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層中為什麼限制各樓層水平地震里剪力最小值
一、高層中為限制各樓層水平地震里剪力最小值的原因是:
由於地震影響系數在專長周期屬段下降較快,對於基本周期大於3S的結構,由此計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結構效應可能偏小。而對於長周期結構,地震地面運動速度和位移可能對結構的破壞具有更大影響,但是規范所採用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尚無法對此作出估計。出於結構安全的考慮,增加了對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規定了不同烈度下的樓層地震剪力系數(即剪重比),結構水平地震作用效應應據此進行相應調整。
二、相關依據:
《抗震規范》第5.2.5條和《高規》第3.3.13條以強制性條文規定了結構各樓層水平地震作用下樓層最小剪力的要求。
對於豎向不規則結構的薄弱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應按《高規》第5.1.14條的規定乘以1.15的增大系數,並應符合本條的規定,即樓層最小剪力系數不應小於1.15Λ。
『貳』 PKPM為什麼某一層樓層剪力不是以上樓層地震作用的總和啊
樓層剪力是地震作用經過CQC組合得到的,如果您只算一個振型,忽略掉組合的問題,結果就會是您理解的那樣
某一層樓層剪力是以上樓層地震作用的總和,您再仔細想想.看看相鄰樓層的差值是多少.
『叄』 層間剪力如何計算
計算方法:
根據作用在樑上的已知載荷,求出靜定梁的支座反力以後,梁橫截面上的內力可利用前面講過的「截面法」來求解,如圖7-8a所示簡支梁在外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現在討論距支座距離為的截面上的內力。
根據截面法計算內力的基本步驟「切、代、平」,計算梁的內力的步驟為:
①、首先根據靜力平衡方程求支座反力和,為推導計算的一般過程,暫且用和代替。
②、用截面假想沿處把梁切開為左、右兩段,如圖7-8b、7-8c所示,取左段梁為脫離體,因梁原來處於平衡狀態,所以被截取的左段梁也同樣保持平衡狀態。從圖7-8b中可看到,左段樑上有一向上的支座反力、向下的已知力作用,要使左段梁不發生豎向移動,則在截面上必定存在一個豎直方向的內力與之平衡;同時,、對截面形心點有一個力矩,會引起左段梁轉動,為了使其不發生轉動,在截面上必須有一個力偶矩與之平衡,才能保持左段梁的平衡。和即為梁橫截面上的內力,其中內力使橫截面有被剪開的趨勢,稱為剪力;力偶矩將使梁發生彎曲變形,稱為彎矩。
由於外載荷的作用線垂直於梁的軸線,所以軸力為零,通常不予考慮。剪力和彎矩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靜力平衡方程來求解。
從分析可知,用截面法將梁切開分成兩段,同一截面上的內力,取左段梁為脫離體和取右段梁為脫離體所得結果雖然數值相等,但方向卻是相反的,為此根據剪力和彎矩引起梁的變形情況來規定它們的正負號。
①、剪力正負號的規定如圖7-9a、7-9b所示,在橫截面處,從梁中取出一微段,若剪力使微段順時針方向轉動,則該截面上的剪力為正;反之為負。
②、彎矩正負號的規定如圖7-9c、7-9d所示,在橫截面處,從梁中取出一微段,若彎矩使微段產生向下凸的變形,即上部受壓,下部受拉,則該截面上的彎矩為正;反之為負。
為方便起見,在計算時通常將剪力和彎矩假設成正方向,它的實際方向根據最後計算結果的正負號來確定,如果計算結果為正,則說明實際方向與假設方向相同;否則,相反。
利用上面的關系,可以直接根據作用在樑上的外力計算出任意截面的剪力、彎矩,從而省去取脫離體列平衡方程的步驟,使計算過程簡化。
直接由樑上的外力計算內力的簡便方法,其實質仍然是截面法,應熟練掌握。
『肆』 樓層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與哪些因素有關
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可依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2010第5.2.1條計算.
