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證拍售 » 錫壺拍賣
擴展閱讀
密雲各小區物業電話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價高 2021-11-11 13:13:25
拍賣糧證 2021-11-11 13:12:04

錫壺拍賣

發布時間: 2021-10-24 17:21:01

① 如何鑒定楊彭年紫砂壺真假拍賣價位如何定位

宜興紫砂壺玩賞向來注重器表質感的變化,但紫砂陶史上也曾短暫出現過砂胎錫壺。清代蔣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鑒賞,多巧思。砂胎錫壺,是其刨制。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所謂砂胎錫壺,是先請陶人(多為楊彭年)以紫砂製作壺胎,再另請錫匠將壺身以純錫包覆,並接上玉質的壺嘴、紐、把等配件。
在清代「茗注莫妙於砂」已是共識,如奧蘭田《茗壺圖錄·品匯》:「茗注不獨砂壺,古用金銀錫瓷,近時又或用玉,然皆不及於砂壺。」可見朱堅創制此種繁復工藝,並非單純的標新立異或是基於對錫壺的緬懷。事實上,朱堅此舉應是受到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鴻壽所帶起的文人飾壺風尚的啟發。砂胎錫壺的創作為文人提供了一展壺面文思的機會,因為以往的紫砂壺銘刻固然風雅,但卻需趁壺坯陰干未燒之際題刻,再待燒窯冶煉始成,少則十天半月,不但曠時日久,且器成後不能修改補題,不便於文人往還交際。反之,砂胎錫壺的錫面甚軟,易於受刀,俟文思泉湧或酬唱之間,傾以篆刀刻就,豈不快哉!然而朱堅此舉畢竟只是文人觀點,砂胎錫壺因為製作繁復,備料不易,而且壺身笨重,泡茶效果不佳,終究未能蔚為風尚,僅在晚清曇花一現。
資深古玩古董經理人: 彭艷

