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司家營鐵礦和大賈庄鐵礦
位於灤縣城南5~15km,屬響堂、李興庄鄉管轄,司家營鐵礦韓磁異常編號為59-141,大賈庄鐵礦航磁異常編號為59-1411。
(一)發現過程
司家營鐵礦區呈南北向帶狀分布,以灤縣—樂亭公路為界,以北稱為司家營鐵礦北區,南部的東側為司家營鐵礦南區,南部的西側為大賈庄礦區。除北區為露頭礦擴大外,其餘二區均為隱伏礦。
1955~1958年冶金部曾進行過1∶5萬及1∶1萬地面磁測,並在北區進行過勘探工作。1959年地質部航測大隊901隊進行河北北部地區1∶10萬航空磁測時發現規模巨大的航磁異常,編號為59-141號。到70年代為建設冀東鋼鐵基地提供充足的鐵礦資源,組織了地質勘探會戰,於1973年河北物探隊在司家營區完成1∶5000磁法面積27.42km2,在大賈庄區先開展磁剖面檢查,也發現規模可觀的異常帶,編號為59-1412,接著在大賈庄區開展了面積為24.4km2的1∶1萬地面磁測工作,詳細地圈定了大賈庄異常。在1973~1974年冶金物探公司航測隊又飛測了1∶2.5萬航空磁測。
1976年為尋找風化淋濾型富鐵礦,地質十五隊在南區及大賈庄一帶進行了1∶5萬重力、磁法及電測深剖面,控制面積99km2。河北地質局冀東地質指揮部於1976年提交了《灤縣司家營鐵礦北區最終地質勘探報告》,完成了北區的地質勘探工作。南區和大賈庄區也相繼結束了勘探工作。3區均為大型規模的鐵礦床,僅南北兩區已探明儲量就在22×108t以上。
(二)異常區地質及地球物理特徵
異常區被第四系廣泛覆蓋,僅北區東側的丘陵地帶有小面積的基岩及礦層零星出露,地層主要為單塔子群白廟組變質岩和中元古界長城系大紅峪組長石石英砂岩。
含礦岩系岩性簡單,主要為變粒岩(黑雲變粒岩為主,少量角閃變粒岩),並有少量斜長角閃岩。變質程度為高綠片岩相—低角閃岩相。
礦床存在於司家營—大賈庄復式倒轉向斜構造之中,屬於司馬長復式褶皺的次一級褶皺,該褶皺軸向近南北,軸面西傾。其東翼為正常翼,產狀較緩而穩定;西翼為倒轉翼,產狀較陡。次級褶皺發育。原始沉積的鐵礦層同圍岩一起褶皺變形,背斜部分的礦體被剝蝕掉,而處於向斜部分的礦體被保留下來,成為目前的司家營鐵礦。
區內斷裂構造發育,主要有北北東,北北西和近東西向3組,多為壓性和壓扭性,時代多為中元古代以後。
區內出露的新太古界變質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強弱不均,以再生交代型為主,局部強烈地形成了較大面積的混合岩化花崗岩。
本區主要岩礦石的磁性和密度參數列於表3-4。表中數據表明:本區圍岩只具微弱磁性,密度也較低,礦石為強磁性、高密度。圍岩與礦石之間磁化率相差(30000~90000)×10-6·4πSI,剩磁相差(5000~10000)×10-6·4πSI,密度差為0.76×103kg/m3,可見本區鐵礦與圍岩之間有明顯的磁性和密度差異。
表3-4 司家營異常區岩礦石物性參數表
礦石的磁性資料還表明:當全鐵品位在25%~40%之間時,磁性與含鐵品位呈正變,但含鐵品位大於40%時,其磁性則略有下降,且無規律。另外,鐵礦石的磁性還與氧化程度密切相關,氧化程度越深,磁性越弱。
(三)磁異常特徵及解釋推斷
1.航磁異常(圖3-17)
航磁異常處在低值的負磁場背景中,呈近南北向狹長帶狀分布,正異常范圍南北長13km,東西最寬3km,在李興庄地段正異常寬度最小,不足1km,該處兩側均有較強的負異常分布,極小值在-1500nT以下,以此處為界異常分為特徵截然不同的南北兩部分:
北部即為司家營北區,本區南北長4km,異常強度高,梯度陡,極大值近4000nT。在異常南段司家營以西形成東西向平行排列的3個封閉異常,即Ⅴ、Ⅵ、Ⅶ異常,顯示了礦體的多層疊加,整個異常梯度為東陡西緩,反映了礦體總體向西傾斜。在正異常的北部有寬大的半環狀負異常相伴,極小值-1200nT,系由礦體傾斜磁化引起的。
