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具體作品為例分析王維詩歌創作詩,樂,畫為一體的藝術特色
以《漢江臨泛》為例說明王維融畫法入詩的藝術特色~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像到漢江橫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於紙端,納浩浩江流於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里,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涌,浪拍雲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盪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晉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嶽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此詩很能體現這一特色.
⑵ 輞川別業有什麼景物
中國園林史上最著名的別業當推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的輞川別業。王維在藍田縣利用自然景物,略施建築點綴,經營了輞川別業,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輞川別業是在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上營建的園林,位於藍田縣西南十餘公里處,今已湮沒。根據傳世的《輞川集》中王維和同代詩人裴迪所賦絕句,對照後人所摹的《輞川圖》,我們可以對輞川別業進行復原: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岡」,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庄。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館後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築。
緣溪通往「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緻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登上岡嶺,至人跡稀少的山中深處,即「鹿柴」,那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鹿柴」山岡下為「北宅」,一面臨欹湖,蓋有屋宇。北宅的山岡盡處,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從這里到南宅、竹里館等處,因有水隔,必須舟渡。
欹湖的景色是「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為了充分欣賞湖光山色,建有「臨湖亭」。沿湖堤岸上種植柳樹,往下,有水流湍急的「欒家瀨」,這里「淺淺石溜瀉」,「波跳自相濺」,「汛汛鳧鷗渡,時時欲近人」。
離水南行復入山,山下谷地就是南宅,從南宅緣溪下行到入湖口處,有「白石灘」,這里「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跋石復臨水,弄渡情未極」。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館」,得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此外,還有「辛夷塢」、「漆園」、「椒園」等勝處,因多辛夷(即紫玉蘭)、漆樹、花椒而命名。
輞川別業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表現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築宇屋亭館,建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⑶ 王維的輞川別業具體是在哪裡
陝西省藍田縣。
輞川別業是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在輞川山谷(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10餘公里處)在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上營建的園林,這是一片擁有林泉之勝、因地而建的天然園林。
輞川別業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現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相地面築宇屋亭館,創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3)漆園別墅擴展閱讀:
建築格局: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庄,於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後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築,有「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緣溪通往另一區,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緻幽深。
登岡嶺,至人跡稀少的山中深處,題名「鹿柴」,「鹿柴」山岡下為「北宅」,一面臨欹湖,蓋有屋宇。北宅的山岡盡處,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
欹湖的景色是,「為了充分欣賞湖光山色,建有「臨湖亭」,沿湖堤岸上種植了柳樹。
離水南行復入山,有泉名「金屑泉」,據稱「瀠汀澹不流,金碧如可拾」。山下谷地就是南宅,從南宅緣溪下行到入湖口處,有「白石灘」。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館」。
此外,還有「辛夷塢」、「漆園」、「椒園」等勝處,因多辛夷(即紫玉蘭)、漆樹、花椒而命名。
⑷ 跪求~~~有誰知道古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的圖平面,效果都行了,
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701-761)在輞川山谷(蘭田縣西南余公里處)在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上營建的園林,今已湮沒。根據傳世的《輞川集》中王維和同代詩人裴迪所賦絕句,對照後人所摹的《輞川圖》,可以把輞川別業大致描述如下: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庄,於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後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築,有「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緣溪通往另一區,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緻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溪流之源的山岡,跟斤竹嶺對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岡多「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的山茱萸而題名。翻過茱萸片,為一谷地,有「仄徑蔭宮槐」句,題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登岡嶺,至人跡稀少的山中深處,題名「鹿柴」,那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山岡下為「北宅」,一面臨欹湖,蓋有屋宇,所謂「南山北宅下,結宇臨欹湖」。北宅的山岡盡處,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從這里到南宅、竹里館等處,因有水隔,必須舟渡,所以「輕舟南宅去,北宅渺難即」。
欹湖的景色是,「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如泛舟湖上時,「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為了充分欣賞湖光山色,建有「臨湖亭」,有詩這樣描述:「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沿湖堤岸上種植了柳樹,「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綺」,「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因此題名「柳浪」。「柳浪」往下,有水流湍急的「欒家瀨」,這里是「淺淺石溜瀉」,「波跳自相濺」,「汛汛鳧鷗渡,時時欲近人」,不僅描寫了急流,也寫出了水禽之景。
離水南行復入山,有泉名「金屑泉」,據稱「瀠汀澹不流,金碧如可拾」。山下谷地就是南宅,從南宅緣溪下行到入湖口處,有「白石濰」,這里「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跋石復臨水,弄波情未極」。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館」,得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外,還有「辛夷塢」、「漆園」、「椒園」等勝處,因多辛夷(即紫玉蘭)、漆樹、花椒而命名。
輞川別業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現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相地面築宇屋亭館,創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⑸ 王維的恬靜詩句
恬靜的田園牧歌——王維《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⑹ 王維的辛夷塢的簡單解釋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1],山中發紅萼[2]。
澗戶寂無人[3],紛紛開且落[4]。