② 底部刻有復興昌造的老錫壺是什麼時候的了大概多少錢了

復興昌造是一般的店號,當時由於錫壺製造容易,市面上各種店號生產比較多,流在社會也就多,所以現在價格一般在150元左右。去年拍賣行只有100元。

③ 為什麼說中國工匠是日本陶器的幕後推手

中日文化,互為鏡鑒。切磋琢磨,相映成輝。兩鏡相入,意境無窮。
在日本的陶瓷器中,以愛知縣為中心的知多半島生產的陶器——常滑燒非常有名,常滑燒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起源於平安末期,在日本中世紀成為陶器的主要產地。有的學者認為中世紀的常滑燒的窯跡達1000座以上,如果包括未被發現的在內,可達3000多座。
這里也是日本的紫砂壺——朱泥的誕生之地,而在一百多年,中國的紫砂壺工匠赴日,為日本的紫砂壺工藝的完成及促進其大量出口作出重大貢獻。
常滑燒平安時代末期的產品在樸素中富有王朝文化之美,在經冢等佛教遺跡中作為藏經的經冢壺被廣泛使用。鐮倉時代,常滑窯生產出許多樸素、粗獷的罐、瓮等,供當時的鐮倉幕府所在地鐮倉消費。到室町時代,在半島整個地區廣闊分布的陶窯,集中在原常滑町周邊,多建在村落周圍的丘陵斜面上。在這個階段,已不生產碗、碟子類的產品,專門生產罐、瓮、缽等,並將陶窯的結構轉換為半地下大窯,這種大窯一直延續到江戶時代。到了江戶時代,人們巧妙地利用當地陶土含鐵量多的特點,燒制朱泥燒、也就是中國的紫砂。
所謂「朱泥」,是含有豐富鐵份的陶土,顆粒細膩,燒前只磨胎,不上釉,燒後進行拋光。常滑燒的茶壺因為使用的是含有豐富酸化鐵的泥土,所以能中和茶中的丹寧成分,吸收不必要的澀味,泡出的茶保持了原有的色、香、味,清香可口,回味無窮,作為常滑燒的代表作而聞名天下。
從幕府末期開始,陶工鯉江方壽在常滑領導陶業發展,使常滑陶管在明治時期步入量產軌道,同時也致力於出口用陶瓷器的生產。鯉江本人具有很高的陶藝水平,其製品有陽春白雪的傾向,真正出口的是被稱為「紅泥龍卷」(日語「朱泥龍卷」)的批量產品。所謂「紅泥龍卷」,就是用紅泥土製作罐、花瓶、花盆等,在上面貼上用石膏模子做成的薄板狀紋飾,其圖案以盤龍等為中心,因此叫「紅泥龍卷」,其實就是中國所謂的「貼花陶器」。
貼花是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全稱為「陶瓷器堆貼花」,這種技術在中國漢代早期青瓷中就可以看到,到了西晉至隋唐,在青瓷裝飾中已經比較常見。貼花以胎泥為原料,用模印、模塑等方法,製成各種花紋,用泥漿粘貼在器物胎面,再施釉燒成。唐代長沙(今屬湖南)及鞏縣(今屬河南)兩窯的貼花技術比較典型,前者在青釉褐斑器物上貼花,有人物、鳥獸、魚蟲、花卉、園景等紋;後者在三彩罐、瓶、壺上貼有各種團花浮雕紋飾,施加鮮艷的彩釉。貼花技術在日本起步較晚,如唐三彩上有許多貼花裝飾,而同時代的奈良三彩沒有,此技術直到鐮倉時代末期才被採用,因此遠不如中國成熟。
而中國紫砂壺的故鄉宜興的陶器,特別是宜興均陶歷史悠久,品種豐富,以其特有的「紅若胭脂,青若蔥翠,紫若墨黑」的均陶釉色和全手工「堆貼花」工藝著稱於世,其堆貼花工藝,在宋元時期已基本成型,在宜興陶瓷博物館陳列的一件堆花罐,表面堆貼簡單的繩紋和花草,已是具備宜興當地工藝特色的堆花裝飾作品。 宜均在明清時期即被皇家使用。《宜興均陶》書中收錄了16件故宮博物院舊藏的明清時期的宜均。
清代楊彭年款紫砂膽包錫壺,現藏於蘇州博物館。(圖/風之清揚)清代楊彭年款紫砂膽包錫壺,現藏於蘇州博物館。(圖/風之清揚)
「紅泥龍卷」在明治十年(1877)左右試制,因為常滑的紅泥和中國宜興紫砂土質近似,明治十一年(1878),鯉江方壽招聘精通宜興窯的茶具--紫砂壺製作的陶工金士恆和宜興制壺高手吳阿根同來常滑,向鯉江方壽、杉江壽門、伊奈長三等陶工傳授紫砂壺「拍打鑲接」、「打身筒」及「堆貼花」等製法及陶瓷雕刻裝飾技法,達半年之久。
金士恆為清咸豐至光緒年間人,江蘇蘇州人,一說原籍徐州,另據日本文獻記載為中國安徽銅山縣人,生卒年不詳。
金士恆是公認的將宜興紫砂技藝向海外傳播的第一人,但是金士恆是何時人、何地人,一直是紫砂史上的一個謎。據《中國紫砂收藏鑒賞全集》249頁上的記載:金士恆、字子友,清代光緒年間紫砂名工。光緒4年(1878年,日本明治11年),應日本常滑地區陶工的邀請,和宜興制壺高手吳阿根同往常滑,傳授給鯉江方壽、杉江壽門、伊奈長三等3人紫砂「打身筒」製法及陶刻裝飾技法達半年之久……是日本製作宜興風格朱泥茶壺的開始。
據2011年月1日《現代快報》所載邢志剛、王瑜珩、任忠華撰寫的報道「學者論證 日本『陶業祖師』金士恆是徐州人」一文記載:
徐州學者楊世明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近日破解了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紫砂界的一個歷史謎團——金士恆的身世之謎。
2008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隻「竹製印盒」上的刻款讓金士恆的身世之謎浮出水面——清代光緒年間的江蘇「彭城」 人。楊先生在嘉德拍賣資料網上查看了相關資料:口徑碩大,用料厚實。盒蓋一周鐫刻銘文「詩雲,瞻彼其奧,綠竹青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盒身環刻詠竹長文,以「竹,物之有筋節者也」開篇,落款「彭城金士恆又記」……此竹印盒流傳於日本,竹盒上墨書「金士恆造竹根肉池 樂古堂珍玩」,蓋內墨書「明治十五年求之」。從竹盒上的書法看,應該為購買者的墨跡。
據此,楊世明肯定地說,這印證了他的推測:金士恆是江蘇省徐州人。徐州,古稱彭城,且全國只有一個徐州,一個彭城。《全集》也一再講金士恆是「安徽徐州銅山」,而安徽也沒有銅山。
明治二、三十年代,常滑的「紅泥龍卷」佔領北美的主要市場。到明治末年,「紅泥龍卷」時興一時後迅速失去商品價值,大正期則重新在素燒的「紅泥龍卷」上塗漆,加上各種各樣的裝飾,作為陶漆器出口。
中國的紫砂匠人,為日本的紫砂壺工藝的濫觴、完成及促進其大量出口作出重大貢獻。

