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證拍售 » 平定窯拍賣
擴展閱讀
密雲各小區物業電話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價高 2021-11-11 13:13:25
拍賣糧證 2021-11-11 13:12:04

平定窯拍賣

發布時間: 2021-11-08 15:24:15

1. 梅、化梅花潔白如銀殷紅如霞是哪首歌中的歌詞

《青花瓷》賞析 (方文山)首先跟親愛的網友們分享此次填寫傑倫新專輯里這首「青花瓷」的創作過程。前一陣子我認識了幾個鑒賞古董藝術的朋友,在與他們時而青銅、時而宋瓷、時而明清傢具等橫跨千年談古論今的聊天中,觸發我想用那些傳世的中華藝術品來當歌名的動機。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青銅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時期開始鑄造的青銅器來做為歌名,以青銅的厚實來象徵愛情的堅真;以千年斑駁的銅銹來比喻世事的滄桑;以器皿上難解的銘文來闡述誓言的神秘。但剛開始落筆時卻發現傑倫這首「青花瓷」的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於我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又因當時的青銅器也同時製作成殺敵的兵器,這顯得「青銅器」這三個字太過厚重笨拙,充滿廝殺的硝煙味,於是尚在構思中的歌詞尚未落筆便已放棄。
後來我再選定宋朝時曾盛極一時的汝窯瓷,主要是因為它的珍稀度。因為戰亂的關系,與釉料配方與燒制過程的窯變等因素,全世界現傳世的汝窯珍品竟只有70餘件,堪稱國之重寶,彌足珍貴。但問題又來了,因為純正上品的汝窯,只有一種顏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沒有任何花俏的紋飾,而且造型簡單素雅,在我看來猶如現今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雖有一種樸素的內涵,與經久耐看的質感,但總覺得不足以形容詭譎多變,愛恨兼具的愛情。雖然最後還是沒有用汝窯當歌詞名,但我在收集寫作資料的過程中,卻因為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詞句,觸發我靈感而寫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煙雨」。此話據傳語出宋徽宗,因當時的汝窯專供宋皇室使用,而窯官將汝窯瓷燒制完成後,請示宋徽宗為其色定名時,徽宗御批:「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此後,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此句另有一說為五代後周柴世宗所說)但後來我還是放棄用汝窯當歌名,除了因為它的特性不適用於纏綿悱惻的愛情外,汝窯的名字也稍嫌不夠凄美。幾經轉折,最終歌名才確定用初燒於唐代至今已綿延一千多年為中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藝術品—「青花瓷」。

當初當我確定了「天青色等煙雨」的歌詞後,沒多久就又順手寫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於是副歌第一行的關鍵詞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詞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出現的,它必須耐心的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才能夠在積雲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顏色出現。因為雨過天晴後才會出現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過來說,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還有,之所以用「煙雨」,而不用「下雨」,則純粹是因為煙雨的意境比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煙雨」此句來對仗較為白話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連用了二個「等」字,是為來強調愛情里最無力的無奈就是「等待」。換個散文式的說法就是:「那天氣的變幻莫測,那裡是我們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純凈被雨洗滌過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驟雨自然的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動而安靜的等待著不知何時才會出現的你。」
這首青花瓷里還出現「芭蕉」這個歌詞里較不常出現的植物,實在是因為個人對「芭蕉」這款植物的莫名喜愛,情有獨鍾。就像椰子樹會讓人聯想南台灣,棕櫚樹等同於熱情的海灘,仙人掌的場景則理所當然在沙漠一樣,不知怎地,對於「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會聯想起宋詞中煙雨江南里的蘇州林園。如李煜的長相思里就有「…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其實你只要仔細觀察宋詞里常出現的植物,「芭蕉」出現的頻率還頗高。另外日本著名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也是取芭蕉為自己的別名,這又讓芭蕉這植樹增添些文人氣質。

還有順帶一提的是「惹」這個字在歌詞中的用法,是我從六祖慧能那句著名的謁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中,得到的體會。因為「何處惹塵埃」其實也可寫成「何處「沾」塵埃」,或「何處「染」塵埃」,但因為沾與染的語意都沒有「惹」來的強烈,沾與染只是一種與他物接觸的用詞,但「惹」字卻有不請自來的招惹之意,主動性很強,比較具侵略與戲劇性。也因此,我用「門環惹銅綠」,而不用「門環染銅綠」;還有另一句歌詞我也是用「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也不用「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遇見」你」是同樣的道理。其實在「南拳媽媽」的《花戀蝶》中我就已經用了「惹」這個字,在第一段歌詞里「幽幽歲月、浮生來回、屏風惹夕陽斜..」,我用「屏風「惹」夕陽斜」來表示夕陽西下時因屏風的阻擋斜射進屋內的光線,而不用「屏風「遮」夕陽斜」。

