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A級住宅
商品住宅性能認定,是指按照國家發布的商品住宅性能認定評定方法和統一的認定程序,經過評審委員會對商品住宅的綜合質量進行評審和認定委員會的確定,授予相應級別證書和認定標志。性能認定將住宅的綜合質量,即工程質量、功能質量和環境質量等諸多因素歸納為五個方面來評審:適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環境性能和經濟性能,其中又細分為23項、380餘條內容,是一個科學、完整、全面同時又是公正的住宅性能評價的指標體系。性能認定的評審結果分為三個等級,由低至高依次為1A、2A、3A,標志為 A、AA、AAA。1A級性能認定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型住宅;2A性能的住宅是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宅;3A級住宅則是提供給高收入家庭的功能齊全、舒適度高的商品住宅。得到性能認定標志的住宅則說明是在這一檔次中性能品質優良的住宅。 凡是通過性能認定的住宅統稱為"A級住宅"。指按照國家發布的住宅性能評定方法和統一的認定程序,經過專家對住宅的綜合質量進行評審,獲得相應級別證書和認定標志的住宅。 分為三個等級,依次為A,AA,AAA。A是經濟適用型住宅;AA是舒適型住宅;AAA是高舒適度住宅。A級住宅不僅品質可靠,而且符合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A級商品住宅將住宅的綜合質量,即工程質量、功能質量和環境質量等諸多因素歸納為五個方面來評審:適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環境性能和經濟性能,其中又細分為23項、380餘條內容,是一個完整全面住宅性能評價的指標體系。
❷ 代表性的北美住宅有哪些風格
北美地域遼闊,而人口稀少,早期多為原始森林,只有土著居民在那裡耕織、狩獵。後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移民到達北美,開發森林,建起了木屋,他們多以林業、礦業及漁業為主。因為北美木材豐富,用地寬裕,因此住宅多採用木結構及木維護材料,以單層、3/2層及2層為主,住宅周圍均有大片綠地。
到現代,隨著人口增長,土地越來越緊湊,在市區或近郊開始發展組團式住宅群,也有的建造公寓式住宅,同時也開始向空間發展。
北美氣候冬季較寒冷,但由於三面臨海,受海洋季風的影響,沿海某些地方冬天溫度一般高於零度,由於夏季不熱,因此住宅設計中主要考慮冬季保溫措施,主要房間向陽,減少向北開窗戶的面積並採用雙層玻璃。
北美自然景色優美,物產豐富,人們熱愛自然,並注重生態平衡。在住宅周圍種植各種花草樹木,環境清新,人們習慣換鞋進屋,在住宅大門處均設有換鞋地方和衣櫃。北美人熱愛活動,周末時他們大多數都全家出遊。
北美人很講究實用,因此在住宅設計方面注意使用方便,以及節能。選址的時候多選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較好的地方。
住宅一般有兩個車位的車庫,並用來做儲藏室和工作間。有的車庫為半露天式。
主人的衣服習慣於掛存,因此,房間中有大量衣櫃,甚至在門廳、浴廁中都有衣櫃。廚房和廁浴商品化程度高,並且一般在住宅竣工出售時這些設備就已完善。
北美住宅很多都沿用過去的的壁爐形式。因為壁爐可以創造一種溫馨氣氛,因此,仍有不少住宅拿它來做裝飾,並多採用煤氣或電熱設備來模仿那種炭在爐中燃燒的形式。
北美建築的傳統為就地取材,多採用木結構、木裝修、混凝土地基。屋面防雨材有油氈瓦、木板瓦及陶瓦3種。油氈瓦的色彩豐富,質輕,可以減少結構荷載,因而採用較多,一般可用10—15年。外牆裝飾材料有磚、石、抹灰及木板4種,以石料最貴。由於當地環境清潔,外裝修能長時間保持鮮艷色彩。
住宅內部牆各採用紙面石膏板,表面油漆或貼牆紙。為取得良好的隔聲效果,在樓板及隔牆內添加隔聲及保溫材料。室內地面多鋪設地毯,也有採用拼花木地板。浴廁及廚房內則用塑料鋪塊或瓷磚鋪地。
