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三屆」這哪兒老三屆
1966、1967、1968三屆初、高中畢業生,合稱老三屆。當時在中學的高中,初中的三屆學生,出校後基本都當了知青。在文革後期還有繼續從中學出校的學生,後面的幾屆也稱為「新三屆」,新三屆中很多也下過鄉,當過知青,老三屆的下鄉,基本都是到了邊疆,東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雙版納,內蒙等。四人幫垮台後,知青上山下鄉的運動也就停止了。 這些老三屆畢業生一般都當過紅衛兵。
當時,該學期的課程並未學完而擱淺,停課直到1968年底,接著幾乎是一刀切全部下農村插隊。有地區土政策,初中67屆和68屆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繼續升了高中,不過,並非按學習成績優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謂「紅五類」為升學標准。後來他們高中畢業後全部直接分配進單位,免了當知青。他們是老三屆里極少數的另類,在那個凡事要論階級出身的年頭里,出身所謂「黑五類」的,在面臨升學,招工等人生重大抉擇時,甚至串聯,參加紅衛兵活動等,都處於受歧視的下等公民地位。 停課兩年半多的時間中,全國學校處於癱瘓狀態,所有大中院校該畢業的未獲畢業,仍在母校留校。以致大學停辦十年。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令人痛心的文化教育斷檔。
㈡ 誰知道老三屆
稍微上了一點年紀的人都知道,「老三屆」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他們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禮後,被偉人一聲號令,打起鋪蓋卷一並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這批人歷經磨難和艱辛,承受身體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帶著一顆滿目創傷的心,在十年中陸續返城。返城後的他們在城市中處於最底層。他們中大多數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對象。他們歲數大、工資低、沒有住房,有的還有「孽債」。他們象一批被棄兒,他們茫然,不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爺的福,在那偉人過世以後,「老三屆」們居然還有一次憑自己的本事去考試上學的機會。這一消息對當時尤其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來說,就象是沉悶多年土地上的一聲驚雷。他們歡呼,奔走相告,把積塵多年的書本找出來,靜靜地讀....。當時的老三屆中的大多數都帶著嬰幼兒,有的正在孕期或生產期中,就我當時親眼所見,我們同考場的人中就有7、8個月的孕婦、頭上纏著布條18天的產婦,而我本人也是有著一個剛滿2歲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著滿身疲憊走上考場的人。據我了解,當時象我們這樣艱難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學,無一落榜。我為我的同齡女性感到驕傲,因為這種苦難,男人們是無法體會的。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系進中專、大學(主要是工農兵學員)、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系,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這在「孽債」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下崗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了大學的位置。這群人少有關系,否則他們早就去上什麼「工農兵大學」了。這批人是社會的棟墚,目前許多單位的技術部門都由他們把持。他們雖然受過震,但是他們勇敢地邁過了這一坎,最後他們憑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這個社會上立住了腳!
「老三屆」是那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產物,是「偉人」的「焚書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體現。記得當年一位八旬老太顛著小腳顫巍巍地說「這世道真是弄不懂,讀了一個小學、中學就算是『有知識了』,沒有那個朝代不讓孩子們讀書的!」。老三屆們經歷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現在大多數老三屆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齡,但當老三屆聚在一起,談起當年的遭遇,無不感慨萬分!現借這塊小天地談一點見解,希望朋友們來信交談
㈢ 老三屆的公司介紹
陝西老三屆企業集團 是經陝西省體改委批准成立,擁有七個控股公司,兩個參股公司,兩個業務緊密聯系的公司組成的大型集團公司,資產已達2.1億元人民幣。
是1997年經陝西省體改委批准成立的集團公司,注冊資本6700萬元人民幣,總資產6億元,凈資產4億元。
集團公司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現代科學的管理體系,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先進規范的經營行為,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穩步發展。目前擁有2個全資子公司和2個控股公司,涉及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高新技術應用及推廣、投資咨詢等領域。
集團現有員工210名,其中90%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碩士及以上學歷者36名。集團在近10年的發展中,憑借穩健平實的發展風格、高科技的產品與現代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陝西克力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為市場提供精品,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經營理念,先後開發建設商業地產、商品住宅、寫字樓三十餘萬平方米,工程質量合格率為100%,優良品率為100%,銷售率100%。其中,商業用房由人人樂商業連鎖商場、龍首商廈經營管理,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克力房地產公司斥資2億元人民幣開發的位於南二環西段與永松路交匯處的5A智能寫字樓——老三屆·世紀星大廈,總建築面積6萬余平方米,以先進的設計理念及高品質的空間環境、物業管理及高規格的硬體設施、配套服務,首創的24小時辦公的理念不但引起了許多西安市知名企業的矚目,而且引起了國內、外其它城市及投資西部公司的關注,使之更成為西安市頂級智能寫字樓的代表。
