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圓明園毀滅亡侵略者從園中帶走的東西拿到高價拍賣會上拍賣的資料
子鼠
個人手中 丑牛 80年代,台灣企業家蔡辰男在
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
在
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寅虎 80年代,台灣企業家蔡辰男在
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5月2日,
在
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卯兔
個人手中 辰龍下落不明巳蛇 下落不明
銅鑄,高約50公分。80年代,台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 未羊 下落不明申猴 80年代,台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
在
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酉雞下落不明戌狗 下落不明亥豬 1987年,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購走。漂泊海外143年後,圓明園十二生肖系列之「銅鑄豬首」,在香港企業家
博士的幫助下,終於回到祖國。2003年10月18日起,豬首和2000年回歸的虎首、牛首和猴首一起,在圓明園免費展出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
,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於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
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琅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製品也特別精緻,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緻的東西」。
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琅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
,另一塊獻給法王
。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
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歐也妮王後於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後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後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後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用名貴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顏色白中透綠,雕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銘文是:「敬願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展品說明顯示,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聯軍劫掠後,在巴黎拍賣會上買來的…… 有沒有圓明園文物回歸的一天? 圓明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聽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石刻銅刻文物有了線索。楊來運先生給記者舉例說,北京某單位院內有一對銅獅,據說這里曾是義大利駐中國領事館,1900年前後從西山某地(也有說是從圓明園內)運回這對銅獅。據楊先生了解,這對銅獅為嘉慶年間製作,而嘉慶年間在西山除了建設綺春園外沒什麼大的園林建築。而綺春園正是圓明園的組成部分,綺春園的宮門於嘉慶年間落成,這對銅獅應該是綺春園門口的銅獅子。 一兩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將先人流傳下來的兩個花瓶和一面鏡子捐贈給了圓明園。經初步考證,這兩個花瓶一個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是嘉慶年間的,三件物品都是恭親王被貶到戒台寺清修時隨身帶去的圓明園物品。 但是,遺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畢竟是少數,大量的珍貴文物流失於海外,僅靠出資購買,並非長遠之計。楊先生無奈地說:「關鍵問題是缺少有關的國際法則和公約。」雖然我國已經參加了好幾個文物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但是,各個國際公約的回溯力和締約國十分有限。 「但我們要不斷呼籲,並同相關國家協商,在適當時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各國出台有關法律,將各國非法所得文物歸還原國家。」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在的文史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的資料,希望能為將來某一天文物回家作準備。他們希望,在國外博物館中見到圓明園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紹資料提供給他們。 楊先生最後說,歷史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產地」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離開了文化母體的歷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報成功,那麼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有關規定和「在起源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則精神,有關國家更不該「賴」著圓明園文物不還。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時間,吸收西洋建築的巴魯克形式,於長春園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就是弘歷皇帝命義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的。西式宮殿建築於中國園林中是一個創舉。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幢建築物,樓前有噴水池,沿東西坡道可登上二樓。樓上東西兩側為水車房,呈工字形,中間為蓄水池,可盛水180噸。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進行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搶劫。為了掩蓋他們踐踏人類文明的野蠻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將這座中外罕見的藝術寶庫焚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餘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鍾、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琅、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藝術品亦流落海外。《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倖免於難。分享
❷ 英法聯軍奪走的寶物那些被拍賣了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於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琅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製品也特別精緻,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緻的東西」。英國女王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琅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英國女王,另一塊獻給法王拿破崙三世。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拿破崙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歐也妮王後於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後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後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後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用名貴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顏色白中透綠,雕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銘文是:「敬願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展品說明顯示,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聯軍劫掠後,在巴黎拍賣會上買來的……
有沒有圓明園文物回歸的一天?
