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泉州導游和廈門導游哪個好
那肯定是廈門導游更好啦!
廈門的景點多,而且外來旅遊的客人也多呢!
你看好了哦——————
廈門的景點充滿了很濃的閩南地方人文風趣,很值得游記一番,下面八景可供遊客選擇......
1、千年古剎---南普陀:
位於廈門市層巒疊翠的鷺島名山五老峰南麓,坐北朝南,依山面海,風景秀麗。因寺院位於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之南方向,故名為「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殿閣依山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中軸線上的主殿高低俯仰相從,參差錯落有致,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奇妙的是南普陀寺寺後的五老峰有東西兩座山峰,有鍾鼓兩山,鍾山上有一石頭,懸在峰頂,狀如古鍾,旁邊有一石頭,似鍾錘橫架;在鼓山上,旁邊有兩塊大石頭如鼓槌並懸,作擊鼓之狀。鍾鼓山和鍾鼓樓,兩兩相對,奇趣天成,是廈門人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應成趣、和諧統一的傑作,成為南普陀寺的天然標志。
2、廈門華僑博物院:
博物院是以華僑歷史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為中國唯一的僑辦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峰巢山西側,由已故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於1956年9月倡辦。該院佔地5萬平方米,是一座用優質潔白花崗石砌成的宮殿式大樓,分3個陳列館。博物院有歷代的銅器、陶瓷器、雕刻和書畫藏品;有關華僑史的實物、圖片、資料,獸類、鳥類、水產、岩石和礦物標本;還有日本、歐美各國的銅器、陶瓷器、書畫、工藝品及東南亞等國的文物。
3、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城堡為半地堡式,面積1.3萬平方米。附屬設施有東西護炮炮座、暗道、彈葯庫、兵房、官廳、山頂瞭望廳等。具有歐洲風格,又有中國明清時期建築風格。被稱為「炮王」的大炮從德國購進,是世界上現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炮身長13.13米,重50噸,可360度旋轉,有效射程16000米。還有一門世界上最小的火炮,長僅11厘米,重0.22公斤,口徑0.8厘米,與世界上最大的大炮「克虜伯大炮」相映成趣。炮台前沿建有「望歸台」、「盼歸台」,遊客可通過望遠鏡瞭望金門所轄的大擔島和小擔島。榮光寶藏博物院設在胡里山炮台原兵營,博物院分「世界奇石陳列館」、「世界古代戰炮陳列館」、「世界古代寶劍陳列館」、「世界古代火槍陳列館」、「古樹化石展示」五個部分。其中鎮院之寶「黃河之水天上來」,來自緬甸,重2.5噸,畫面上有一條自東北到西南的節理紋脈,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4、萬石植物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緊鄰中山路商圈,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萬石植物園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萬石岩位於萬石水庫以南,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林木繁茂,文物薈萃。在萬石岩當中,有一精巧的殿堂,名為萬石蓮寺。天界寺在萬石岩西側的醉仙岩,昔日寺僧晨間撞鍾108下,聲聞遐邇因而有「天界曉鍾」之稱,為廈門小八景之一。
5、廈門環島路:
全程31公里,路寬44~60米,為雙向6車道,綠化帶80~100米,是廈門市環海風景旅遊主幹道之一。環島路依坡就勢,有的凌海架橋,有的穿石鑽洞,通過綠化、小品等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和廈門特色,形成了一條集旅遊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濱海走廊,是一條原始與現代,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生態路。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藍天、大海、沙灘、綠地和四季花開不斷的美好圖畫。被評定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其中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9公裏海岸被稱為黃金海岸線。
6、集美學村:
