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贷首付 » 房贷的原则
扩展阅读
密云各小区物业电话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价高 2021-11-11 13:13:25
拍卖粮证 2021-11-11 13:12:04

房贷的原则

发布时间: 2021-09-04 02:50:56

❶ 贷款原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英航的角度,贷款的原则是最小风险率换来最大收益率,反之亦然。

❷ 买房贷款四大原则 贷款买房不用愁

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贷、数十万元的贷款差额,对于每一个“房奴”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那么买房贷款时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本文就给购房者支招一一,买房贷款四大原则,让你贷款买房不用愁。

一、货比三家 慎选银行

当前,银行竞争非常激烈,各自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都会按照国家规定贷款利率范围进行贷款利率的调整。因此,资金需求者在贷款时,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低利率银行去贷款。

例如,同样是贷款10万元,借款期限都是一年,一个执行基准利率,一个执行上浮20%的利率,如果选择了后者,一年就会多掏1000多元利息。

二、合理计划 选准期限

对于资金需求者,需要用款的时间有长、有短。因此,为避免多掏利息,在银行贷款时,就应合理计划用款期限长短。同样是贷款,选择贷款档次期限越长的利率就会越高。也就是说选择贷款期限档次越长,即使是同一天还贷款也会利息不同。

例如,现行短期贷款利率分为半年和一年两个档次,并规定贷款期限半年以内的执行半年期档次利率,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就要执行一年期档次利率。如果资金需求者贷款期限为7个月,虽然只超过半年期时间点1个月,但按照现行贷款计息的规定,只能执行一年期贷款利率,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贷款利息负担。

三、弄清价差 优选方式

目前,银行部门在贷款的经营方式上,主要有信用、担保、抵押和质押等几种形式。与此对应,银行在执行贷款利率时,对贷款利率的上浮也会有所不同。同样是申请期限一样长,数额又相同的贷款,如果选择错了贷款形式,可能就会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支出,让自己白白多掏钱。

因此,资金需求者在向银行贷款时,关注和弄清不同贷款方式下的利率价差非常重要。比如,现在银行执行利率最低的贷款有票据贴现和质押贷款,如果自己条件允许,那通过这两种形式进行贷款,肯定再合适不过了。

四、贷款协议 慎重签订

现在,很多资金需求者在银行贷款签订协议时显得非常的随意。其实这种潇洒行为说明了他们缺乏良好的融资理财意识,往往就会在贷款时多掏利息,造成人为的“高息”。因为现在有些银行的贷款形式会让资金需求者在无形中多掏利息。例如,留置存款余额贷款和预扣利息贷款。

所谓留置存款余额贷款即资金需求者向银行取得贷款时,银行要求其从贷款本金中留置一部分存入该银行账户,以制约资金需求者在贷款本息到期时能如期偿还。但就资金需求者来讲,贷款本金被打了折扣就等于多支付了利息。

贷款买房一定要慎重,但是只要你在贷款买房时重点考虑以上四点原则,就一定能够避开贷款买房的风险。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❸ 贷款的“三性”原则在银行是怎么操作的

关于银行贷款的基本原则,总结为贷款的“三性原则”,主要表现为:
原则1、安全性
安全性是银行发放个人或企业贷款三性原则之一,也是银行首要考虑的问题。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指借款人还款的安全性考虑,还与银行当下的资本实力相关,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大额的贷款,是否会影响银行其它银行业务的运转,和谐、健康、有序的银行业务需要贷款业务满足安全性的条件,才能对外发放。

原则2、流动性
银行向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还需要满足流动性的原则。一是,借款人可以按期偿还银行的贷款;二是在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时,贷款抵押可以灵活的变现,同时不发生资本的贬值;三是与银行企业的资本流动性有关,也就是当银行向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之后,银行的存款取现业务可以不受任何的影响,存款取现也需要流动性原则的保障。

原则3、效益性
当然,银行对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贷款业务的利率,也就是需要满足贷款的效益性原则,也是三性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银行贷款业务的原则就是,保证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银行向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没有响应的收益,贷款发放的可能性较低。