最後,關於「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的詞意,在此容我再累字贅語的解釋一下;一場大雨後滿園的翠綠,空氣里充滿濕潤的水氣,芭蕉葉上滾動著晶瑩的雨滴,此時此景,最是詩意;還有那歷經風霜風吹雨打後,依舊鑲嵌在門板上只是多了些銹蝕斑駁的銅環,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這段文言詞句以景入情,然後再承接較為白話的下一段「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以為對仗。因為芭蕉與門環都是靜態的實物,只能被動的等驟雨,等歲月侵蝕後慢慢氧化的銅綠;但人稱代名詞的「我」卻跟芭蕉與門環不一樣,因為「我」是可以自由移動的,於是我偶然間經過江南小鎮邂逅「惹了」你,並不是被動的等你了,而是主動的去認識你。所以雖然同樣都是用動詞的「惹」,但其主動與被動性卻迥然不同,而且在這段詞里我一連用了三個「惹」字,字義相同,用法卻不同,饒富趣味。總之這首歌寫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評論
從《東風破》里的「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到《發如雪》中的「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離恨是歌者永恆的主題。《青花瓷》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彷彿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
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
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傑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聽到了《東風破》里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聽到了《發如雪》里前塵後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也聽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難忘的一生等待,甚至聽到了《愛在西元前》里風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愛的誓言……心中五味陳雜,漫天的思念翻滾如潮,而耳旁卻依然只是輕輕淡淡的吟唱而已,雲淡風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個字,我以為是這個「等」字。
一個「等」字,唱盡多少無奈和惋嘆。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卻只用淡淡的語調唱來,再平常不過,彷彿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賞花彈琴,只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痛苦嗎?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麼樣呢?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只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樣。
至少,我們能夠隔著千里山水遙遙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憶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的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麗,永遠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賞,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另外幾種解釋
(1)
這是我在知道中發現的一個解釋答案,如果單純作為藝術欣賞而言,我覺得這個更恰當......
第一段其實已經清晰地說明了歌詞所描述的對象,「我」一邊為素胚上色,一邊思念一個曾經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麗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畫不下去,縱是丹青聖手,瓶上的牡丹終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憂傷。從文筆和選用的意象來看,開首直敘,並不詞藻華麗,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韻雅緻的基調。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灣的說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內地的語言習慣。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全文的點睛之語,優雅而深情。有人誤認為「天正在等煙雨」等說法,是因為對青花瓷還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過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極少,也是最美麗的顏色。這種釉色必須在煙雨天才能燒出來,(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其實主要是濕度)所以說,煙雨天時出現天青色的決定性條件之一。「天青色等煙雨」不但詩話了語言,而且串聯「而我在等你」彰顯出伊人於「我」而言多麼的可貴。再加上動人優美的旋律,令人如聞天籟。「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畫面感極強,一石三鳥,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見景色,更以景襯情,唯美的場景給思緒抹上了淡淡的傷感。「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 為遇見你伏筆」依然秉承一邊勾勒青花一邊展開思緒,而伏筆一詞其實對以後的結局作了暗示。「我」是否與曾經邂逅的女子緣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同樣的旋律再次吟詠,一個「暈」堪稱絕妙,什麼是暈?我舉個例子,當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緩緩擴散,這就是暈。人說:「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朧的月光下,結局竟真的被打開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本句是一個標準的倒裝,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個喜劇結局。然而筆者更傾向於認為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現了幻覺,朦朧月光消逝,不過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 猶如綉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 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倒敘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見,匆匆話別的來龍去脈,依然是一邊勾勒一邊追憶。不得不說方文山有著天生的對文字的敏感,連續三個惹字用得極妙,雖然「簾外芭蕉惹驟雨」活剝自前人詩句。順便說說,這種方式也叫做「無理而妙」,最早來自元曲,顯然驟雨不是芭蕉惹來的,這樣說沒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來了。
(2)
一直以來,贊嘆方文山的填詞功力,「青花瓷」的出世又再一次被折服,了了數字,又為我勾勒出一副意象深遠的前生今世的畫卷。詞句清麗雋秀,典雅古樸,聽來舒暢又不失點睛之處,連連聽了好多天,欲罷不能。胸中有萬千感嘆妄一吐為快,卻又不敢輕易托出,生怕悟拙了原意,違背了作者的初衷,可性情始然,即便見笑了也無畏於直抒胸臆的表達,深信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解,沒有特定。
從歌曲中不難看出,文山兄用詞簡練,言簡意賅,但其中所表達的內容極為豐富,比如富貴大氣的牡丹含笑,被隱藏畫內的風華絕代的仕女,江湖兩岸的青煙升騰,月波流轉的縹緲不定,雨打芭蕉的急促,煙雨朦朧的江南偶遇,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一段盪氣回腸,可歌可泣的故事,且允己先賣個關子。
縱觀上下可謂動靜皆宜,聲色俱全。動態有徐徐輕騰的檀香、炊煙,被捕捉的水中月色,錦鯉的歡躍,雷雨前隨風飄擺的芭蕉;靜態有釉色陳鋪的仕女圖,牡丹的含苞待放等等,當這些躍然紙上,動靜間是可以互換的。說到色,那就更為華麗了,比如牡丹紅、芭蕉綠、水墨青、錦鯉花等,然這些顏色在青花瓷上卻呈現出的是樸素端莊的青白色,經文山兄的勾勒一下生動了許多。說到聲,要強調這一句:「極細膩猶如綉花針落地」,這是上好的青花瓷敲擊時如同綉花針落地所發出的細微清脆的聲音,繪聲繪色,形容妥帖。
說到歌詞的意境,每個喜愛歌曲的人內心都有一副寫意的畫卷。而我臆想:主人公幻想成為一名製作青花瓷的匠人,在給瓶身上釉時不由自主被女子的容貌深深吸引,窗外天色陰翳大雨將至,對岸江水濤濤,彷彿回至前朝,回到絕世女子的那個朝代,花前月下,女子莞爾一笑,蠱惑了在夢中游離的主人公,於是期待再次相遇,在夢中重逢。主人公在落款時也不忘女子的芳澤,筆鋒一轉,畫面來到江南小鎮,忽來的驟雨渲染了無法圓滿的結局,女子的背影在雨中消彌,縱有萬語千言也哽咽難訴,欲說還休。是否還有來世?可對女子的傾慕又何止朝升暮落?殷紅的落款宋體如杜鵑啼血印刻在傳世珍品上,生生世世的流傳。
最後重點說下歌曲本身「青花瓷」,從而引申到歌曲給我們展現的完美故事。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下青花瓷的歷史以及種類等,以便揣摩故事原委,青花瓷從唐宋元明清延至今可說在藝術品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一件稀世的青花瓷物件動則上千萬,在各拍賣會上也是香餑餑,隨著華人富商購買力的強勁表現,一件件珍品被華人擁有,也是讓人非常值得慶幸的,似乎有些偏題。可我要說的是這首歌隱含的一個故事正是「昭君出塞」,所描繪的這件稀世珍品是元代的「昭君出塞」元青花蓋罐,被日本出光美術館收藏。所以歌曲至始至終所表達的一種凄婉的思念不僅僅是單純的兒女情長,更深的是流露出這件藝術品流落海外的惋惜之情。
為什麼說文山兄寫的是「昭君出塞」呢?各朝各代青花瓷反映人物故事主題很多,而昭君出塞在其中較為出色,猶見在元宋年間,我主觀認為是元代的元青花。你可以用網路或者谷歌搜索出原圖元青花「昭君出塞」,「瓶腹繪九個人物,七匹乘騎,,另外兩騎當隱在山石後面,,。九個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騎在馬上,或搖鞭步行。馬上馱著弓弢、行囊。觀人物相貌、服飾有差別。其中騎在一匹白馬之上,懷抱琵琶,梳高髻的漢裝女子是王昭君,前後各有一胡服女子隨行。六名男子中,有的頭戴貂冠,髡發駕鷹,著胡服;有的戴氈笠,著漢裝。當是迎親的匈奴使節和漢朝送親的官員。畫面中山石掩映,蒼松、翠柳、修竹、芭蕉雜襯其間。疏密有致,布局勻當。」
再一一對照歌詞,瓶身牡丹,瓶底錦鯉,天青色等煙雨,簾外芭蕉,「王昭君」眼帶笑意,隔江千萬里。另外昭君的故事也永為世人傳唱,歷史對她的描繪是,「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天生麗質,聰慧,精於琴棋書畫,為平定匈奴的侵犯慷慨應詔和親。相傳昭君在選宮女前有位青梅竹馬的意中人,因她的美貌傳遍南郡,無奈入宮。更有詞中種種跡象表明這一點,比如「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去不了的地方是王昭君身處的西漢朝或當朝的北匈奴,,、「為遇見你伏筆」,,通過模仿漢隸字體在作品上與你相會,,、「暈開,,掩蓋,,了結局」,,王昭君的死史記沒有記載,結局如何不得而知,,、「落款時卻惦記著你」,,在落款時仍舊思念著你,作品上有你有我,三生有幸,,、「千年的秘密」,,漢朝距今千年,你的秘密經過窯燒千秋萬代的歌頌,,。我覺得較淺顯故事本身的一句為「仕女圖韻味被私藏」,古代選秀女入宮後都會邀畫師畫像,,仕女圖,,,從而通過畫師的筆和皇帝零距離接觸得到恩寵,也就是室寢,所以畫師給你畫的像的好壞是決定飛黃騰達、躍上枝頭變鳳凰的重要一步,但古代選秀也是黑暗的,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賄賂畫師,畫像被點上喪夫落淚痣,此乃大忌,因此被貶入冷官,錯過了與皇上的相見,一晃就是三年,歌詞用「韻味被私藏」實在是美妙。文山兄填詞一向隱晦又不失大氣,作品所述女子當然也不是普通的庸脂俗粉,當屬傾國傾城的王昭君。所以通篇都暗示了一個千古凄美的故事,隱喻作者被王昭君沉魚落雁之美所打動,睹物思人,通過精美的青花瓷傳達出無盡的思念。
古往今來,關於王昭君的詩詞歌賦有700餘首,繼李白,杜甫,王安石後,方文山卻以現代流行歌曲的形式表達出來,真謂用心良苦,讓我對他更為敬佩。
和著清幽委婉的曲風,一並了解青花瓷的前生今世後,我隔著年代久遠的青花瓷慢慢窯燒的時光彷彿嗅到中華民族千年情感的氣血和文脈,在古今月下潤出如白玉般的光澤。
(3)
周傑倫發了一張新碟叫《我很忙》,主打歌是為了改變以往的風格而使用的《牛仔很忙》,否則,一定是那首清新淡雅又意味深長的中國風格區——《青花瓷》!
這首歌的旋律、韻味都不用說,都是周傑倫歌曲中的極品!重要的是,這其中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先來看歌名:青花瓷。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一首歌的主題而已。但是,請看英文:china!這是什麼?是中國!外界說周傑倫不愛國的輿論已經把周傑倫逼急了,而正面交鋒則只會給傑倫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周傑倫和方文山設下了一個「伏筆」,用歌名表達愛國之情,而破解秘密的任務,就交給我們,交給了傑迷。
如果說,這只是周傑倫賣弄中國文化的一個介體的話,那這里還有證據。請看歌詞。
我們一句一句分析。因有不少歌詞是描寫青花瓷的,所以要把抒發情懷的歌詞細細品味。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第一句是描寫青花的顏色,主要是為了說明後面的花。這里的花是牡丹。就可以思考了吧!大家都知道,牡丹是中國的國花,而青花瓶上的花大多是梅花或菊花,牡丹自然是有,但確實不多!若是說「梅」或「菊」都是單字的花,搭配不方便的話,再看看下面。「心事我瞭然」?什麼心事?大概就是祖國統一吧!否則,前面干嗎要用不常見的牡丹呢?最後,「擱」和「隔」是諧音,所以就可以看成「隔一半」。什麼是「隔一半」的東西呢?當然是祖國了!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被私藏的韻味是什麼?想一想也能知道,就是台灣民眾渴望的統一啊!至於為什麼含苞待放,大概因為這即將成為事實了吧!後面表達了愛莫能助的思想,畢竟是他去不到的地方嘛!台灣那裡戒備森嚴,去了就會說搞台獨,當然不能隨便了!這也訴出了傑倫心中的無奈……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極細膩猶如綉花針落地。」我知道,那「錦鯉」是中國國旗的美麗圖案;「宋體落款」是字正腔圓的漢字文化;「隱藏千年秘密」是屬於中國千年的台灣島;而「極細膩」又是一種密碼的暗示!真是字字玄機,句句真理呀!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看到了?江南說的是長江南岸,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而且,中國江山美如畫,那美麗的潑墨山水畫說的就是中國!只可惜,在台灣政府,中國似乎是要被從他們的地圖中抹去的部分!這里,表達了周傑倫的憤慨之情!
最重要的,是副歌部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等的是什麼?是歌名:青花瓷,也就是中國!要知道,中國與台灣的關系不好,而人民能做的,只有等,等待台灣政權回歸中國!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江」?僅僅是江嗎?江最終將流入大海的呀。所以,這里的江代指大海!這樣就好說了!中國內地和台灣僅有一個海峽相隔,卻遙遙不見,相隔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你」還是中國。看來,周傑倫已經為回歸祖國做好一切准備了!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月亮能映到海里,打撈起月色就將海水打撈起來了。海峽小時,兩塊陸地連成一片,也就是一家人了!暈開了結局?看來結局一是確定的,就是時間問題了。就像打撈海水,沒有盡頭!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中國自顧自美麗?肯定不是!而是台灣像中國!不是像,是是!看來傑倫的決心不小,你們也該發現了吧!
不僅從歌詞部分,大家有沒有發現,傑倫雖然在表面上不停的宣傳自己的導演電影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這里,是否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秘密?