住宅能源採用電及煤氣兩種,以電能為主。炊爐、洗漱、取暖、洗衣烘乾等均用電熱。住宅中設有一小鍋爐間,多與洗衣房相連。為節約冬季取暖用電,卧室及北向房間開窗面積較小,門窗多為雙層玻璃,周邊鑲嵌密封條。牆體、天花板、地板的構造縫也被嚴嚴實實堵住,以避免室內熱空氣進入結構,形成凝結水,同時也節約能源。
現代建造的多數住宅還採用通風或空調系統,以更新室內空氣和控制室溫。有的住宅將電熱系統安裝在樓板內,形成舒適的冬季環境。
坐落於花團錦簇優美環境中的北美住宅,造型十分講究。由於歐洲遺民的歷史傳統,給北美帶來豐富多彩的建築形式。概括起來大致可以分為7種形式,科德角式、都鐸式、喬治亞式、西班牙式、早期殖民地式、法蘭西式及現代式。
科德角風格科德角是美國麻薩諸塞州南部巴恩斯特布爾縣的鉤狀半島。為一沙質、由冰川造成的半島。伸入至大西洋105千米,寬1.6~32千米,北部和西部與科德角灣為界,西為巴澤茲灣,南瀕溫亞德和南塔克特海峽。28千米長的科德角運河穿過半島基部,將半島與大陸分開,使紐約市和波士頓之間的船運距離縮短120千米多,形成大西洋沿岸水道的一部分。
房子簡潔小巧,易於建造、維修和改造。在20世紀前半葉是美國最普遍的住宅形式,現在形成的一層半住宅仍然是退休者及一般別墅常用的形式。傳統的卧室設在一層,後來在樓上增加了卧室及浴室。外裝修是白色木板牆及木百葉窗,檐口不加裝飾,往往用紅磚突出煙囪(現已多樣化)。
都鐸風格是由15—16世紀英國式房子演化而來,最初是為有錢人家建造的,以後被廣泛採用。其特點為有突出的交叉骨架山牆,也有2個或者3個的,磚石砌的大煙囪,並有裝飾線腳。牆體採用磚石及抹灰等材料組合而成。喜用凸窗,用狹長的窗扇組成。雙懸式或棱形窗也較普遍。入口用石料砌成拱形邊框。半木料牆體造型,過去是和結構骨架一致,現在則成為純裝飾物了。
這一風格因流行於英國都鐸王朝而得名。這個時期大型的宗教建築活動停止了,新貴族們開始建造舒適的府邸,在這種情況下,混合著傳統的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的都鐸式就應運而生。都鐸式府邸建築體形復雜起狀,尚存有雉堞、塔樓,這些屬於哥特風格;但其構圖中間突出,兩旁對稱,已是文藝復興風格。這一時期,還出現許多半木結構(halftimber或叫露木結構)的房屋,供小康人家居住。這種房屋內外牆均用木構架,而在構架之間填以磚或灰泥。漆成深色的木材和淡色牆面形成強烈對比,屋頂為陡峭的雙面坡頂。這種房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常為遊人所注目。英國藝術史上,喜歡用王朝或君王的名字命名近代藝術風格。除上面提到的都鐸式外,還有詹姆斯式、喬治亞式和維多利亞式等。
喬治亞風格這種形式在300年前的英國喬治王朝時期傳入美國,並成為新興的中產階級顯示榮耀的象徵。這是一種有規律的、對稱的立面處理,外型簡潔,按開間排列門窗,一般採用五開間。厚重的大煙囪是移民生活取暖必不可少的,至少可設有一個大壁爐。
新英格蘭的早期喬治亞式建築往往採用樑柱結構,外飾大板,以後採用磚牆,在一、二層之間有腰飾。在外牆頂部也常以齒飾與屋檐交接。坡頂上採用山牆頭飾的老虎窗,窗為多格的雙扇窗,在殖民時期均有白面窗扇,而現在不一定設了。入口用壁柱和山頭加以強化,在門的兩側或上部嵌以採光窗。
西班牙風格這是一種充分考慮陽光的布局。其樣式朴實無華,緩坡的屋頂,對稱的立面,拱及拱廊白色(或淺黃色、玫瑰色)抹灰牆面。紅瓦屋頂為西班牙式的重要標志,現以輕質組合材料代替傳統的重瓦,有半圓筒及S形兩種瓦。
西班牙建築注重室內外的結合,有豐富的室外活動場地,如庭院、陽台、平台(室外就餐處)及噴泉等。西班牙式還喜歡採用鑄鐵欄桿和窗格,或用鑄鐵做拱廊。入口為木板門,用石料或磚做裝飾。有裝飾的煙囪頂部,有時還採用瓦屋頂以強化其效果。
早期殖民地風格早期殖民時期生活艱苦,雪及寒冷是建房的主要問題。美國的移民們在馬薩諸塞和弗吉尼亞並不住在原始的小木屋中,而是以他們熟悉的英國的建築技術適應新的環境,採用樑柱結構,方盒式的房子,只有一間進深(以後則擴大了);較陡峭的坡頂及山牆,木板瓦,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煙囪;挑出的上層,這是來自英國的傳統,往往在臨街的一面挑出,可遮蓋下部的街道;經過認真的設計與加工的木板門,菱形格子的窗子,早期窗洞很小,以後逐漸擴大。外牆早期採用垂直木板條,後來很快改成水平的,在南方則以磚牆更為普遍。
