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租售房產 » 潮汕人住宅
擴展閱讀
密雲各小區物業電話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價高 2021-11-11 13:13:25
拍賣糧證 2021-11-11 13:12:04

潮汕人住宅

發布時間: 2021-11-05 18:26:16

1. 潮汕民居的實例舉證

構築得很有特色的潮汕民居太多,年代最久遠的潮州府城許駙馬府,建築面積最大的澄海隆都陳慈黌舊居和保留著連續歷史序列的澄海樟林民居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許駙馬府位於潮州市區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相傳是許珏府第。許珏是宋代潮州名賢許申的曾孫子,北宋英宗時娶了皇族德安郡主,所以有駙馬銜,他的宅第,也就被喚作許駙馬府。
這座宋代宅第,在明清兩代曾經重修。現在的許駙馬府,整座建築面闊42米,進深47米,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進,左右有火巷排屋,後包是樓房,稱「御書樓」。主體建築採用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牆。屋頂為硬山頂,傾角小於20度,出檐平緩。這與明清時期潮汕民居屋頂的形式有較大的區別,據說是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建築風格。如果從營造方式方面去考慮,這種小傾角屋頂,大概是原來採用蝴蝶瓦砌蓋方式。在鋪蓋瓦頂時,不使用膠結材料,第一層底瓦直接鋪架在兩桷之間,凹面朝上,第二層瓦將凹面朝下,覆蓋住兩行底瓦間的接縫。這種屋頂,就叫做蝴蝶瓦屋頂。蝴蝶瓦屋頂的透氣性強,能防止梁木受潮腐朽,為南方民居所常用。到近代客家圍屋的瓦頂還採用這種形式。採用這種營造方式,屋架不能太斜,否則瓦頂受大風雨或其他外力影響,容易發生溜瀉危險。明清時期的潮汕民居屋頂的營造採用灰沙土做膠結物,瓦片粘連結實,傾角也就可以陡些。風格的差別也許能說明許駙馬府的建造,確實在明代以前。
許駙馬府建築裝飾簡朴。門簪為木製圓形,門檻較高。柱子多為圓木柱,門牆柱礎均置於石基上。第二進廳前的拱斗有簡單的卷雲雕刻裝飾。與明清時期潮汕大型民居的裝飾風格,區別也很明顯。
該府建築形式古樸大方,渾厚堅實,保留宋代住宅建築的傳統特點。1981年列入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慈黌舊居是潮汕大型的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這座民居坐落在澄海隆都前美鄉,包括「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廬」書齋,興建時間從清末延續到抗戰前。這四座房子連成一片,佔地2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有大小廳房506間,是潮汕地區最大的宅第之一。
陳慈黌舊居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形式。每座宅院都用潮汕民間建築的百鳳朝陽的傳統格局。整座宅院外面又建起一圍二層洋式樓房,形成一完整的獨立結構。樓房面朝庭院,後牆向外。自外遠望,大面積的粉牆與黝黑的屋頂,對比鮮明。宅第的這種外觀形式中,蘊含著一種堅實而嚴肅的內在精神,讓人感覺到它的不可冒犯。在高牆後面,宅院成為一個同外界隔絕的空間,保持了靜謐和安寧,而宅院格局秩序所蘊含的禮制秩序,同樣顯得穩定難以改變。