圖 3-17 59-141、59-1412航磁 ΔT平面圖 ( 單位: 100 nT)
圖 3-18 地磁 ΔZ 平面圖 ( 單位: 100 nT)
在正異常北部負異常區的西北方,有一個橢圓狀的升高小異常,編號為 74-25,極大值在 400 nT 以上,正負值幅度達 1000 nT,西北側有極小值異常,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磁鐵礦床 ( 杜峪鐵礦、規模中型) 的反映。
李興庄以南異常強度顯著降低,梯度也逐漸變緩。正異常分成了平行相伴的東西兩支: 東支是司家營南區,由Ⅲ、Ⅳ號異常組成,南北長6km,寬1 ~1.5km,極大值2700nT。在杜營以南的西支為59-1412異常。即大賈庄區,由Ⅰ、Ⅱ異常組成,長7km,寬1 ~4km,異常寬緩,極大值1600nT,梯度東陡西緩,也反映了礦體的西傾。
2. 地磁異常 ( 圖 3-18)
地磁異常與航磁十分吻合,司家營南、北兩區地磁異常帶總長 10. 5 km。北區異常帶長 4 km,強度高,一般 1000 ~5000 nT,梯度東側陡而西側緩,極大值帶的東側斷續出露鐵礦層,造成異常局部扭曲或正負交變,極大值在 13000 nT 左右。
N 26 勘探線 ( 圖 3-19) 和 N10 勘探線 ( 圖 3-20) 處,異常膨大,強度高,前者反映了礦體厚度和延深都很大; 後者反映了緊密倒轉向斜構造使礦體增厚。
圖 3-19 司家營鐵礦北區 N26 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北區正異常帶的北部為大范圍負異常所包圍,極小值-1000nT,系由磁鐵礦層斜磁化引起。
在負異常區內,有兩處正異常突起,零值線封閉呈葫蘆狀和橢圓狀兩個小異常,它們皆由規模相對較小的鐵礦所產生。其中杜峪異常(即航磁74-25異常)經驗證及勘探為中型鐵礦床。
南區異常帶長6.5km,強度由北向南逐漸降低,一般500~1000nT,梯度也為東陡西緩,但沒有北區那麼明顯。北端異常值較高,極大值為1×104nT左右,范圍較窄,北部與北區異常之間有負異常分開,極小值近-3000nT,兩側負異常明顯,主要原因是南區礦體的北端受傾斜磁化影響所致,可能還與該處礦體埋藏淺、下延有限有關,在圖3-21上礦體傾斜一側負值近-3000nT,在礦體上還有近3×10-5m/s2的剩餘重力異常。
圖3-20 司家營鐵礦北區N10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圖3-21 司家營南區S16線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在異常帶的中段大范圍內異常寬度增大,強度也較高,極大值在9000~3000nT,由北向南漸次降低,說明該處礦帶較寬礦層比較穩定,異常帶東側負異常值由北向南逐漸減小,礦體埋深也由北而南加深,如S38勘探線(圖3-22)處,東側負值基本消失,計算埋深128m及105m,實際見礦深度為130m。
圖3-22 司家營南區S38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異常帶南段,強度很快減弱,極大值不足1000nT,說明礦帶收縮變窄。
大賈庄異常帶位於南區異常的西側,相互平行,長7.5km,最寬處近2km,異常寬緩,極大值3500nT,梯度東陡西緩十分明顯。異常帶北端有大范圍負磁場包圍,極小值-2700nT,也由礦體傾斜磁化引起。異常帶中段的東側有一南北向負異常帶與南區正異常帶分開,極小值-200nT,系與礦體產狀有關。