在殖民時期,圍爐取暖及做飯是唯一方式,到17世紀,廚房已完全成為家庭的中心。一個總是燃燒著的火爐兼炊爐使廚房形成鄉村家庭的各功能區——溫暖舒適的餐室、工作室及集聚處。現今的素特博克斯形式也是將廚房布置在中間偏後的地方,周圍布置了大房間或大空間。
法蘭西風格法蘭西式住宅在美國有悠久而光榮的歷程。從18世紀移民時期到19世紀20—30年代流行,然後有一段時間停滯,到了20世紀70年代又興旺了,直到現在還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當然由於時代的發展,現在式樣越來越豐富,但仍保留法蘭西住宅的一些特徵:斜脊屋頂,磚牆,拱形門窗與老虎窗,側翼與主屋直接相接相連,並保留了一些喬治亞式的細部。雙折屋頂是17世紀法國建築師昂普埃爾的創造,直到20世紀仍保留著這種傳統。這種房子立體感強,結構勻稱,另外室內空間較大,顯得較寬敞。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法蘭西式在美國的發展經過一段滯留,但後來它仍很快地擴散開來,成為北美人較為容易接受的住宅樣式。
現代風格到20世紀50年代,建築師們開始尋求一種脫離美國傳統形式的建築樣式,他們改變了過去精雕細刻的建築細部,採用流暢的線條,多數為單層房子,也有一層半、兩層及多層的住宅。既有坡屋頂也有平屋頂。建築設計與環境規劃結合起來,使室外與室內間相互滲透。
現代派建築的特點是簡潔,避免傳統的裝飾。大挑檐形式系20年代由萊特等建造師首創,並成為現代派喜歡採用的形式之一。在一些住宅內梁兼有結構及裝飾的作用,有時則單純是裝飾作用。
現代派往往用一個或多個山牆與主山牆的屋頂垂或交叉,或是將山牆錯位,再加上長短坡的變化,使得建築的體型組合在簡潔中富有變化。
現代派自己更加靈活地運用材料對比,更注重住宅與周圍環境景觀的結合,力求減少室內外的差別。喜歡採用大玻璃窗,天窗、室內外鋪地相連,室外休憩、就餐等。現代派建築師成功地創造了多種形式的建築,也改變和豐富了美國人的生活。
別具一格的機器人建築看到這個題目,你千萬別以為是用機器人建成的房子,也別指望這房子具有機器人一樣的功能。至於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種建築在外觀上就象一個笨拙的機器人。它的始作俑者就是泰國著名建築師朱姆賽依。
朱姆賽依畢業於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他返回泰國開始創作。這一時期,他力圖在作品中體現出現代性,從70年代後期開始,他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在一群無特色的建築叢林的無文脈的環境下從事個人的創作。於是他的機器人建築學便問世了。
到目前為止,機器人建築學的代表作品有兩座。一是位於曼谷新商業區的機器人大廈,這是一幢20層高、建築面積為2.3萬平方米的銀行大樓。1983年開始設計,1986年建成。它的建築形象,只要一看照片便知。建築體形在4,8,12,16及18層步步向內收縮,形成機器人的頭顱、肩膀、腰身和雙腿。東西兩側為實牆,但配上幾個大螺栓為窗(其外徑為3.8米,內徑2米,用玻璃鋼製成),既顯示機器特色,又起到節能作用。頂層有兩顆直徑6米的大眼球,到了晚上可以由電腦控制一亮一暗,似乎奏出一曲機器人交響樂,親善地向你眨眼,它對於夜航的飛機來說,又能起到導航的作用。頭頂豎起兩根16.8米的觸角,那是通訊天線和避雷針。
如果說,英國的匯豐銀行以幾億美元之巨在香港建造了由高技派N·福斯特設計的52層高的大廈,顯示了自身的經濟實力,同時成為在香港一片高層石林中出類拔萃的城市形象的話,那麼,朱姆賽依卻以他的後高技派手法,為一批泰國新興的青年銀行家設計了一幢投資1000元(包括室內裝修與綠化)的同樣拔萃的新型建築,它是亞洲新小龍的象徵,不可謂不機智也。朱姆賽依的第二個機器人建築,建在曼谷正在發萬近郊區,叫作民族大廈,它11層高,7平方米,目前尚未完工,預計投資為350萬美元,它與一號機器人不同,側面是一片白牆面,上面刁豎細槽的窗口,頗像電腦中的晶元和線路,說明機器人差不多,雖是兄弟,卻一文一武,各有特色,絕非像汽車,錄音機那樣,千篇一律。
如果你認為僅僅是建築的外形和外部像一個機器人,那麼你錯了。內部也不例外。大廈的室內設計,包括由泰國雕塑家設計的作品,以及由6家室內設計師共同創作的室內裝修,特別是作成像電腦內線部那樣的頂部線槽等,總體看來還是個名符其實的機器人呢!
