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
中國書畫是中國嘉德重要的拍賣業務,分設「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及「中國當代書畫」三大項目。自2009年以來,全球中國書畫交易中心已經移師北京。在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各個時代名家書畫精品的成交價屢創新高,收藏群體日漸龐大且日趨成熟,收藏品味不斷提高。「中國近現代書畫」一直是中國嘉德的強項,許多近現代重要書畫家作品的成交紀錄更是在這里誕生;從一九九八年起,隨著收藏家對古代書畫的興趣日趨濃厚,古代作品交易量增大,中國嘉德開辟「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精心徵集清代以前流傳有序的歷代珍品,促進了國寶級作品的海外迴流,以及民間稀世瑰寶的價值定位和提升;二零零五年,中國嘉德新設「中國當代書畫」項目,在注重個人原創風格和藝術品味的同時,充分考慮美術界的專業評論及市場的反饋,在開發這片廣闊的潛在市場同時,做出我們專業的判斷和富有價值的前瞻引導。
一九九五年以來,中國嘉德先後為海內外著名藏家舉辦專場或系列專題拍賣,如「楊永德藏齊白石書畫」、「傅抱石精品暨張氏藏中國書畫」、「集珍—三家藏張大千、黃賓虹、齊白石書畫」專場等都取得極大成功,贏得了海內外收藏家的廣泛好評。 中國嘉德自一九九四年秋季推出瓷器工藝品拍賣專場以來,業務發展迅速,拍品持續保持高檔水準。曾經分別以671萬元成交了《明宣德青花龍鳳紋十棱洗》和以440萬元成交了《清雍正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天球瓶》等重器。二零零二年,一對清初黃花梨雕雲龍紋大四件櫃以943萬元刷新中國古典傢具拍賣世界紀錄,引起國際關注。二零零三年,「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取得空前成功, 143件拍品全部順利成交,其中唐代「大聖遺音」伏羲式琴等諸多拍品接連創造世界紀錄。
二零零四年,首次推出的「尊崇之美—佛像藝術」以1288萬元的成交額贏得了業內人士的喝彩。同年,一件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拍品以3575萬元成交,這件集繪畫、書法、碑帖及織錦技術於一體,深藏禁宮,又博得清朝歷代皇帝珍愛之物的驚現拍場,創造了中國皇家藝術品在市場上新的收藏與投資空間,不僅創造了中國緙絲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同時也刷新了《石渠寶笈》著錄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二零零五年「錦綉絢麗巧天工—耕織堂藏中國絲織藝術品」作為全世界首個中國絲織品專場拍賣, 203件拍品總成交 4423萬元人民幣,成交率超過90% 。 油畫雕塑拍賣是中國嘉德最早設立的業務項目之一,一九九四年春季舉行首場油畫拍賣,次年增設雕塑作品拍賣項目。
無論是中國老一輩油畫家的早年力作,還是當代藝術家的新銳作品,在中國嘉德都有優秀的拍賣紀錄。一九九四年的首場油畫拍賣會上,陳逸飛西藏題材的《山地風》便以286萬元創下當時中國油畫拍賣最高紀錄。一九九五年,劉春華創作的著名油畫《毛主席去安源》以605萬元成交,二零零五年,陳衍寧的《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以1015萬元成交,中國油畫拍賣紀錄不斷刷新。二零零六年春季,孟祿丁、張群合作的《在新時代——亞當夏娃的啟示》以627萬元成交,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創下市場新紀錄。
中國油畫拍賣市場經過十年的培育,自二零零三年始,開始出現實質性的飛躍,越來越多的國內中青年成功人士關注油畫的收藏,眾多國際收藏家也開始積極跟進國內的油畫市場,在拍賣場上形成了國內外收藏家爭購的局面。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品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從不同角度得到了市場的肯定。從二零零五年開始,春秋兩季「中國油畫及雕塑」拍賣專場總成交額已突破兩億元,年增長幅度近四倍。二零零六年秋,中國嘉德推出「中國當代藝術20年」專題,以更加系統、完整和學術化的立場,大力推動市場健康穩定地發展。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推動了文明的傳播,因此,藏書家向來都被封有「書香門第」的雅稱及贊譽,雖然圖書典籍因為歷史的浮沉而歷經劫難,隨著數碼時代的來臨,人們對於書本的喜愛初衷不變,對於藏書的追求亦有增無減。
一九九四年秋季,中國嘉德在中國大陸首創古籍善本專場拍賣,此項目成立至今,多次創下世界紀錄。在這個平台上,沉寂千年的唐人寫經、藏家競逐的宋元秘本、絢麗精湛的明清版畫、書藝上乘的名人尺牘……,逐一被公私藏家欣然攬入囊中,獲得了新的歸宿。二零零三年,一代珍玩《唐賢寫經遺墨》、國寶級的海內外孤本《婺本點校重言重意互注尚書十三卷》,以及於一九二二年流出故宮的《題宋版通鑒總類》,相繼出現在中國嘉德的古籍善本拍賣場上。二零零五年,《過雲樓舊藏》集體亮相並以2310萬元的價格整體成交,百年傳奇得以延續。
