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六大園林
中國沒有六大園林一說,倒是有六大園林假山一說。
一、蘇州獅子林
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面積約15畝;園內湖石假山出神入化、奇秀幽趣,被世人譽為「假山王國」。 清代學者俞樾贊譽獅子林「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當代園林專家童俊評述獅子林假山「盤環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轉,迷似迴文」。 獅子林假山是目前中國尚存園最大規模古代假山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蘇州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因假山得名,園內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此山為清代著名疊山大師戈裕良所作;佔地僅0.033公頃,高不足7米,但蘊含了群山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之氣勢,表現了嶺之平迤,峰之峻峭,巒之圓渾,崖之突兀,澗之潛折谷之深壑等山形勝景,為崇山峻嶺名山大川之縮影。
三、上海豫園「玉玲瓏」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廂東北隅,佔地面積2公頃,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嘉靖萬曆年間,園主潘允端經20餘年經營始成。取「愉悅老親」之意,名豫園。 豫園內假山「玉玲瓏」為著名的江南三大太湖石名峰之一;被著名古建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推崇為「豫園之精華,首推大假山,此為江南現存明代黃石山之最。」
四、揚州個園
揚州個園建於清嘉慶年間,是當時兩淮鹽業商黃至筠的私人園林。園內多種竹,園主人又特別愛竹,認為竹本固、心虛、體直、節貞,有君子之風。竹葉形狀類似「個」字,故取名「個」。
個園是個以假山堆疊精巧而聞名,園林疊石工匠選用褐黃石、太湖石雪石和狀如竹筍的筍石,疊成表現四季景色的四組假山,被稱為四季假山。
五、南京瞻園
瞻園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原為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給明初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園中至今珍存著鎮宅之寶——虎字碑,堪稱「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相傳它是朱元璋稱帝後御賜給功高蓋世的虎將徐達的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寧布政司衙門,瞻園由私家花園變成行署園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曾作東王楊秀清的東王府。
瞻園是著名的假山園,全園面積僅8畝,假山就佔3.7畝。瞻園分為南石山、北石山和西西石山三組,全部太湖石堆疊而成,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確是巧奪天工。
六、北京北海公園靜心齋
北海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典範,而靜心齋作為北海中著名的園中之園,在中國園林藝術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
靜心齋中的假山石,講究「瘦、透、漏、皺」,其形態不可謂不怪,不可謂不醜。但正是這些「如虯如鳳,如鬼如獸,將翔將踴,若行若驟」的太湖石,經過園林藝術家、建築家的巧妙安排、精心堆疊,卻變得「矗如峰巒,列如屏障」,使它們成為園林立體畫卷中充滿自然情調而倍受喜愛的審美對象。建築藝術的「丑」表現為對其「美」的對比襯托作用。以典雅精巧的亭台樓閣等園林建築為背景的假山怪石,實際上也體現了粗與精、丑與美的對比映襯之趣。
B. 麻煩告訴我下這3個簡介,歷史各方面的 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 2.慕尼黑芳華園 3.新加坡蘊秀園 對於你的回
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明軒」庭院建於1979年,是中國第一例園林出口工程,開創中國園林工程出口的先河。明軒建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布局設計吸取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殿春簃小院的精華,建造精巧完美,是境外造園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恆展品,獲得"工藝質量達到了值得博物館和您的政府自豪的標准"的高度評價。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還有一些精美的中國藝術品.它們包括商朝的青銅觥,戰國時代楚國長沙的木俑,北魏時代的銅制佛像,唐代的冥器——一輛陶制的牛車,宋代的木雕觀音像和清代的一張乾隆皇帝畫像等多件.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二樓北廳,於1981年建成的中國庭院——「明軒」是依照中國蘇州網師園里的「殿春簃」庭院建造的,有月亮門、曲廊,還有山石、竹木、花草和魚池等等.表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為配合」明軒」的修建,同時專門新建東方藝術畫廊,它環抱了」明軒」的三面,兩組建築互為映襯.這里經常展出中國古代藝術品,成為觀賞和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中心.