❸ 中國有哪些標志建築物
1、萬里長城(結構嚴謹)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北京故宮(富麗堂皇)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頤和園(規模宏偉)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4、布達拉宮(風格鮮明)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秦始皇陵(民族瑰寶)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❹ 地標和標志性建築有什麼區別
1、特點不同
標志性建築的基本特徵就是人們可以用最簡單的形態和最少的筆畫來喚起對於它的記憶,一看到它就可以聯想到其所在城市乃至整個國家,就像悉尼歌劇院、巴黎埃菲爾鐵塔、北京天安門、比薩斜塔、東京鐵塔、紐約自由女神像等世界上著名的標志性建築一樣。
地標是戶外廣告的特殊名詞,是指每個城市的標志性區域或地點,或者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地區)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
2、功能不同
地標是指某地方具有獨特地理特色的建築物或者自然物,遊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圖而認出自己身在何方,有北斗星的作用,例如摩天大樓、教堂、寺廟、雕像、燈塔、橋梁等。
標志性建築與普通建築的不同之處在於,標志建築是整個城市中所有建築的主角。標志性建築除了外形具有創新性外,在功能上應該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
3、影響不同
「地標」性項目對一個區域、一個城市的影響更多地應該表現在其對文化的影響上,它應該是一個「文化策源地」,要看它是否改變了城市的面貌,是否給區域帶來了活力。建築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築帶給城市的改變。
標志性建築不僅要體現地理區域優勢,建築本身還應該是出類拔萃、獨樹一幟的;在市場運作方面,標志性建築應該是文化活動、經濟活動的一個平台;從功能方面來說,標志性建築要引導一種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❺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是哪五大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北京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雲南的「一顆印」。
1、客家圍龍屋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
客家圍屋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
3、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
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4、干欄式建築
干欄式建築,即干欄巢居,是遠古時代的人群,特別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築風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干欄式建築,古時流行於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區。
這種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干欄式建築可以防震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古越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文獻上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築。
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現在主要流行於中國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國家也有干欄式建築。
5、雲南一顆印
在雲南中部地區有許多這種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間四耳是最常見的宅制,既正房三間,左右各有兩間耳房(廂房)。前面臨街一面是倒座,中間為住宅大門。
四周房屋都是兩層,天井圍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牆,很少開窗,整個外觀方方整整,如一塊印章,所以俗稱為「一顆印」。
位於滇中高原地區,與當地四季如春,無嚴寒酷暑,風大的氣候環境特點相適應。多採用厚土牆及筒瓦鋪屋頂。通常為樓房,房間分為兩層,牲畜及雜物在樓下,人住樓上。樓下正房是堂屋,作為起居待客之處,堂屋左右做卧室,樓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為節省用地,改善房間的氣候,促成陰涼,採用了小天井。外牆一般無窗、高牆,主要是為了擋風沙和安全,住宅地盤方整,外觀方整,當地稱"一顆印"。
❻ 一個城市的地標、象徵、標志性建築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啊
主要區別:
1、地標是指每個城市的標志性區域或地點,或者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地區)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地標性項目與一般項目的區別應該首先表現在精神層面,符合時代發展潮流,是一種社會發展方向的代表。如:浙江的地標,杭州西湖,義烏商品城標志性建築 ,也稱地標建築。