圓明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聽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石刻銅刻文物有了線索。楊來運先生給記者舉例說,北京某單位院內有一對銅獅,據說這里曾是義大利駐中國領事館,1900年前後從西山某地(也有說是從圓明園內)運回這對銅獅。據楊先生了解,這對銅獅為嘉慶年間製作,而嘉慶年間在西山除了建設綺春園外沒什麼大的園林建築。而綺春園正是圓明園的組成部分,綺春園的宮門於嘉慶年間落成,這對銅獅應該是綺春園門口的銅獅子。
一兩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將先人流傳下來的兩個花瓶和一面鏡子捐贈給了圓明園。經初步考證,這兩個花瓶一個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是嘉慶年間的,三件物品都是恭親王被貶到戒台寺清修時隨身帶去的圓明園物品。
但是,遺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畢竟是少數,大量的珍貴文物流失於海外,僅靠出資購買,並非長遠之計。楊先生無奈地說:「關鍵問題是缺少有關的國際法則和公約。」雖然我國已經參加了好幾個文物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但是,各個國際公約的回溯力和締約國十分有限。
「但我們要不斷呼籲,並同相關國家協商,在適當時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各國出台有關法律,將各國非法所得文物歸還原國家。」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在的文史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的資料,希望能為將來某一天文物回家作準備。他們希望,在國外博物館中見到圓明園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紹資料提供給他們。
楊先生最後說,歷史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產地」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離開了文化母體的歷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報成功,那麼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有關規定和「在起源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則精神,有關國家更不該「賴」著圓明園文物不還。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時間,吸收西洋建築的巴魯克形式,於長春園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就是弘歷皇帝命義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的。西式宮殿建築於中國園林中是一個創舉。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幢建築物,樓前有噴水池,沿東西坡道可登上二樓。樓上東西兩側為水車房,呈工字形,中間為蓄水池,可盛水180噸。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進行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搶劫。為了掩蓋他們踐踏人類文明的野蠻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將這座中外罕見的藝術寶庫焚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餘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鍾、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琅、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藝術品亦流落海外。《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倖免於難。
❸ 圓明園中的寶物一共被拍賣了多少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於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琅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製品也特別精緻,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緻的東西」。英國女王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琅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英國女王,另一塊獻給法王拿破崙三世。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拿破崙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歐也妮王後於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後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後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後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用名貴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顏色白中透綠,雕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銘文是:「敬願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展品說明顯示,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聯軍劫掠後,在巴黎拍賣會上買來的……
有沒有圓明園文物回歸的一天?
圓明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聽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石刻銅刻文物有了線索。楊來運先生給記者舉例說,北京某單位院內有一對銅獅,據說這里曾是義大利駐中國領事館,1900年前後從西山某地(也有說是從圓明園內)運回這對銅獅。據楊先生了解,這對銅獅為嘉慶年間製作,而嘉慶年間在西山除了建設綺春園外沒什麼大的園林建築。而綺春園正是圓明園的組成部分,綺春園的宮門於嘉慶年間落成,這對銅獅應該是綺春園門口的銅獅子。
