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A 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結合教材知識全面分析建築風格之「變」,此題不難解決。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B. 中西方住宅室內設計風格和流派的區別在哪裡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社會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不斷
有更新的認識,進而對居住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促使了室內設計業的蓬勃發展.不論是中方還是西方,在其各自的發展中都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從傳統的中式風到現代派,從古羅馬風、哥特風到國際派、風格派,中西方都在其經濟和文化的推動下完成室內設計風格上的華麗轉身.介於我一直對室內設計很感興趣,也一直在關注類似交換空間等家裝節目,所以在這次的研究課題中,我著重對中西方室內設計風格在傳統和現代兩方面進行了對比,旨在讓大家更清晰的了解二者的共同點及不同點,為以後設計風格的選取起一定的理論支撐作用。
[關鍵詞]室內設計 傳統風格 現代風格 對比 一、概述
現代室內設計根據建築的功能、投資的差異與使用對象的不同,已明顯的顯示出多層
次、多風格的發展趨勢。「多層次、多風格」主要體現在室內設計風格的運用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室內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追求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氛圍。
從室內風格的發展來看,主要分為傳統風格和現代風格,當然中西方各有差異。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在室內布置、線形、色調以及傢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裝飾「形」「神」的特徵。例如我國傳統明、清傢具造型,或西方傳統風格中羅馬風等,都是遵循了這一特點。現代風格起源於1919年成立的鮑豪斯學派,該學派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築,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尊重材料的性能,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
每一室內設計風格都有自己的特徵,總的來說,住宅的室內設計從古至今,由原始的簡單到古代的繁瑣,再發展到現代的簡潔,再到目前的豐富多彩,總是在循環往復、螺旋變化著。
二、傳統風格的對比
------中式風格
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融合了莊重與優雅雙重氣質。現在的中式風格更多地利用了後現代手法,把傳統的結構形式通過重新設計組合以另一種民族特色的標志符號出現。例如,廳里擺一套明清式的紅木傢具,牆上掛一幅中國山水畫等.中式風格的客廳具有內蘊的風格,為了舒服,中式的環境中也常常用到沙發,但顏色仍然體現著中式的古樸,中式風格這種表現
使整個空間,傳統中透著現代,現代中揉著古典。這樣就以一種東方人的「留白」美學觀念控制的節奏,顯出大家風范,其牆壁上的字畫無論數量還是內容都不在多,而在於它所營造的意境。
中國的傳統風格現多以明清建築樣式為代表,大型的建築,室內有木柱,空間分隔以雕花格扇漆畫屏風、落地罩等實施,其門窗花式較多,隨主人的地位和富有程度而變化。地面鋪有方磚或木地板,天花、梁枋用彩畫裝飾。室內陳設包括字畫及手工藝品、精美的瓷器等。
------西式風格
古典歐式
古典歐式設計風格繼承了巴洛克風格中豪華、動感、多變的視覺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風格中唯美、律動的細節處理元素,受到了社會上層人士的青睞。特別是古典風格中,深沉里顯露尊貴、典雅中浸透豪華的設計哲學,也成為這些成功人士享受快樂理念生活的一種寫照。歐式風格以華貴氣派、典雅厚重的氣質為代表,強調清新自然,純美主義的生活的環境,風格包括北歐、西歐、北美等不同風格.
