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證拍售 » 老唱片拍賣
擴展閱讀
密雲各小區物業電話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價高 2021-11-11 13:13:25
拍賣糧證 2021-11-11 13:12:04

老唱片拍賣

發布時間: 2021-10-25 12:09:35

㈠ 世界上第一個探索太空的人是誰

蘇聯的加加林,而且他是受世人尊敬的,不分國界··

㈡ 唱片和專輯是不是一回事啊

唱片是一種音樂傳播的介質概括,其物質形態可以分為早期的鋼絲唱片、膠木78轉唱片、黑膠唱片及今時今日的CD光碟等等。

唱片作為一種高品位的收藏品,在國外早已有人專題收藏,並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然而在國內很久以來卻不被廣大收藏愛好者所看好。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大城市已經有不少藏友認識到唱片的潛在價值,並逐漸形成一股唱片收藏熱,並向各地發展的勢頭。有媒體1997年刊文披露:「新近,一張1934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雲追月》,在香港分別以1.2萬港元和0.5萬港元拍賣成交。」不久前,筆者在西安古玩城曾見到一套「文革」期間江青、張春橋、陳伯達等人的講話錄音唱片,共計8張(編號為WM—24至WM—31),索價高達兩萬多元。由此可見,唱片必將成為收藏品市場繼「文革」品、連環畫等之後的又一匹「黑馬」。

專輯album
現代音樂最主要的發行方式,通常由3-15首歌組成,長度大多在12到74分鍾之間(不排除例外)。專輯中的歌曲順序一般來說應該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按照這樣的順序聽下來,整張專輯給人的感覺會超過簡單的歌曲總和,也就是整體大於局部總和的意思,尤其是概念專輯(conceptual album)。

一篇關於專輯的文章:
有了小小名氣,就急著出專輯。似乎這是每個小紅人的必經之道。出名之心已經將許多人的心占據,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出名才不枉此生!只有出名才是人生應有的目標!卻沒有發現其實還有更加可貴的東西……

能出現實中的專輯並不代表強大,能夠出人生的專輯才是高大的

首先,膠木唱片的存世量越來越少。據世界唱片聯合會估計,全球的LP唱片(即膠木唱片)正以每年5的速度遞減。據了解,我國的LP唱片損毀情況更為嚴重;其次,LP唱片風行世界近百年,記錄了歷史各個時期的聲音,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如新聞、名人演講、領袖講話錄音、電影錄音剪輯、地方戲曲、京劇、歌劇、歌曲、相聲等等。唱片,作為文化的載體多次入選「時間艙」,從而說明唱片是研究歷史文化最真實可靠的資料。

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地的密紋唱片。為什麼叫LP,主要是針對過去古老的粗紋短時間唱片而言。這是個簡單解釋。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現在的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現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而現代的CD為了盡量減弱數碼聲而開發了眾多的電路和錄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敵。放LP的設備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級的輸出,拾音模式大約有動磁,動圈和動鐵的唱頭,以動鐵+線性尋跡的唱頭唱臂為最優。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鍾,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鍾是78轉。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簡稱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S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目前,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這次石原帶來的數十張SP經典唱片,在1926年錄音後,就一直被封存在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幾近原聲。

1982年,我國已將「文革」中品種稀少的毛主席像章烈火當代文物,「主席用瓷」也被人稱為革命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唱片的豐富文化內涵逐漸被人們認識,也被列入了現錄代文物的范圍。1996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粵劇文物徵集大行動」時,明確將唱片列入徵集范圍,並徵集了大量的粵劇唱片。1998年4月10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了《音樂文物保護刻不容緩》一文中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的音響文物列為「世界的記憶」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唱片和其他藏品一樣,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性。其精美的封面設計有著眾多的藝術家參與。如王叔暉、戴敦邦、李苦禪等,還有毛澤東、郭沫若等書法大家題名。另外,唱片的收藏還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欣賞方式,改寫了傳統藝術品只能用眼睛欣賞的歷史,那就是用耳朵來欣賞優美動聽的歌曲、樂器演奏等。由於聽覺能引發視覺效應,人們在欣賞老唱片,感受老唱片柔和、真實的音韻時,彷彿又回到了當年,一幅幅難忘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因而感到特別親切。筆者曾數次遇到這種情況:聽聞誰家有老唱片,上門求購,不賣,問其原因,答曰本人自己愛聽。我以懷舊老歌VCD換之,答曰:本人愛的就是這老唱片的味兒。說明這種欣賞方式最能為大眾所接受,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不需要像欣賞其他藝術品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