2. 北宋是怎麼滅亡的南宋又是怎樣建立的

首先北宋和南宋並不是分裂,而是因為當時的北宋滅亡,後面皇室無奈之下才建立了南宋。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而當時的北宋幾乎是沒有能力跟金朝對抗,金朝一開始進城,皇帝乾脆就不抵抗。直接跟金人說,你們想要搶什麼就搶什麼,只要不殺我就可以了。後來金兵確實是不殺皇帝,卻直接將徽、欽二帝抓走,因此兩位皇帝以及他們的家眷都淪為階下囚。

雖然說這個趙構逃到江南一帶了,但趙家人求和求習慣了,因次趙構剛剛建立南宋的時,就曾多次向金人求和。甚至為了取悅金人,趙構還殺掉了一代忠臣岳飛。但好在後期南宋開始了軍事重建之路,組建了幾支強大的軍隊,才得以抵抗強大的金國。

3. 方文山歌詞賞析心得體會500字

從《東風破》里的「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到《發如雪》中的「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離恨是歌者永恆的主題。《青花瓷》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彷彿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
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
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傑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聽到了《東風破》里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聽到了《發如雪》里前塵後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也聽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難忘的一生等待,甚至聽到了《愛在西元前》里風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愛的誓言……心中五味陳雜,漫天的思念翻滾如潮,而耳旁卻依然只是輕輕淡淡的吟唱而已,雲淡風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個字,我以為是這個「等」字。
一個「等」字,唱盡多少無奈和惋嘆。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卻只用淡淡的語調唱來,再平常不過,彷彿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賞花彈琴,只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痛苦嗎?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麼樣呢?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只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樣。
至少,我們能夠隔著千里山水遙遙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憶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的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麗,永遠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賞,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4. 什麼是琺琅彩

琺琅彩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琺琅彩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琺琅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

(4)平定窯拍賣擴展閱讀

琺琅彩瓷器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盪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贊譽。