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風格是對羅馬風格的繼續直升的線形,體量急速升騰的動勢,奇突的空間推移是其基本風格。窗飾喜用彩色玻璃鑲嵌,色彩以藍、深紅、紫色為主,達到12色綜合應用,斑斕富麗精巧迷幻。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飾是非常聞名的,家裝中在吊頂時可局部採用,有著夢幻般的裝飾意境。
三、現代風格的對比
------中式風格
現代的中式室內風格,將現代抽象藝術的創作思想及其成果引入室內裝飾設計中現代風格,力求創造出適應工時代精神,獨具新意的簡化裝飾。設計簡朴通俗清新,更接近人們生活。其裝飾由
曲線和非對稱線條構成,體現在牆面欄桿窗戶和傢具等裝飾線條,有的柔美有的靈動富有節奏感,整個立體形式的形成還歸功於大量使用鐵制構件以及玻璃瓷磚等新工藝,將室內裝飾藝術引入新意。
------西式風格
風格派
始於20世紀20年代的荷蘭,以畫家P?蒙德
里安等為代表的藝術流派,強調「純造型的表現」。風格派認為「把生活環境抽象化,這對人們的生活就是一種真實」。他們對室內裝飾和傢具
經常採用幾何形體以及紅、黃、青三原色,間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風格派的室內,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極為鮮明的特徵與個性。建築與室內常以幾何方塊為基礎,並以屋頂、牆面的凹凸和強烈的色彩對塊體進行強調。如上圖:以紅藍黃背景牆為主色,吸引人眼球, 同時強烈表現出風格派的特點。
構成派
構成風格運用立體平面色彩大構成原理,將簡潔的幾何形體,點線面直曲折彎等數字造型模式,經過多種組合運用到設計之中,再賦予純凈的色彩原色,體現種強烈的理性和象徵,帶有明顯的主觀精神構成風格普遍受到年輕代的歡迎,迎合了E時代人們追求強烈個性的心理。在配色方面趨向慎重處理,用色簡單明快,講究比例與均衡,除了採用白、灰、黑等色以外,還有局部使用黃、深藍、綠、
紅、
膚色等,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國際派
國際風格派調形式服務於功敞、內外通透,設限制,被稱為流室內的牆面、地陳設乃至燈具、造型,光潔的質要特徵。色彩以著混凝土的灰色外觀。
反對虛偽的裝飾,強能,追求室內空間開計自由,不受承重牆動的空間。如左圖:面、天花板、傢具、器皿等,均以簡潔的地,精細的工藝為主白、灰、黑為主,反映表面和鋼鐵的深藍色
四、小結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設計風格,西方較於中方更具多元化,中式的裝飾風格也略顯保守。但中式較西式的優勢在於其文化在設計中的滲透,更具一份深沉的底蘊。
不過不同的設計風格相結合,所呈現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只有掌握了它們彼此之間的應用原則才能使室內空間更加的舒適、富於美感。而且面對現代社會人們需求的變化,風格也在不斷的演進。
C. 中西方建築的對比
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社會功用,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古典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語言」。
不同的語言,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築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一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彙」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一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不僅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朴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建築的態度是以新為貴,而外國人則對古老建築充滿尊崇與敬意。
D. 中西建築文化的幾種差異
一、中西建築材料的差異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材為主,成為「木材的史書」,以斗拱為「基本詞彙」
斗拱與柱子
而西方則以石塊為主, 稱為「石頭的史書」,以柱子為「基本詞彙」
二、中西建築色彩的差異
從中西建築的裝色色彩來看,中國的色彩比較單一,通常以一種為主,其餘幾種色彩並用。這與中國哲學、政治、倫理緊密結合,用來分尊卑、別貴賤。而西方則百彩競艷,充滿了狂熱的宗教色彩甚至於非理性的迷狂因素。中國除了一些宮殿顏色比較鮮艷以外,其他都比較樸素簡潔優雅。
卡納克神廟
豐富的色彩與建築藝術的結合(約旦)
中國建築色彩裝飾
江南民居
三、中西建築布局的差異
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是一種「集體」的美。
明十三陵
故宮
曲阜孔廟
太和殿
北京飯店
釣魚台國賓館
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巴黎盧浮宮為例,它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景象。
凡爾賽宮全景
阿波羅廳
王後套房
四、中西建築發展的差異
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據文獻資料可知,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
東漢岳陽樓
唐代佛光寺
明清宮殿
巴特農神廟
埃皮道羅斯劇場
羅馬式建築羅馬競技場
羅馬式建築比薩大教堂
哥特式建築巴黎聖母院
哥特式建築科隆大教
巴洛式建築聖彼得堡教堂
巴洛式建築羅馬耶穌會教堂
五、中西建築價值的差異
建築價值的不同,顯現中西方審美觀念的異殊。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著眼於信息,西方的建築著眼於實物體。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不靠計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方式,言傳手教,靠實踐,靠經驗。我們對於古代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認識,多從文獻資料上得到信息。歷代帝王陵寢和民居皆按風水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剋原理經營。為求得與天地和自然萬物和諧,以趨吉避凶,招財納福,在借山水之勢力,聚落建築座靠大山,面對平川。這種「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
秦始皇陵
蘇州園林
中南海瀛台
故宮全景圖
而西方的建築中,古代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首創的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亞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義「和諧美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一切科學和藝術,它們的道路都被這種理念確定了命運。
從羅馬萬神廟的穹頂到地面,恰好可以嵌進一個直徑43.3米的圓球
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一個正三角形
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一個正方形,其中央拱門和「控制線」則是兩個整圓
E. 中西建築風格主要區別
陳安國:中外城市建築文化對比
中西建築形式上的差別,是文化差別的表現,它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的差別,人的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審美境界的差別。
