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肖邦和波蘭的歷史背景等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 - 1849年10月17日),是一位波蘭音樂家。 作曲家、鋼琴家。出生時的波蘭名為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生於波蘭中部,鄰近首都華沙的熱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父親是歸化波蘭籍的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在華沙,他被視為神童,他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1817年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1818年第一次在台上演奏。
肖邦第一位正式的老師是約瑟夫·艾爾斯內(Joseph Elsner),之後1826年他到華沙的音樂學院學習。他十九歲時已經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1829年他去維也納演出期間,波蘭爆發反對沙皇俄國的革命,華沙被哥薩克騎兵佔領,蕭邦無法回國。他移居到法國巴黎,以演奏、教學和作曲為生,並結識了李斯特和柏遼茲等等作曲家。1836年成為比他大6歲的作家喬治·桑的情人,真至1847年分手。在法國期間,他發展了波蘭的瑪祖卡舞曲和波蘭舞曲。他由於身體狀況欠佳,39歲就死於肺結核,埋葬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根據他的遺囑,在波蘭獨立後,將他的心臟移葬波蘭。
肖邦的作品以鋼琴曲為主,例如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和練習曲等都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鋼琴作品。雖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頗為艱深,但是他從來不會以炫技為最終目的。肖邦的作品更著更詩意和細膩的情感。他是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貳』 波蘭和白俄羅斯自然條件、生活水平怎樣啊
波蘭自然環境:
波蘭以溫和氣候為主。氣候特徵是隔天和隔年的氣候變化莫測。這是來 自大西洋的溫暖潮濕氣流和來自歐亞大陸腹地的乾燥氣流交匯造成的。 總體來說,波蘭北部和西部以溫和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潮濕,夏 季涼爽,降落概率很高。東部的特徵卻是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偏熱, 比較乾燥。 波蘭最暖和的地區在其西南部(西里西亞低地)和東南部(桑多梅日盆地 的西部),波蘭最寒冷的地區是位於東北部素有寒極之稱的蘇瓦烏基。 波蘭冬季大多是溫和潮濕的,但也會有嚴寒的冬天,氣溫可降到攝氏零 下 10 度以下。1 月份的平均氣溫從西部的攝氏零下 1 度,到東部的零下 4.5 度 和東北部的零下 5.5 度不等。而夏季則比較宜人,常有雨和雷陣雨。7 月份的 平均氣溫沿海是攝氏 17 度,南方為 20 度。 山區和高原年總降水量最高。夏季是降雨量最大的季節。
波蘭生活水平:在中上等收入國家中,波蘭是最富有的,政治環境也最好,經濟活力、教育、醫療和生活質量方面沖進前十。
白俄羅斯自然環境:
白俄羅斯的冬季很漫長,一般從十月初就基本進入羽絨服季節,天空整天都是陰陰的,雲層很低,太陽只是偶爾在很好的天氣的時候露出來僅僅幾分鍾而已,雖然還沒開始漫天的飛雪天氣,但是濕冷的空氣加上還不到通暖氣的時間還是提前羽絨服保暖最好。白俄羅斯的雪季來臨一般都在11月份,此時暖氣已經通過並且把房子烤暖了,從第一場大雪開始,平常繁忙的菜市場的菜販們會越來越少,超市裡很多食品的物價開始上漲,溫度也會從零上慢慢降到零度,在一二月份左右可以降到零下30多度,這時候的大雪基本上已經是每天出門尺余深,下的時候鋪天蓋地使人都很難看清前面道路,彷彿隻身置於一個白茫茫的世界。
白俄羅斯冬季雖然比較漫長,但是一旦溫度下降就會下降的很快,而上升的話一樣很快,大雪紛紛擾擾到三月份的時候你會發現變成了雨滴,時不時一場大雨或者蒙蒙雨,出門總是不能落下雨傘,而溫度也在迅速的上升,很快就可以上升到零度以上。
白俄羅斯生活水平:
白俄羅斯人口900多萬,人均GDP和中國差不多,人均月工資約500美元,但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比中國人要高:首先貧富差距很小;第二,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好,醫療和教育基本免費;第三,自然條件要比中國好很多,幾乎所有城市家庭在郊外都有塊上千平方米的地,上面蓋有別墅。