2、標志性建築的基本特徵就是人們可以用最簡單的形態和最少的筆畫來喚起對於它的記憶,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劇院、巴黎埃菲爾鐵塔、天壇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的標志性建築一樣。 標志性建築是一個城市的名片。
3、象徵是指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不可見的某種物(如一種概念或一種風俗)的可以看見的標記;而象徵就不一定是地標或建築了,比如哈爾濱的象徵可以是冰雪。
主要聯系:
1、地標不一定是建築,而標志性建築一定是地標;
2、象徵則不一定是建築物了,所以象徵既不是地標,也不是標志性建築。
以下為上海市地標——東方明珠:
(6)標志性住宅擴展閱讀:
以下分享中國國各省的地標,他們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標志性建築:
北京:
八達嶺長城,天安門廣場(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毛澤東紀念堂,國家歷史博物館),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大劇院,國家體育館,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奧林匹克公園,首都國際機場。
上海: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
台北101: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南浦大橋,楊浦大橋,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大光明電影院,上海中心大廈。
天津:
天津廣播電視塔、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天津之眼、天津津灣廣場、天津解放橋、天津文化中心、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古文化街、天津站。
重慶:
朝天門碼頭、解放碑步行街。
四川:
天府廣場、武侯祠、成都歡樂谷、杜甫草堂、錦里、都江堰及青城山、碧峰峽、上里古鎮、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閬中古城、峨眉山、樂山大佛、蜀南竹海、九寨溝、黃龍。
新疆:
新疆國際大巴扎(世界上唯一的國際大巴扎)、中天廣場(西北第一高樓,高303米) 、亞洲之心、紅山塔(始建於清朝,烏魯木齊的象徵,屹立將近500年不倒)、坎兒井。
廣東:
廣州中山紀念堂,越秀五羊雕塑,中信廣場,廣州新電視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珠江新城,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山大學、廣州西塔] ,廣州東塔 、亞洲風帆、世界之窗,錦綉中華,深圳地王大廈,中信城市廣場,上海賓館,羅湖東門購物街、肇慶七星岩,珠海女神,大小梅沙,蛇口,汕頭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虎門大橋、祖廟。
湖北: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隧道,中國民生銀行大廈,武漢中心【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16,中國第8的高樓】(即將建成,位於武漢漢口王家墩的武漢CBD內)、武漢綠地中心【又稱:武漢606,建成後將為世界第3,中國第2的高樓】(在建,位於武漢武昌濱江商務區CBD內)、黃鶴樓,龜山,蛇山,古琴台,東湖,漢口江灘,江漢路,漢正街,武漢大學。
浙江:
杭州西湖,義烏商品城。
江蘇:
南京長江大橋,太湖,南京中山陵,無錫靈山大佛。
安徽:
黃山、宏村、九華山、三河古鎮
陝西:
鍾樓、鼓樓、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牆、阿房宮、大明宮、大唐芙蓉園、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漢長安城遺址、西安世博園、咸陽宮遺址、渭河大橋、古渡公園、安瀾樓、寶塔山、鎮北台。
河南:
少林寺,二七紀念塔。
山東:
泰山,青島奧帆中心,五四廣場——五月的風,煙台山,蓬萊閣,龍口南山大佛,濟南趵突泉。
西藏:
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珠穆朗瑪峰。
雲南:
麗江古城、昆明翠湖、瀘沽湖、玉龍雪山
海南:
五指山,天涯海角。
台灣:
台北中正紀念堂,台北101大廈,高雄85大樓阿里山,玉山,八卦山大佛,佛光山,日月潭。
香港
香港國際會展中心,中銀大廈,中環廣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帽山,青馬大橋,金紫荊廣場,香港迪斯尼樂園。
澳門:
大三巴牌坊,漁人碼頭,友誼大橋,澳門旅遊塔,葡京飯店。
廣西:
南寧大橋,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柳州文惠橋,來賓火炬塔。
❼ 英國有什麼標志性的建築物
我要把想說的話放在前面,然後再介紹英國標志性建築。
灣灣人民都很矯情,我們都知道,但是灣灣人來大陸旅遊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就算我很討厭這些灣灣,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別人說錯了,他們說:大陸的景點只有名字是真的·······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是喜新厭舊,等回頭發現舊的值錢了,又後悔自己沒有保存。
想想那些文革時期被毀掉的堆積如山的文物,那些扒掉的古建築,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扒掉的北京城牆和西安城牆,外國人聽說了都震驚了,中國人真有錢,真捨得。
時值今日,中國只有麗江和平遙古城入選世界文化遺書,再看人家歐洲,P大點國家,文化遺產一大串,連什麼造紙廠別人都留存完好。美國那種沒啥歷史的國家還有四個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愣是比中國多了兩,泱泱中華五千年·······說出去都有點丟人!