一兩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將先人流傳下來的兩個花瓶和一面鏡子捐贈給了圓明園。經初步考證,這兩個花瓶一個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是嘉慶年間的,三件物品都是恭親王被貶到戒台寺清修時隨身帶去的圓明園物品。
但是,遺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畢竟是少數,大量的珍貴文物流失於海外,僅靠出資購買,並非長遠之計。楊先生無奈地說:「關鍵問題是缺少有關的國際法則和公約。」雖然我國已經參加了好幾個文物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但是,各個國際公約的回溯力和締約國十分有限。
「但我們要不斷呼籲,並同相關國家協商,在適當時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各國出台有關法律,將各國非法所得文物歸還原國家。」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在的文史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的資料,希望能為將來某一天文物回家作準備。他們希望,在國外博物館中見到圓明園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紹資料提供給他們。
楊先生最後說,歷史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產地」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離開了文化母體的歷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報成功,那麼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有關規定和「在起源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則精神,有關國家更不該「賴」著圓明園文物不還。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時間,吸收西洋建築的巴魯克形式,於長春園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就是弘歷皇帝命義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的。西式宮殿建築於中國園林中是一個創舉。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幢建築物,樓前有噴水池,沿東西坡道可登上二樓。樓上東西兩側為水車房,呈工字形,中間為蓄水池,可盛水180噸。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進行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搶劫。為了掩蓋他們踐踏人類文明的野蠻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將這座中外罕見的藝術寶庫焚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餘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鍾、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琅、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藝術品亦流落海外。《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倖免於難。
❹ 明萬曆四十三年,淳化閣帖值錢嗎
如果是真跡的話值錢,估摸在6~8萬元左右
宋拓淳化閣帖,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150,000-15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172,500, 拍賣專場:北京古玩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6秋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6-12-01, 尺寸:32×19cm
清末單本在13000元~17000元左右
僅供參考
❺ 宋太宗命侍書王著編刻的一部大型刻帖是
宋太宗命侍書王著編刻的一部大型刻帖是《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歷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於禁內,名《淳化閣帖》,又名《淳化秘閣法帖》,簡稱《閣帖》,系匯帖,共十卷。
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5)淳化閣帖拍賣擴展閱讀: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並本)。
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如今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復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2019年03月,明代拓本《淳化閣帖》亮相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賣會。
❻ 此人一副假字畫賣出300萬天價, 究竟為什麼
看過《鬼吹燈》的朋友都知道,大金牙在北京的潘家園做古玩生意。但是這潘家園買賣的古玩質量不高,很多是地攤貨,所以業內人士稱那些殘次品或者贗品叫做“潘貨”。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人非常厲害,誰都知道他的東西是潘貨,卻仍賣出了300萬的天價。
此人叫做安思遠,乍一聽這個名字是個中國人。實則不然,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此人在古玩界的地位相當於籃球界的邁克爾喬丹,搞這一行的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他,尤其是在中國。他的啟蒙老師是齊白石的海外收藏家龐耐,此人對中國文化研究極為透徹,提高了中國文化在美國的認知地位。有這樣一個大咖做老師,安思遠的進步非常快。