3.磁異常的推斷解釋及驗證
以大賈庄異常為例。該異常帶處在第四系覆蓋層地區,具有變質鐵礦的典型特徵,推斷為鐵礦帶引起,其依據是:
1)異常走向與片麻岩一致,為南北走向。
2)傾向與片麻理一致,異常梯度西緩東陡,東側伴有微弱負值,說明礦層西傾。
3)向下為有限延深,以異常北端反映最為明顯,由於傾斜磁化結果,北端有負異常圍繞。
4)磁化率較強,根據2、54兩條勘探線計算,所得磁化率分別為24000×10-6·4πSI及29000×10-6·4πSI。此值比前述磁鐵礦石的磁化率值為小,原因是剖面計算所得數據系整個礦帶的磁化率,而礦帶由多層礦組成,中間夾有變質岩,因此礦帶比礦石的磁化率為小是不言而喻的。
在異常北端第2勘探線附近(圖3-23),異常梯度較陡,兩側均有負值,說明該處礦帶埋藏較淺,為有限延深,計算求得左邊異常礦層的頂端埋深為90m,寬104m,驗證結果,甚為接近。右邊異常的礦體延深更小。在異常南段異常寬度大、強度高的54勘探線(圖3-24),用兩種方法計算礦層頂端埋深為179m及176m,寬214m及210m,兩者甚為接近,第一個驗證孔ZK1孔布置在極大值偏西100m以內,結果於144m見礦,實際埋深與計算結果甚為吻合。在礦體上還有近1×10-5m/s2剩餘重力異常。
圖3-23 大賈庄區2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圖3-24 大賈庄區54勘探線綜合剖面圖
(四)礦床地質(圖3-25)
司家營礦區只有北區出露有小的鐵礦露頭,後擴大為大型鐵礦,以隱伏礦為主,南區和大賈庄區全部為隱伏礦床。勘探結果顯示司家營鐵礦全長10.5km,各區礦床情況簡述如下:
1.司家營鐵礦北區
礦區地層為中元古界長城系常州溝組、大紅峪組和太古宇單塔子群白廟組。後者岩性主要為變粒岩夾磁鐵石英岩及片岩類。含礦圍岩以白廟組三段上部黑雲斜長變粒岩為主要岩石,又是礦體直接圍岩和主要夾石層。呈漸變關系。變質岩地層近南北走向,傾向西,傾角為40°~45°。
圖3-25 司家營鐵礦區礦體分布示意圖
北區礦體長4km,從出露的鐵石山觀測,以厚層鐵礦為核心,兩側對稱出現黑雲變粒岩。東翼岩層走向南北,傾向西,傾角40°~60°;西翼傾角較大。礦體呈層狀或似層狀平行帶狀排列,礦體層位穩定,厚度變化不大,向斜核部礦體加厚。
北區礦床由4個礦體組成,自東向西分述如下:
Ⅰ號礦體:長2150m,南延為南區主要礦體,為司家營鐵礦最大礦體(全長8350m),最大厚度213m,最薄25m,一般40~50m,平均厚55m。沿傾斜延深200~300m。
Ⅱ號礦體:呈扁豆狀或紡錘狀,位於礦區中部Ⅰ號礦體西側150m處,全長900m,最大厚度80m,一般厚30~60m,最大延深800m。
Ⅲ號礦體:位於礦區北部Ⅰ號礦體北段西側50m處,長2800m,由多層礦組成,一般厚100~200m,最大厚度300m,最小厚度50m,平均厚130m。延深較大,400~600m,有的地段斜深800~1200m,厚度仍很穩定,並有越向深部越趨完整的趨勢,這種厚大礦體的形成主要由於褶皺所致,Ⅲ號礦體本身就是一個緊密的倒轉向斜構造。
Ⅳ號礦體:位於礦區北部Ⅲ號礦體西側150m處,全長1600m,呈似層狀產出,礦體最厚60m,最薄13m,一般20~40m,最大斜深800m,最小160m,一般300~500m。礦體直接被中元古代地層不整合覆蓋。局部地段礦體被剝蝕。
礦石礦物成分簡單,以磁鐵礦、假象赤鐵礦為主;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礦石類型有兩類:磁鐵石英岩類和赤鐵石英岩類。
礦石為條紋狀構造,主要為貧礦石,TFe品位30%。少量為緻密塊狀及砂狀礦石組成富礦,品位45%~55%,平均50%,最高達60%。
