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租售房產 » 燕都古城商鋪
擴展閱讀
密雲各小區物業電話 2021-11-11 13:16:57
深圳房價高 2021-11-11 13:13:25
拍賣糧證 2021-11-11 13:12:04

燕都古城商鋪

發布時間: 2021-10-25 17:34:23

Ⅰ 易縣燕都古城商鋪想賣掉,不知道好不好賣

現在還是不太好賣的,畢竟這兩年疫情經濟都不怎麼好,還是自己留著掙房租比較好,哪怕便宜一點,也比賣了強

Ⅱ 易縣文化產業園區指的是那一塊區域 目前都有什麼項目

易縣文化產業園區:
地址:保定市易縣112國道附近
易縣旅遊文化產業園(燕都古城)二期項目施工進展實況
在一期的西邊,緊鄰易縣國土資源局,有一大片正在施工的工地,這就是燕都古城二期。
與一期相同的地方,二期工程也劃分為A、B、C三個區域。所不同的是一期建築以商鋪為主,二期以合院為主。
燕都古城二期於去年10月21日破土動工,目前A、B區主體部分已初具規模。讓我們來參觀一下二期工地的施工現場:
[地圖]易縣文化產業園區
地址:保定市易縣112國道附近

Ⅲ 大都是怎樣興建的

1215年,蒙古軍佔領金中都,改中都為燕京。將金朝府庫所積,全部運往漠北。城市遭到很大破壞。

蒙古佔領之初,燕京的秩序很不穩定,官吏殘暴,盜賊充斥,使臣征索百端,燕民甚以為苦。太宗時,雖曾用耶律楚材的建議,一度使秩序有所好轉,但並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忽必烈開府漠南時,燕京的地位開始有了變化的轉機。潛邸的儒臣們鼓動忽必烈將治理的重點轉入中原,甚至一些蒙古貴族將領也支持這一主張。木華黎之孫霸突魯就主張以燕京為大汗駐蹕之所。忽必烈即位後,郝經正式提出都燕的主張,理由是「燕都東控遼碣,西連三晉,背負關嶺,瞰臨河朔。南面以蒞天下」。

在與阿里不哥爭奪天下的斗爭中,燕京起了重要作用。蒙哥死後,阿里不哥及其支持者曾企圖將燕京作為他們控制漢地的據點,派遣脫里赤為斷事官,行尚書省,據燕京,按圖籍,號令諸道,還在燕京周圍地區大肆擴兵,准備阻擋忽必烈回軍。忽必烈在當年年底趕回燕京,消除了阿里不哥的勢力,控制了這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穩定了漢地的形勢。忽必烈在燕京住了幾個月,作了必要的布置和准備。1260年春,前往開平,糾集自己的擁護者舉行了忽里勒台,建立了與阿里不哥對峙的大蒙古國政權,兄弟間爆發了爭奪汗位的戰爭。忽必烈依靠漢人臣僚、漢軍和部分蒙古貴族將領的支持,以燕地豐富的物質資源為後盾,戰勝了阿里不哥,取得了奪權斗爭的勝利。為了控制漠北,他不能放棄開平作為政治中心的地位,為了控制漢地,他同樣也不能忽視燕京的作用。於是他把中央行政機構設在開平,在燕京設行中書省。中統四年(1263)改開平為上都,而以燕京為陪都。第二年(至元元年,1264),在中書省臣的要求下,改燕京為中都。忽必烈即位後,改變了太祖至蒙哥時期以漠北為統治中心的治國方針,開始逐步按漢制制定和完善官制,並大力經營都城。至元四年(1267),在中都東北建立新城。至元八年(1271),大蒙古國正式定國號為「大元」。第二年(1272),命中都新城名為大都,於是大都成為京師,而上都降為陪都。統治中心的南移引起了部分守舊派貴族的不滿,他們遣使責問說:「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如何?」忽必烈並未動搖,他遣使向他們解釋,大都的建設仍舊按部就班地進行。