在牆體之間的分配方法如下:
樓層地震剪力在牆體間的分配,「樓層地震剪力Vi是作用在某一樓層上的剪力.首先,要把它分配到同一樓層的各道牆上去,進而再把每道牆上的地震剪力分配到同一道牆上的某一牆段上去.這樣,當某一道牆或某一牆段的地震剪力已知後,才可能按砌體結構的方法對牆體的抗震強度進行驗算.樓層地震剪力Vi在同一層各牆體間的分配主要取決於樓蓋的水平剛度及各牆體的側移剛度.」
1.樓層地震剪力Vi的分配原則;
2.牆體側移剛度;
3.橫向樓層地震剪力Vi的分配
(1)剛性樓蓋房屋,對剛性樓蓋,當各抗震牆高度、材料相同時,其樓層水平地震剪力可按各抗震牆的橫截面面積比例進行分配Vim=ViAim/Ai;
(2)柔性樓蓋房屋,當樓(屋)蓋上重力荷載均勻分布時,各橫牆所承擔的地震剪力可換算為按蓋牆與兩側各橫牆之間各一半樓(屋)蓋面積比例進行分配,即Vim=ViFim/Fi;
(3)中等剛性樓蓋房屋;對於用小型預制板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的房屋,其樓(屋)蓋的剛度介於剛性與柔性樓(屋)蓋之間,既不能把它假定為絕對剛性水平連續梁,也不能假定為多跨簡支梁.對這種樓(屋)蓋房屋中抗震牆所承擔剪力的計算多採用簡化法,即假定取上述兩種方法的平均值,即Vim=(Aim/Ai+Fim/Fi)Vi/2.
4.縱向樓層地震剪力Vi的分配;
5.在同一道牆上各牆段間地震剪力分配.
『伍』 多層砌體房屋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應按什麼原則分配
應按以下原則分配: (1)現澆和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等剛性樓蓋建築回,宜按抗側力構 件的答等效剛度比例分配; (2)木樓(屋)蓋等柔性樓蓋建築,宜按抗側力構件從屬面積上重力荷載代表 值的比例分配; (3)普通預制板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的建築,可取上述兩種分配結 果的平均值; (4)考慮空間作用、樓蓋變形和扭轉的影響時,可按各有關規定對上述分配 結果作適當調整。
『陸』 不同的樓層剪力牆厚度有差別嗎
會有差別的。上面會變小一點,但這樣的變化不宜太多。常設計成一樣的。剛度不宜有突變,設計是按這條規范來設計的。
『柒』 各層層間剪力與底部總剪力是什麼關系
各層層間剪力與底部總剪力關系是底部總剪力等於各層層間剪力之和。
剪力(Shear Force),作用於同一物體上的兩個距離很近(但不為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線)的平行力。建築物中的豎向承重構件主要由牆體承擔時,這種牆體既承擔水平構件傳來的豎向荷載,同時承擔風力或地震作用傳來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牆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規范定名為抗震牆)。剪力牆結構的側向剛度很大,變形小,既承重又圍護,適用於住宅和旅遊等建築。
『捌』 樓層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水平地震剪力怎樣分配到各片
底部剪力法是振型分解反映譜法的簡化(只取第一個振型計算),是計算地震力的(水平力)。它能內夠計算出每層容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是多大。D值法(又稱作修正反彎點法)是在已知每層的水平力作用下(上面說的底部剪力法計算出的地震水平力就是其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風荷載等)計算柱的上下端剪力,進而計算出柱上下端的彎矩,再根據剛度分配計算出梁端的彎矩。
『玖』 剪力牆結構相鄰樓層剪力會出現上大下小的情況嗎
個別牆肢出現剪應力上大下小的情況有可能,但同一牆肢樓層的總剪力,不可能有上大下小的情況。
『拾』 樓層結構平面圖上的剪力牆和框架柱,是本層的還是下一層的
結構平面圖應該是包括面層和下一層的牆柱,以及上一層的牆柱陰影。
如果沒有陰影(有些地方作圖不規范),那麼就包括的是下一層的牆柱和這一層的樓板。
打比方就是4層平面圖,包括3~4層的牆柱截面及4層的樓板平面。
以上僅結構圖是這樣表示的。
牆柱的尺寸最好是依照牆柱平面圖來施工,牆柱平面圖才是最准確的牆柱尺寸圖,不應該按照平面圖上的來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