5. 秦兵馬俑資料

秦始皇兵馬俑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城東6公里的西楊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園中最大的一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強大軍隊的縮影。
1974年西楊村農民打井時發現了震驚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它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坑組成,分別編號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坑內共有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8000件,實用兵器數以萬計。
俑坑中陶俑、陶馬按古代軍隊的編隊排列。一號坑內是由6000多件陶俑、陶馬及40餘輛戰車組成的長方形軍陣;二號坑為步兵曲型混合軍陣,有陶俑900多件、戰車89輛、駕車陶馬356匹、鞍馬100餘匹;三號坑中有68件陶俑、4匹陶馬和1輛戰車,它是一、二號坑軍團的統帥部。
出土的各類陶俑,按照不同身份分為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等幾個級別,其服飾、冠帶、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態,幾千件俑沒有一張相同的臉。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發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6. 誰介紹下定窯、磁州窯、耀州窯大師

定窯大師陳文增
陳文增 1954年生,大學文化。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定窯研究院院長,首都師范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河北大學工藝設計碩士點特聘碩士導師。曾獲「中國陶瓷名窯恢復與發展貢獻獎」、「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中國陶瓷名窯恢復與發展特殊成就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01年瓷、詩、書三聯藝術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出版有《定窯研究》、《陳文增定瓷作品精選》、《陳文增詩》等。

卅年冰雪妝玉顏 一代人傑倡風流——記「瓷、詩、書」三絕大師陳文增

「曲陽有位大師,叫陳文增,瓷、詩、書三藝俱絕。」這話,早就聽人說起。凡說到陳文增的人,無不溢出欽佩、贊嘆之辭。於是,結識陳文增先生成了我的一個渴望,很強,只是無緣。
緣來如水,自然而然。去年夏天,與陳文增先生有過多次交往。通過接觸、交往,我知道了陳文增在復興、發展和創新定瓷上的斐然成就,也見識了他在古詩詞和書法上的高深造詣,更領略到了陳文增個人那謙和、真誠、執著的人格格魅力。
人說名人都有一些傲氣。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專家組成員」等眾多頭銜於一身的河北定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增,應該是最值得驕傲的一個人,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其中每一項榮譽都可能窮畢生之力而難以獲求,但他卻如溪流歸海般地做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對他的事跡做過專題報道,且推崇備至,難道不值得他驕傲嗎?但是,他偏偏沒有,沒有一絲傲氣。
初見陳文增是在報社。他年過半百,中等身材,滿臉絡腮鬍子,一口濃重鄉音,眼神里閃爍著睿智,話語中顯示出博學。幾次到報社,他都像一個和善的長者,說話慢條斯理,溫文爾雅,敦厚沉靜,謙遜和藹。成熟的穀子都是垂著頭的。
他還是首師大、河北大學、河北師大等五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幾年來,數十萬學生聆聽過他的定瓷講座。前些日子,得知他要到保定師專講課,我和作家阿寧專程去聽了他的講課。校方負責人對陳文增作了介紹之後,他走上台,第一句話竟是:「剛才主持人介紹了我的很多虛名,我覺得受之有愧。」態度誠摯真切,顯然是肺腹之言。說到身兼大學的教授,他又說:「雖然兼著幾所大學的教授頭銜,但卻沒給人家做過多少事,說來慚愧。」當說到在恢復、發展定瓷上取得的成就時,他說:「其實這不是我個人的功勞,是我和搭檔,和全體工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因為我有天下最好的搭檔,有天下最好的工人。」說到這里,教室里掌聲雷動。
其實,他哪裡應該慚愧!他創作的「四海呈祥」雲龍雕花瓶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他的定瓷作品曾多次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他瓷、詩、書三聯藝術小口瓶創世界吉尼斯之最;他的一件定瓷作品在拍賣會曾拍出37萬元的價格……
不恃才傲物,不居功自傲,可謂大將風度。
陳文增對人對事總是真誠對待,質朴無華。在大學講課時,常有學生好奇地問他畢業於哪所大學。他總是說:「我並沒上過大學,其實小學念了四年,初中只念了一年。」真誠而坦然,不掩飾,不做作。坦誠降低不了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反,他頭上的光環可能會因此而更耀眼。
我們應陳文增之邀來到他的定瓷公司。在參觀了他的展室,欣賞了他的定瓷和書法作品之後,他欣然為我們表演現場刻花。在前往工作室的路上,他說:「現場刻花,只有兩種情況我才會做,一是領導光臨,一是朋友到來。前者是不得不為,後者是興之所至。今天朋友來了,我很高興。」說這話時,他微笑著,真誠,親切。只見他左手持器,右手握刀,勾挑點劃,揮灑自如,一幅作品瞬間完成,令我們唏噓不己,嘆為觀止。早年間,陳文增的一位朋友帶著一件定窯產品請他鑒定,曾被他拒絕了。對此,他解釋說,為生意而來找我鑒定的,有時是賣主同買主一起來。我不想說假話,更不想參與到他們的生意當中去,這類鑒定堅決不為。
有所為,有所不為,至真,至純,此乃君子本色。
在瓷之外,陳文增還酷愛詩詞書法。他說:「我愛定瓷,亦愛詩詞與書法。三者相攜,以瓷為中心,詩書為周旋。」二十多年來,他共創作古詩詞800多首,其中多首獲得國家級大獎。在詩中,他曾記錄下自己創業的艱難,並重申自己的壯志雄心。譬如:「十五年來是與非,一憑狼藉記聲威。沿街乞討休憐我,只為傳家玉璧歸。」為了國之瑰寶,為了傳家玉璧,哪怕家圖四壁,哪怕沿街乞討!可謂執著;「業比青雲志未休,黃河不到怎回頭。此生不必多寬裕,一箸鹹菜一碗粥。」為了實現復興定瓷的宏偉目標,甘願粗茶淡飯,不怕一生清貧,也要做下去,可謂執著;「漫雲當日氣凌霄,煙封器毀又一窯。可嘆三千回合後,嶙峋瘦馬骨能敲。」為了使祖國失傳800年的定瓷重現世界,再展輝煌,哪怕自己衣帶漸寬,瘦骨嶙峋,也決不後悔,可謂執著!
是的,正是因為陳文增的執著,成就了定瓷今日之輝煌;正是因為執著,成就了他睿智深邃詩史品格的詩詞;正是因為執著,成就了他剛英朗練風格別具的書法;正是因為執著,成就了他「瓷、詩、書三聯藝術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輝煌榮譽。

磁州窯大師劉立忠 (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年)。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3年)。

■ 國家「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傳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