耶律楚材像同上都一樣,大都新城的建設也是逐步進行的。中統元「建兩京殿宇,始置司以備工役」,所置祗應局,下設油漆書局、銷金局、裱褙局等。二年,置修內司,「掌修建宮大都造作等事」,下設大、小木局、泥廈局、車局、妝釘銅局、竹作局、繩局等;中統四年,色目人亦黑迭兒丁建治瓊華島。至元元年,又在修葺故宮建築的基礎上,決定大規模建設新宮殿。

當時,最先修建的是廣寒殿。它是在金朝離宮廣寒殿的廢墟上建造的。第二年(至元二年),命工匠製作了巨大的酒瓮——瀆山大玉海,置於廣寒殿。以此為起點,瓊華島上的工程陸續展開。

在重建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工程的同時,忽必烈也著手准備相地另建新城。新城址選定在舊城東北。參與設計、建造的除劉秉忠外,尚有趙秉溫、張柔、張宏略、段楨,蒙古人野速不花,渤海人高謖和色目人亦黑迭兒丁。河北曲陽石工楊瓊對大都的興建也作出了貢獻。他家世代為石工,他本人從小就學習雕石工藝,「能自出新意,人莫能及」。他奉召參與大都興建工程,負責管理石匠。城郭宮殿的許多石雕,都出自他手,靈星門內金水河上的三座石橋(周橋),就是由他設計建造的。

至元四年正月丁未(1267年2月14日),新城正式破土動工。十三年(1276)完成,歷時近10年。二十年(1283),城內的修建工程基本完成,元政府將舊城的衙門、商鋪和稅務機關遷入新城。二十一年(1284),建立了管理大都的機構留守司和大都路總管府。二十二年(1285),制定了舊城居民遷入新城的規定,大規模的搬遷工作開始。

大都城呈南北略長的長方形,周圍長約28600米。明營建北京城時,北牆南移,因此,大都城的北牆和東西牆的北段,均被廢棄,現在,德勝門外尚保留有元代北牆的部分遺址。東、西兩城的南段與明清兩代北京城東、西牆一致,南牆約在今長安街南側。城牆用夯土築成,夯土中用「永定柱」(豎柱)和經木(橫木)加固,基部寬24米,城牆的基寬與高和頂寬的比例是321。

全城共設十一門,東、西、南各三,而北面有二。東三門為光熙門(今和平里東,俗稱廣熙門)、崇仁門(今東直門)、齊化門(今朝陽門);南三門是文明門(今東單南,又稱哈達門,「哈達大王府在門內,因名之」。後世把崇文門也稱作哈達門,實則崇文門在哈達門址之南)、麗正門(今天安門南)、順城門(今西單南);西三門是平則門(今阜成門)、和義門(今西直門)、肅清門(今學院路西端,俗稱小西門)。十一門象徵哪吒三頭六臂兩足:南三門為三頭,東、西六門為六臂,北二門為兩足。這可能是設計者劉秉忠的主意。劉秉忠既為僧,也宗道,還精通「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由他作出這種設計安排是很自然的。蒙古貴族對各種學說、各種思想能兼收並蓄,忽必烈對這一設計也是容易接受的。

大都城四角各有角樓,城外有護城河。

大都全城規則整齊,井然有序。它的中軸線,南起麗正門,穿過皇城的靈星門、宮城的崇天門和厚載門,經萬寧橋(又稱海子橋,即今地安門橋),直達城市中央的中心閣。中心閣西15步,有一座「方幅一畝」的中心台,台正南有石碑,刻有「中心之台」四字,這就是大都城的中心所在。「在城市設計和建造時,把實測的全城中心作出明確的標志,這在我國城市建設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創舉」。