注釋
[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葉喬木。其花初出時尖如筆椎,故又稱木筆,因其初春開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蓮花。白色者名玉蘭。紫者六辦,辦短闊,其色與形似蓮花,蓮花亦稱芙蓉。辛夷花開在枝頭,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2]萼(e愕):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由若乾片狀物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瓣。
[3]澗戶:澗口,山溪口。
[4]紛紛:他本作「絲絲」。
賞析
辛夷塢,藍田輞川(今陝西省藍田縣內)風景勝地,王維輞川別業(別墅)附近。塢,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塊地方。
這首《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致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指樹杪。辛夷花不同於梅花、桃花之類。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確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顏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輞川集》和詩有「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的句子,可用來作為注腳。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花的「發」。當春天來到人間,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秘的蓓蕾,是那樣燦爛,好似雲蒸霞蔚,顯示著一派春光。詩的後兩句寫花的「落」。這山中的紅萼,點綴著寂寞的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紛紛揚揚地向人間灑下片片落英,了結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王維寫輞川詩時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亂以前。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動勢力上台,朝政黑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王維雖然在朝,他傾向於張九齡的開明政治,對現實十分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內心矛盾,產生退隱歸田的思想而又戀於祿位。他於是先後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和輞川建立別墅,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
輞川詩以田園山水為題材,描繪自然優美的景色,表現幽靜的境界,但其中也有一些寄慨,透露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如:「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孟城坳》),「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華子岡》)。特別是緊接《辛夷塢》之後的《漆園》的「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就更為感傷了。《世說新語》第二十八:「桓玄敗後,殷仲文還為大司馬咨議,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馬府聽(廳)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與眾在聽(廳),視槐良久,嘆曰:『槐樹婆娑,復無生意』」。王維暗用此事,表達其政治上的苦悶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辛夷塢》與《漆園》詩意互有聯系,它是以花在無人的山澗自開自落的可悲命運,寄託自己才能被壓抑埋沒的感傷情緒,有一定現實意義。全詩用比的手法,有優美生動的形象和樂府民歌的韻味,詩意極其含蓄。宋人方回認為此詩是輞川詩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嘆不可窮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極」,應在它的精巧寓意。
⑺ 輞川別業的建築格局
輞川別業今已湮沒。根據傳世的《輞川集》中王維和同代詩人裴迪所賦絕句,對照後人所摹的《輞川圖》,可以把輞川別業大致描述如下: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庄,於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後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築,有「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緣溪通往另一區,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緻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溪流之源的山岡,跟斤竹嶺對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岡多「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的山茱萸而題名。翻過茱萸片,為一谷地,有「仄徑蔭宮槐」句,題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登岡嶺,至人跡稀少的山中深處,題名「鹿柴」,那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山岡下為「北宅」,一面臨欹湖,蓋有屋宇,所謂「南山北宅下,結宇臨欹湖」。北宅的山岡盡處,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從這里到南宅、竹里館等處,因有水隔,必須舟渡,所以「輕舟南宅去,北宅渺難即」。
欹湖的景色是,「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如泛舟湖上時,「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為了充分欣賞湖光山色,建有「臨湖亭」,有詩這樣描述:「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沿湖堤岸上種植了柳樹,「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綺」,「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因此題名「柳浪」。「柳浪」往下,有水流湍急的「欒家瀨」,這里是「淺淺石溜瀉」,「波跳自相濺」,「汛汛鳧鷗渡,時時欲近人」,不僅描寫了急流,也寫出了水禽之景。
離水南行復入山,有泉名「金屑泉」,據稱「瀠汀澹不流,金碧如可拾」。山下谷地就是南宅,從南宅緣溪下行到入湖口處,有「白石灘」,這里「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跋石復臨水,弄波情未極」。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館」,得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外,還有「辛夷塢」、「漆園」、「椒園」等勝處,因多辛夷(即紫玉蘭)、漆樹、花椒而命名。
⑻ 請問王維輞川別墅輞川十景的十首題詩分別是什麼
輞川集(二十首)並序
余別業在輞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
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土宅】、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
石灘、北【土宅】、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絕句雲
爾。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
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木蘭柴
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茱萸泮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
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一作茱萸)杯。
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臨湖亭
輕舸迎上(一作仙)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南垞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
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柳浪
分行皆綺樹,倒影入清漪。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欒家瀨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餘歲。
翠鳳翔文螭,羽節朝玉帝。
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欄。
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漆園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椒園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
椒漿尊瑤席,欲下雲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