在司家營礦區的貧鐵礦中,賦存著一部分小富鐵礦體,多集中在礦體的中部,多呈似層狀,透鏡狀或脈狀順層產出,與貧礦體產狀一致,二者界線清楚。最大的富礦體長150m,平均厚7m,斜深200m;其他富礦體長多在100m左右,厚1~5m或更薄。富鐵礦石以磁鐵礦為主,次為假象赤鐵礦、鏡鐵礦,可分為磁鐵富礦和赤鐵富礦兩大類。富鐵礦石的TFe品位一般為45%~55%,最高可達60%,平均50%左右。富鐵礦體的周圍都具明顯的熱液蝕變現象,可以認為富鐵礦體的成因類型應屬於混合熱液型。
2.司家營鐵礦南區
區內幾乎全部被第四系所覆蓋,據鑽孔資料,含礦圍岩為白廟組三段黑雲斜長變粒岩、均質混合岩及混合花崗岩。礦體北起李興庄,南至大孟庄,只有一條主礦體,全長6200m,一般厚40~150m,最厚203.66m,平均厚120m。由北區Ⅰ號礦體延伸而來。
礦石由磁鐵礦,假象赤鐵礦、赤鐵礦、石英、鐵閃石、綠泥石和碳酸鹽等組成。礦石多為細粒變晶結構,氧化礦石和磁鐵富礦顆粒略粗。礦石構造以細條紋、條紋狀為主,條帶狀少見。磁鐵富礦呈緻密塊狀或粉末砂狀。礦石平均品位為31.71%。其中磁鐵礦31.26%,赤鐵貧礦33.76%,磁鐵富礦50.48%。
3.大賈庄礦區
礦區南北長8km,東西寬2.5km,基岩全被第四系覆蓋。鑽孔所見為白廟組三段黑雲斜長變粒岩、雲母石英岩等。混合岩化作用的產物均為均質混合岩。礦層頂板多為均質混合岩,底板及夾層一般為黑雲斜長變粒岩、雲母石英岩。
礦區共劃分為6個礦體,其中Ⅰ、Ⅱ號礦體規模較大,Ⅲ、Ⅳ號礦體較小,各礦體呈層狀產出,走向均呈北西向、北東向,傾向南西、北西,傾角40°~50°。
礦石礦物成分簡單,有磁鐵礦、假象赤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礦石結構以細粒為主,條紋狀構造。局部見條帶狀構造。含礦平均品位31.71%~34.09%,局部見富礦,富礦品位49.91%~52.22%。礦床類型屬於沉積變質型。
⑵ 請教房產契稅90平方米如何計算,包括公攤面積嗎復式按什麼計算呢
契稅按3%-5%,你們地區的規定不知道,就是你購買房的全額費用乘稅率
印花稅為銷售不動產,按萬分之三納稅,
復式只按照單層的面積計算、房產證是多少就算多少、
⑶ 板塊構造學說簡介
板塊構造,又叫做全球大地構造,它是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說的進一步引伸與發展。1912年,魏格納(Wegener A L)提出大陸漂移學說;20世紀60年代,赫斯(Hess H H)和迪茨(Dietz R S)提出海底擴張理論;1965年,威爾遜(Wilson J T)提出轉換斷層和板塊構造的概念,由此產生板塊構造學說。這個學說直到現在仍在繼續發展。
(一)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思想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在固體地球的上層,存在比較剛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較塑性的軟流圈。岩石圈並非是整體一塊,它具有側向的不均一性,被許多活動帶如大洋中脊、海溝、轉換斷層、地縫合線、大陸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體,這些塊體就是所說的板塊。換言之,整個岩石圈可以理解為由若干剛性板塊拼合起來的圈層。板塊內部是穩定的,而板塊的邊緣和接縫地帶則是地球表面的活動帶,也是發生構造運動、沉積作用、岩漿活動、火山活動、變質作用、地震活動的主要場所,又是極有利的成礦地帶。岩石圈板塊是活動的,並以水平運動佔主導地位,可以發生幾千千米的大規模水平位移。在漂移過程中,板塊或分散裂開,或碰撞焊合,或平移相錯。這些不同的相互運動方式以及相應的各類活動帶的產生、轉化和消失,決定了全球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總之,板塊構造說是海底擴張說的發展和延伸,而從海底擴張到板塊構造,又促進了大陸漂移的復活。因此,人們稱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為不可分割的「三歩曲」。