■ 「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2006年)。

■ 獲「中國陶瓷名窯恢復與發展貢獻獎」(2004年)。

〓1944年出生於邯鄲。1968年畢業於邯鄲陶瓷工業學校,磁州窯工藝第四代傳人,彭城鎮惟一的國家級磁州窯大師。作品風格符合現代人審美觀念,深受收藏者與陶瓷愛好者的好評。所製作的仿古陶瓷作品,幾可亂真,被國家博物館、中國體育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眾多博物館收藏。作品於1977年赴蘇聯、日本、澳門展出;1978年赴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展出;1989年赴日本七個城市進行文化交流;1993年赴丹麥展出、2001年赴美國展出。1976年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展」、1980年入選上海《中國磁州窯當代陶瓷藝術展》、同年在北京故宮舉辦「磁州窯陶瓷展」、1983年北京首都博物館「磁州窯陶瓷藝術展」、1984年參加中國香港「現代中國陶瓷名人名作展」、1986年「特大件黑釉刻花纏枝牡丹紋瓶」選送石家莊與日本友好城市議會廳禮品、2003年參加北京「全國名窯、名人、名作展」等。監制的四十餘幅大型高溫花釉陶板壁畫,被北京機場、北京地鐵站、北京飯店等場所選用。

耀州窯大師孟樹鋒(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年)。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

■ 國家「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唯一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影響力的傳承人」(2007年)。

■ 國家「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負責人和首席研究專家。

■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項目負責人和首席研究專家。

■ 獲國家「中國陶瓷名窯恢復與發展貢獻獎」等諸多榮譽。

■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

〓1955年出生於陝西銅川陶瓷世家,1980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現任銅川市陶瓷研究所所長。恢復完善了失傳千年的耀州青瓷和銅川民間瓷,開創了銅川陶瓷的一代新風,奠定了耀瓷技藝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方向。作品嚴謹深邃而清秀飄逸;有雄渾豪放的西部特色和誠善睿智的個性靈韻,在北京、上海、香港、日本、韓國、美國、法國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作品展,榮獲眾多國內外各種大獎,許多作品被國家級博物館、團體、個人收藏。著述頗豐,亦善鑒古,更長民藝,有《孟樹鋒耀州青瓷作品集》和《秦人刻木》等專著刊行

7. 唐代邢窯瓷器值多少錢,成交記錄

總面積約 300餘平方公里,應當屬於一個瓷窯系統,邢窯由於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採用疊燒法、解村,胎色潔白如雪,也都以燒白瓷為主,解決了邢窯遺址的問題。托子為盤形。碗有多種形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邢窯瓷器的主要特徵是「白如雪」。圈足呈四瓣海棠形,平底,在伊拉克,內丘縣西丘村以東、長方形小枕等、密縣窯、碗,此外有注子,釉色有白、雙系罐等。
粗白瓷亦以各式碗為多,左右兩側有線紋凸起、雙井村一帶發現,增進了對邢窯白瓷的進一步了解。邢窯的精細白瓷,以粗者居多、杯,燒制白瓷的質量也最為精緻,上部扁形。
邢窯白瓷當時曾遠銷海外。器形有盤。一般器物純白光亮、花口缽。白釉又有粗細之分,證明邢窯在隋時就已開始燒制白瓷了、品種及其窯口分布范圍等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有的裝飾以篦點紋,小碗多為玉璧形底,可見它們應出自邢窯,一面有曲柄,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線,裝飾以褐色斑點,隆堯縣雙碑村以西的狹長地帶內,考古工作者又在與臨城相鄰的內丘縣廣泛進行了調查,矮圈足,殘高約16厘米,胎質堅實細膩,其中祁村窯燒制的白瓷最具邢窯白瓷的特徵、祁村,球形腹,山西的平定窯與渾源窯等,釉質瑩潤,透明性能極佳,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河北曲陽定窯受邢窯的影響繼之而起、壺,口緣作八瓣形,在北方才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統、宋村以北、雙井村以南、唇口小罐。罐為圓唇口,歷來不見邢窯器有附加裝飾的記述。其中內丘縣城關一帶的唐代白瓷窯最為集中,均有發現,最多的為淺形敞口碗。內丘城關地區白瓷窯燒制的玉璧形底碗與臨城祁村窯同類的精緻白瓷製品相同。臨城祁村窯還出土 1件皮囊壺。這些白瓷與邢窯白瓷在造型。這說明陸羽《茶經》中所描寫的僅僅是邢窯瓷器中的精品。1980年 8月,從唐墓中出土了不少白瓷,平底,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表明邢窯絕不是初創,還有斂口碗、巴基斯坦,考古工作者又在內丘、青、伊朗和日本等國家的古代遺址中。但是在邢窯遺址范圍內卻發現了一些用模印,底中心凹入。此外。黑釉器物有平底淺碗、埃及,並在碗底中心往往刻劃有一個「盈」字、劃花和點彩等多種裝飾技法的白瓷標本,可知是內丘窯的產品,當是還原焰燒成,這一地區應是當時邢窯瓷器的燒制中心,有的薄如蛋殼,肩以下漸收斂。它四周的窯址應是由此而發展的,釉厚處呈黑色,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陽薛家莊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盞托等,內丘在武德五年 (622)改隸邢州,碗與碗之間墊以三角形支具,也有平底者。唐代瓷窯多以所在之州命名。據此,一面有短流,碗心多殘留有支具燒痕,西安唐大明宮遺址中出土的帶「盈」字款的碗與內丘城關邢窯遺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大碗多為平底,底坦平,頸極短。但從出土的瓷片看,故名邢窯。從所獲資料看、瓶。這一重要的發現,是絕無僅有的珍品,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崗頭,豐肩,形容它的釉色「白如雪」並不過譽。枕為長方形小枕,平底、罐和注子等。但根據唐李肇《國史補》中關於「內丘白瓷甌」的記載,口緣外部凸起一周,胎體與釉均較厚、河北出土的為多,形如皮囊縫合痕。
邢窯瓷器素以色白見稱。從上述這些精細白瓷來看,河南的鞏縣窯,壺下部飽滿、釉色以及玉璧形底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徵。繼唐代邢窯遺址發現以後,施釉。除邢窯與定窯外。特別是盞托的製作精工,形如玉璧、胎釉等各方面特徵基本一致。圈足較玉璧形底為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並不是邢窯瓷器的全貌。又有碗口八出者,邢窯的中心窯址應當在內丘縣境內。其中一部分為精緻的白瓷,李肇《國史補》說那時邢窯白瓷已經天下通用,中間有提梁,臨城縣祁村,細者佔少數。
邢窯位於太行山東麓、澄底、黑和褐黃等多種,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注子器身稍高且瘦,漸趨衰落,碗身呈 45 度角斜出。粗碗均敷化妝土,有些白瓷可能屬於鄰近瓷窯的產品、臨城發現了隋代白瓷窯址多處、河南。因此。褐色釉有敞口大碗,以陝西。正因為有眾多的白瓷窯的出現與發展。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口殘失,臨城與內丘燒制的白瓷在造型,散布在內丘縣馮唐村,壺前後兩面有劃花三角形紋飾,選用優質瓷土燒成,托口微高出盤面。注子為叭形口。
唐代後期,邢窯遺址首先在河北省臨城縣境內程村、托子,並對邢窯歷史,並採集到大量白瓷標本。
唐代白瓷以邢窯器最為有名,平底。此外,分深淺兩種中國唐代著名瓷窯之一

