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石市一居室小戶型裝修多少錢面積是267平米
黃石市297平米小戶型一居室,誰能給出最完美的裝修設計效果圖,要求是田園風格,盡可能的多一些不明顯的收納雜物的地方,並且從視覺上讓空間放大。
『貳』 有誰知道湖北省黃石市詳細的歷史文化
地 理 區 位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臨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縣,西南與咸寧市、通山縣為鄰,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縣接壤。境內村村通公路,對外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寧滬;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連浙贛線,西接京廣線;水路依託長江可出海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眾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為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區城市建設用地一般在海撥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個別軟土層低於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間。地下水含量豐富,工程地質性質良好,這些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
2006年黃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黃石市統計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斷深化各項改革,狠抓項目建設,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及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GDP)406.47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2 %,是1997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82 億元,增長3.9 %;第二產業增加值212.53 億元,增長16.5 %;第三產業增加值162.12 億元,增長13.6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為7.8:52.3:39.9。與此同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6044元,比上年增長11.7%。
在黃石市經濟增長中,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外需拉力有所增強。初步測算,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7.9%,拉動GDP增長6.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5.6%,拉動GDP增長6.48個百分點;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拉動GDP增長0.92個百分點。
市場物價運行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3%,比上年上漲1.3%。分品種看,食品價格上漲1.5%,居住類價格上漲4.8%,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6.9%,家庭設備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9%。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7%,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2.3%,衣著類價格下降2.1%;煙酒及用品價格與上年持平。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3.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8%。
就業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年末全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78.9萬人,凈增0.9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98萬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94萬人,其中,「4050」人員1.8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工業投資力度減弱,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大,部分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等。
二、農業
農業經濟形勢繼續好轉。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49.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完成農業增加值31.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7.46億元,增長1.9%;林業增加值1.13億元,增長2.3%;畜牧業增加值5.74億元,下降0.6%;漁業增加值6.99億元,增長15.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50億元,下降1.7%。
農作物播種面積穩步增加。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27.4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4.97千公頃,增長2.23%。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36.22千公頃,比上年增加4.22千公頃,增長3.2%;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種面積91.22千公頃,增長0.8%。
主要農產品產量均保持增長。糧食總產量64.92萬噸,增長1.8%;油料7.12萬噸,增長2.3%;蔬菜67.6萬噸,增長0.8%;水產品產量10.66萬噸,增長7.7%;禽蛋產量1.62萬噸,增長3.2%。生豬出欄92.01萬頭,增長1.5%;牛出欄10244頭,增長25.29%;肉類總產量8.15萬噸,增長3%。
農村生產條件繼續改善。2006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6.94萬千瓦,比上年增加3.1萬千瓦。農村用電7.5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0萬噸,增長1.5%。有效灌溉面積35.36千公頃,增長3.7%;旱澇保收面積28.93千公頃,增長8.1%。
三、工業、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2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6.3%。重工業產值為486.17億元,增長37.8%;輕工業產值41.89億元,增長19.4%。規模以上工業中的輕、重比例為7.9:92.1。2006年,全市工業增加值195.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0.15億元,增長29%,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1.9%,比上年提高8.8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更加突出,2006年工業經濟的發展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2%。產銷銜接趨好,工業生產保持了產銷兩旺的發展態勢。200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523.85億元,增長36.1%,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9.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6.9點,比上年提高23.2個百分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12.88%,提高3.51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5.92%,提高2.0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18.78%,提高3.27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23890元/人,增長5.2%;流動資產周轉次數2.57次,加速0.42次;資產負債率62.08%,下降0.53個百分點。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88.57億元,增長30.3%;實現利稅總額52.38億元,增長53.1%;盈虧相抵後利潤總額26.39億元,增長84.2%。
大中型重點企業支撐作用增強。全市產值過億元的大中型企業達到71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共完成總產值469.57億元,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4.1%上升到88.7%,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主導產品產量大幅增長,鋼材產量283.15萬噸,水泥1483.76萬噸,分別增長15.7%和10.5%;鋁8.38萬噸,銅23.12萬噸,發電量63.7億千瓦時,分別增長13.8%、20.6%和20.7%;壓縮機產量608.17萬台,增長52%;鍍層板產量29.77萬噸,增長23.3%;磁卡產量2.05億片,增長7.9%。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6.6億元,比上年增長6%。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產值59.6億元,增長24.8%。資質以上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0.8萬平方米,增長1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05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城鎮以上投資完成123.88億元,增長35.4%。按投資主體劃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完成投資40.1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9.1%,比上年下降9.47個百分點;非國有投資97.8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
