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矮樓層幾樓比較好
如果是矮層的話,沒有電梯,一般是金三銀四,樓層高度剛剛適中。如果有電梯的話,可以是五六層七八層,選擇光線好的樓層。
⑵ 選樓層一般不選幾層 如何選擇最佳樓層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在外奮鬥了大半輩子攢下了一點錢,想要為自己買一套房子。現在房價比較貴。但是仍然擋不住大家買房的熱情。在城裡面買了房子,也就相當於城裡面紮下了根。有的房子也就有了自己的窩,大家在買房子就會考慮許多。就比如說房子的面積,房子的,地理環境。當然在選房子的過程中,該選幾層也是大家關注的。那麼選樓房一般不選幾層?那麼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選樓房一般不選幾層
1、千萬不要買低樓層
先說說一般不被購房者尤其是年輕購房者看中的低樓層吧,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且就算電梯壞了,也可以輕松爬樓,就當鍛煉身體。如果發生什麼意外事件,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逃生也容易一點。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比較嚴重。在一些老小區,地下室還會返上來潮氣,而且更易受到蚊蟲的侵擾。另外一樓最不安靜,如果臨街,來自馬路上的汽車鳴笛,商場廣播等噪音也會影響正常作息。靠近沿街商鋪的再開個網吧,麻將館什麼的晚上就別想睡覺了。
再有就是採光問題了,1-3樓因為樓層較低,明顯採光要差一點,視野也不夠開闊,大部分視野基本都被周邊建築擋住了,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喜歡低樓層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一樓還最易遭盜竊。
2、千萬不要買樓對樓的高層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自動屏蔽1-5樓左右的低樓層往上走,認為高層空氣清新、雜訊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前提是你所居住的小區周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你也要先有景色可看好吧?若你所住的高層的周邊沒山沒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樓座的「後腦勺」,「享受」著城市的各種光電污染能說是景色好么?
此外,一味追求景觀效果的做法也不可取,樓盤的各個樓層都具有其特定的優勢,同時也面臨一定問題,買房選層的時候就要根據需求不同酌情而定了。
價格也是選擇樓層時要考慮的問題,樓層不同房子的價格也就不同,比如高層樓盤的8層以下,由高到低價格差是50元~100元,8層以上每一層的價格差為200元~300元不等,接近頂層才略有下降。能夠觀景的樓層價格更是比其他樓層高500元~1000元。能夠觀景的樓層自然好,但想想要為此付出近10萬元的代價,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其實只要自己住著舒服就可以了。也許你購買了景觀層,入住之後並無時間賞景,多付出的金錢就浪費了。
3.千萬不要買頂層
如果這棟高層有(頂加閣)的話當然要頂層,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去陽光室曬曬太陽、吹吹小風、喝喝小茶,美哉!如果沒有閣樓的話頂層打死也不要,不僅會「夏暖冬涼「,讓你」欲罷不能「,時間久了會漏水,下水管道外還可能漏氣……
4.千萬不要買設備層
設備層即有供暖、供電或供水樞紐設備的那層。從風水上來說,除了設備層不能購買,設備層的下一層因為管道、設備在頭頂上不利於居室風水也需謹慎購買,相比之下「設備層」之上一層就好一些。在設備層或其下一層,設備的噪音、機械振動等都會給居住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從科學上來講,水井主要用來高層水壓的二次加壓,一般都在走廊里,有小屋,主要影響是晚上噪音。電井主要就是輻射,因為同樣是在走廊里,而且距離身體極近,電壓的影響也不可忽略。所以買的時候,別買中間的樓層,因為幾乎所有的水井電井都是放在中間的樓層,如32層的,就放在16層了。
5.如何選擇最佳樓層
買高層的最佳樓層應該是——大樓的3/1到3/2之間處,以21層的大樓為例,它的最佳樓層是7-14層之間。這里無論是採光還是空氣都不錯,如果是景觀樓觀景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台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
根據這個定律,計算其他樓層最好之高層住宅樓層如何選(僅供參考,具體以各小區具體情況為准):
15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5-7層。
18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
30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4層。
28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2層。
24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6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5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6-7層、15-20層。