8. 世界歷史人物

卡爾·馬克思 (1818—1883),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生平事跡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於德國萊茵省特利爾城。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眾的律師,對馬克思少年時代的思想成長起過良好的影響。母親罕麗達·普勒斯堡是個賢慧的婦女,主要操持家務。

馬克思從小勤奮好學,善於獨立思考。1830年,他進入特利爾中學,1835年9月畢業。中學時代,他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已有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學畢業時他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說,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偉人。1835年10月,他進波恩大學攻讀法學,一年後轉入柏林大學法律系。在大學,他除研究法學外,還研究歷史、哲學和藝術理論。1837年起,馬克思開始認真鑽研黑格爾哲學。1841年,他結束大學生活,獲哲學博士學位。

馬克思在完成博士論文後,本想在波恩大學講授哲學,但因普魯士政府加緊對進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於是他轉向政治,開始從事反對封建專制和爭取民主的斗爭。1842年初,他寫了第—篇政論文章《評普魯土的書報檢查令》,通過對書報檢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個普魯土國家制度的反動本質。同年5月,他開始為自由主義反對派創辦的《萊茵報》撰稿,10月擔任了該報的主編。在馬克思的影響下,這份報紙越來越鮮明地傾向於革命民主主義。1843年4月1日《萊茵報》被反動當局查封。

1843年5月,他來到萊茵省的一個小鎮克羅茨納赫。在這里,他與童年時代的女友燕妮·馮·威斯特華倫結婚。從此,她成了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的親密伴侶和戰友。

1843年秋,馬克思遷居巴黎,籌備出版《德法年鑒》雜志。在富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他積極參加法國工人的集會,了解法國工人階級的斗爭狀況,同法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和正義者同盟的領導成員建立了密切聯系,還結識了流亡在法國的各國革命家。巴黎的斗爭生活促進了他向科學共產主義的轉變。

在巴黎期間,馬克思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他埋頭鑽研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特別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聖西門、博立葉、歐文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和空想共產主義者的思想。

1844年8月,恩格斯從英國來到巴黎,拜訪了馬克思。這是一次歷史性會見。從此他們開始了前無古人的偉大合作。

1845年1月,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2月到了布魯塞爾。他開始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寫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著重闡明了實踐在社會生活和人的認識中的作用,指出實踐是檢驗人的思維的真理性的標准。這個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接著,他又同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書中科學地論證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無產階級必須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唯物史觀是恩格斯肯定的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之一。

馬克思在為無產階級制定科學世界觀的同時,還為創建無產階級政黨而積極作思想准備和組織准備。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工人中傳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847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了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極參加了同盟的改組工作。在6月召開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擔任了同盟布魯塞爾區部和支部的領導人。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和教育群眾,馬克思和恩格斯倡議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協會。1847年11月,馬克思親自出席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並受大會委託與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綱領。這就是1848年2月正式發表的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

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風暴席捲歐洲大陸。3月初,馬克思被比利時當局驅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著手建立共產主義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員會,並當選為主席。4月初,他們返回德國,直接參加革命。6月他創辦了《新萊茵報》。它是當時民主運動中唯一代表無產階級觀點的報紙。馬克思通過報紙宣傳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綱領,指導德國人民同封建專制制度作斗爭,揭露自由資產階級的妥協和叛賣行為,還通過報紙同各國民主派建立廣泛聯系,聲援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為了發展民主統一戰線,馬克思參加了科隆民主協會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領導人建立密切聯系。他還積極參加科隆工人聯合會的工作,同工人組織內部的錯誤傾向進行斗爭。

革命失敗後,馬克思流亡到倫敦,在這里長期定居。在倫敦,馬克思重建了共產主義者的盟約地方組織和中央委員會。

五十年代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貧困的生活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形形色色的敵人對他攻擊誹謗,幾乎所有的報刊對他關上了大門。但他沒有退縮,繼續戰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國博物館研讀政治經濟文獻,埋頭從事經濟學研究,為無產階級鍛造理論武器。恩格斯為了從經濟上支援馬克思,使自己的戰友能完成創立新的經濟學理論酌偉業,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犧牲。他重返曼徹斯特,再次從事他所討厭的經商活動。馬克思在埋頭經濟學研究的同時,還設法利用資產階級進步報刊發表各種政論文章。從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寫了500多篇文章。他們在這些文章中評述當時的國際重大政治事件,抨擊各國反動政府的內外政策,聲援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特別是東方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他們寫了不少論述中國的文章,揭露英國對中國的殖民政策,譴責沙皇俄國對中國領土的侵佔,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

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偉大的功績是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間,他寫了第一個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即通常說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這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在這個手稿中制定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闡述了剩餘價值理論的基本要點。1859年馬克思利用這個手稿的有關章節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的價值論,包括貨幣學說在內」。後來他又寫了一個新手稿:《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這是《資本論》的第二稿,這個手稿闡述了《資本論》第一卷的主要內容,也談到了屬於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內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對剩餘價值學說史的批判,這部分後來被編為《剩餘價值理論》。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寫了第三個手稿,即《資本論》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發表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資本論》這部不朽著作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它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的規律,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秘密在於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從而把他的社會主義學說置於牢固的科學基礎上。它成了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的最銳利的理論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歐洲的民族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出現了新高潮。馬克思又投入了實際斗爭。1864年9月28日,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成立,他被選為國際的領導機構總委員會的成員,並擔任德國通訊書記。他為國際起草了《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許多重要文件,為國際制定了斗爭綱領、斗爭策略和組織原則。在國際存在的整個時期,他始終是國際的領袖、國際的靈魂。正像恩格斯說的,「敘述馬克思在國際中的活動,就等於編寫這個協會本身的歷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舉行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賣國政府,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馬克思雖然在起義之前並不贊同這一行動,但起義一經爆發,他就滿腔熱情地給予支援和幫助。他注意收集有關公社的材料,認真研究公社的各項措施,通過各種渠道與公社保持聯系,為公社出謀獻策,並且親自寫了幾百封信宣傳公社的意義,號召支持公社的事業。公社失敗後,馬克思又從物質生活、政治思想上幫助逃離法國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馬克思寫了《哥達綱領批判》,對拉薩爾主義的政治觀點、經濟觀點和策略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同時深刻地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產主義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論述了這兩個階段的基本特徵和分配原則,並提出了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的理論。這部著作對無產階級政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反動政府的迫害,貧困的物質生活,繁重的理論工作和緊張的戰斗,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的—顆偉大的心停止了跳動。他安葬在倫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馬克思的—生是偉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冊,他的學說將永放光芒。
「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1818年誕生在德國的特里爾鎮,父親是律師。卡爾17歲時進入波恩大學功讀法律,隨後又轉入柏林大學,最後在耶拿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此後馬克思開始從事新聞工作,在科倫為《萊茵報》當過一個時期的編輯。但是他那激進的政治觀點,不久就給自己惹出了是非,於是便遷居到巴黎。在那兒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觀點使兩人結下了真切的友誼,甘苦與共,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天。

不久,馬克思被驅逐出國,遷居到布魯塞爾。1847年就是在布魯塞爾他發表了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學的貧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擁有最廣泛讀者的著作《共產黨宣言》。在同年晚些時候,馬克思返回科倫,數月後又遭驅逐。之後他遷居倫敦,在那裡度過餘生。

雖然馬克思當記者時賺些錢,但是他大量的時間在倫敦搞研究,撰寫有關政治學和經濟學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來維持生計)。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第一卷於 1867年問世。1883年馬克思去世,另兩卷還沒有寫完,後來恩格斯根據馬克思遺留下來的筆記和手稿編輯整理出版。

馬克思著作是共產主義的理論基礎。從共產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以空前的規模迅速發展來看,馬克思顯然應在本冊居於高位,問題是他應高掛第幾位呢?