學村是風景薈萃的游覽區,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始由陳嘉庚先生創辦,耗資一億多元,總建築面積達十萬多平方米,在校師生一萬餘人,譽滿東南亞。學村包括有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師范專科學校,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等高校以及中專、中小學和幼兒園、托兒所。除校舍之外有大禮堂、游泳池、體育館、電影院、醫院、航海俱樂部等。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美,在國內尚屬罕見。學村的建築熔中西風格於一爐,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建築很富有個性,成為集美的一個象徵。在集美中學道南樓前,長800米、寬300米的龍舟池,七座式樣各異的亭台水榭,屹立在龍舟池畔,龍脊鳳檐,雕梁畫棟,朱繞翠環,稱為「七星墜地」。池中央有兩座水榭,凌波展翼,名為「孤星伴月」,這是陳嘉庚先生親自設計修造的。每年端午節,這里金鼓齊鳴,南曲悠揚,波光水影,人聲鼎沸,七彩龍舟,劈波斬浪,別有一股豪情。這里還舉行過多次國際性龍舟競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學村裡有著名三景:
①、嘉庚紀念館:華僑領袖、愛國老人陳嘉庚先生被毛澤東主席贊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紀念堂"落成後,便成為海外華僑、內地歸僑、港澳同胞、青年一代緬懷和學習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光輝業績的場所。
②、南熏樓:是集美中學雄偉壯觀的15層高樓。它是陳嘉庚先生所建的具有典型嘉庚風格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結合了中國獨特的古典建築,以飛檐式的屋頂為樓的頂端。南薰樓現在是集美以及廈門市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③、龍舟池:陳嘉庚先生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端午節舉辦龍舟賽,這里金鼓齊鳴,波光色影,人聲沸騰。岸上喝彩,水上聲嘶,競渡場面,十分熱烈。
7、"鋼琴之島"---鼓浪嶼:
鼓浪嶼面積僅1.91平方公里,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島上岩石崢嶸,挺拔雄秀,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樹木蒼翠,繁花似錦,特別是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顯得格外漂亮。一條環島路,全長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橋組成,以電瓶車代步。裡面的著名景觀有:
①、日光岩是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為鼓浪嶼的最高峰,是廈門的象徵。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寂庄花園」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景點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
②、鄭成功紀念館坐落在鼓浪嶼日光岩北麓。建立於1962年2月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紀念日之際。是鄭成功屯兵抗清與驅荷復台的基地,至今遺址處處。至今仍存有水操台、寨門、古梁洞等遺址和大量名人紀念題刻。鄭成功紀念館還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鄭成功文物、文獻收藏中心和研究基地。
③、毓園這座恬靜美麗的園林景觀是為紀念卓越的人民醫學家、著名的婦產科大夫林巧稚教授,於1984年而建的。建築布局自然,園中屹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珠南洋杉,象徵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
④、鋼琴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鋼琴博物館,位於菽庄花園的「聽濤軒「,分上下兩層,陳列了原籍鼓浪嶼的旅澳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提供珍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琴等。展現世界鋼琴發展史,突現鼓浪嶼鋼琴之鄉的形象。碧海環抱的鼓浪嶼有個很藝術的雅稱叫「琴島」,是"音樂家搖籃",小小鼓浪嶼有鋼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個角落小道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動人優美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環境特別迷人。音樂,已成為鼓浪嶼的特別絢麗的風景線。鼓浪嶼有許多鋼琴世家、鋼琴家、聲樂家、和著名指揮。