❹ 申请房贷,该注意哪“六要”原则

您好抄,六不要:
一、申请袭贷款前不要动用公积金
如果借款人在贷款前提取公积金内的余额用于支付房款,这会导致公积金账户上的公积金余额即为零,这样会使得公积金贷款额度也就为零,也就意味着申请不到公积金贷款。

二、在借款最初一年内不要提前还款
按照公积金贷款的有关规定,部分提前还款应在还贷满1年后提出,并且归还的金额应超过6个月的还款额。

三、还贷有困难不要忘记寻找身边的银行
若是遇到资金暂时无法周转影响还款,不要自己硬撑,可向银行提出延长借款期限的申请。经银行调查属实,且未有拖欠应还贷款本金、利息,银行就会受理延长借款期限申请。

四、贷款后出租住房不要忘告知义务
当贷款期间出租已经抵押的房屋,要注意必须将已抵押的事实书面告知承租人。

五、贷款还清后不要忘记撤销抵押
当还清了全部贷款本金和利息后,可持银行的贷款结清证明和抵押物的房地产他项权利证明前往房产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撤销抵押。

六、不要遗失借款合同和借据
申请按揭贷款,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和借据都是重要的法律文件。作为借款人,注意应当妥善保管您的合同和借据,同时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❺ 房贷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买房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可谓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因此需要谨慎,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究竟是一次性付清还是贷款买房?这有两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是否有足够财力和目前贷款利率水平。如果投资者可以一次性付清全部房款,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清。目前首套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4.5%,相对目前理财产品收益来说,这一贷款利率并非无法战胜,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利用公积金贷款理财,赚取差价。不过,是否贷款购房还需要对自己的资产情况进行评估,其一,要对家庭现有经济实力作综合评估,经济实力包括存款和可变现资产两大部分;其二,投资者还需要对家庭未来的收入及支出作合理的预期。

其次,贷款最优组合。其实贷款有很多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采取两个原则:其一,组合贷款的最优组合原则,公积金贷款尽可能多,商业贷款尽可能少。因为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远比商业性贷款要优惠;其二,首期付款的宽松原则。首期付款不能把手头的现金用完,不过这也需要和个人承受能力相结合。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方式有五种:其一,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期限在一年之内的贷款,基本不太适合房贷;其二,等额本金还款法,这种方法的第一个月还款额最高,以后逐月减少,适合稳健投资者;其三,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按照贷款期限把贷款本息平均分为若干个等份,每个月还款额度相同,适合资金不太充裕的投资者,初期的压力较小;其四,等比递增还款法,是把还款期限划分为若干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月还款额相同,但下一个时间段比上一个时间段的还款额按一个固定比例递增,适合收入处于上升阶段的投资者;其五,等额递增还款法。与第四种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把固定比例改为固定数额。投资者应主要根据自己财务收支与时间推移的关系来确定选择还款方法。

❻ 贷款原则的基本规定有哪些

1.商业银行贷款以担保为主,对于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借款人才发放信用贷款。就是说商业银行也可以发放信用贷款。
2.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没有必要去管。
3.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这里应特别注意关系人的范围是: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前述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第二项仅指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若担任的是一般职务或仅为一般职员则不受此限。(《商业银行法》第40条: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1)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2)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商业银行法》的第40条与第52条关于“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的规定不矛盾,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但却可以投资于任何经济组织,由于“关系人”范围第2项使用的是“或者”这个概念,因此第40条与第52条不存在任何冲突与矛盾。
4.商业银行贷款应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这些比例有: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流动性比例和单一贷款比例。其中应特别加以注意的是单一贷款比例,即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商业银行法》中资产负债的这些具体比例有些已经考过,但仍须加以注意。复习时没有必要理解这些具体比例的含义,一旦考试中出现,能够知道这是法律规定的,是正确的就足以了。(《商业银行法》第39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的规定:(1)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2)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3)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5)中国人民银行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5.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或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票,应当自取得之日起2年内予以处分。
至于《贷款通则》的内容,应对贷款的主要分类有所了解。其他内容通常考试不会涉及,因为作为规章,层次较低,在法院审理与解决纠纷中,仅具有参照的效力,可以不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