『叄』 肖邦是誰
肖邦(1810—1849),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代表作有《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小調奏鳴曲》等。
一生與音樂為伴肖邦生於華沙附近的熱拉左瓦沃拉的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居住在波蘭的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
肖邦從小就非常喜歡波蘭音樂,1816年開始學習鋼琴,7歲時創作第一首作品波洛奈茲舞曲(g小調),8歲的時候開始登台演出。1820年開始作曲,也是在這一年,歌唱家卡塔拉尼曾為肖邦的演奏所感動,贈送給他一隻懷表。15歲時肖邦為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演奏,沙皇贈他鑽戒一枚。
歲入華沙音樂學院,從約瑟夫埃爾斯納學習作鹽。波蘭民間音樂、義大利歌劇的美聲線條和胡梅爾的風格,都正在對他產生影響。1828年起先後赴柏林、維也納、慕尼黑、巴黎等地舉行演奏會。1829年他創作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通常稱為第二協奏曲,雖然實際上它在作為第一協奏曲出版的e小調之前寫成)。同年在維也納舉行兩場音樂會,訪問了德累斯頓和布拉格,回國後向歌唱家康斯坦契婭?格拉德科夫斯卡表白了愛情。
肖邦於1830年離開波蘭,並於1831年定居巴黎,開始授課並舉行音樂會演出。他與李斯特、門德爾松、柏遼茲和貝利尼結識,1837年開始與女作家喬治?桑交往。當時剛剛廢除了他與馬利亞?沃德津斯卡的秘密婚約。1838至1839年冬與喬冶?桑同居在瑪略爾卡島上,但惡劣的氣候及簡陋的生活條件影響了他的健康,此後他的結核病不斷惡化。
肖邦在1840至1847年仍和喬治?桑共同生活在巴黎的別墅中,在比他大六歲的喬治?桑悉心的照顧下,煥發出了他的音樂才華。在此期間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小調奏鳴曲》和《b小調奏鳴曲》、《f小調幻想曲》等。但在不久後,他們的關系破裂,肖邦的靈感和健康也曰益衰退。
主要作品和風格肖邦的主要作品有:(1)鋼琴與樂隊曲:協奏曲2部、《流暢的行板和波洛奈茲舞曲》、《波蘭歌曲幻想曲》、《科拉克維亞克迴旋曲》、《把手伸給我》主題變奏曲;(2)鋼琴獨奏曲:敘事曲4首、蘇格蘭舞曲3首、練習曲27首、即興曲3首、瑪祖卡舞曲51首、夜曲19首、波洛奈茲舞曲12首、前奏曲25首、諧謔曲4首、奏鳴曲3首、圓舞曲17首、船歌、搖籃曲、f調幻想曲、幻想即興曲;(3)室內樂曲:鋼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鳴曲、大提琴與鋼琴《引子和波洛奈茲舞曲》。歌曲的主要代表是:波蘭歌曲17首。
肖邦把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音樂,在他的作品中,絕大多數都是鋼琴曲。他的鋼琴作品,把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完美的技巧相結合,這種創作風格使鋼琴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特點是鋼琴音色纖細,應用旋律裝飾來豐富和聲織體。他精通言近指遠的喻意手法,他所開拓的和聲境界遠遠超過當時的傳統界限。
肖邦還以波蘭民族音樂體裁作為重要創作手段和表達方式。其結構既嚴謹洗練、又大大發展和擴充了傳統的曲式規則;旋律起伏跌宕、深摯動人;和聲豐富、清晰。肖邦以他卓越的想像力及精湛的技巧成為世界最偉大的音樂詩人之一,他的音樂靈感不僅源之於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更來自於波蘭的悲劇性經歷。
『肆』 華沙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華沙娛樂推薦,華沙娛樂
華沙波蘭語為Warszawa,相傳由一對戀人的名字華爾西(Wars)和沙娃(Zawa)組成。華沙始終保持著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遊客。
首都華沙是波蘭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建立於公元13世紀,市區位於維斯瓦河兩岸,南北延河延伸29公里,東西寬26公里,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市內草坪綠地遍布,市郊森林環繞,有「綠色之都」美譽,是目前波蘭最大的城市。