⑤、建築博覽館:鼓浪嶼有「萬國建築博覽館」的美稱,現存有2000多棟別墅,有208棟被鑒定為保護的歷史風貌建築。許多建築有濃烈的歐陸風格,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台、鉤欄、突拱窗等爭相鬥妍,異彩紛呈,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真是千姿百態,爭奇斗勝,各具風姿,美不勝收,使遊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⑥、菽庄花園:菽庄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五十年代起獻給政府辟為公園。林爾嘉對花園精心設計,力求再現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采,利用不大的一灣坡地,創造出無限的空間,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納入花園懷抱。園內設有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10景,並把台北板橋別墅里的小板橋也搬了來,小巧別致,獨具一格。四十四橋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觀海賞景的最佳點。
8、文曾路:
是一條梅花綻放,竹影婆娑,流水潺潺,小橋靜卧的南北走向的公路。兩側邊坡竹籬環繞,草木蔥蘢,綠意盎然,山花爛漫,儼然一個世外桃源。「怪坡」處於文屏山莊往南約1公里處,那裡一塊鬼斧神工的石頭上已經鐫刻上「怪坡」二字,另一塊石頭上則刻著「非常道」三個字。道路兩旁的岩壁也用心修飾,儼然天成。原有的怪石、奇木、異花等一一留存,已被命名為「花溪」,是初具規模的文化藝術長廊,整條公路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觀光公園。
❷ 鼓浪嶼著名建築
黃家花園,晃岩路25號,別墅評價黃奕住,為愛國華僑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印尼四大糖王之一。該別墅是由中樓、南樓、北樓構成的西歐式建築,大氣又精美,簡單卻華麗。
2、海天堂構,福建路42號,別墅主人黃秀、黃念憶,菲律賓富商。該別墅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門前橫匾「海天堂構」,古希臘柱式,西洋風格窗飾,中西結合。
3、黃榮遠堂,福建路32號,別墅主人黃仲訓,越南華僑,曾在此創辦「黃榮遠堂」房地產公司,別墅以歐陸風格為主,通體有許多大小廊柱,用整條花崗岩琢成,一派古羅馬風韻,是鼓浪嶼別墅中的精品。
4、許家園,鹿礁路36-38號,菲律賓華僑許椿生的故居,西式高樓,體量甚大。兩根通高廊柱支撐著三樓寬敞的陽台,柱頭為科林斯柱風格,是頗具特色的大家庭住宅。
5、天主堂,鹿礁路34號,建於1917年,為哥特式建築,其特點是目光所及均為尖形。室內天花為彩藍色珠綱結構,繁辱華麗,這是廈門僅有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6、金瓜樓,泉州路99號,別墅主人黃賜敏,菲律賓華僑富商。該樓是一座用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裝修的別墅洋樓,因樓頂有兩個「金瓜」而得名,即有鄉土氣息,又有洛可可的韻味。
7、三一堂,安海路69號,建於1934年,至1945年底才竣工。取名「三一堂」,即寓意三個教學聯合興建之意,又寓意聖堂、聖子、聖靈三們一體的教義。
8、番婆樓,安海路36號,別墅主人許經權,菲律賓華僑。該別墅是為孝敬供養許母所建,因許母衣著華麗,街坊稱其為「番婆」,樓名因此而來。藤製吊頂,街巷呈現近乎完美的斑駁,剝落層層古老的故事。
9、八卦樓,鼓新路43號,所說原主人為台灣板橋林家三房林鶴壽。有八道棱線,置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頂窗呈現四面八方二十四向,「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現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10、春草堂,筆山路17號,由許春草親自設計,臨崖而築,外觀似西式養樓,實為中國民居。建築選花崗岩作牆基和廊柱,加以清水紅磚勾縫,有自然粗獷厚實之感,又具閩南建築天然美感。
11、亦足山莊,筆山路9號,為同安籍越南華僑許漢所建,這是一幢個性突出,藝術性強的歐式建築,它有鼓浪嶼最大最美的門樓和石階,外觀雄偉挺拔。如今已被富商認養。
12、安獻樓,雞山路18號,美籍丹麥人安理純牧師於1934年建造。安理純夫婦在鼓浪嶼創辦美華三育研究社,建農場和牛奶場。為安牧師夫婦把這座樓命名「安獻樓」。現為健康養生度假中心。
13、林氏府,鹿礁路11-19號,由「大樓「和」小樓「及稍後興專家的、連接此二樓的「八角樓」組成。
14、船屋,鼓新路48號,呈長三角形。建於1920年,由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設計。他利用地塊形狀把別墅設計成待航的輪船,可謂匠心獨具。
❸ 廈門是以什麼出名,總覺得這個地方很有名,但不知道它以什麼出名。