1908年,法國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標志著我國唱片業正式誕生。自此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一直以78轉粗紋唱片一統天下,由於78轉粗紋唱片儲藏信息量少,容易破碎,既厚且重等缺陷,1962年中宣部成立「中國唱片藝術委員會」,隨之開始流行33轉密紋唱片。它的信息儲藏量較78轉粗紋唱片提高了數倍,並且其他缺陷均有較大改進,至1972年徹底淘汰了78轉粗紋唱片。1968年中國唱片廠成功研製出塑料薄膜唱片後,各地唱片廠均大量發行。80年代中後期,隨著盒式錄音磁帶、CD唱片的出現和大力推廣,LP唱片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又卷土重來,成為收藏愛好者的寵兒。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現在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在我看來還真沒有什麼區別,估計ep不能算是專輯,但卻能算是張唱片,還有單曲什麼的。

㈢ 老唱片機市場價格,怎樣上拍賣

三兩仟元吧。
不一定適合拍賣。
現在通過高估藏品價,按藏品估價的百分之幾收委託拍賣費用的騙子公司很多,要小心。

㈣ 貓王的老唱片現在價值是多少

1000$

㈤ 西方古典音樂舊唱片值錢嗎

是CD唱片還是LP唱片?都有什麼曲目?

㈥ 想賣一些留聲機的老唱片在哪賣好

看保存了,如果都保存的很不錯,那真的可以賣個好價錢的,現在黑膠唱片復興,算是個好時機了,你可以在某寶啊,一些黑膠論壇、貼吧什麼的直接掛出賣 就好了,標一個你覺得可以的價格,很多發燒友還是願意買的,只要價格合適。

㈦ 求雷振邦作曲的管弦樂曲 "愉快的生活"

水一水,更健康

㈧ 武漢的舊書店(250分)

閱馬場往丁字橋方向那條路上

㈨ 唱片的價值

唱片作為一種高品位的收藏品,在國外早已有人專題收藏,並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然而在國內很久以來卻不被廣大收藏愛好者所看好。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大城市已經有不少藏友認識到唱片的潛在價值,並逐漸形成一股唱片收藏熱,並向各地發展的勢頭。有媒體1997年刊文披露:「新近,一張1934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雲追月》,在香港分別以1.2萬港元和0.5萬港元拍賣成交。」不久前,筆者在西安古玩城曾見到一套「文革」期間江青、張春橋、陳伯達等人的講話錄音唱片,共計8張(編號為WM—24至WM—31),索價高達兩萬多元。由此可見,唱片必將成為收藏品市場繼「文革」品、連環畫等之後的又一匹「黑馬」。
首先,膠木唱片的存世量越來越少。據世界唱片聯合會估計,全球的LP唱片(即膠木唱片)正以每年5的速度遞減。據了解,中國的LP唱片損毀情況更為嚴重;其次,LP唱片風行世界近百年,記錄了歷史各個時期的聲音,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如新聞、名人演講、領袖講話錄音、電影錄音剪輯、地方戲曲、京劇、歌劇、歌曲、相聲等等。唱片,作為文化的載體多次入選「時間艙」,從而說明唱片是研究歷史文化最真實可靠的資料。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地的密紋唱片。為什麼叫LP,主要是針對過去古老的粗紋短時間唱片而言。這是個簡單解釋。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而現代的CD為了盡量減弱數碼聲而開發了眾多的電路和錄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敵。放LP的設備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級的輸出,拾音模式大約有動磁,動圈和動鐵的唱頭,以動鐵+線性尋跡的唱頭唱臂為最優。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鍾,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鍾是78轉。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簡稱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S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這次石原帶來的數十張SP經典唱片,在1926年錄音後,就一直被封存在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幾近原聲。
1982年,中國已將「文革」中品種稀少的毛主席像章烈火當代文物,「主席用瓷」也被人稱為革命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唱片的豐富文化內涵逐漸被人們認識,也被列入了現錄代文物的范圍。1996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粵劇文物徵集大行動」時,明確將唱片列入徵集范圍,並徵集了大量的粵劇唱片。1998年4月10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了《音樂文物保護刻不容緩》一文中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的音響文物列為「世界的記憶」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唱片和其他藏品一樣,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性。其精美的封面設計有著眾多的藝術家參與。如王叔暉、戴敦邦、李苦禪等,還有毛澤東、郭沫若等書法大家題名。另外,唱片的收藏還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欣賞方式,改寫了傳統藝術品只能用眼睛欣賞的歷史,那就是用耳朵來欣賞優美動聽的歌曲、樂器演奏等。由於聽覺能引發視覺效應,人們在欣賞老唱片,感受老唱片柔和、真實的音韻時,彷彿又回到了當年,一幅幅難忘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因而感到特別親切。筆者曾數次遇到這種情況:聽聞誰家有老唱片,上門求購,不賣,問其原因,答曰本人自己愛聽。以懷舊老歌VCD換之,答曰:本人愛的就是這老唱片的味兒。說明這種欣賞方式最能為大眾所接受,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不需要像欣賞其他藝術品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中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㈩ 問一下開國前的老唱片現在值錢嗎大約值多少

你好,老的膠木唱片有收藏價值,特別是一些稀有內容和珍貴唱片,前不久,國內某知名拍賣公司曾經有過專項唱片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