(二)岩石圈板塊的劃分
1968年法國地球物理學家勒皮雄(Le Pichon X)根據各方面的資料,把全球岩石圈劃分成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圖7-5)。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海洋外,其餘五大板塊既包括大塊陸地,又包括大片海洋。隨著研究工作的進展,又有人進一步在大板塊中劃分出許多小板塊。如美洲板塊分為北美和南美板塊;印度洋板塊又分為印度和澳大利亞板塊;東太平洋單獨劃分為一個板塊,稱納茲卡板塊;歐亞板塊中分出東南亞板塊以及菲律賓、阿拉伯、土耳其等小板塊。所有這些大小板塊拼接起來,就構成了全球的板塊構造,它既包含了板塊的分布和幾何特徵,又包括了它們相互的連接和運動關系。
這些板塊都是活動的,主要表現為大規模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水平運動。如太平洋板塊,從太平洋東部中隆生長脊新生長出來的大洋殼,平均每年以5cm的速度向西移動,2億年內可移動10000km。從東太平洋中隆至馬里亞納海溝的消亡帶正好為約10000km,而馬里亞納及其附近海底岩石年齡也正好為1.5億~2億年。這雄辯地說明太平洋底大約每2億年更新一次。
圖7-5 六大板塊的劃分
(據勒皮雄,1968)
(三)板塊的邊界及其類型
不同的板塊邊界,有著不同性質的相對運動形式。岩石圈活動帶的板塊邊界,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
1.離散(張性)型板塊邊界 主要出現在洋中脊、中隆和大陸裂谷系統中。它是岩石圈板塊的生長場所,也是海底擴張的中心地帶。板塊在此做相背運動,板塊邊界受到拉伸、引張,故在洋脊軸部形成平行洋脊的張裂縫。其主要特徵是岩石圈張裂,基性、超基性岩漿湧出,並伴隨有高熱流值及淺震。隨著板塊的分離,地幔物質沿裂谷上升,造成較大規模的岩漿侵入和噴出活動,形成新的洋底,促使板塊邊界不斷增長。如大西洋中脊、東太平洋中隆等都屬於此種類型,在洋脊兩側分布有直線排列的火山。
大陸裂谷也屬於拉張性邊界。絕大多數裂谷為復式地塹構造,中間下陷最深,兩側為一系裂階梯狀斷層,主要為高角度正斷層。典型的裂谷位於隆起帶的頂部,如東非大裂谷、貝加爾裂谷等,垂直斷距可達數千米。在裂谷中火山活動比較頻繁,淺源地震比較活躍,有明顯的高地熱流異常。有一部分大陸裂谷被認為是胚胎時期的洋脊,可發展形成新的海洋。
2.匯聚(擠壓)型板塊邊界 是兩個板塊對沖、擠壓、碰撞的場所。由於兩個板塊在這里聚合,故構造活動強烈、復雜。按板塊匯聚性質,又可分為以下三種型式:
(1)島弧-海溝系(圖7-6)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邊緣。兩個都是海洋板塊,接觸處產生島弧-海溝系,如馬里亞納群島;海洋板塊和前緣帶有島弧的大陸板塊相銜接,在接觸處也表現為島弧-海溝系,如日本島弧-海溝、千島島弧-海溝、湯加島弧-海溝等,這里是兩個板塊相向移動、擠壓、對沖的地帶。