2003年9月集團成立陝西盛邦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擁有資產1000萬元。公司下設行政人事部、財務部、管家部(客戶服務、環境事務、經營管理)、工程部、安管部、品質部6個部門,公司現有員工78人,中級職稱以上人員12人,具備物業管理資質人員31人。公司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專業的行業經驗,先後承接了解放路人人樂購物廣場、龍首商廈、老三屆·世紀星等項目,管理面積已達10萬平方米。公司立足西安,以一流的硬體、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鑄造出「盛邦」全新的管理服務新理念,並致力於創建國內一流的物業管理公司,竭力打造「盛邦」品牌。
集團公司在今後的發展中,將優化資本組合,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經營上採取全方位,多元化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為加盟集團的每一位仁人志士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良好的機會和發揮才能的條件。歡迎各路精英在集團產業化、股份化、國際化的進程中加盟,共創新的輝煌。新一代「老三屆」人將秉承「誠懇務實、開拓創新」企業精神,勇於探索、不斷進取,努力奮斗,再創「老三屆」新的輝煌!
㈣ 「老三屆」是指什麼
稍微上了一點年紀的人都知道,「老三屆」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他們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禮後,被偉人一聲號令,打起鋪蓋卷一並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這批人歷經磨難和艱辛,承受身體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帶著一顆滿目創傷的心,在十年中陸續返城。返城後的他們在城市中處於最底層。他們中大多數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對象。他們歲數大、工資低、沒有住房,有的還有「孽債」。他們象一批被棄兒,他們茫然,不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爺的福,在那偉人過世以後 ,「老三屆」們居然還有一次憑自己的本事去考試上學的機會。這一消息對當時尤其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來說,就象是沉悶多年土地上的一聲驚雷。他們歡呼,奔走相告,把積塵多年的書本找出來,靜靜地讀....。當時的老三屆中的大多數都帶著嬰幼兒,有的正在孕期或生產期中,就我當時親眼所見,我們同考場的人中就有7、8個月的孕婦、頭上纏著布條18天的產婦,而我本人也是有著一個剛滿2歲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著滿身疲憊走上考場的人。據我了解,當時象我們這樣艱難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學,無一落榜。我為我的同齡女性感到驕傲,因為這種苦難,男人們是無法體會的。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系進中專、大學(主要是工農兵學員)、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系,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這在「孽債」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下崗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了大學的位置。這群人少有關系,否則他們早就去上什麼「工農兵大學」了。這批人是社會的棟墚,目前許多單位的技術部門都由他們把持。他們雖然受過震,但是他們勇敢地邁過了這一坎,最後他們憑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這個社會上立住了腳!
「老三屆」是那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產物,是「偉人」的「焚書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體現。記得當年一位八旬老太顛著小腳顫巍巍地說「這世道真是弄不懂,讀了一個小學、中學就算是『有知識了』,沒有那個朝代不讓孩子們讀書的!」。老三屆們經歷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現在大多數老三屆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齡,但當老三屆聚在一起,談起當年的遭遇,無不感慨萬分!
㈤ 」老三屆」指的是什麼
老三屆」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他們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禮後,被偉人一聲號令,打起鋪蓋卷一並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系進中專、大學(主要是工農兵學員)、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系,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這在「孽債」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下崗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了大學的位置。這群人少有關系,否則他們早就去上什麼「工農兵大學」了。這批人是社會的棟墚,目前許多單位的技術部門都由他們把持。他們雖然受過震,但是他們勇敢地邁過了這一坎,最後他們憑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這個社會上立住了腳!