1. 建築材料的不同,體現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哲學理念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未產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體系中,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在內,基本上,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來營造的,屬於磚石結構系統。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斗獸場、輸水道,中世紀歐洲的教堂……無一不是用石材築成,無一不是這部「石頭史書」中留下的歷史見證。唯有我國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於木結構系統,因而被譽為「木頭的史書」。中西方的建築對於材料的選擇,除由於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導致的結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採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人合一」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2. 建築空間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徵的區別。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徵,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擴建的北京故宮和巴黎盧浮宮比較,前者是由數以千計的單個房屋組成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圍繞軸線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鋪展異常龐大;後者則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建築占據著地面,那麼西方建築就佔領著空間,譬如羅馬可里西姆大斗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這庄嚴雄的建築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靈的狂熱,更多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築的發展不同,表現了中西方對革新態度的差別。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據文獻資料可知,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從希臘雅典衛城上出現的第一批神廟起到今天已經2500餘年了,期間整個歐洲古代的建築形態不斷演進、躍變著。從古希臘古典柱式到古羅馬的拱券、穹窿頂技術,從哥特建築的尖券,十字拱和飛扶壁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無論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反映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4. 建築價值的不同,顯現中西方審美觀念的異殊。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著眼於信息,西方的建築著眼於實物體。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不靠計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方式,言傳手教,靠實踐,靠經驗。我們對於古代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認識,多從文獻資料上得到信息。歷代帝王陵寢和民居皆按風水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剋原理經營。為求得與天地和自然萬物和諧,以趨吉避凶,招財納福,在借山水之勢力,聚落建築座靠大山,面對平川。這種「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古代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首創的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亞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義「和諧美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一切科學和藝術,它們的道路都被這種理念確定了命運。翻開西方的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建築美的構形意識其實就是幾何形體;雅典帕提隆神廟的外形「控制線」為兩個正方形;從羅馬萬神廟的穹頂到地面,恰好可以嵌進一個直徑43.3米的圓球;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一個正三角形,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一個正方形,其中央拱門和「控制線」則是兩個整圓。甚至於象園林綠化、花草樹木之類的自然物,經過人工剪修,刻意雕飾,也都呈獻出整齊有序的幾何圖案,它以其超脫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國園林那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情調,形成鮮明的對照。早在2000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一經典性的建築三要素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世代相傳。17世紀初建築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建築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和歡愉。」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則。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通過對中西方建築的比較可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不同。
F. 中西方建築的不同
中國古建築以均衡對稱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徵,西方古建築以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為特徵,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點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 中國古建築的特點
(一 )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從古代 文獻 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築形象一直到現存的古建築來看,中國古代建築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 規律 ,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築,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築和一些圍廊、圍牆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後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後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宋朝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詞句,古人曾以「侯門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處,就都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築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徵。
(二 )軸線的空間藝術
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這主要體現在受中國「周禮」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築體系當中。古代都城規劃中,都以主宮殿位於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築位於兩側,左右對稱布局,「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與明清北京城的規劃布局。再如中國古代寺廟中,強本調軸線空間布局的實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將主殿大雄寶殿放在軸線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後左右。「左閣右藏」、「左鍾右鼓」等。空間層層遞進,庭院森森,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於表現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長幼、男女、主僕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出明顯的尊卑 差別。
