民间能工巧匠的心血。庄重华丽、典雅优美,是值得观赏的美术工艺品。

 
    白族民居的大门木雕是结构和艺术混为一体的杰作。斗拱部份榫卯结构造型工艺精致,挑头部份龙、凤、狮、象兽头,及拱板升斗的精心雕凿,无不体现了白族地区建筑艺术的特色,大门下部外层的花枋、花板、挂落的三层透镂精雕细凿更是吸引人们的关注,赢得人们的赞赏。
    (来源:节选自《大理建筑文化论》所载《云南大理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