做這樣決定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人們對在淵古流長的世界史上的共產主義重要性的認識如何。雖然人們不能肯定共產主義究竟會發展到什麼范圍,將會維持多久,但是現在顯而易見的是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已經牢牢地紮下了根,至少在未來的幾百年內會對世界有重大的影響。

在馬克思逝世後大約一個世紀的今天,至少在名義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已接近13億。這個數字在人類史上比任何皈依其他思想體系的信徒還要多,從佔世界整個人口數字的比例來看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就使許多共產主義者和一些非共產主義者相信將來也許總有一天馬克思主義會在全世界取得勝利。但是很難有把握地預料到將來會有這樣的發展趨向。有很多似乎很重要的思想體系都有過其全盛時期,但是最終都銷聲匿跡了(摩尼創建的宗教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早在1900年憲政民主似乎顯然是未來的潮流,雖然它在將來最終有希望得以實現,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再說這樣的結論是靠得住的。

即使人們承認共產主義對今日世界和未來有巨大的影響,也可能會對卡爾·馬克思本人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重要意義提出質疑。蘇聯政府的實際政策似乎並未受到馬克思著作的約束,他寫了有關黑格爾辯證法和勞動剩餘價值等著作,這樣的學說似乎對蘇聯現今的國際國內政策並沒有多大影響。

當今共產主義強調四個主要原則;①只有少數有錢人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大多數勞動者則在比較貧困中度日;②革除這種不合理的方法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即生產資料歸政府而不是私人所有的制度;③在大多數情況下,建立這種制度的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暴力革命;④要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實行無產階級專政。

前三項原則早在馬克思以前就被明確地陳述過。第四項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而來的。蘇聯長期實行的現行專政,與其說是馬克思著作帶來的結果,倒不如說是列寧和斯大林的實踐所帶來的結果。因此或許可以說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影響是有其名而無其實,而對他著作的注重也只不過是裝點門面而已,企圖標榜那種無論如何都要推行的思想和政策是有「科學」根據的。

雖然這種標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的確太過分了。例如,列寧不僅僅宣稱要遵循馬克思的教導,而且實際讀過並完全接受了他的教導,自信是在按照他的教導辦事。毛澤東和許多其他共產黨領袖也都是如此。是的,馬克思的思想可能會引起誤解和異議,但是基督、佛陀或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假如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的一切主要政策都是直接來源於馬克思著作的話,那麼他在本冊中的名次甚至還會高些。

也許可以認為,使共產主義在世界如此廣闊的天地里成為基本政治思想體系的主要功勞,應歸於真正建立了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的實用政治家列寧,這種看法不無道理。列寧當然是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但是馬克思甚至比列寧更重要,因為他的著作不僅僅強烈地影響了列寧的思想,而且也強烈地影響了許多其他共產主義領袖。

還有一個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把建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功勞在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間劃分開來。他們共同起草了《共產黨宣言》,恩格斯對《資本論》的最後定稿肯定起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兩個人各自都以自己的名義寫了幾部書,但是他倆在智慧上合作得如此密切以致理應把兩人共同創造的產品當作一項不可分割的共同成果。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書中確實也是兩人合佔一章,只不過標題是馬克思一個人的名字,這是因為在一般人看來他是兩個夥伴中起主導作用的一個,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

最後要提到的一點是常常有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有嚴重的錯誤。當然馬克思具體的預言中有許多已經證明是錯誤的。例如,他曾預言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工人階級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變得越來越貧困,顯而易見這種情況並未發生。馬克思還曾預言中產階級將會被消滅,其中大多數成員將跌入無產階級的隊伍中來,只有少數升入資產階級中去,顯然這一情形也沒有出現。他似乎還相信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會使資本家的利潤減少,這一預言不僅錯誤而且荒唐。然而不管他的經濟學說正確與否,對馬克思的影響都沒有多大關系。一個哲學家的重要性並不在於他的觀點是否正確,而在於他的思想驅使人們付諸行動。基於這種認識,馬克思無疑是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2%ED%BF%CB%CB%BC&sr=&z=&cl=3&f=8&wd=%C2%ED%BF%CB%CB%BC%C9%FA%C6%BD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馬克思: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1843年), 論猶太民族問題 (1843),1844年經濟和哲學手稿 (1844年),論費爾巴哈 (1845年),哲學的貧困 (1845年),僱傭勞動與資本 (1847年),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1852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7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1859年),剩餘價值理論共三卷(1862年), 工資、價格和利潤 (1865年),資本論第一卷 (1867年),法蘭西內戰 (1871年),哥達綱領批判 (1875年)

兩人合著: 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 神聖家族 (1845年), 共產黨宣言(1848年),關於美國內戰 (1861年), 資本論第二卷 (1893年), 資本論第三卷 (1894年)

恩格斯: 德國農民戰爭 (1850年),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 (1852年),反杜林論 (1878年),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880年),自然辯證法 (1883年),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1884年),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886年)

馬克思的哲學

哲學——解放的頭腦

『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德意志意識形態》

『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的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認為哲學是人的解放的頭腦,也就是說,它是解放者(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 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出現是歷史的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證明它的合規律性,哲學作為人的解放的頭腦就應當承擔這樣的一個任務。

『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 ——《德意志意識形態》

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就在於他能生產出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數據和生產數據,而動物不能。 人一旦進入生產勞動,他就同其它動物根本區別開來了。 因為要勞動,所以必須事先結成生產關系以及其它社會關系。人們的勞動生產力制約著他們在其中進行活動的生產方式,而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便有什麼樣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關系等構成的社會存在又決定著人們的社會意識。由此可見,社會的發展便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了。

生產勞動為主要形式的物質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的活動產物,但他們一旦形成,便反過來成為制約著人的活動的客觀的力量。 因此,馬克思認為,社會的發展從表面上看像是雜亂無章,其實它同自然界一樣也是有內在客觀趨勢的。

馬克思從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來說明人時,他立足於實踐的基礎上。

人通過自己的物質實踐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得到改造,獲得自己的新的質量和素質。

人改造世界,世界也改變人。

因此人只有在實踐基礎上,在以實踐為基礎的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中才能得科學的唯物的說明。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說明人的問題的根本特徵。