十餘年來,中國嘉德還配合政府部門,促成了包括「翁氏藏書」、「朱熹春雨帖」、「出師頌」、「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和「陳澄中舊藏」等國寶級古籍善本入藏國家級文博機構,多次獲得政府表彰。 以科學技術鑒定為基礎的珠寶翡翠拍賣,深受投資人和收藏者的關注和喜愛,設計新穎、品質優異的珠寶翡翠拍品不僅直觀承載其現實價值,更能蘊含長期的保值增值潛力。高品質珠寶翡翠的價值高度濃縮,不僅是最便於收藏、攜帶和轉移的財產,而且還具有極強的佩戴性和裝飾性。對於初入門者,這也是一項相對來說易於學習辨別真偽的收藏項目。隨著自然資源的日益匱乏,一流的珠寶翡翠同其它類型的傳世文物精品一樣,擁有很高的收藏與升值空間。
中國嘉德自一九九五年春季開始在中國大陸開創珠寶首飾拍賣,面向海內外廣泛征瑰集高品質及最有特點的珠寶翡翠飾品,多有拍賣佳績。
二零零四年亮相的鍾表專場拍賣雖屬初創,但亦留下不俗業績。二零零六年開始,珠寶、翡翠與鍾表項目聯手,期望合力打造全新平台,為收藏家提供更為周到的專業服務。
一九九四年中國嘉德首創為社會大眾收藏服務的「大禮拜拍賣會」,它在秉承規范操作的基礎上,以平易朴實的風格帶給人們全新的市場機遇,享譽京城內外。一九九五年「大禮拜拍賣會」更名為「周末拍賣會」,每逢單月的第二個周末定期舉行,拍品包括名人字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古典傢具、珠寶翡翠、鍾表相機等諸多門類。二零零五年,適應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需求,「周末拍賣會」變更為「四季拍賣會」,徵集拍品的檔次和市場定位較之以往有較大的提高,拍賣會周期為每季度一次。
「四季拍賣會」首次亮相即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及鍾表拍賣項目,無論在拍品質量、交易規模還是成交總額各個方面,都高居同類拍賣會首位,在文物藝術品中端市場佔有十分重要地位。
B. 中國十大名琴中唐代的九宵環佩 大聖遺音 太古遺音以及明代的奔雷 保存在哪個博物館拜託了各位 謝謝
說到千古名琴,當然就要談到傳世唐琴。雖然唐琴並非現存最古的琴器,但唐朝卻是琴文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之一, 現存的傳世唐琴並不多,主要包括:詩夢齊舊藏的「九霄環佩」,汪孟舒舊藏的「春雷」、「枯木龍吟」,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聖遺音」,上海吳金祥舊藏的「九霄環佩」,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春雷」(原張大千藏),山東博物館的「寶襲」,北京曹桓武舊藏的「雲和」,李伯仁舊藏的「飛泉」、「獨幽」,旅順博物館的「春雷」,查阜西舊藏的「一池波」,管平湖舊藏的「冥王」,馮恕舊藏的「松風清節」,成公亮所藏的「秋籟」等。
C. 大聖遺音的流傳歷史
天寶十四年(755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明皇奔蜀,太子李亨即皇帝位於靈武,改元為至德元年(756年),干支為丙申,「大聖遺音」琴為李亨即皇帝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
由於「大聖遺音」琴的斫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故所作之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其渾厚感來源於琴面的弧度,弧度大琴面肥厚,氣度自然渾厚了。由於琴面比較渾厚,在琴之兩側、項與腰兩處向內收縮的部位,出現了厚逾兩側的不協調現象,從而影響到琴型整體的秀美,故將收縮進去的部位之上下邊沿加工做成圓楞,使邊側上下楞角向中間移動,在視覺上減弱了側面厚度的突出差距,在琴額之下,亦因琴面肥厚,採取了由軫池向外加工成斜坡形,以減薄琴額之厚度,所以這張唐代宮琴氣象渾厚而絕無絲毫蠢笨之感。
與傳世的常琴相較,「大聖遺音」琴的斷紋也表現出時代特點,在某些部位出現有較為寬大的斷紋,即大蛇腹紋,在大蛇腹紋之間又出現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在這兩種斷紋的表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現象:大斷紋已略有翹起如劍鋒,且露出點點白色顆粒及一絲鹿角灰漆胎,它是隨著漆質老化而先期斷裂出來的。而細小的牛毛斷則是隨後陸續發生的。南宋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講古琴時說斷紋是「愈久則斷紋愈多」,所指就是這種現象。