(2)山弧-海溝系(圖7-7)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直接接觸,在接觸處表現為山弧海溝系,即島弧不發育,而相當於島弧的海岸山脈發育,形成陸緣火山弧,如南美西海岸。
圖7-6 島弧-海溝系示意圖
(據Edward&Frederick,1976)
圖7-7 山弧-海溝系示意圖
(據Edward&Frederick,1976)
(3)山弧-地縫合線(圖7-8)兩個大陸板塊互相碰撞,陸殼彼此受到擠壓,形成山脈,標志兩個板塊縫合之處,稱為地縫合線,如雅魯藏布江地縫合線。
圖7-8 山弧-地縫合線示意圖
(據Edward&Frederick,1976)
3.平錯(剪切)型板塊邊界 兩個板塊沿邊界互相錯動,兩側板塊不發生褶皺、增生和消亡,只有剪切錯動的邊界,但淺震活躍。轉換斷層就屬於這種性質的邊界。它一般分布在大洋中,但也可以在大陸上出現,如美國西部的聖安德烈斯斷裂,就是一條有名的從大陸上通過的轉換斷層。
轉換斷層是威爾遜於1965年提出的一種新型斷層,它構成了板塊構造模式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如圖7-9所示,大洋中脊常為垂直於它的橫斷層所錯開,並常切成許多段。從表面看,這些斷層非常像平推斷層,但經過地震發震機制等的研究,它又和平推斷層有許多差異。
圖7-9 轉換斷層塊狀示意圖
圖中大洋中脊被平推斷層錯開(兩個大黑箭頭表示運動方向),洋脊兩側海底持續擴張(白箭頭所指方向),結果使斷層兩盤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小箭頭所示),而在洋脊以外地段斷層兩盤向同一方向運動
轉換斷層在海底常形成一些深溝,水平斷距可達數百千米。著名的美國西部聖安德烈斯斷層為一右旋斷層,其西盤向北移動達1100km,是有名的地震帶。從前被認為是一條平推斷層,威爾遜和瓦因根據地磁資料,證實它是一條錯開太平洋中隆的轉換斷層。
(四)板塊的擴張與俯沖
板塊的運動,是一種繞極旋轉的運動,因此,洋中脊各段的擴張速度是不一致的。擴張速度必定在擴張赤道最大,在擴張極為零。在冰島有好大一段中脊裂谷出露於水面上,它是大西洋中央裂谷的直接延伸部分。1967年起,以梅森為首的一批英國學者,在冰島裂谷區設置了大量標桿,他們利用激光系統定期測量標桿之間的距離,其精度可達千分之幾厘米。測量結果表明:在幾年中不同地段擴張5~8cm。這直接地證明了板塊在不間斷地擴張著。
在板塊擴張過程中,還伴隨有下降運動。因而隨著板塊的擴張,離洋中脊距離加大,洋底深度相應增加。在洋中脊軸部火山活動強烈之處,多形成火山島。這些火山島在波浪作用下,頂部被削平形成平頂的火山島(又稱平頂山),並隨板塊向外邊擴張、邊沉降。有的平頂山,往往被數千米厚的珊瑚礁覆蓋著。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它的生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在水深90m左右生長。如果海底水深穩定不變的話,珊瑚礁向上生長只能到一定程度。有數千米厚珊瑚礁的存在,必然是在礁體不斷增高的同時,礁體生長的基底在不斷發生沉降,才能使珊瑚保持淺水的生活環境。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馬紹爾群島西北端的埃尼威托克環礁鑽了兩口井,鑽孔穿透了珊瑚礁層而達到玄武岩,終孔深度分別為1267m和1405m。由此推斷,洋底從始新世形成平頂山以來,大約下沉了1200多米。因此洋底的沉降速度,平均每年約0.02~0.03mm。當平頂山推移到海溝時,可隨板塊傾沒於海溝,與洋殼一起消亡。