這組建築的裝飾也是中西合璧。或飾以中式金漆木雕,名家書丹的石刻,典雅大方,或飾以西式圖案瓷磚,彩色玻璃,金碧輝煌。這些不管是物質外觀還是文化品格都存在極大差別的樣式被並置在一處,使整個裝飾變得十分不協調。但正是在這種不協調的形式中,呈示了一種兼收並蓄的精神力量。
由於宅院平面布置中以洋式樓房代替了圍牆,陳慈黌舊居的總體布局已經有了新變化,加上新型建築材料的使用,這一建築群在文化景觀學上,應屬於准傳統型民居。陳慈黌舊居建築形式的新變化,顯示出社會經濟因素對於民居文化的影響。它對研究潮汕民間建築及其演進,對研究近代潮汕人文化觀念變化,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樟林地處韓江三角洲北緣,古時濱海,是韓江北溪出海口—個小漁村,明代後期建寨。清代開始發展海上貿易,乾隆嘉慶間已是一個繁榮的商貿港口。自晚清起,滄海桑田,樟林變成內陸農村,但仍是一個著名僑鄉。
現存早期樟林寨民居,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平面布局多為方形,中間是一大庭院,有水井。房間繞庭院建成一圍,門戶朝著院子開。夯土牆壁,向外的後牆較厚,窗小而高。房頂的坡面,朝外一面,較陡而短,朝里一面,則平緩而長。整座民居只有一個大門與外相通,大門關閉,即與外界隔絕。從起居的舒適和方便考慮,這種民居建築有相當多的缺陷,但它卻有顯而易見的防禦功能。這同樟林建寨初期,海氛不靖,經常受到山賊海寇侵襲的歷史背景有很密切的關系。
乾隆嘉慶年間,隨著商貿經濟的繁榮,樟林的民居面貌大變。社會穩定,商業經濟發達,使得樟林人有資力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一時期,樟林興建了許多高大寬敞的下山虎和四點金民居。
在商品經濟的推動下,樟林出現了一些以「街」為名的新聚落,聚落以街道為中心,兩旁蓋建店鋪棧房,多數兼作居宅之用。由於地點的限制,這些建築平面一般為狹長形,面窄而進深深,布局採用潮汕「竹竿厝」傳統建築形式,並改造成二層樓房,以利用更多的空間。臨街下層門面多用作商店,後面是起居室和廚房,中間或留小天井,來解決通風透光的問題。上層做棧房屯積貨物。在沿河而建的新興街很多民居臨河的後門,有用條石修砌起來的私家碼頭。當地人叫它做「踏步頭」。廚房就設在後門,婦女們利用碼頭掏米、洗菜、洗衣服。店裡貨物,也通過碼頭進出。一個小小的私用碼頭,卻給主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當時的樟林,南北商賈往來如雲,不少商號構建了精巧雅緻的庭園式住宅,以招待外地客人。其中,當推「西塘」為佼佼者。西塘始建於嘉慶四年(1799),光緒間富商洪植翁購得殘址,仿蘇州園林風格重建。宅第進門有一小院,中開月洞門與大院相通。大院左邊是一堵花牆,右邊是居室,前面為庭園。庭園以假山為主體,山峭洞幽。山下挖一曲池,小橋流水。亭台水閣,上下呼應,間以奇石異卉。庭園佔地雖僅畝余,而各種造園手法,摩不具備。其廳堂居室,則保持潮汕傳統民居建築特點。
民國初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南洋經濟蕭條。樟林僑商多攜資歸梓,大興土木,建造宅第。這些以「里」命名的民居聚落,大多數為傳統的駟馬拖車格局。在功能方面,它呈示出來的仍然是聚族而居的古老傳統;在建築形式方面,使用水泥構件、洋瓷磚、彩色玻璃等新型建築材料,顯示出這一時期民居建築的進步。
樟林民居完整的歷史序列,反映了不同時期社會經濟因素對傳統民居建築形式變化的影響。