中心閣在今北京城內鼓樓以北。中心閣和中心台之西就是當時的鼓樓,也叫齊政樓。鼓樓上有壺漏、鼓、角。壺漏是計時的儀器,鍾鼓為報時的工具。

大都的街道縱橫豎直,互相交錯。相對的城門之間,都有寬廣平直的大道。全城的街道都有統一的標准,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貴族、功臣主要住西城。當達官貴人們占據了合適的地方住定之後,才允許普通百姓作室。

元朝中央的統治機構中書省在麗正門內,千步廊東。樞密院在皇城東側。御史台在文明門內、皇城以東不遠的地方。

大都的管理機構大都路總管府和負責大都治安的警巡院,在全城中央,中心閣之東。

全城有50坊,坊各有門,門上署有坊名。全城有兩個商業區——市,一個在皇城之北,鍾鼓樓周圍地區;一個在皇城之西,緊靠海子的斜街。

大都的水道分為兩個系統,一條是金水河,為宮苑用水。一條是高梁河、海子、通惠河,為漕運系統。城內還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南北主幹大街兩旁的排水渠,是用石條砌成的陰渠。寬1米,深1.65米,有的地方覆蓋有石條,其排水方向則與城市自北向南的地形坡度一致。

大都的皇城在城市的中央地區。它的東牆在今南北河沿的西側,西牆在今西皇城根,北牆在今地安門南,南牆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

皇城三面臨水,南面有門稱靈星,它南與麗正門相對。兩門間是宮廷廣場,廣場兩側有長約700步的千步廊。

將宮廷廣場置於皇城南而不是沿襲前此廣場在宮城正門之南的布局,在建築設計上是一大突破,「它加強了從大都城正門到宮門正門之間在建築上的層次和序列,從而使宮闕的布置更加突出,門禁更加森嚴」。

皇城北牆東北段和東牆外有通惠河,西牆和北牆西段為金水河。金水河在西牆南端入皇城,在靈星門北數十步,河上有石橋三座,稱周橋。橋身雕有龍風祥雲,橋周遍植楊柳。

皇城內圍繞著中心太液池有三大建築群:宮城、隆福宮和興聖宮,此外還有御苑。

宮城在皇城的東部,呈長方形,有南三、東西北各一共六門。南門正中者為崇天,左為星拱,右為雲從;東門為東華,西門為西華,北門為厚載。宮城東、西牆與今故宮東、西牆相近。北牆當今北海少年宮前。

宮城內的建築分南北兩大部分。南面以大明殿為主,北面以延春閣為主。大明殿、延春閣與緊靠延春閣的清寧宮,成一直線,坐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

大明殿又稱長朝殿,建成於至元十年(1273),是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凡皇帝登基、元旦、慶壽等重大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大明殿內,設有「七寶雲龍御榻,白蓋金縷褥,並設後座」。元朝與歷代不同的是凡遇大典,帝後同登御榻,接受朝拜。這是蒙古族的傳統,元代的皇後可以參與政事的處理。皇帝死後,常常由皇後暫理朝政。

御榻前,陳列著自動報時的七寶燈漏、酒瓮和樂器。在宮殿中陳列酒瓮,也是元朝特有的規矩,除大明殿外,其他宮殿也有,如廣寒殿的瀆山大玉海。

大明殿後為延春閣,閣下稱延春堂,是舉行佛、道等宗教儀式和宴會的地方。大明殿和延春閣的後面都有寢殿。延春閣後為清寧宮。宮城後牆的厚載門上也有高閣,其上可表演歌舞。

宮城北為御苑,種植花木,以供觀賞;還有用以勸農的「熟地」。

宮城西為玉液池。池中滿栽鞭蓉,有龍船可供游戲。池中有兩小島。南者為瀛州,即今團城的所在,上有儀天殿,也稱圓殿。北面者為瓊華,至元八年改稱萬歲山。山上有大都城建設最早的廣寒殿。