在文獻記錄中還沒有看到唐朝有專為宮延服務的永久性作坊的設置,那麼,一位有名的技術工匠,他被徵召來為皇家製作,與平素的製作不可能沒有相同之處。這張至德無年的御制琴是中唐琴的標准器,以它所具有的各項特點,不僅可以准確地識別中唐時期的製作,且對於辨別盛唐與晚唐之琴亦具有莫大的參考價值。
琴為靈機式, 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殼,金徽玉軫,圓形龍池,扁圓形鳳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體蛇腹斷紋,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上刻草書「大聖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至德丙申為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中唐之始,池兩側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台」十六字,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軫足,細鏤絛結及旋瓣花紋,為明朝所制。迄今已近一千二百五十年,傳世既久,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剝落,木質亦接近朽蝕。足端雖纏裹織物並嵌塞木片仍難固定。張弦稍緊,既有損琴背虞,幸好管平湖先生有安裝銅足套之法,為此王世襄先生特請銅器修復專家高英先生製作銅套並仿舊染色,再請金禹民先生鐫刻八分書題記「世襄、荃猷,鬻書典釵,易此枯桐。」十二字。又請管先生安裝銅足套於孔內,不僅天衣無縫,且琴音絲毫無損,效果極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彈五百年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神農氏唐琴,不僅琴名「大聖遺音」與此琴完全相同,漆色、斷紋、池沼、年款也絕為相同。因而兩琴應制於同時,出自同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琴鑒定家鄭珉中先生認為此琴屬中唐之始,雷氏為宮中所造,應是唐琴的標准器。歷經千年,而未曾破腹大修,極為難得。
楊時百先生《藏琴錄》龍門寒玉一則稱「虞君得鶴鳴九皋與李君伯仁所藏獨幽及飛泉,錫君寶臣藏大聖遺音,武英殿陳列所長安之年制者五琴,池下皆有印方二寸玉振二字,絲毫不爽。西園主人因大聖遺音『玉振』印上有方印『困學』二字,定為鮮於伯機印,或『玉振』亦鮮於樞印也。……皆鴻寶也。」表明此琴曾經為元朝著名書法家、詩人鮮於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收藏。上述五琴,管平湖先生都曾親眼所見,並且有彈撫多年者。
管平湖先生認為九德兼備當推大聖遺音,所謂九德兼備是指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九種美好音色、韻味於一器,是古琴最為難得。大聖遺音琴原為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所珍有,一九四八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婦「鬻書典釵,易此枯桐」,即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最佳的一枚,為王世襄先生母親遺物。經著名琴家汪孟舒先生介紹,從錫寶臣先生之孫章澤川先生手中求得。至今五十五年間,視同拱璧,除文革十年被抄家之外,不曾須臾分離。
著錄:梁白泉先生主編《國寶大觀》第415頁。
D. 前輩們,古琴大聖遺音為什麼值1億多
一千多年的文物,文物價值在那裡。加上古琴一定的炒作熱度、收藏等等因素。畢竟人家幾百年的義大利有名的小提琴也差不多拍上這價位了嘛。
E. 北京嘉德拍賣公司怎麼樣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5月,是國內首家以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性拍賣公司,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大型拍賣會,以及4期「嘉德四季」拍賣會。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設有上海、廣州、香港、台灣、日本及北美辦事處。2012年10月,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香港舉行首拍,標志著中國藝術品拍賣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一步。公司創立23年來,已經成功舉辦1200餘專場拍賣,總成交額逾500億元,有近45萬件拍品在嘉德舉辦的拍賣會上成交。 經過中國嘉德的努力,諸多國寶級珍品如「翁氏藏書」、「唐摹懷素食魚帖」、「宋高宗手書養生論」等重要拍品,或從海外回歸大陸,或從民間流向重要收藏機構。