④ 這個民國的錫壺,值錢嗎

你好,你的這個錫壺四值錢的,可以參考小的拍賣行情的價格,在1500元上下,滿意回答請採納!

⑤ 楊彭年紫砂壺拍賣價格是多少

宜興紫抄砂壺玩賞向來注重器表質感的變化,但紫砂陶史上也曾短暫出現過砂胎錫壺。清代蔣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鑒賞,多巧思。砂胎錫壺,是其刨制。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所謂砂胎錫壺,是先請陶人(多為...

⑥ 提供服務蔣才源紫砂壺拍賣價格多少 鑒定哪

宜興紫砂壺玩賞向來注重器表質感的變化,但紫砂陶史上也曾短暫出現過砂胎錫壺。清代蔣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鑒賞,多巧思。砂胎錫壺,是其刨制。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所謂砂胎錫壺,是先請陶人(多為楊彭年)以紫砂製作壺胎,再另請錫匠將壺身以純錫包覆,並接上玉質的壺嘴、紐、把等配件。
在清代「茗注莫妙於砂」已是共識,如奧蘭田《茗壺圖錄·品匯》:「茗注不獨砂壺,古用金銀錫瓷,近時又或用玉,然皆不及於砂壺。」可見朱堅創制此種繁復工藝,並非單純的標新立異或是基於對錫壺的緬懷。事實上,朱堅此舉應是受到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鴻壽所帶起的文人飾壺風尚的啟發。砂胎錫壺的創作為文人提供了一展壺面文思的機會,因為以往的紫砂壺銘刻固然風雅,但卻需趁壺坯陰干未燒之際題刻,再待燒窯冶煉始成,少則十天半月,不但曠時日久,且器成後不能修改補題,不便於文人往還交際。反之,砂胎錫壺的錫面甚軟,易於受刀,俟文思泉湧或酬唱之間,傾以篆刀刻就,豈不快哉!然而朱堅此舉畢竟只是文人觀點,砂胎錫壺因為製作繁復,備料不易,而且壺身笨重,泡茶效果不佳,終究未能蔚為風尚,僅在晚清曇花一現。
資深古玩古董經理人: 彭艷

⑦ 百年錫壺價值多少錢

錫壺在清朝是鼎盛時期,市面上錫壺較多。如果是名家自然價格不菲,如朱堅、龜永初等等,通常底部有名號。如果是普通錫壺,100元左右。

⑧ 清代的錫酒壺市值多少錢

你好,你的問題:清代的錫酒壺市值多少錢?
是這樣的,我的經驗,藝術館是收藏還是銷售的啊?假如是銷售的話,這樣的兩個公司都不可靠,他們想的是鑒定費和運作費用,也不知道你的東西是什麼級別的古董,所以建議上清楚的圖片來,有款的話最好了!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