2. 潮汕民居的主要樣式

在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雖然潮汕地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四點金」是潮汕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後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話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後,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
「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的建築在潮汕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合稱為「紅桁藍桷」),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復雜化。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築前低後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當然,像這樣大規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無緣問津的。現存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可在澄海縣隆都鎮的「慈黌爺故居」即陳慈黌故居及普寧市洪陽鎮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3. 潮汕民居 這叫什麼

中國地大物博,地方建築燦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民居便是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匯千百年來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窯民屋的粗獷,瑤寨吊腳樓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緻,蘇州園林的自然一樣,潮汕民居也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內涵。 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清府縣志載:「望族營建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梁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而整個村寨,都依其宗族觀念、風水觀念、生產生活、防禦功能以及某些美學觀念來營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獨特的理想風水人居環境。同時潮汕民居直接地將大自然因素所謂「天時、地氣、順風」溶入建築中,體現出人天和諧的統一境界和高尚心靈意境。 潮汕民居的建築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東的,以南為主。這樣一來,冬天可擋住嚴寒的北風,夏天則可以接受涼快的南風。 主要樣式 在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雖然現在的潮汕地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四點金

「四點金」是潮汕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後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話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後,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
「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
「下山虎」的建築在潮汕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現在,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合稱為「紅桁藍桷」),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復雜化。
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築前低後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當然,像這樣大規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無緣問津的。現存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可在澄海縣隆都鎮的「慈黌爺故居」及普寧市洪陽鎮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建築風格 潮汕民居特點鮮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豪華氣派 類於皇宮
潮州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州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金漆木雕、工藝石雕、嵌瓷藝術、金屬工藝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最大限度的整合。 民居建築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韻味,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無論在建築序列格局還是裝飾工藝等方面都可以與皇宮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說。
潮陽等地方更把房子建成紅梁金瓦的,有人以「老爺宮」(神廟)形容之。這種建築風格本來只有皇宮和神廟才可以有,聽說潮陽之所以可以建是當年的假國舅陳北科「申請」來的。
規模龐大 宏偉壯麗
潮汕民居保留著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傳統,形成了大規模的村寨等建築群體,再加上地方經濟發達、人文鼎盛,所以建築規模經常非常宏偉壯麗。
次要建築則圍繞主體建築,相連成片,為一外部封閉而內部敞開建築群體,聚族而居。
輕巧通透
所謂「輕巧」,一是單體體量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民居建築的宏敞高大 ;二是外表視覺效果不及中原地區之威嚴,也不及江南地區之俊逸。潮州建築的色調偏灰濁,著重於屋脊、梁架、牆頭、檐下等重點部位加強裝飾,而這些裝飾構件往往同建築構件的實用功能有關。所謂「通透」,是指建築從整體上注意透風,既有利於建築材料上去潮防朽、延長壽命,更著眼在潮州長夏無冬的自然氣候條件下,居住活動舒適涼快。
民居建築內部空間講究聚氣、通風和遮陽,樑柱架疊,層層推進,重線條分割而纖細秀麗。
注重裝飾
潮州民居從外到內極重裝飾,而且追求豪華、典雅,為了達到效果甚至不惜代價。這使得潮汕的民居建築外觀十分富麗壯觀,廳堂更是金碧輝煌。
屋脊之裝飾,屋頂之龍風及仙人走獸的嵌瓷,精美絕倫之木雕、石雕工藝等,都是潮汕民居之特色。
工藝精緻
潮汕建築可謂建不厭精,舊時建築師傅總是建了一會兒後就停下來幾個人端詳討論,提出批評意見,然後再修改,往往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要來回修改好幾次。而「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的建築掌故,應該是最能說明潮汕民居的「精」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追求與自然的和諧
大戶人家的廬室中多設有花園,種上芳草嘉木,營造疊石理水,普通家庭的庭院中和屋前屋後常常中有各種花草樹木,使民居處在一個幽美的近乎自然的環境之中,以獲得寧靜和諧的生活氛圍。潮汕園林更與蘇州園林等並稱中國四大園林。這些都是追求與自然和諧、追求好的生活環境好的生活質量的體現。
講究風水
潮汕建築非常講究風水,比如屋外側頂部山牆塑脊飾甚為講究,常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的五行屬性等作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灰塑,其中火星僅限於寺觀祠庵採用,這有傳統的哲理思想,又受陰陽五行學說與約定俗或的影響。而建築選址、朝向、格局、植被等就有更多的講究了,比如門前要有水、天井要有適當的過白、廳房要恰當穿插、前種榕後種竹等等。並因此還留下了虱母仙、余半仙等選風水和營造建築的許多傳說。
潮汕平原江河密布,村鎮多臨水,未近江河者多開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圓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體建築,以納氣聚財,也有「過池風」涼爽的實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養魚的實用價值。
獨特的建築方式和材料
潮汕地區還保留古老的板築的建築方式(即「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的版築)。
原料一般採用紅土和砂礫攪拌後築成牆體,而不用需要耗掉田裡好泥土的磚塊來築牆,然後用泥沙和貝殼灰攪拌後塗牆面,也有部分是夯土或以木、草織成牆體,舊時海濱貧民所居就多為這種稱為「塗(草)寮」的茅屋,石材則多用於建築構件的門框、欄板、抱鼓石、台階、柱礎、井圈、梁枋上和石牌橋、石塔、石橋大型建築物的建造。而屋面與屋脊,有通花陶瓷壓頂,既可以透風又能壓頂防風,還有雙層(或三層)青瓦上層為食七留三,底層食三留七,再壓瓦筒,於兩瓦之間隔熱泄水。