第三產業投資支撐作用增強。全年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5.3億元,比上年增長42.6%,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一批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為黃石經濟發展增強了後勁。2006年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生鐵1.2萬噸/年、粗鋼20萬噸/年、熱軋鋼材29萬噸/年、鐵礦開采48.4萬噸/年、銅采礦14萬噸/年。
房地產開發高速運行。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全年房屋施工面積達到258.58萬平方米,增長27.3%。房地產交易市場活躍,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達到99.73萬平方米,增長24.4%,商品房屋銷售額達到15.89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14.35億元,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8.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從城鄉市場看,城鄉市場趨於同步發展,市、縣、縣以下零售額分別完成88.02億元、29.61億元和30.64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3%、13.9%和13.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121.86億元,增長13.8%。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1.19億元,增長21%。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2006年,消費品市場汽車、信息產品、教育服務型消費亮點頻現。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38.8%;汽車類、金銀珠寶類銷售額分別增長28.3%和25.5%;書報雜志類銷售額增長13%。2006年全市超億元的消費品市場5個,全年成交額達到6.9億元,比上年增長3.2%。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完成10.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1%。其中,進口額6.35億美元,增長49.8%;出口額3.98億美元,增長33.4%。其中,一般貿易出口2.63億美元,增長70.3%,加工貿易出口1.35億美元,增長6.3%。2006年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外貿出口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8%,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穩步增加。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同比增長7.1%。外商直接投資16809萬美元,下降12.1%。2006年,全市外商投資新批項目27個,其中,中外合資企業9個,外資企業16個,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1個,合同外資金額15296萬美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業發展加快。全年完成貨運量6185萬噸,增長3.3%;客運量完成3839萬人,增長5%。全年完成貨運周轉量69.58億噸公里,完成客運周轉量13.23億人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3.5%和5.8%。
郵電業快速發展。全年郵電通信業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93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43.17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7.91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5.2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97萬戶。
旅遊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年國內旅遊人數198.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1.5%;國內旅遊收入8.45億元,增長41.3%。海外旅遊人數3969人次,增長59.5%;外匯收入145.71萬美元,增長55.39倍。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06年實現財政收入41.33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大大高於當年經濟增長速度。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33億元,同比增長28.3%。全年完成各項稅收36.57億元,同比增長29.1%,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8.5%。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改觀,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0.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財政支出32.8億元,增長37.9%。
金融機構存貸款繼續穩步增長。200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27.24億元,同比增長17.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2.11億元,同比增長20.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2.34億元,同比增長27.3%;存貸差額154.9億元。現金收入777.97億元,增長14.4%;現金支出800.94億元,增長13.3%;現金凈投放22.98億元,下降14.4%。全年保費收入6.53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保險賠付支出1.57億元,增長18.9%。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保持較快發展。2006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2.95萬人,比上年增加0.08萬人,增長2.78 %;成人高校在校生1.28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2所,在校學生3.16萬人,增長33.67%;普通中學146所,在校學生21.17萬人,增長1.14%;普通小學700所,在校生24.45萬人,下降9.87%。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8%。
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專利申請量1100件,專利授權量 319件。組織申報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2項;爭取省和國家科技資金778萬元。市級鑒定科技成果40項,居國際領先水平2項,居國際先進水平1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和創新獎1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加快。2006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130.85億元,比上年增長24.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4.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21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1.37%,比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4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4個,電影放映管理機構6個。廣播電台3座,電視台3座,有線電視用戶28萬戶。全年出版市級報紙2700萬份,其中,黃石日報1100萬份,內部期刊9萬余冊。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66個,衛生技術人員11102人,病床床位8080張;衛生防疫、防治機構4個,衛生技術人員320人。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市運動健兒在國際比賽中有3人5項次獲世界冠軍。在全省十二屆運動會中,獲83枚金牌,名列全省第二。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國民體質達標合格率90.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十一、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 2006年,黃石市人口出生率為8.46‰,死亡率為4.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4‰。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53.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26.3萬人,鄉村人口為127.57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2006年黃石市城鎮化率達到49.75%。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2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長11.4%;農民人均純收入3182元,比上年增加372元,增長13.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用於吃的支出比重繼續下降,用於吃以外的居住、學習、文化娛樂、交通通訊等方面支出比重顯著上升。2006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3%和43.6%,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十二、資源和環境