華沙有波蘭科學院、華沙大學(創立於1816年)、華沙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有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國家劇院、藝術陳列館等文化設施。1927年和1935年分別開始舉行國際肖邦鋼琴比賽和小提琴比賽。華沙始終保持著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遊客。在新城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一幢連著一幢,各種商店、飯館、旅店、賓館比比皆是。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學宮頂端,眺望四周,國際著名旅遊城市華沙美景一覽無余。
城堡廣場
華沙老城
哥白尼紀念碑
老城集市廣場
畢蘇茨基廣場
國家博物館
聖十字教堂
文化科學宮
瓦津基公園
維拉努夫宮
華沙總統府
美人魚雕像
涅伯魯夫宮
華沙城堡廣場又名王宮廣場,是位於華沙老城區南端的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的中心地帶有把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遷至華沙的基格蒙特三世的紀念碑。
華沙王宮,也被稱為華沙城堡,建於13世紀末。建築呈五角形,美輪美奐,富麗堂皇。
1939年德國轟炸波蘭,王宮遭破壞,1971年靠社會集資重建王宮。
1984年修復的王宮對外開放。
王宮廣場南端立有一根花崗石圓柱,頂端是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銅鑄像,當年正是他決定定都華沙的。這根圓柱是華沙較古老的紀念碑,也是華沙的象徵之一。王宮畫廊里陳列的全部是波蘭歷史上較有名畫家所描繪的波蘭史畫。華沙王宮是波蘭千年歷史傳統的文化象徵,也是民族興衰史的見證者。廣場上有許多等待客人乘坐的觀光馬車,在廣場對面有現今被用作博物館對外開放的舊王宮和小型的遊客信息中心。
華沙老城建築都是後期修復重建的,但這並不影響人們欣賞它的精美與。老城中有眾多景點,如美人魚雕像、王宮、老城廣場和居里夫人博物館等。你大可以在老城區可以花費半天的時間慢慢欣賞周邊的建築,並順便品嘗地道的波蘭特色美食。
尼古拉·哥白尼紀念碑是華沙著名的地標之一,樹立在 Staszic Palace之前,是為了紀念提出日心說的波蘭偉大天文學家哥白尼而建。
華沙老城的中心廣場。18世紀前一直是城市的中心,舉辦集市。如今廣場周圍是餐館、禮品店,咖啡館。
無名烈士墓建於1925年,二戰期間遭到毀壞。如今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大理石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戰斗過的地點與日期,墓中存放著從波蘭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薩克森公園因園中的舊王宮薩克森宮而得名,作為波蘭從參謀部的宮殿在二戰中被毀。
建於1926-1938年,博物館包括古代藝術館、外國藝術館、波蘭藝術館及波蘭當地繪畫展。博物館還設有多處分館。
華沙聖十字教堂建於1679-1696年,二戰時曾在此舉行反納粹起義,教堂在戰火中被毀,戰後重建。教堂中埋葬有波蘭鋼琴家肖邦的心臟和獲諾貝爾獎的小說家萊蒙特的心臟。
位於華沙中央火車站旁邊,是華沙市中心最高的建築之一。建於1952-1955年,當時由蘇聯人興建並贈與波蘭,高237米共38層。樓頂有觀景平台可俯瞰全城。
1766年波蘭國王購得此地,用於興建花園和夏宮。園內有建於湖中島上的水宮(Palac na Wodzie),國賓館的梅希萊維茨基宮(Palac Myslewicki),總統官邸的貝爾維德雷宮(Belweder),義大利別墅式樣的白屋(Bialy Dom),義大利風格的圓形劇場,18世紀的古老劇場。園內還有一座波蘭著名的鋼琴家肖邦的青銅雕像,建於1926年。
城南10公里,以前波蘭國王的夏宮,有「小凡爾賽宮」之稱的巴洛克宮殿建築。宮殿周圍是43公頃的大花園環繞,園中有桔園,英國式花園和中國花園。
總統府(Pałac Prezydencki) 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建於1818年,建築前矗立著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Prince Jozef Poniatowski)雕像。這里曾作為拿破崙的司令部,現在是波蘭總統的官邸。
青銅雕像為華沙城的標志,高2.5米。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戰勝維斯瓦河中的水怪。