太液池西有兩組大的建築群,南面者為隆福宮,北面者為興聖宮。隆福宮為皇太子的居處,也稱太子宮或東宮。主要建築是天光殿。後來,因皇太後居此,遂改名隆福。興聖宮的主要建築是興聖殿。殿後有延華閣,東、西鹿殿,畏吾兒殿和其他附屬建築。興聖宮內有專門收藏圖書的奎章閣(後更名為宣文閣)。

「元代宮殿的建築形式和基本結構是以漢族傳統為主的,但同時也吸收了我國各兄弟民族在建築方面的一些特點,在技術、結構、材料以及建築裝飾方面都有一些創造」。

新城建成後,原來的燕京城就被稱為舊城。因為新城在北,故新城也稱北城,舊城則稱南城。大多數居民遷入新城,舊城逐漸衰落。但南城有許多名勝古跡,是游覽的好地方。故大都居民歲時游觀,仍以舊城為盛。大都西郊外,有著名的風景區西山。

作為京師,大都的居民包括了多種民族成分。漢族依然占絕大多數,蒙古族也為數不少,此外,還有畏吾兒、回回等色目人。西郊有一個畏吾兒人聚居處,被稱為畏吾村,即今天的海定區魏公村。畏吾人阿裏海牙就埋葬在高梁河畔。

作為政治中心的大都,同上都一樣,也發生過若干政治事件。滅宋後,元朝帝、後以招待宋帝的名義在廣寒殿舉行了十次規模盛大的慶功筵會。被俘的南宋宰相文天祥被關押在兵馬司監獄,終因不屈被殺,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詩篇。至元十九年,這里發生了千戶王著痛殺斂財害民的阿合馬的大快人心的事件。泰定皇帝死後,兩都間又發生了居守上都稱帝的泰定之子與據守大都的元文宗間的兩都之戰。元朝末年,順帝放棄大都逃往草原,這里又成了明燕王的王府所在。明成祖遷都後,它又成了明清兩代的都城。今天,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都城,這座古城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Ⅳ 知道浚縣的詳細歷史介紹下

浚縣
浚縣

古稱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

商代稱黎。西周屬鄴、衛。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屬河內郡、邯鄲郡、東郡。西漢高祖年間始置黎陽縣,東漢、魏、晉沿襲。東晉永和七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總管府,轄四州八縣。宋代置通利軍,後改安利軍、平川軍、浚川軍,政和五年升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稱謂浚縣至今。

浚縣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形地貌特點是「六架山,三條河,大小三十二個坡,西有火龍崗,東有大沙窩」。平原面積佔82%,丘陵面積佔18%。地勢中部略高,西、東部平緩,最高海拔231.8米。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7℃。境內河流總長435.5公里,分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流域。

浚縣位於河南北部,北距首都北京548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65公里,衛河蜿蜒縱貫全境,淇河沿西部邊界南流,處於安陽、濮陽、新鄉、鶴壁等市輻射帶的中心位置。縣域面積1030平方公里,耕地93.4萬畝,轄8鎮2鄉,489個行政村,總人口66.8萬。浚縣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鶴濮高速公路橫貫縣北,境內公路四通八達。

浚縣物阜源豐,阡陌生金。石灰岩,大理石,頁岩,型砂,鈣基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開發前景廣闊。衛河,淇河,共產主義渠流經縣境,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紅棗,蘋果、蔬菜、畜禽等, 自古就有「 黎陽收,顧九州」之稱。每年糧食產量在50萬噸以上,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小麥基地縣,國家扶持產糧大縣,國家級小麥原種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蜂蜜產品基地縣,全國秸稈羊示範縣,全國節水增產重點縣。

浚縣境內現有名勝古跡280餘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0處,省級保護單位24處。在兩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浚地名流輩出。春秋時的端木子貢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佼佼者,西漢時的賈護是《左氏春秋》的重要傳人,唐初的王梵志開創了我國通俗詩話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將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兩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跡薈萃,摩崖題記遍布,有「登浮丘即朝東岳,攀大伾如游三壺」之稱,被譽為「豫北平原第一勝跡」, 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縣城與兩山緊依相連,「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