全市水資源總量27.0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070立方米。總供水量13.1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2.81億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32億立方米。
2006年,黃石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主要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其中,二氧化硫0.03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0.12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0.031毫克/立方米。空氣污染指數為86(屬於優良),空氣達到或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290天,優良率為79.5%。
全市各級環境監測機構3個,環境監測人員69人。全年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28個,總投資1.67億元。全市建成煙塵控制區7個,控制區總面積75.9平方公里;建成環境雜訊達標區2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總面積73.6平方公里。
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歷 史 沿 革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隨後成立石灰窯工業特區辦事處、湖北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黃石市在此基礎上過渡建成。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歸黃石市。
大冶縣始建於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為南唐主時,以境內礦產豐富,冶煉業發達,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並,新設一縣,取自殷商以來一直「大興爐冶」之意,便定名為大冶縣。
唐虞之世,市地屬二苗。
夏、商時,市地屬荊州之域。
西周時稱鄂,為鄂侯領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粵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市地為楚國鄂王轄地。春秋戰國屬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東及江南置江夏郡,從此鄂縣南移屬江夏,江夏郡統有鄂、下雉等14縣,市地在鄂縣境內。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六縣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陽新兩縣之間的下雉縣境內。
魏黃初四年(223年),孫權將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縣、陽新、沙羨、沙陽、高陵等七縣屬地。市地在武昌、鄂縣、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並,仍為武昌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潯陽。安帝義熙八年(412年),下雉縣並入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為永興,市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梁置西陵縣於此,後廢。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九國興起,市地在吳國境內。唐哀帝天?二年(905午),吳王楊行密將永興縣和武昌劃出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采礦、開爐冶煉。市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五代十國時市地在鄂州武昌縣、永興縣境內,梁唐時屬吳、晉、漢、後周北宋初時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縣。從此,自宋至民國市地隸屬興國路、興國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縣。
民國16年(1927年),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市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大冶縣;1938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27年(1938年)大冶淪陷,日軍在大冶建立偽政權,盜稱「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並在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建置「石黃示範區」,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至毛鋪等地。民國31年(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14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民國37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並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
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
人口資源
(根據2005年黃石市1%人口抽樣調查公報)
一、總人口
2005年年底全市總人口為252.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239.9 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總人口與2000年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人口247.75 萬人相比,增加了5.05萬人,增長2.04 %;年平均增加 1.01萬人,年平均增長0.41%。
二、就業和失業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業人口140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 1.7 萬人;城鎮就業人口77.3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2.8萬人;城鎮失業人口5.7萬人,比上年底減少2.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個百分點。
三、城鄉構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25.41萬人,占總人口的49.6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27.39萬人,占總人口的50.39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個百分點。
四、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31.82萬人,占總人口的52.14 %; 女性為120.98萬人,占總人口的47.86%。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 108.96。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性別比下降了1.61個百分點。
五、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54.05萬人,占總人口的21.38 %;15-64歲的人口為182.47萬人,占總人口的72.18%;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6.28萬人,占總人口的 6.4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52.42萬人,占總人口的99.85%; 各少數民族人口為 0.38萬人,占總人口的0.15%。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5.1萬人,增長了2.06%;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長了18.75 %
七、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為3602人,小學程度的人口為2927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口徑相比,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學程度的人口減少775人。