當洋殼板塊向兩側擴張推移,遇著大陸板塊而彼此相碰時,會向下俯沖於大陸板塊之下(圖7-10)。這一俯沖部分稱為俯沖帶。俯沖帶向下進入到地幔,與地幔物質熔融同化,使這部分板塊消失,所以也稱為消亡帶或俯沖消減帶。美國地震學家貝尼奧夫曾通過地震研究肯定了此帶的存在,故在地震學上把俯沖帶稱為貝尼奧夫帶(或畢鳥夫帶)。俯沖帶的傾角,一般為45°左右。從地震震源深度和分布得知,俯沖深度一般為300千米,少數地區深達720千米。由於板塊俯沖下彎,就形成了海溝。當俯沖帶俯沖到距地表150~200千米時,洋殼岩石進入地幔,由於兩個板塊摩擦生熱,使俯沖的洋殼岩石部分熔融。熔融成的岩漿,上升噴發地表,於距深海溝約150~200千米處的仰沖板塊一側形成火山,構成火山島,稱為火山島弧。如阿留申群島、千島、日本、琉球等都是明顯的島弧。當俯沖板塊直接沿大陸邊緣俯沖,則火山沿大陸邊緣成帶狀或弧狀分布,不成島弧,而是像南美安第斯山脈這樣的帶狀構造山系。
圖7-10 大洋板塊碰撞俯沖現象示意圖
(五)板塊運動與海洋演化
按照板塊構造理論,在海洋中有洋殼分裂、地幔物質湧出、新洋殼的生長;而在大陸上也有同樣的現象,大陸裂谷就是這樣的地帶。東非大裂谷正處於陸殼開始張裂,即大洋發展的胚胎期。倘若裂谷繼續發展,海水侵入其間,好像紅海和亞丁灣一樣,被認為是大洋發展的幼年期。如果再繼續擴張,基性岩漿不斷侵入和噴出,新洋殼把老洋殼向兩側推移,擴張速率以每年5cm計算,大約經過1億年後,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大西洋」。板塊學說認為大西洋就是正處於大洋發展的成年期;而太平洋的年齡比大西洋要老,它正處於大洋發展的衰退期;地中海是寬闊的古地中海經過長期發展演化的殘留部分,代表大洋發展的終結期;印巴次大陸長期北移,最後和歐亞板塊相撞,二者熔合一起,形成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地縫合線的形跡,地縫合線代表大洋發展的遺痕。
據上所述,海洋從開始形成到封閉,可以歸納為下列過程:大陸裂谷→紅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縫合線。這一過程被稱為大洋發展旋迴或威爾遜旋迴。
⑷ 3.4米層高90平米能做成復試嗎
這個高度完全可以做個小閣樓了,一般不影響活動的層高是2.3米,你這個隔兩層都可以達到了,不過我個人建議一層做2.75,跟稍微矮點的平層差不多了,二層做2米,雖然有點局促不過基本不影響活動,作為儲物間或者備用客房完全沒問題,,或者二層高一點,視野也好一點,一層作為備用間,
⑸ 有利區綜合評價
4.3.2.1 有利區優選標准
依據我國泥頁岩氣資源特點,將泥頁岩氣分布區劃分為遠景區、有利區和目標區三級。依據貴州省泥頁岩氣發育地質背景和條件、貴州省泥頁岩氣勘探程度,參考《全國泥頁岩氣資源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項目》確定的海相、海陸過渡相泥頁岩氣有利區優選標准,確定了貴州省泥頁岩氣有利區優選標准見表4.23,表4.24。在此基礎上,對各自項目優選出的頁岩氣有利區進行了進一步優選評價。
表4.23 海相泥頁岩氣有利區優選標准
表4.30 龍潭組有利區泥頁岩氣資源量分布表
黔西南關嶺崗烏-晴隆光照有利區泥頁岩氣地質資源量2160.60×108m3,占黔西南龍潭組有利區總資源量的55.1%,可采資源量388.91×108m3;普安地瓜-青山有利區泥頁岩氣地質資源量1339.33×108m3,占黔西南龍潭組有利區總資源量的34.1%,可采資源量241.08×108m3;興仁巴鈴-安龍龍山有利區泥頁岩氣地質資源量424.44×108m3,占黔西南龍潭組有利區總資源量的10.8%,可采資源量76.40×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