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師馬里奧.博塔生平以及在建築上的成就
馬里奧·博塔(MarioBotta)
·1943年出生於瑞士的提契諾州門德里西奧(Mendrisio),年輕時曾邊學習邊從事實際設計活動。
·1969年畢業於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
·1965年在勒·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參加威尼斯市立養老院的設計。
·1969年與路易斯·康相遇,合作設計了威尼斯新會議廳工程中的展覽會。
·1969年,在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時,與主考官卡羅·斯卡帕相遇。※馬里奧·博塔幸運的受到三位建築巨匠的熏陶,據說,其中以對光的利用頗為精通的路易斯·康對他的影響最大。
·1970年博塔在盧加諾開設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1970年以來,在洛桑聯邦工業大學以及歐洲、美國、拉丁美洲等多所大學從事授課、開設研討班等教學活動,並在各地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1976年被瑞士洛桑聯邦工業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
·1988年應邀擔任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客座教授。
幾何線條、中心對稱、自然光線,是馬里奧·博塔的慣用的三大建築語匯。
幾何線條——作為博塔建築特徵的線條,構成鮮明的外輪廓和唯美的建築風格,具有讓人們記住該建築的效果;作品中頻頻出現的窄縫,被認為是源自水滴的幾何學設計;
中心對稱——「我的設計中的對稱特徵更是極為適合光線的射入」,博塔的住宅作品全部在屋頂的中央對稱布置天窗;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築也多在平面中心部位布置主要空間,以及做多種變化形式的窄縫,充分預示了博塔的那種恰似人體所擁有的中心對稱式的設計;
自然光線——博塔強調自然採光與內部空間的結合,「對於建築來說離開光線也就不存在空間,正是光線創造了空間」,他會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影塑造空間,令建築物的每一個角落都凝固成詩一般的景色,構成令人震撼的視覺感受。
博塔的建築讓人一看就可以感受到結構非常堅固,從外部到內部空間都盡善盡美地恪守著建築本身應具有的使命。博塔的建築,無論是住宅還是大廈,它們的存在都獨領風騷。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1995年,是馬里奧·博塔最早設計的博物館,也是他在美國的第一個作品。整個建築外立面鋪有紅褐色調的面磚,有著巨大天窗的圓塔,像是把建築物中央的圓柱體斜著切開一樣,(自然光線從這里瀉入建築內部),僅在該圓柱體部分用黑白相間的斑馬條紋來加以強調,完全對稱的正裡面洋溢著古典建築中才能見到的那種沉穩情調。由於博物館所處的地塊三面被高層建築包圍,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周圍一群灰白色的物體中顯得尤為突出。
2. 馬里奧博塔的建築設計手法好學么
他屬於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他將歐洲手工藝傳統、歷史文化底蘊、提契諾的地域特徵以及時代精神完美融合。他的建築極具創新意識,他創造了很多表現手法,被廣泛的模仿與應用。\r\n他生涯後期的作品多數屬於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如舊金山現代博物館。
3. 馬里奧·博塔的作品賞析
博塔的建築讓人一看就可以感受到結構非常堅固,從外部到內部空間都盡善盡美地恪守著建築本身應具有的使命。博塔的建築,無論是住宅還是大廈,它們的存在都獨領風騷。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1995年,是馬里奧·博塔最早設計的博物館,也是他在美國的第一個作品。整個建築外立面鋪有紅褐色調的面磚,有著巨大天窗的圓塔,像是把建築物中央的圓柱體斜著切開一樣,(自然光線從這里瀉入建築內部),僅在該圓柱體部分用黑白相間的斑馬條紋來加以強調,完全對稱的正裡面洋溢著古典建築中才能見到的那種沉穩情調。由於博物館所處的地塊三面被高層建築包圍,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周圍一群灰白色的物體中顯得尤為突出。
蘭希拉1號樓,1985年,瑞士盧加諾,建築位於都市街角處,角樓部位採用敞開式——除承重部分以巨型的轉角柱的形式存在外,其餘部分深凹進去,並垂直貫通幾層,強調中心區廣場的角色,轉角處頂部的一棵樹更加強調了這一形象。建築單一的厚重體量上開有台階形的洞口,外壁上可以看到斯卡帕式的建築細部,無一不體現出對材料的感覺、對質地的考究和對節點的關注,由於紅色磚牆飾面拼貼圖案和方式的差異,承重結構被表現得非常明確。
4. 高分求馬里奧博塔的斯塔比奧圓房子,也叫圓柱體獨家住宅。高分求這個建築分析的PPT,以及CAD或者SU的圖紙
這個可是人家建築工程的內部圖紙!你很難搞到手的!就是有人家不會輕易就亂發的!
5. 關於馬里奧.博塔的聖維塔萊河住宅。
聖維塔萊河獨家住宅
6. 跪求馬里奧博塔里格納圖住宅CAD圖紙!!!在線等!!!
7. 求馬里奧·博塔的聖維塔爾住宅SketchUp模型..!
就用那個網址,搜英文名san vitale搜到的
8. 馬里奧·博塔在中國設計的建築有哪些
濟寧文化中心博物館,旁邊是西澤立衛的美術館
9. 馬里奧博塔是什麼建築主義的建築師
他屬於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他將歐洲手工藝傳統、歷史文化底蘊、提契諾的地域特徵以及時代精神完美融合。他的建築極具創新意識,他創造了很多表現手法,被廣泛的模仿與應用。
他生涯後期的作品多數屬於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如舊金山現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