八、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74.68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51.6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7人。其中:城鎮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2人,農村為3.83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47人,城鎮減少0.03人,農村減少0.33人,家庭戶規模向小戶型轉變。
九、自然增長率
2005年全市總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長率4.16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個百分點, 死亡率上升0.55個百分點,自然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 。
十、全市人口的分布
全市7個縣(市、區)(含開發區)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 區 總人口 常住人口
全市 252.8 239.9
陽新縣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市區 66.81 70.74
#黃石港 17.86 19.60
西塞山 24.82 26.4
下陸區 11.06 11.15
鐵山區 6.77 6.71
開發區 6.30 6.88
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購普通商品住宅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按照1%執行;
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稅率減半徵收,即實際稅率為2%;所購住宅戶型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稅稅率按照4%徵收。
比如購買獨棟別墅260平米,總價221萬元(假設8500元/平方、260平方),應交納契稅:
221萬元÷(1+增值稅稅率或增值稅增收率)×4%
其中,增值稅稅率為11%(施工許可證規定開工時間在2016年5月1日及以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徵收率為5%(施工許可證規定開工時間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產開發老項目)。
上述舉例:
如果是施工許可證規定開工時間在2016年5月1日及以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應交納契稅:
2210000÷(1+11%)×4%=79639.64元
如果是施工許可證規定開工時間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產開發老項目,應交納契稅:
2210000÷(1+5%)×4%=84190.48元
『肆』 湖北省黃石市人口狀況
2005年年底全市總人口為252.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239.9 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總人口與年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人口247.75 萬人相比,增加了5.05萬人,增長2.04 %;年平均增加 1.01萬人,年平均增長0.41%。
二、就業和失業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業人口140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 1.7 萬人;城鎮就業人口77.3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2.8萬人;城鎮失業人口5.7萬人,比上年底減少2.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個百分點。
三、城鄉構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25.41萬人,占總人口的49.6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27.39萬人,占總人口的50.39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個百分點。
四、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31.82萬人,占總人口的52.14 %; 女性為120.98萬人,占總人口的47.86%。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 108.96。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性別比下降了1.61個百分點。
五、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54.05萬人,占總人口的21.38 %;15-64歲的人口為182.47萬人,占總人口的72.18%;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6.28萬人,占總人口的 6.4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52.42萬人,占總人口的99.85%; 各少數民族人口為 0.38萬人,占總人口的0.15%。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5.1萬人,增長了2.06%;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長了18.75 %
七、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為3602人,小學程度的人口為2927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口徑相比,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學程度的人口減少775人。
八、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74.68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51.6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7人。其中:城鎮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2人,農村為3.83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47人,城鎮減少0.03人,農村減少0.33人,家庭戶規模向小戶型轉變。
九、自然增長率
2005年全市總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長率4.16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個百分點, 死亡率上升0.55個百分點,自然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 。
十、全市人口的分布
全市7個縣(市、區)(含開發區)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 區 總人口 常住人口
全市 252.8 239.9
陽新縣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市區 66.81 70.74
#黃石港 17.86 19.60
西塞山 24.82 26.4
下陸區 11.06 11.15
鐵山區 6.77 6.71
開發區 6.30 6.88
『伍』 廣州龍湖招商·天鉅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廣州龍湖招商·天鉅
城市:廣州
樓盤位置:黃石西路601號
開發商:廣州市君耀房地產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塔樓,高層,
公交線路:軌道交通: 14號線(在建)馬務站
公交路線: 馬務(公交車站):126路、198A路、198B路、254路、259路、265路、280路、425路、519路、524路、539路、556路、563路……;黃石路總站(公交車站):32路、36路、111路、540路、665路、夜12路、夜9路等;馬務大街(公交車站):982路
其他交通方式:天鉅周邊多條地鐵線路環繞,分別是2號線、8號線、12號線、14號線二期等。其中,項目距離14號線二期馬務地鐵站,直線距離約300米。通過14號線可換乘地鐵2號線和12號線,北至白雲機場,南至廣州南站,西至白雲TOD樞紐約3km(白雲TOD樞紐時政府斥資440億重金打造,預計2023年開通使用。未來棠溪TOD白雲站建設體量超100萬㎡,規模相當於3個廣州南站)。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5533.2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3公里范圍內擁有8大高端商業綜合體、6大健康醫療配套。從項目出發,約2km范圍內、10分鍾車程,即可到達白雲匯、百信廣場;約4km范圍內,約15分鍾車程,即達白雲新城集中的高端商業區,5號停機坪購物廣場、綠地中心、凱德廣場。此外還有國際婦女兒童醫院(規劃)、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6大健康醫療配套。
內部配套:私密定製空間、尊崇歸家儀式感,定製(私梯入戶、私享園林、私人會客廳、私定精裝、私邸戶型、私屬圈層會)等私邸體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陸』 共有產權房 與政府合夥買房可行嗎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黃石6個城市被確定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作為政策性住房的一種新形式,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表示,共有產權住房有兩個作用,一是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二是遏制購置型保障房的牟利空間。與政府合夥買房,可行嗎?