(三)「天人合一」的建築環境
崇尚 自然 ,喜愛 自然自古亘有。先民們早就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處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 築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使建築和諧於自然之中的環境態度。例如東晉大官僚石崇在洛陽近郊修建河陽別業 (金谷園):「其制宅邊,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於萬株,流水周於舍下」(石崇《思歸引·序》);佛教高僧慧遠在廬山經營東林寺:「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溝。清泉環階,白雲滿室。復於寺內別墨禪林,森樹煙凝,石逕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高僧傳·慧遠傳》)。諸如此類的描述,文獻記載中屢見不鮮。從此以後,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風景地帶的佛寺、道觀、別業、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視相地選址,目的不僅為了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還在於如何發揮建築群體橫向鋪陳的靈活性而因山就勢、臻合於局部的山水地貌、諧調於總體的自然環境。它們無異於點染大地風景使其凝煉生動、臻於畫境的「風景建築」,這正是中華民族在建築與大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所體現的獨特的環境意識,雖非完全自覺,但卻十分明顯。歷來的山水「畫論」,對於這種環境意識都曾作過部分的美學和 科學 的闡述。
二、西方古建築的特點
(一)立體感官,單一布局
與中國的古建築相比,西方古建築作為一個整體的建築體系,它的建築風格也是一脈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希臘建築中的「柱式」便是「立體感官,單一布局」的突出表現。這些柱式結構的建築外在形體直觀地顯示出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有些柱式的柱頭是簡單而鋼挺的倒立圓錐台,沒有柱礎,雄壯的柱身從檯面上拔地而起,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有的則是外在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帶有婀娜瀟灑的兩個漩渦,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雖然以柱式為構圖的原則所展示出的是單一布局,但其所蘊涵的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帶給人們的卻是立體感觀的視覺沖擊與震撼。
(二 )神億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築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點。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文化一支獨秀,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而正是在這種影響之下,出現了西方古建築中最具有宗教與神化氣息的嶄新建築風格——哥特式建築。哥特式建築總體風格特點是: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紀新的結構技術和濃厚的宗教意識。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 ,是基督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作為富有濃厚神化性與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內部結構全部裸露,近於框架式,垂直線條統帥著所有部分,使空間顯得極為高聳,象徵著對天國的憧憬;每當陽光從布滿窗欞問的彩色玻璃照射進來時整個教堂的空間便彌漫著迷離與幽幻,教堂彷彿就是天堂。此種氣氛已盡顯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築典型代表,他們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築的神本話性與宗教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三、古建築所體現的東西方文化特徵
(一)古建築體現的中國文化特徵
1、務實精神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的若干特徵及其建築概念都反映出中華傳統文化實用理性的務實精神。中國古典建築體系一直堅持著有節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始終以人體尺度為出發點,不求高大永恆,無論什麼類型的建築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樣超尺度的東西。中國建築的龐大是通過,小尺度單位的院落,不斷有規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不本論建築群有多麼龐大,人在其中活動,所感受到的永遠是與人相親和的尺度。這種設計取向,正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用理想性思想居於統治地位的特點,迥異 於西方在神學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恆久變易觀念
傳統的中國式房屋設計原則採用通用式設計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麼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們形成了恆久變易的觀 念。中國建築不注重外在直觀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隨著道路穿過一道道大門,便會有一個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開朗,。建築序列猶如一軸長卷,且走且思,道不盡則思不盡,一直達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這一點在園林設計中表現得尤為充分。古典建築在重領悟、重層次、重氣氛等方面極下功夫,反倒對單座建築淡然處之。古人對感受 與領悟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於建築本身的注視。建築以恆久的構件和不變的院落,通過無限衍生, 便能演繹出無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恆久 變易的內涵。
3、中庸思想
中國建築往往把高潮和精華放在最裡面、最後面,而前面則是質朴的牆,庭院深深深幾許,精彩之處全在這一層層的本論文化解之中,農耕文化內向型的特徵決定了中國古代建築必然要選擇這種重感悟、重內涵的建築布局方式。
正因為如此,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適用而經久不渝。中國建築造就了人們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強烈的自我表現,而是追求執兩端而用中的溫順謙和的君子之風。
(二 )古建築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1、獨立與自由
古代西方建築往往以巨大的體量和超然的尺度強調建築 藝術 的永恆與崇高,他們常常具有嚴密的幾何性,古代西方建築在一套獨立的建築體繫上,形成獨特的方格,他們布局單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餘的建築來襯托。西方的建築師們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於建築,並形成迥異的風格。因此,正是由於那些極力表現人性的建築使人們更加渴望去追求獨立與自由。
2、思維的縝密與創造力
從古代起 ,當西方建築師們設計建築時,他們不僅關注建築的構造與精度,通常還在策劃時考慮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擁有便利的 交通 等。而隨著西方文明的不斷 發展 ,西方古建築的風格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從古希臘、古羅馬到拜占庭,從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築師們始終以高度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工作,而處於這些建築之中的人們,就難免不受到建築風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創造氛圍,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創造力、想像力的原因。