㈥ 請問「老三屆」具體是什麼含義為什麼不叫「老四屆」「老五屆」
稍微上了一點年紀的人都知道,「老三屆」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他們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禮後,被偉人一聲號令,打起鋪蓋卷一並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這批人歷經磨難和艱辛,承受身體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帶著一顆滿目創傷的心,在十年中陸續返城。返城後的他們在城市中處於最底層。他們中大多數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對象。他們歲數大、工資低、沒有住房,有的還有「孽債」。他們象一批被棄兒,他們茫然,不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爺的福,在那偉人過世以後,「老三屆」們居然還有一次憑自己的本事去考試上學的機會。這一消息對當時尤其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來說,就象是沉悶多年土地上的一聲驚雷。他們歡呼,奔走相告,把積塵多年的書本找出來,靜靜地讀....。當時的老三屆中的大多數都帶著嬰幼兒,有的正在孕期或生產期中,就我當時親眼所見,我們同考場的人中就有7、8個月的孕婦、頭上纏著布條18天的產婦,而我本人也是有著一個剛滿2歲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著滿身疲憊走上考場的人。據我了解,當時象我們這樣艱難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學,無一落榜。我為我的同齡女性感到驕傲,因為這種苦難,男人們是無法體會的。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系進中專、大學(主要是工農兵學員)、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系,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這在「孽債」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下崗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了大學的位置。這群人少有關系,否則他們早就去上什麼「工農兵大學」了。這批人是社會的棟墚,目前許多單位的技術部門都由他們把持。他們雖然受過震,但是他們勇敢地邁過了這一坎,最後他們憑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這個社會上立住了腳!
「老三屆」是那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產物,是「偉人」的「焚書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體現。記得當年一位八旬老太顛著小腳顫巍巍地說「這世道真是弄不懂,讀了一個小學、中學就算是『有知識了』,沒有那個朝代不讓孩子們讀書的!」。老三屆們經歷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現在大多數老三屆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齡,但當老三屆聚在一起,談起當年的遭遇,無不感慨萬分!現借這塊小天地談一點見解,希望朋友們來信交談
㈦ 可以詳細得和我說一下老三屆是怎麼回事嗎
老三屆」是指1966年「文革」爆發時在校的三屆高中學生和三屆初中學生即66,67,68三屆。其中年齡最大的是66屆的高三畢業生,俗稱「老高三」。「文革」風雨襲來之時,他們正逢高考即將來臨之際。如果那場「觸及人們靈魂的大革命」晚三個月發動,「老高三」中的佼佼者將會跨入高等院校的大門。一場風雨,十年光陰,人生的道路由此轉向。「老三屆」中年紀最小的是68屆初中畢業生。他們於1965年跨入中學校門,1966年6月停課時年僅14歲,尚未讀完初中一年級的全部課程。「文革」中,他們在荒廢了兩年的學業之後,也頭戴「知識青年」的桂冠被送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車。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系進中專、大學(主要是工農兵學員)、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系,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這在「孽債」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下崗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了大學的位置。這群人少有關系,否則他們早就去上什麼「工農兵大學」了。這批人是社會的棟墚,目前許多單位的技術部門都由他們把持。他們雖然受過震,但是他們勇敢地邁過了這一坎,最後他們憑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這個社會上立住了腳!
㈧ 老三屆是什麼意思
老三屆是指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時,在校的1966屆、1967屆、1968屆三屆初、高中學生。當時在中學的初、高中學生因文革造成在學校的堆積,到19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中學生同年畢業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危機。
因此老三屆離校後基本都當了知青,並且將此前以農場(含兵團)模式為主的上山下鄉改變為以插隊模式為主。老三屆大都出生在共和國創立前後,他們的成長經歷了反右、大躍進、廬山會議、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中蘇論戰和文化大革命。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發展與挫折並存,光明與黑暗並存,進步與專制並存的特殊時期。老三屆的青少年階段處在中國社會矛盾突出,黨內斗爭異常的歷史階段,也是新中國二十世紀罕見的階級斗爭暴風驟雨年代。
(8)老三屆開發商擴展閱讀:
1、老高三
1947年前、後出生,1963年進高中,1966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已讀完高中三年,面臨高考,大學成夢,加上文革停課兩年半多,高中階段共在校五年多。他們是老三屆里年紀最大,讀書最多的一屆。優勢是:文革後恢復高考最有實力;劣勢是:因年齡偏大而不受招工條件青睞。
2、老高二
1948年前、後出生,1964年進高中,196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實際讀了二年高中,加停課,高中階段共在校四年多。優勢和劣勢與老高三差不多。
3、老高一
1949年前、後出生,與共和國同齡,1965年進高中,1968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實際讀了一年高中,加停課,高中階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復高考後仍有實力,年齡在招工條件上也優於上兩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