22層住宅之買房幾層最好:5-7層、14-17層。
⑶ 給買房是低樓層好還是高樓層好呢,幾樓到幾
層高六層之內則2-5層,高層樓房則層數一半以上除頂層的樓層。房間最好南北通透,客廳和主卧向南。全是低層的價格會比高層的高(同樣佔地的情況下住的人少),當然更好了。
⑷ 住在幾樓比較舒服 高低樓層分析
現在的城市居住房也越修越高,購買高層的居住樓已經成為房地產市場的熱門,有許多人覺得,樓層高度越高,噪音越小,連蚊蟲都會少很多,不過到底是不是像大家常說的一樣樓層越高就越好呢?下面的高底樓層優劣對比可以幫助我們買房的時候挑選樓。
居住樓層高度
購買房屋時選擇樓層也是非常頭疼的,選擇居住樓房的高度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也許下面幾點您也會有共鳴。
1、從空氣的質量角度來說,一般來說,樓房的排風口都設在高層,所以對高層的住戶有一定影響。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症狀。
2、從心理學角度講,樓層過高也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3、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高低樓層優劣對比
稍稍留心一下身邊的樓市,不難發現,住宅樓越蓋越高,越高的樓層還普遍賣得越貴。一套理想的住宅和樓的高度並不能畫等號。我們來對比一下各樓層的優劣吧:
1層:優:方便出行,價格便宜,可能有贈送面積。劣:採光不好,噪音影響。
2-6層:優: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安全性比較好。劣:採光易受擋。如果沒有電梯,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
7-10層:優:黃金比例分割層,高低適中,舒適度好。樓層安靜,不受汽車尾氣等影響,並且也不至於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劣:價格相對較高。
10-15層:優:樓層明亮,光線不易被遮擋,採光、通風、視野好,價格適中。劣: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麼這幾層所受的影響大。
16-29:層優:採光好,空氣清新,灰塵少,私密性佳。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所以十六層以上最暖和。劣:發生火災時不易逃生。出入不便,價格稍貴。
頂層:優:視野開闊,私密性好。發生火災時,可以從房頂施救。劣:出入不便,夏熱冬冷,易漏水,裂縫。
買房是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要注意以下幾點:保證房間能獲得充分的光照;抬頭能看到窗外的自然景色,房屋周圍有綠樹和水池,這樣能很好的降噪和除塵。在選擇居住樓的高度時,綜合上述高低樓層的優劣對比也會方便您判斷選擇到更適合自己的居住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⑸ 中樓層一般是幾層
6層總高的房子中層為3樓、4樓。
計算基本規則:總樓層數除以3下取整,低於這個全部是低樓層;如總高35樓,35/3=11,1到11層屬於低樓層,當總樓層數小於等於三時,都算是低樓層。總高6樓或七樓的話,2樓屬於低樓層,5樓屬於高樓層。
中間樓層的優點:中間的樓層既可以有較好的通風、採光、視野條件,受汽車尾氣、粉塵等影響較小,空氣也較清新,給人比較踏實的居住感覺。因為高度適中,不會給人產生壓抑的感覺。
中間樓層的缺點
如果樓盤臨馬路,各棟高層建築容易形成迴音牆,因此有時高層反而會更吵。樓層雖然已經較高,視野已經比較開闊,不過依然有被遮擋的可能,而且從窗戶看社區太遠,景觀稍遜一籌。
這些樓層因為處於相對居中的位置,缺點是相對比較少的,而這也是它的價格相對較高的原因。除非是臨街樓棟會面臨一些噪音問題外,其他的劣勢基本是可以忽略的。
⑹ 買房子時,樓層應該選擇高樓層還是低樓層
我們國家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了,在城市裡買個房子已經逐漸成了當代人的潮流,但是,房子究竟是買高層好還是買的低一點比較好呢?
1、高層優勢就是採光比較好。
高層的優勢為覺得就是採光比較好,在以前的時候,房子基本都是五六層的那種,但是到了現在,房子基本上都是十幾層、二十幾層了,這個時候,底層房子的陽光就特別容易被前面的樓給遮擋了,但是高層基本就沒有這個顧慮,特別是10層以上,完全不用擔心不會有陽光的問題,而且,如果是20層樓的話, 我覺得9-12層是最好的層數,既不會被遮擋陽光,電梯停電也不至於像上面的樓一樣,那麼累,即使發生火災,雲梯也能夠得著你家,方便逃生。但是高層的壞處也很明顯,就是上面說的電梯停電的時候,就是看身子骨的時候,如果家裡有老人,我覺得還是不要買高層了,即使有電梯,以防萬一,十幾樓我覺得不是普通老人能爬上來的。
綜上,我覺得如果有條件,家裡還沒老人的話,樓層可以選的稍微高一點,反之,如果家裡有老人的話,盡量把樓層選的低一點,方便老人的活動和生活,根據自己具體的需求來,而且低層相對高層還可以便宜點錢,減輕下財政上的壓力。
⑺ 房子低樓層的話買幾樓的好
1樓比較推薦 不管是年輕人自己單獨居住還是父母居住都很合適。年輕人居住可以享受一層獨有的院子或改成封閉式的居室。無形中在同類房屋中具備更強的優勢。老年人對於出行的限制還是很有利的。畢竟都有老了腿腳不利索的時候。
雖然一樓比較吵和臟。但是影響其實並不是很大。住頂樓如果你愛干凈,一樣會很臟、住頂樓遇到隔壁比較吵鬧,一樣不得安寧。
建議選擇1層,如不考慮經濟問題2樓也不錯。
另外 1樓下水堵塞是個問題,裝修時一定安排妥善,並把總的水閥留在外面,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