距華沙西南80多公里。經典的義大利巴洛克庄園式的建築。17世紀由荷蘭建築學家設計建造,18世紀擴建並構建了一座美麗的公園。曾為拉傑約夫斯基主教的貴族庄園,現為華沙國家博物館分館。這里曾是貴族聚會的場所。宮殿里陳列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宮旁有馬廄和兩個柑橘園。園內有「石頭婦人」及早期浪漫時期的恥辱柱。
『伍』 波蘭, 波爾得, 梅斯根還活著嗎
我前幾天看了一個關於超能力的紀錄片,其中有波爾得梅斯根的片段
波爾得梅斯根可以讀懂別人的思想,用自己的意念控制別人的思想
他還預言了蘇聯和德國戰爭的結束時間,希特勒曾懸賞20馬克取波爾得梅斯根的人頭,於是他逃到德國,斯大林想測驗他的超能力,就給他兩個任務
1.去搶一家銀行
2.穿過戒備森嚴,有重重軍警包圍保護斯大林的別墅去見斯大林
結果他做到,他用自己能控制別人思想的能力分別控制了銀行和守衛的工作人員
不過他現在已經去世
下邊是我看的紀錄片和種子文件
《克格勃超常現象研究檔案》
http://www.jlpzj.com/attachment.php?aid=17422
『陸』 蘇州波蘭特小街是干什麼的
是金雞湖大道和星湖街交叉口的那個嗎?應該不止是別墅那麼簡單,上次假裝買別墅想進去,結果保安說,這不是居民區,是私人地方,要有預約才能進去,最主要的是不賣的。
『柒』 一部國外的紀錄片,講的一個美國別墅兩層的小屋,小屋裡全是攝像頭,攝像頭拍的屋子裡的靈異事件,例如,
《靈動:鬼影實錄》
『捌』 誰能告訴我波蘭著名的音樂家有哪幾個
1.卡羅爾·馬謝伊·希曼諾夫斯基:
波蘭作曲家,他是20世紀初波蘭繼肖邦之後最偉大的作曲家。在那度過童年。自幼受音樂教育,很早就表現出音樂天賦,因腿部有傷,大部分時間用在音樂學習上。曾師從涅伊豪斯學習音樂理論,很小就會作曲和彈鋼琴。作品有《哈爾納西》等。
2.埃爾斯納:
波蘭音樂家,埃爾斯納的創作有歌劇32部,其中《亞伯拉罕的奉獻》(1821)和《人民起義》(1831)較為重要;著名的清唱劇有《耶穌基督的苦難》(1832);還有3部交響曲、6部四重奏,以及協奏曲、追思曲、歌曲等。
3.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
波蘭作曲家、指揮家。1819年生於明斯克附近的烏貝爾庄園。1837年到柏林學習音樂,回國後在維爾諾和華沙擔任指揮。其音樂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被譽為波蘭民族歌劇的創始人。
4.弗里德里克·肖邦:
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5.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
波蘭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指揮家。他是20世紀先鋒派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微分音樂。但是從70年代末期起,他轉向了「保守」的、帶有浪漫主義特徵的風格。
『玖』 抖音里的一個波蘭華沙外國人專門做搞笑視頻集錦 他本人是個人20多歲 很帥很瘦 有幾十萬粉絲 被封了
為什麼要封,有可能存在一些不健康及一些高危險視頻吧!給人們會留下一些負面影響。大概這些原因才被封的吧。
『拾』 求部電影名字。
電影的名字叫:《卡廷慘案》
◎簡 介
卡廷慘案描述的是一代人的悲劇。電影講述的是四個波蘭家庭所遭遇的悲歡離合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時,一大批波蘭的戰士,他們也是身為他人的父親、丈夫和兄弟,他們落入了蘇聯軍隊的掌控,最後被殘忍地殺害了,成為了「斯大林主義」的犧牲品。電影也展現了二戰前後的波蘭所處的國內外復雜情況。
◎年 代 2007
◎國 家 波蘭
相關資料: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波蘭政府流亡,蘇聯趁機佔領波蘭部分領土,並俘虜了大批波蘭軍隊。此後,波蘭流亡政府希望蘇聯能交出戰俘,以使組建抗擊德軍的軍隊。蘇聯稱大部分戰俘已逃走,只交出448名軍官。1943年,德國宣稱在蘇聯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森林發現了大量被害波蘭軍官遺骸。而蘇聯對此矢口否認,辯解稱這些戰俘死於德軍之手,並與波蘭政府斷絕外交關系。西方有人推測,這批戰俘是蘇聯應德國要求殺害的。直至1990年,蘇聯才正式承認內務人民委員部是槍殺二戰期間一批波蘭軍官的主謀。
俄羅斯《獨立報》2005年4月11日文章題:卡廷森林事件65周年祭(作者雅科夫•埃廷格爾)2005年4月20日《參考消息》
誰是兇手
1940年4月,斯大林統治時代最血腥的一幕在卡廷森林上演,2.5萬波蘭人被槍殺,血流成河。他們主要是1939年被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抓獲的戰俘。當時,隨著波蘭的解體,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並入了蘇聯。卡廷森林事件已經過去65個春秋。對於這段歷史引起的恩怨糾葛,莫斯科與華沙至今難以釋懷。