現代社會講求名人效應,安思遠這個名字在行業內就是金字招牌,他死後,家裡的藏品進行拍賣,都比市面價格上漲了五倍。特別是一副米芾的“潘貨”,更是賣出了300萬的天價。最後拍下這個“潘貨”的人直言,僅安思遠這三個字就值這么多錢,無論是不是真品,過了他的手,價值翻幾番。
❼ 求王羲之淳化閣帖+譯文
原文:
適得書。知足下問。吾欲中泠。甚憒憒。向宅上靜佳眠。都不知足下來門。甚無意。恨不暫面。王羲之。知欲東。先期共至謝吳處。雲何欲行。想忘耳。過此如命。差涼。君可不。今日寔顧不。遲面。力知問。王羲之。比奉對。對兄以釋。
豈一。汝不可言。未知集聚日。但有慨嘆。各慎護。前與嫂試求屏風。遂不得茲為也。奄至此禍。情願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
日月如馳。嫂棄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兄靈柩垂至。永惟崩慕。痛貫心膂。痛當奈何計。慈顏幽翳垂卅年。而吾勿勿。不知堪臨。始終不發言。哽絕。當復奈何。吾頃至勿勿。比加下。
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動靜清和。想足下使還。具時州將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數使命也。謝無奕外任。數書問。無他。仁祖日往。言尋悲酸。如何可言。
伏想嫂安和。自下悉佳。松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復得一集。且悲且慰。何物喻。嫂疾至篤。憂懷甚深。穆松難為情地。自慰。猶小差。然故勿勿。
冀得涼漸和耳。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惟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雲。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言一。
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頃異。多小患。而吾疾篤。不得數為嘆耳。宰相安和。殷生無
恙。時面兄。當宣兄懷。啖豆鼠傷如佳。今送。能啖不。得足下旃罽。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
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秋中感懷。異雨冷。足下各可可耳。胛風遂欲成患。甚憂之。力知問。
譯文:
剛剛得到書。知道您問。我想中冷。很糊塗。向住宅上靜好睡眠。都不知道您來門。很無意。遺憾的是,沒有暫時面。王羲之的。知道想東。提前感謝一起到吳國的地方。為什麼要走。想忘了。經過這樣命令。略涼。你可以不。今天真看不。遲面。努力了解問。王羲之的。遵從回答。對兄弟以釋放。
哪一個。你不可以說。不知道聚集太陽。只要有感慨嘆息。各慎護。前和嫂子試著尋找屏風。就不能這樣做了。突然這災禍。情願不就。緬甸是永絕。疼痛的至深。情不能已。何況你怎麼能勝任。怎麼辦。怎麼辦。由於沒有敘述哀傷。悲哀心酸。
時間像賓士。嫂子逝世兩周年。上月穆松周年。瞻仰廓然。永遠只有悲摧。愛情像切割。你也增加羨慕。省疏酸感。他的靈柩垂到。永遠只有死羨慕。疼痛貫穿心腹。痛應該怎麼計算。慈顏幽蔽將近三十年。但我們不要不要。不知道能勝任治理。始終不說話。梗阻絕。該當怎麼辦。我一會兒到勿勿。比增加下。
省另。具備以下大小問。為安慰。多分散。想念您在心情。武昌等你。也有許多遠宦。您兼具。並多次問不。我近來病重。救命常常憂慮。我粗略平安。知道您情到。
早晚城市。動靜清和。想必您出使回來。准備時候州將桓公告訴。安慰感情。盼望您有使命的。謝無奕外任。多次寫信問。沒有別的。仁祖天去。言罷悲哀心酸。怎麼可以說。
我想嫂子安和。從下都好。松樹上下到。隔離十八年。又找到一個集。又悲又安慰。什麼東西比喻。嫂嫂快到重。憂思很深。穆松難為情地。自我安慰。就像小差。所以不要不要。
希望得到涼緩和了。凡隨從都有有問題。粗略平安。只有修記載在遠方。音訊不敷。在情。司州病重。不果西。公私可恨。您所說的:。全部情況。我沒有異議。各問想必您別具。不再說一。
這是你們大體可以。當時被撤銷。極為簡單寬。遠頃不同。很多小問題。而我病重。不到幾為之感嘆罷了。宰相安和。殷先生沒有
還好。當時面哥哥。當宣哥哥懷。吃豆鼠損傷如好。現在送。不能吃不。得到您毛氈。胡桃葯兩種。知道您到達。戎鹽是重要的。這是吃所需。知道您認為需要服用。
方回最近的。不允許我這個想法。知道我的希望。這里有成說。無緣見到你。因為當一笑。秋中感念。不同雨冷。您都可以可以啊。脾風就想成患。非常擔心的。努力了解問。
(7)淳化閣帖拍賣擴展閱讀:
淳化閣帖的流傳記錄與特色: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並本)。
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如今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復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2019年03月,明代拓本《淳化閣帖》亮相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賣會。
❽ 淳化閣帖是北宋初年的嗎
是的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傳統法式,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 《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淳化閣帖》(泉州本)十卷本,為明代袁樞、袁賦誠家族藏本,也稱睢陽(尚書)袁氏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淳化閣帖》(泉州本)十卷本。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王右軍書》(泉州本)殘本(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並本)等。 宋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 2019年03月,又見明代拓本《淳化閣帖》亮相嘉德四季第53期迎春拍賣會。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歷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於禁內,名《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被譽為「法帖之祖」。[2][3]中國最早書帖《淳化閣帖》是公認僅存的孤本,因其中3卷是摹刻王羲之書跡的專卷而被視為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