下面介紹英國的標志性建築。
白金漢宮,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位於倫敦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的西邊,1703年為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喬治三世購得,作為王後的住宅,稱為女王宮。1825年,英王喬治四世加以重建,作為王宮。從1837年起,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里。
❽ 韓國標志性的建築物
韓國標志性的建築物:
一、景福宮
景福宮(漢字:景福宮;諺文:경복궁),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朝鮮王朝(李氏朝鮮)的正宮(法宮)。位於朝鮮王朝國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又因位於城北部,故又稱「北闕」,是首爾五大宮之首,朝鮮王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二、德壽宮
德壽宮(韓語:덕수궁;英文: Deoksugung Palace) 原來是朝鮮成宗(1469-1494)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住宅。光海君(1575-1641)即位後將其改稱為景雲宮,從而使之具有了王宮的面貌。後來又改稱為德壽宮。
三、昌慶宮
昌慶宮(韓語:창경궁;英語:Changgyeonggung Palace),因位於韓國首爾(舊稱漢城)東部,故又稱東闕,也是首爾五大宮之一。
於朝鮮王朝永樂十六年(1418年)繼昌德宮之後建立而成,是朝鮮王朝的離宮之一。朝鮮與其他宮殿的不同之處在於昌慶宮沒有採取坐北朝南的形制,而是坐西朝東,因為不能對南面的宗廟開門。
四、昌德宮
昌德宮(韓語:창덕궁,英語:Changdeokgung Palace )位於韓國首都首爾市鍾路區[1],故又稱東闕,也是首爾五大宮之一,朝鮮太宗於明永樂三年(1405年)繼景福宮之後建立而成。
昌德宮原是朝鮮國王的離宮,朝鮮王朝後期則代替景福宮長期作為正宮使用。昌德宮的殿閣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設計而成,是朝鮮王宮中最具自然風貌的宮殿,也是朝鮮王宮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
五、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建於1798年,於1800年正式對公眾開放。那時它坐落於海牙的Huis ten Bosch,是現在女王碧雅翠克斯的皇宮,後國立博物館於1808年遷至阿姆斯特丹達姆廣場的皇宮,並增添了倫勃朗的著名畫作「夜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
❾ 中國各具特色的民居有哪些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卧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 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御敵防盜。 帳房與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區藏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而採用的一種特殊性建築形式。普通的帳房一般較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氂牛氈毯, 中留一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作通風採光之用;四周用氂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土坯或卵石壘成高約50厘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糞(作燃料用),帳房內陳設簡單,正中稍外設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帳房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於搬遷等特點。 藏族是一個愛美也善於表現美的民族,因而對於居所的裝飾也十分講究,常見的有在室內牆壁上方繪以吉祥圖案,客廳的內壁則畫藍、綠、紅三條色帶,以寓意藍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則的民居在門上或繪制日月祥雲圖,或懸掛風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則竭力渲染外牆和門窗,富於彩繪裝飾,氣勢不凡。 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區別於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顯的標志。 民居室內外的陳設顯示著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論是農牧民住宅,還是貴族上層府邸,都有供佛的設施。最簡單的也設置供案,敬奉菩薩。 富有宗教意義的裝飾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標識,外牆門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懸紅藍白三色條形布幔,周圍窗套為黑色,屋頂女兒牆的腳線及其轉角部位則是紅、白、藍、黃、綠五色布條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觀中,此五色分別寓示火、雲、天、土、水,以此來表達吉祥的願望。 還有以牆體裝飾表達藏傳佛教派別的。如薩迦民居的牆上塗有白色條帶,在條帶上再塗以相同寬度的土紅色和深藍灰色色帶,中空為白色,在建築主體或院牆直角轉彎處及較寬的牆面上,還自上而下地用土紅色和白色畫出色帶,以標識該地區信仰的是薩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薩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圍繞大昭寺發展起來的,是城鎮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農牧區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錯落,形成不相聯屬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風、防震的同時,也用開辟風門,設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不利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達到通風,採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著低矮的窩棚,無家貧民只能寄居檐下,棲身道旁。西藏自治區成立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12.24平方米,農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於舊西藏經濟發展緩慢,建築材料僅僅局限於塊石加粘土,現在的民居已經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建築材料,蓋起了許多高層建築,使藏式建築風格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舊西藏絕大部分人家的室內設施極其簡陋,現在電視、收錄機、成套的藏式傢俱已進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國人的改革開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錢,他們將自己的住房裝修得漂亮且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