最有名的是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面,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鍾可達。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門故址。1842年,鴉片戰爭後,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個國家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同時,商人、傳教士、人販子紛紛踏上鼓浪嶼,建公館、設教堂、辦洋行、建醫院、辦學校,炒地皮、販勞工,成立"領事團",設"工部局"和"會審公堂",把鼓浪嶼變為"公共租界"。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來興建住宅、別墅,辦電話、自來水事業。1942年12月,日本獨占鼓浪嶼;抗日戰爭勝利後,鼓浪嶼才結束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歷史。
鼓浪嶼面積僅1.91平方公里,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常住居民2萬人。島上岩石崢嶸,挺拔雄秀,因長年受海浪撲打,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
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特別是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顯得格外漂亮。
鼓浪嶼樓房鱗次櫛比,掩映在熱帶、亞熱帶林木里,日光岩奇峰突起,群鷗騰飛……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鼓浪嶼是"音樂家搖籃","鋼琴之島",小小鼓浪嶼有鋼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個角落小道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動人優美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環境特別迷人。音樂,已成為鼓浪嶼的特別絢麗的風景線。
鼓浪嶼有許多鋼琴世家,那裡有音樂學校、音樂廳、交響樂團、鋼琴博物館。每逢假、節日,常舉行家庭音樂會,有的一家祖孫三代一起演出,使家庭、團體、社會充滿音樂氣氛。
鼓浪嶼音樂人才輩出,蜚聲中外樂壇的有鋼琴家殷承宗、許斐星、許斐平、許興艾等。中國第一位女聲樂家、指揮家周淑安,聲樂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吳天球,著名指揮陳佐湟,還有李嘉祿、卓一龍等,可謂群星璀璨。
鼓浪嶼是"建築博覽館",許多建築有濃烈的歐陸風格,古希臘的三大柱式陶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台、鉤欄、突拱窗。爭相鬥妍,異彩紛呈,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
鼓浪嶼已修好一條環島路,全長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橋組成,以電瓶車代步。
環島路以輪渡碼頭為起點,向東往皓月園-大德記浴場-觀海園-菽庄花園-港仔後浴場-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別墅-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工藝美術學校-內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遊碼頭-海底世界-輪渡碼頭;向西反之亦然。
鼓浪嶼的夜顯得清靜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設後,代表著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著異國建築風格的八卦樓、代表著音樂島鋼琴造型的候船廳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燈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發光。特別是有幾條激光射線跨越鷺江海空,變幻搖曳,令人眼花了亂。
隔江遠眺鼓浪嶼夜景,猶如一座大花盆聚集著熾目艷麗的花叢,與廈門中山路的霓虹燈、高層建築的射燈和許多彩色聚光燈,交相輝映,閃耀奪目,使島上、海上、天上三維空間燦爛迷人。
另外,還有
日光岩
菽庄花園
皓月園
毓園
琴園
海底世界
萬國建築
鼓浪嶼音樂廳
鄭成功紀念館
廈門博物館
鼓浪環島路
港仔後海濱浴場
觀海園度假村
愛樂樂團
自然文化科普館
古城風雲游覽館
華僑亞熱帶植物種植引種園
南普陀旅遊區
萬石山旅遊區
集美旅遊區
杏林海滄旅遊區
同安旅遊區
城中公園
參考資料: http://www.xmtravel.com.cn/pubserv/pages/jingdian/index.asp
❹ 西虹市首富 西虹市在哪裡
要說最近最火的電影一定就是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了,電影繼承了沈騰電影一貫的搞笑風格,藉助搞笑諷刺現實生活,令人捧腹大笑之後還有所感悟,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那麼,各位知道這個電影中的西虹市在哪裡嗎?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是不了解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西虹市在哪裡 以及西虹市這個地方怎麼樣吧!