影響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是具體的 政治 制度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抽象的 哲學 理論,其中儒家傳統的禮治思想是指導古建築創造的主要思想,中國的古建築處處體現著秩序、實用、中庸。而在西方,無論是古希臘建築中的宙斯廟,還是古羅馬建築中的斗獸場,無論是拜占庭風格中的萬神廟,還是哥特風格中的巴黎聖母院,這些建築都獨立的聳立於那裡,直接,一目瞭然,沒有旁物的修飾也自成一體。這是偏重於對個人的頌揚和物質生活的享受 的直接表現。古文化影響了建築風格而古建築又影 響著中西方文化的發展,文化和建築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譜寫著中西方輝煌燦爛的文化史詩。
G. 中西方在建築的不同
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社會功用,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古典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語言」。
不同的語言,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築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一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彙」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一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不僅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朴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建築的態度是以新為貴,而外國人則對古老建築充滿尊崇與敬意
還有就是西方建築充滿著宗教神秘主義的情緒,而中國的建築則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另外這里有一篇比較系統的, 或許更清晰一些。
不過大體說起來也就是這么幾點,下面的要概括一些。
陳安國:中外城市建築文化對比
中西建築形式上的差別,是文化差別的表現,它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的差別,人的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審美境界的差別。
1. 建築材料的不同,體現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哲學理念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未產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體系中,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在內,基本上,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來營造的,屬於磚石結構系統。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斗獸場、輸水道,中世紀歐洲的教堂……無一不是用石材築成,無一不是這部「石頭史書」中留下的歷史見證。唯有我國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於木結構系統,因而被譽為「木頭的史書」。中西方的建築對於材料的選擇,除由於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導致的結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採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人合一」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2. 建築空間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徵的區別。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徵,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擴建的北京故宮和巴黎盧浮宮比較,前者是由數以千計的單個房屋組成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圍繞軸線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鋪展異常龐大;後者則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建築占據著地面,那麼西方建築就佔領著空間,譬如羅馬可里西姆大斗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這庄嚴雄的建築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靈的狂熱,更多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築的發展不同,表現了中西方對革新態度的差別。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據文獻資料可知,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從希臘雅典衛城上出現的第一批神廟起到今天已經2500餘年了,期間整個歐洲古代的建築形態不斷演進、躍變著。從古希臘古典柱式到古羅馬的拱券、穹窿頂技術,從哥特建築的尖券,十字拱和飛扶壁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無論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反映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4. 建築價值的不同,顯現中西方審美觀念的異殊。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著眼於信息,西方的建築著眼於實物體。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不靠計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方式,言傳手教,靠實踐,靠經驗。我們對於古代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認識,多從文獻資料上得到信息。歷代帝王陵寢和民居皆按風水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剋原理經營。為求得與天地和自然萬物和諧,以趨吉避凶,招財納福,在借山水之勢力,聚落建築座靠大山,面對平川。這種「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古代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首創的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亞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義「和諧美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一切科學和藝術,它們的道路都被這種理念確定了命運。翻開西方的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建築美的構形意識其實就是幾何形體;雅典帕提隆神廟的外形「控制線」為兩個正方形;從羅馬萬神廟的穹頂到地面,恰好可以嵌進一個直徑43.3米的圓球;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一個正三角形,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一個正方形,其中央拱門和「控制線」則是兩個整圓。甚至於象園林綠化、花草樹木之類的自然物,經過人工剪修,刻意雕飾,也都呈獻出整齊有序的幾何圖案,它以其超脫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國園林那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情調,形成鮮明的對照。早在2000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一經典性的建築三要素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世代相傳。17世紀初建築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建築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和歡愉。」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則。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通過對中西方建築的比較可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不同。