1939年,蘇軍共抓獲波蘭官兵近30萬人,既有普通士兵,也有二戰爆發後應召入伍抵抗法西斯的各階層人士,其中不少是知識分子。1939年底,蘇聯成立了戰俘及拘禁者管理局,彼得•索普魯年科任局長,俄羅斯中部集中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的監獄都在他的管轄之內。
1940年3月5日,貝利亞交給斯大林一份報告,建議「特別審理」集中營的1.47萬名波蘭戰俘,以及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被俘的1.1萬人,對他們施以最高刑罰——槍殺。審理時不必傳訊被告,亦不必出示罪證。當時,包括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揚、加里寧、卡岡諾維奇等在內的政治局常委都在貝利亞的報告上簽了名。這究竟是貝利亞本人的想法,還是他按斯大林的授意寫的報告,至今仍是個謎。
波蘭俘虜被關押在3個集中營里: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哈里科夫州的舊別利斯克和特維爾州的奧斯塔什科夫。被俘者集中了波蘭軍隊幾乎所有的精英,包括295名將軍、上校和中校。與他們一道淪為囚徒的還有波蘭知識界的翹楚。一些著名人士也被關人集中營,但倖免於難,其中包括後來的波蘭總統沃伊切赫•雅魯澤爾斯基、在蘇聯組建波蘭集團軍的安德斯將軍和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等。波蘭著名導演維德的父親也死於卡廷森林的槍殺,維德打算將這段歷史搬上屏幕。
在蘇聯屠殺波蘭軍官的同時,希特勒也在德國展開了逮捕波蘭知識分子的行動。時任被占區行政長官的漢斯•弗蘭克承認:「我很清楚地意識到,數萬波蘭人將在這次行動中喪生,尤其是波蘭知識分子的精英階層。」而希特勒更是直言不諱:「現在的波蘭統治階層應當全部被絞殺。」法西斯分子和斯大林在鏟除波蘭精英階層的問題上,可謂不謀而合。
槍殺計劃
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加里寧州負責入托卡列夫詳細描述了槍殺時的場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警備司令布洛欣親自從莫斯科趕來,與加里寧州警備司令魯巴諾夫制定了詳細的槍殺計劃。囚室被用厚厚的氈布包裹起來,外邊聽不見槍聲。監獄的其它犯人被臨時轉移。波蘭囚犯被一個個領進來,核對姓名、出生年月,隨即被戴上手拷,帶到布置好的囚室,子彈從其後腦勺射入,囚犯當場斃命。當時,加里寧有30人參加行刑,其它3個集中營也有53人在執行上級的命令。行刑工具是德國的瓦爾德式手槍。每天夜裡被槍殺的人數約在200一350之間。事實
上,槍殺波蘭軍官的地點除了囚室,還有密林深處。正因如此,人們在卡廷森林附近發現了眾多波蘭俘虜的遺骸。
哈里科夫的屠殺也在進行中。據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哈里科夫分局的警衛頭目瑟羅米亞特尼科夫透露,槍殺是在該分局位於捷爾任斯基大街的監獄中進行的。俘虜被從火車站押到此處,然後,屍體被卡車拉到距皮亞季哈特基村1.5公里處的森林公園第6區,掩埋在內務分局的別墅附近。指揮槍殺的同樣是來自莫斯科的警備人員,並得到了當地內務分局以及監獄管理人員的協助。
科澤利斯克監獄的波蘭軍官遭遇了與斯摩棱斯克監獄同夥同樣的噩運,也被直接押注卡廷森林附近槍決。在那裡,人們共發現8處墳墓、4200具屍體。3個集中營的2.2萬名囚犯突然人間蒸發,這引起了其親友的擔憂與恐慌。根據蘇共政治局和人民委員會的決定,囚犯家屬們被流放到荒涼的哈薩克,居住條件極其惡劣,缺衣少食。他們生命中的唯一寄託便是四處寫信,詢問自己在獄中的兄弟姐妹、父母妻兒的下落。
戈爾巴喬夫執政前,蘇聯政府一直否認卡廷事件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所為。在解放卡廷及其附近村落後,蘇聯更是發表聲明,將責任嫁禍到法西斯頭上。但波蘭流亡政府與盟國政府都很清楚,誰是真凶。
1990年4月13日,蘇聯政府在解密檔案的基礎上,公開承認以貝利亞及其副手梅爾庫洛夫為首的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對槍殺波蘭戰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認為這是「斯大林時代最嚴重的罪行之一」。1999年,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領導的國際民主基金會公布了卡廷事件的有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