西虹市在哪裡
在我國著名的旅遊海濱城市,也是我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的--廈門市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五大品牌景點
鼓浪嶼
位於廈門島西南隅,面積約1.87平方公里,隔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島相望。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自明朝雅化為今名。
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
小島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中國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鼓浪嶼還是音樂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南普陀寺
有「千年古剎」之稱,位於五老峰山下,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寺院,緊臨廈門大學。
寺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寺起源於唐代,薈集了閩南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左右廂房、鍾鼓樓等構成的建築群,雄偉、壯觀。
藏經閣里珍藏有緬甸玉佛,宋代古鍾、香爐,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製濟公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經書著名的有《明大藏經》《日本大藏經》等。
藏經閣 後有摩崖石刻多處,其中有塊大石,鐫刻著一個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寬一丈,粗獷豪放雄健有力,為國內罕見。
廈門大學
依山傍海,正大門與南普陀寺景區大門緊鄰,另一邊則是美麗的海濱沙灘與胡里山炮台,被喻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
廈門大學是1921年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
校園風景十分優美,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氣氛靜謐而浪漫,故有「談情說愛在廈大」之說。
廈門大學的舊建築多為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尤其是建南大禮堂和上弦場,相當宏偉。
七彩環島公路
1989年建成,長3880米,它從輪渡廣場起,往左邊走,經過皓月圓,大德記浴場,觀海園,菽庄花園等風景點,到達海濱浴場。
往前走,穿過百米山洞隧道,來到五個牌海邊,即可看到上述在漲潮時因波濤撞擊會發出如鼓浪聲的「鼓浪石」。
再往前走,繞過庭院式的旅遊度假村鼓浪別墅、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福建工藝美術學校校園,到達內厝沃,再繞過燕尾山,即可見到三丘田旅遊碼頭和鼓浪公園,並從這里折回輪渡碼頭完成繞島一周的游覽。
曾厝垵
也許世界上很少有這樣一個村落,包容了如此多的風俗信仰:不僅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四種宗教齊全,更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間聖媽崇拜,實在可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原生態自然村。
曾厝垵作為廈門港口城市的農村和漁村,在「村改居」之後,仍得天獨厚擁有如此之多的歷史遺存,也算一樁幸事. 曾厝垵 回響的旋律點亮了迷離的夜色。
這里沒有鼓浪嶼的嘈雜,沒有市區的繁華,也沒有一波接一波的遊客,有的只是質朴的民居和文藝小清新的店面,當然,還有不混亂的酒吧。如果說選一個值得留念的地方,那想會是它——曾厝垵
廈門絕對是一處絕佳的避暑的好地方,這里景色怡人,空氣清新,海灘很多,海風清涼,度假來這里,既可以體驗電影中的似曾相識的場景,也可以來一次美麗的旅行!
❺ 泉州市晉江的五店市裡面有哪些景點
1、庄氏家廟
明朝年間,社內村先祖,在社內村中建祠堂一座,供庄氏後裔祭祀祖宗活動場所,名曰:「庄氏家廟」。
庄氏家廟位於社內村村中,坐子午兼癸丁,東西長12.7米,南北23.7米,建築面積301平方米,佔地面積442平方米,由門廳、祀廳、廂房、走廊、天井組成,並有磚埕、圍牆、照牆等附屬物,二進三開間,抬梁穿斗,土石木混合結構,皇宮式屋蓋。
2、蔡氏家廟
蔡氏家廟,一稱新祠堂,始建地清同治年間,民國初重修,面積大於東蔡家廟。祠內中間左右有天井五口,為晉南祠堂之特色。
原祠頂懸掛匾額「端明殿大學士」國師「都督」祖孫進士「良二千石」等;大門口左右立下馬石一對,大埕豎旗桿六桿,至三四十年代尚存3桿。石埕圈以重返家窗圍牆,南北大門通道;因年久破舊,由華僑親集資重建,1994年落成,規模照舊,雕刻裝飾更加精緻顯目。
3、石鼓廟
石鼓廟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位於晉江青陽東北隅石鼓山上,山有石圓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鏗然有聲,因名石鼓。
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原供奉福佑帝君(通遠王),後又供奉吳真人(吳夲)、仁福王(陳益)、順正大王,以順正大王香火最旺。陪神有吳太尉、洪總管、順正王父母、福祿壽君、閻王爺、城隍爺、觀音及康阮二舍人等等。
(5)泉州華僑別墅擴展閱讀
五店市的由來
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播,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為青陽之別稱。
青陽歷史上為泉州府城(古晉江縣城)往來石獅、安海等幾大集鎮的交通樞紐,五店市就是現在晉江市區的前身。
1951年,重新劃定行政區,才將晉江縣古城劃出,成立泉州市(縣級)[註:1985年,泉州市(縣級)升為地級市];同年,晉江縣治從鯉城遷於青陽,現代意義上的晉江城區發源於青陽鎮(現青陽街道、梅嶺街道)。因此,青陽對於當今晉江意義重大,五店市傳統街區是青陽現今存在的最後一片傳統街區,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日趨繁榮,「五店市」在明清時期已然成為一片繁華的街區,商店鱗次櫛比,街道車水馬龍,更有美輪美奐的紅磚厝民居星羅棋布。五店市2015年9月時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❻ 泉州咖啡店5排5號具體地址
在中山公園(二院那附近)那,華僑新村五排五號,嘿嘿.歡迎採納.