階級斗爭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由於金屬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剩餘生產物增多,使得人類有可能在自身中實行腦體分工。這種分工一方面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野蠻階段走了出來,進入文明時期。另一方面,腦體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階級劃分的基礎。由於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使壟斷精神生產的剝削階級分子與承擔全部體力勞動的勞動階級處在根本利益相互對抗的關系之中,人類自此進入階級社會。階級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不過是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以及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依附的具體方式的變化。

馬克思認為,只有聯系生產力發展以及由生產力決定的社會關系結構的變化,才能理解:

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中,階級斗爭是不可避免的; 階級斗爭本身就構成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

馬克思在關於階級的理論中,特別強調階級是一個經濟范疇。

『在原始積累的歷史中,對正在形成的資本家階級起過推動的作用的一切變革,都是歷史上劃時代的事情;但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強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被當作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者拋向勞動市場。對農業生產者即農民的土地的剝奪,形成全部過程的基礎。』 ——《資本論》

現代階級關系的產生源於勞動者同自己的生產數據的分離。 但階級一旦產生,又會把階級利益對立的烙印打上文化、宗教等領域。在這個意義上,階級有時是一個社會范疇。人類社會的階級關系從早期的簡單走向復雜,然後又走向現代社會的簡單化。

馬克思指出,同以往的階級社會相比效,資本主義社會會使互相對立階級日益簡單化。

『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雖然建立了階級理論/學說,但是沒有解釋階級轉化相關的理論,尤其是無產階級經過某種方式取得政權之後,轉化為有產階級的情況。

政黨理論

『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宣言》

與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緊密相關的,是無產階級政黨理論。 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須由無產階級的政黨來領導,而無產階級政黨則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這個黨代表著組織、領導和宣傳作用。 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這些核心作用,就不會有無產階級斗爭的勝利。

國家理論

從階級及階級斗爭的理論出發,馬克思認為私有制社會中對立階級之間的斗爭具有不可調和的特點,統治階級需要用暴力來鎮壓被壓迫階級的反抗。以保持階級之間的平衡,把階級關系維持在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秩序和范圍之內,那就是國家。 這樣,作為統治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就應運而生。無產階級要想獲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須團結起來,進行暴力革命,以推翻資產階級的專政,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或社會主義國家,直到消滅階級和國家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到來為止。

「舊的國家是一種『以其無處不在的復雜的軍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機構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會從四面八方纏繞起來的中央集權國家機器』。」—— 卡爾·馬克思 《法蘭西內戰》

革命導師馬克思

1843年10月的一天,普魯士西部科隆出版的《萊茵報》上登出一則啟事,招聘一位學識豐富的人當主編。

招聘啟事登出的當天,一個穿西裝、滿臉絡腮鬍子的人來到編輯部。他就是卡爾·馬克思,看上去有四十來歲,顯得很穩重。

可是,當報社老闆問他年齡時,得知馬克思只有25歲,吃驚的臉上不免露出不信任的神情,說:「馬克思,雖然你給我們寫過不少文章,質量也不錯,可是你這么年輕,能擔此重職嗎?」

馬克思微微一笑說:「先生,您的憂慮是無可非議的。可是,學識的高低與年齡無必然關系。請您耐心些,花五分鍾看完我的應聘材料再說,您還可以考考我!」

於是,報社老闆看起了應聘材料,當他知道馬克思擁有耶拿大學哲學系的博士學位時,態度馬上變了,笑著說:「太抱歉了,請你原諒我剛才的失態。」接著,就拿出了聘書。聘請馬克思擔任《萊茵報》主編。

馬克思應聘報社主編,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宣傳革命道理,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沒落,喚醒人民的覺悟。他上任不久,普魯士的萊茵省議會討論「林木盜竊」問題,要立法處罰盜竊者。誰是盜賊呢?議會把矛頭指向了廣大農民。

馬克思立刻深入調查,把事情搞清楚了。原來,普魯士西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一直都是當地農民、牧民生活的來源。後來,被幾個貴族和地主強行霸佔,還劃分了勢力范圍。他們在森林裡伐木,在附近開了許多木材加工廠,肆意剝削當地居民;又在草原上開辟了牧場和奶製品廠,以牟取暴利。這些森林和草原,本該是屬於當地農民、牧民的,可是,貴族地主們「反客為主」,不允許農民去森林裡撿枯樹枝當柴燒,孩子們到草地上去采草莓、蘑菇,也被視為偷竊。議會要立法,就是要從法律上承認,貴族地主霸佔的土地屬於他們的私有財產。

這真是黑白顛倒!馬克思和同仁們都感到憤憤不平,就寫了許多文章登在《萊茵報》上,抨擊議會的無恥行徑,並要求地主貴族把森林和草原還給當地農民。這些文章深得人心,《萊茵報》的發行量也一下子猛增。

專制的普魯士政府是保護貴族、地主利益的,他們立刻下令查封了《萊茵報》。馬克思從此覺悟到,單靠輿論是無法推翻專制統治的,無產者只有聯合起來,通過武裝斗爭才能奪取勝利。

卡爾·馬克思(1818—1883)生於普魯士(現德國)萊茵省特里爾城。1848年2月,他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發表,這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第一個完整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64年創立了「第一國際」,從此,國際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組織和行動綱領。
在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中,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研究,作為他創立的經濟學的主要關注對象和核心之一,提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並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從概念、內容,從經濟學的層面上做了科學系統的界定和論述。可以說,馬克思當之無愧地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學說的奠基人和最偉大的貢獻者。

9. 琺琅彩起源於哪個朝代

琺琅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

琺琅彩瓷,為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乾隆以後即少有製作。乾隆時期,宮中收藏的琺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據檔案記載有400多件。

琺琅彩瓷器是專供帝後玩賞的藝術品,宮廷控制極為嚴格。製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運送到宮廷後,在皇帝的授意下,於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由宮廷畫家精心彩繪,宮廷寫字人題寫詩句、署款,最後入炭爐經600℃左右焙燒而成。

琺琅工藝根據胎地種類的分類

根據胎地種類,琺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琺琅、銅胎琺琅、瓷胎琺琅、玻璃胎琺琅、紫砂胎琺琅等。其中銅胎琺琅因為銅料與表面琺琅容易結合,且銅料價格相對容易接受,因此銅胎琺琅最為廣泛。直今,琺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銅胎。

金胎因造價過高,難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時基本只限內府製作使用,且數量極其有限。瓷胎琺琅(即琺琅彩瓷),顧名思義,是在瓷胎上繪制的畫琺琅。它是瓷器與畫琺琅製作工藝的完美結合,製作要求對兩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與成熟時間較晚。

宮內造辦處在製作瓷胎琺琅彩瓷的時候,還製作玻璃胎琺琅、紫砂胎琺琅,三者製作時間應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產品(僅指宮內琺琅彩而言)僅見康熙製品,雍乾不見製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