H. 中西建築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
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社會功用,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古典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語言」。
不同的語言,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築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一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彙」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一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不僅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朴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建築的態度是以新為貴,而外國人則對古老建築充滿尊崇與敬意。
還有就是西方建築充滿著宗教神秘主義的情緒,而中國的建築則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中西建築形式上的差別,是文化差別的表現,它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的差別,人的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審美境界的差別。
1. 建築材料的不同,體現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哲學理念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未產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體系中,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在內,基本上,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來營造的,屬於磚石結構系統。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斗獸場、輸水道,中世紀歐洲的教堂……無一不是用石材築成,無一不是這部「石頭史書」中留下的歷史見證。唯有我國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於木結構系統,因而被譽為「木頭的史書」。中西方的建築對於材料的選擇,除由於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導致的結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採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人合一」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2. 建築空間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徵的區別。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徵,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擴建的北京故宮和巴黎盧浮宮比較,前者是由數以千計的單個房屋組成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圍繞軸線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鋪展異常龐大;後者則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建築占據著地面,那麼西方建築就佔領著空間,譬如羅馬可里西姆大斗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這庄嚴雄的建築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靈的狂熱,更多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築的發展不同,表現了中西方對革新態度的差別。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據文獻資料可知,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從希臘雅典衛城上出現的第一批神廟起到今天已經2500餘年了,期間整個歐洲古代的建築形態不斷演進、躍變著。從古希臘古典柱式到古羅馬的拱券、穹窿頂技術,從哥特建築的尖券,十字拱和飛扶壁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無論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反映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4. 建築價值的不同,顯現中西方審美觀念的異殊。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著眼於信息,西方的建築著眼於實物體。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不靠計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方式,言傳手教,靠實踐,靠經驗。我們對於古代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認識,多從文獻資料上得到信息。歷代帝王陵寢和民居皆按風水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剋原理經營。為求得與天地和自然萬物和諧,以趨吉避凶,招財納福,在借山水之勢力,聚落建築座靠大山,面對平川。這種「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古代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首創的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亞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義「和諧美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一切科學和藝術,它們的道路都被這種理念確定了命運。翻開西方的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建築美的構形意識其實就是幾何形體;雅典帕提隆神廟的外形「控制線」為兩個正方形;從羅馬萬神廟的穹頂到地面,恰好可以嵌進一個直徑43.3米的圓球;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一個正三角形,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一個正方形,其中央拱門和「控制線」則是兩個整圓。甚至於象園林綠化、花草樹木之類的自然物,經過人工剪修,刻意雕飾,也都呈獻出整齊有序的幾何圖案,它以其超脫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國園林那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情調,形成鮮明的對照。早在2000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一經典性的建築三要素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世代相傳。17世紀初建築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建築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和歡愉。」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則。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通過對中西方建築的比較可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