❼ 廈門什麼時候成了為市,什麼時候脫離泉州的管轄
廈門的歷史沿革,清末鴉片戰爭前廈門島一直是隸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再看看清朝以後近現代泉廈地區的轄區歸屬歷史
民國元年(1912年)廈門島置思明縣、同年又升為思明府,民國三年(1914年)置興泉永道(管轄莆田、泉州、永春)治所在泉州,思明府改名廈門道,1933年將福建改為四省,泉州屬於興泉省(管轄今莆田、泉州、廈門地區),省會晉江(泉州),島內成立廈門特別市,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市長。1935年將福建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1938年第四行政督察區(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十個縣)駐地在永春縣(這樣是不是也該算永春管轄泉州了?),1943年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地移至泉州,1949年福建劃為八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庄府巷(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九個縣,後再加入德化縣,後改為福建晉江區專員公署、1956年又加入福清、永泰、平潭、大田四縣,時泉州領十四縣一市,1959年福清、永泰、平潭劃出,1963年大田縣劃出,1970年莆田、仙游才劃出歸莆田地區,1973年同安縣劃歸廈門市至今),由此可見直至近現代期間泉州市區又"管轄」莆田、仙游、同安等地數十年,顯然泉州的區域地理優勢明顯。
課外閱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❽ 海外華僑對廈門有什麼貢獻
1935年廈門是福建第一個設市的城市,廈門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始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而其中90%以上的投資又來自漳泉籍的華僑,最有名的對廈門貢獻最大的有兩位,即泉州南安的黃弈住和漳州龍溪(今龍海)的林爾嘉;黃弈住,小時因家窮而來廈門當學徒,後去印尼靠小本生意起家而漸成南洋巨富,當時閩南人流傳著一句話「要想富,學阿住」,上世紀初黃攜巨資回國定居鼓浪嶼,建黃家花園(即今鼓浪嶼賓館),其花園中樓在當時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別墅,黃成立的中南銀行是近代中國第一家民資銀行,廈門近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黃弈住居功至偉,象現在的中山路、大同路等有很多都是黃的投資,黃投資興建的廈門上里水廠在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水廠。林爾嘉,台灣首富,台北板橋別墅的主人,其父林維源在日本佔領台灣後因不願當亡國奴而舉家遷移鼓浪嶼,並建菽庄花園以自住,林爾嘉是當時廈門市政會的會長,為廈門近代城市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其祖籍地龍海的林氏義庄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單位。可以說廈門是憑借優越的港口條件和地理位置而成為閩南的中心的,到現在至少已有三百年的歷史。不錯,宋元時期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但到了明代漳州的月港就已取代了泉州港的地位,而廈門港就是在明末清初取代月港興起一直繁榮至今的。哪怕是現在那些泉州籍的華僑巨商回鄉投資主要也是選擇廈門的,象陳永栽、施至成、吳弈輝、黃祖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