政策亮點
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 遏制保障房的牟利空間
共有產權住房即居民個人與政府在土地出讓初期,便明確供應對象、供應價格和戶型等條件,政府以讓渡部分土地出讓金等方式,按比例與購房個人共同擁有住房產權;配售時,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昨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共有產權住房起到兩個作用,一個是通過共有產權的方式,可以使得一部分群眾通過自己支付一部分錢解決住房問題;另一個是規范現在的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制度,通過這樣的機制,遏制在購置型保障房裡的牟利空間,使得買下來這個房子主要是解決住房問題,而非投機牟利。
探索難點
如何確定雙方產權份額 約定上市交易分配份額
在高房價的現實沖擊下,共有產權住房上市交易,如何避免重蹈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出現的「套利」現象,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以往經濟適用房的困境來看,申購成功往往成為個人事實上的「恆產」,加上配售和退出缺乏合理機制,由此問題叢生。而共有產權住房是一種有限產權住房,政府和購買者將共同分享土地和房屋的增值收益,也共同承擔土地和房屋貶值帶來的風險。從制度設計上看,「有限產權」與完全產權的住房相比,本身就使投資獲利的空間大為減少。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共有產權住房購買者在回購政府產權的時候,只要市場評估價降低幾個百分點,即可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因此,要避免重蹈覆轍,共有產權住房必須建立起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從申請、分配、售後監管和退出等各個環節,設立「防火牆」。從試點城市的實踐看,如何確定政府與個人的產權份額,以及如何約定將來上市交易的分配份額,壓縮投機牟利空間,正是探索的難點與重點。
政策解讀
誰能申請? 主要面對中低收入者
從上海來看,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4次降低申請共有產權住房的准入門檻,目前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線已放寬到5000元。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計簽約購房家庭約有6.7萬戶,基本做到當年申請、當年選房。
江蘇淮安早在2007年即推行共有產權經濟適用住房,住房限定套型面積(家庭人口3人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最高不得超過90平方米)。目前,淮安已經申購的共有產權房將近900套,政府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供應券,兩年內有效。
北京去年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最終明確為「共有產權性質的自住房」,價格低於周邊市場30%、面積以90平方米以下為主。
從試點看,共有產權住房供給主要面對中低收入者,但購房者也需要理性。上海市房管局提醒,市民在申請共有產權房時,應當充分估量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貸款申請資格、原住房置換等實際條件,量力而行。暫時無力購買的,可選擇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賃住房等。
產權如何分? 個人出資50%以上
根據試點情況,分攤比例是共有產權住房的焦點所在,也是未來調整的空間所在。近年來,試點地區不斷優化共有產權比例調節機制,個人出資比例可在60%至100%之間由購房者根據家庭支付能力自由選擇,目標是讓困難家庭支付部分經濟適用房的購房款就能先行改善居住條件,再逐步取得全部產權。
從江蘇淮安來看,通過政府產權分攤減輕購房人出資負擔,根據住房需求家庭的困難程度決定分攤比例,從5:5、6:4到7:3,困難家庭出資額最低不少於50%。