歷年由博物館、美術館購藏的嘉德拍品,有宋高宗《真草二體書嵇康養生論》,上海博物館購藏;朱熹、張栻《春雨帖佳雪帖新祺帖》,故宮博物院購藏;隋人書《出師頌卷》,故宮博物院購藏;王羲之 草書《平安帖》,龍美術館購藏;李可染《井岡山》,龍美術館購藏等。同時,各項目不斷有突破區域性以及世界性藝術品拍賣成交最高價的紀錄。2007年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圖》以人民幣7952萬元的成交價使中國繪畫類作品拍賣價格首次超過千萬美元級別,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2011年春拍,4.255億元)、王羲之草書《平安帖》(2010秋拍,3.08億元)、唐代「大聖遺音」伏羲式古琴(2011春拍,1.15億元),清乾隆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2004年春拍,成交價3575萬元)、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2006春拍,成交價5280萬元)、明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2010秋拍,4312萬元),靳尚誼《塔吉克新娘》(2013秋拍,8510萬元)等以及郵品錢幣門類的多項珍品均創造了各項目的歷史最高價。
F. 奧運會開幕式彈的那張太古遺音是真的假的
仿製的吧 那把要是真的話就有點離譜了
G.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是九霄環佩、大聖遺音、枯龍吟、春雷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並沒有消失。
相關介紹:
1、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
2、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3、「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
4、「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
H. 大聖遺音琴的簡介
此古琴為圓首內收狹尾,項、腰各作內收淺弧形,相傳為神農式,琴面渾厚略呈半橢圓狀,項、腰作圓棱。通身漆黑色,退漆處露栗殼色及部分鹿角灰胎,以朱漆修補,發大小蛇腹斷間細牛毛斷紋。金徽。琴底發波浪形細紋斷。圓形龍池,直徑 7.6cm,扁圓鳳沼,長12cm,寬2.9cm。琴面為桐木斫,色黃質松,紋直而密,小弦外側自岳山至少徽有拼合痕,納音微隆起。紫檀岳尾,製作細潤精緻。額下由軫池向外微坡,護軫系原作,岳、尾均有後換痕跡,裝舊青玉軫足一副,足雕葵瓣紋,軫作6棱尖底,系明黃絲絛長穗。
琴池上方刻4cm許草書「大聖遺音」4字,池下方刻8.1×7.6cm細邊粗筆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兩側分別刻2cm許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4句16字。龍池內兩側上下有3cm許朱漆隸書腹款「至德丙申」4字。琴背銘文均系舊刻,曾填以金漆,字口均已斷出。
我們熟知的「琴」字原先即特指古琴,謂之「古」乃因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樂器,流傳悠遠,高韻雅音,貫越千年,不絕如縷。無論是皇家的廟堂之上,還是隱士的上林之中,無論儒生、道士還是僧人,都有傾聽者、傾慕者和擅長彈奏的大家。琴音中融會了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本源的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
「大聖遺音」琴是最珍貴的傳世古琴之一。此琴原寶藏於宮中,隨著清王室的衰落,昔日的古琴雅音漸被遺忘。清遜帝溥儀被逐出宮,故宮收歸國有後,清室善後委員會進行點查時,在養心殿南庫牆角發現此琴時,其似已被遺棄很久。當時,琴上既沒有弦,也沒有琴軫,架起琴弦的岳山也崩壞殘缺,又因屋常年漏雨,琴面大部分積上了一層厚厚的水垢,慘淡的灰白色看上去就像琴的漆面脫落殆盡的樣子,於是,這張稀世珍琴竟被登記為「破琴一張」。1947年,我院王世襄先生發現,並鑒定為唐琴。又經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恢復了漆色、斷紋與金徽的原貌。此琴以指扣琴背,音堅松有回響;按彈發音清脆,饒有古韻。我院古琴鑒定家鄭珉中先生(管平湖先生的弟子)認為此琴可稱故宮博物院最珍貴的一張古琴,可以做為鑒定唐琴的標准器。
I. 九霄環佩和大聖遺音那一個比較尊貴.
這兩個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名琴,很難說哪個更加尊貴,都是我國及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J. 「大聖遺音」唐琴共發現幾把
大聖遺音不止一件,「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