4. 潮汕地區住宅的大門為什麼都寫有"穎川之家"

祖上是由穎川遷過去的。
穎川在現在河南南陽一代,三國時的徐庶就是那裡的人,歷史上多出人才。

更專業地說,這叫郡望,就是說你的祖先在這個郡中是顯族。就象「常山趙子龍」、「南陽諸葛亮」一樣。

5. 潮州人住的房子叫什麼

潮州民居,叫來「厝」最大的源特點是--四點金

潮州自然風光秀美。古城區筆架山、金山、葫蘆山三山拱護,韓江繞古城而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為粵東最高峰,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和少數民族畲族的發祥地,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蓋面積一畝多、年齡600多歲的宋茶樹王,山頂有面積60多畝的古火山口鳳凰天池,俗稱"四腳魚"的珍稀動物蠑螈在池中游弋。西部桑浦山麓有豐富的溫泉、礦泉,梅林湖畔的稻田裡有形態各異,形似山鷹、海狗、蟾蜍、百鳥求凰的古海蝕地貌,東部柘林灣有棲息數萬只黃嘴白鷺「白鷺天堂」,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網箱養殖基地「海上牧場」,碧水藍天的金獅灣海濱浴場,都是觀光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6. 我是潮汕人,家在揭陽,想回老家買套房,揭陽哪個樓盤比較好

我是潮汕人家在揭陽想回老家買套房,揭陽哪個樓盤比較好?這個得到當地的房產出賣部門兒去看一看,才能知道哪個地方適合於你居住。

7. 一般潮汕民居"下山虎」的佔地面積,還有長和寬各是多少

一般都是200到300平方,兩個主房,兩個偏房,加一個大廳跟天井。長的話一般都有差不多十七八米到,寬一般是差不多15米左右。

潮州民居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傳統民居建築,特點鮮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潮汕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

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也就是常說的「下山虎」。

(7)潮汕人住宅擴展閱讀:

「下山虎」的建築格局

「下山虎」的建築在潮汕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

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下山虎」建築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

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

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合稱為「紅桁藍桷」),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8. 潮州民居的潮汕民居有何樣式

在潮州,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粵東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四點金」是潮汕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後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方言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後,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
「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的建築在粵東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合稱為「紅桁藍桷」),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單獨畫並不能彰顯華麗,還有更具潮汕文化藝術代表的瑰寶:巧奪天工的雕刻,金光閃閃的潮汕刺綉和栩栩如生的剪紙,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麗堂皇,美輪美奐。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復雜化。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置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築前低後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當然,像這樣大規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無緣問津的。現存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可在澄海縣隆都鎮的「慈黌爺故居」及普寧市洪陽鎮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9. 潮汕人為何非常忌諱別人在自己的住宅旁邊建造「老爺宮」這樣會給他們帶來災禍嗎

因為屬於陰煞,對居住之人不利,有煞氣。

10. 圖片里潮汕住宅里貼的符意思

你好!這是鎮宅符,買二手房或選出租房的時候 這種房子盡量不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