淮安市住建局副局長劉愛梅說,共有產權的做法是把產權先定下來,因為沒有牟利空間,避免了「開寶馬住經適房」和「經適房抽簽六連號」等問題。不同的困難程度,可以有不同的產權比例。
退出怎樣辦? 各地且行且創新
產權明晰無疑是退出機制建立起來的基礎,只有購買時明確產權才能在退出時按比例與政府分成。目前,共有產權住房仍需進一步探索,且需要不斷創新。
針對退出問題,江蘇淮安探索實行更靈活的操作辦法,即5年內以原價購買,5年至8年加同期貸款利息,8年後則按市場評估價購買或按比例分成轉讓收益,因家庭困難不能購回的,可以像原來的經適房一樣繼續使用。
在湖北黃石,住戶如要購買超面積產權則需要按照市場價購買,住戶不願意購買,可永遠共同持有產權。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的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方案正在研究中,將在6月底前出台方案。
樓市影響
一定程度上 能夠平抑房價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共有產權房供應量的逐漸增加,其在改善樓市結構、「對沖」高房價等方面的效應將逐漸凸顯,並將有助於推動房地產調控模式的有效「切換」。
北京市今年將供應5萬套共有產權性質的自住型商品房,可大大改變住房供給結構。同時,「自住型商品房有利於緩解北京目前的住房矛盾,能夠起到一定平抑房價、穩定預期的作用。」一位房企負責人說。
德佑地產市場分析師趙葆根認為,共有產權房緩解了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壓力,保障了其擁有房產的權利,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抑制房價上漲。另外,作為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的一部分,共有產權住房體現了社會公平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認為,共有產權住房的本質是政府住房公共政策在商品住房領域的體現。共有產權住房一方面為居民提供了相對較低價位的普通商品房,使其「買得起,住得上」;另一方面,改善和優化了熱點城市商品住房供給結構;共有產權住房還緩解了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平抑房價,疏解高房價的困擾。
人們期待著,隨著試點的推進,制度的不斷完善,讓共有產權住房真正惠及住房困難群眾。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柒』 黃石147平毛坯裝修適合用中式風格嗎
對於室內面積達到一百四十平米的戶型而言,如何選擇合適的裝修風格,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綜合考慮。第一就是屋主對於家居風格的自身喜好,第二就是根據房屋室內結構的具體特點。一般南北通透採光良好的大平層式住宅,可以選用北歐、美式、中式等大氣的裝修形式。那麼如何制定中式風格一百四十平米裝修方案呢?第一步、中式色彩的運用。第二步、中式元素及中式傢具的運用。第三步、中式軟裝的搭配。
一、中式色彩的運用
中式風格善於運用深沉且濃烈的色彩作為室內裝飾的主色調。例如棗紅色、灰黑色,都是中式風格常用的室內裝飾色調。一百四十平米裝修時,如果室內採光良好,建築格局開闊,選擇濃烈的中式色彩將會為居室帶來很大的視覺沖擊力。
二、中式元素及中式傢具的運用
中式風格家居設計中非常有代表特色的就是各類中式元素的應用。雕花鏤空的窗欞、月亮門隔斷、各種充滿傳統中式宮廷韻味的花紋圖案等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風。利用中國傳統的條案、博古架等作為室內不同功能區域區分的隔斷,是中式風格室內設計獨特又巧妙的中式傢具運用。除此以外,在一百四十平米裝修的客廳或書房等區域擺設成套的木質中式傢具不僅可以增加區域的整體感,還是房屋主人品味的體現。
三、中式軟裝的搭配
在一百四十平米裝修的中式軟裝搭配中,典型的中式花瓶、文房四寶、古董擺件、名人字畫等都是非常出彩又亮眼的選擇。
中式風格是一種莊重又不失優雅的家裝風格。希望這篇介紹中式風格一百四十平米裝修文章可以讓您在進行大戶型中式風格裝修時,為您拓展更加廣闊的思路。
『捌』 黃石百花一期有幾種房型
大約好有五種戶型,你去那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