2慕尼黑芳華園
芳華園位於慕尼黑的西公園內,是歐洲的第一座中國公園。公園佔地面積700平方米,是為1983年在慕尼黑西公園舉行的國際園藝展覽會,由廣州園林局設計並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瓏、具有江南風格的中國公園。園內有釣魚台、方亭、船廳等傳統建築小品,配以中國園林中傳統的花木,如松、竹、梅、玉蘭、丹桂等,形成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園林空間,布局合理,輕巧明朗,花木繁茂,景緻優美。
3新加坡蘊秀園
蘊秀園的整個工程建築材料和磚均來自中國。園內的疊石和假山全是出自中國太湖的太湖石。園中的亭樓和一房山水將會與多個盆景區互相搭配,給遊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盆景區將分為:微型盆景、樹木盆景、精品盆景和水式盆景。「蘊秀園」除蘇州式的景觀盆景之外,亦採用中國嶺南派、川派、楊派、蘇派和海派設計的盆景。
C. 西方最早的中式建築
17至18世紀在歐洲文化史上有一個詞語頗為引人注意,這就是chinoiserie(中國風)。當時中國的瓷器、壁紙、刺綉、服裝、傢具、建築等風靡了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中國的園林,它深刻影響了歐洲的造園藝術,使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短短幾十年間,歐洲大陸上興建了不少中式建築。
瑞典「中國宮」
1753年,國王腓特烈一世在離王宮不遠的地方專門為她修建了中國式樓閣。這是一座中國式宮殿與法國洛可可式建築的融合體,整個建築呈弓形,宮頂仿中國宮殿裝飾並刻意雕龍,但無琉璃瓦。
法國紅樓
位於巴黎富人區蒙梭公園附近一座赭紅色的中式樓房。建造者盧芹齋,是19世紀末來到法國的中國人。這座中式建築,最初使命原本是裝載中國古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建築本身已經成為進入巴黎文化遺產之列的古董。
慕尼黑英國公園里的「中國塔」
這是德國人按照自己對中國木塔的想像建成的塔,美名曰「中國塔」。中國塔是1789-1790年建造的,設計和製作全憑著一張畫完成的,沒有細致地考證真正中國建造的塔的每個細節,所以造出來的中國塔對中國人來說,似乎有點不大像。那時的德國人嚮往遙遠的東方藝術,卻沒能長途跋涉來到中國,於是半憑傳說、半憑想像造出了這樣一座塔。
秋季的「中國塔」唯美而古典
18世紀之後,歐洲的「中國熱」漸漸消退,以後的一兩百年間,中國一直處於被侵略、鄙視的地位,中國文化的價值呈現出弱勢的狀態。1980年後修建的中國式園林內容更為豐富,大致有以下幾種:展覽廳、園藝節參展作品、城市之間的友好贈建、紀念性的修建、觀光園林。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
明軒,1980年竣工於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館北翼。它是以蘇州「網師園」里的「殿春簃」庭院為藍本而建造的,佔地46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平方米。陳從周教授牽頭,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承建,1980年建成。因以明代建築風格為基調,故名為「明軒」,是中國園林走向海外的開山之作。
瑞士蘇黎世市·中國園
中國園於1994年正式開放,是蘇黎世的姐妹城市——昆明所贈,昆明市政府仿翠湖公園的格局設計,是海外最大規模的中國式園林。蘇黎世人為他們的城市與昆明的友城關系而深深自豪。迄今為止,蘇黎世只同昆明保持著唯一的友好城市關系。
新加坡·蘊秀園
蘊秀園的整個工程建築材料和磚均來自中國。園內的疊石和假山全是出自中
D. 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歷代主人
1、王獻臣
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祖先吳人,隸籍錦衣衛。明弘治六年中進士,授職行人,又升遷為御史。一生仕途不順,曾兩次被東廠緝事者誣陷。一次被拘禁於監獄,杖三十,謫上杭丞。後一次在弘治十七年,被謫廣東驛丞。正德元年,遷任永嘉知縣。後罷官家居。
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賭博將園輸給閶門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此後,徐氏在拙政園居住長達百餘年之久,後徐氏子孫亦衰落,園漸荒廢。
2、陳之遴
清兵入蘇後,當時園主系徐氏第五代後人,不得已在順治五年(1648)左右以二千金將園廉售於大學士海寧陳之遴。陳得園後重加修葺,備極奢麗。但陳長期在京,購園十年後即獲罪被謫遼東,客死於謫所,始終未見園中一花一木。
3、葉士寬
乾隆十一年,葉士寬調寧紹台道,後因父喪歸家,遂家居不出,買下了已散為民居、荒涼滿目的拙政園西部,加以修葺,還新築了擁書閣、讀書軒等建築,定名為「書園」。登擁書閣四望,景色如畫,有北禪香市、古塔晴雲、春城夕照、晚市鍾聲。野圃疏香、北郭歸帆、戴溪月色、雙沼荷風。秋原獲稻、陽山積雪十景。
4、吳璥
嘉慶末年,拙政園中部歸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平湖吳璥所有,春日遊人如織。由於他長年在外做官,也無暇修葺經營,日久池館蕭條,滿目荒涼。
5、張之萬
同治十年,張之萬任江蘇巡撫時,住在拙政園東部宅園,愛拙政園幽曠雅緻,略加修葺。曾作《吳園圖》十二冊,繪園中勝景十二出,並請李鴻裔一一題詩。
後張之萬升任浙閩總督,離蘇有日,就與德靜山、恩竹樵、英茂文三人商議,以價銀三千、修理銀二千匯交藩庫,於同治十一年一月,將拙政園改為八旗奉直會館。
6、張履謙
西部花園於光緒三年以價銀六千五百兩售於吳縣富商張履謙,易名為「補園」。當時園中亭台只存一、二處,殘破不堪,已非昔日景況。
經張履謙大加修葺,遂有塔影亭、留聽閣、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宜兩亭等勝景,又新建了精緻綺麗的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光緒二十年張獲得文徵明《王氏拙政園記》石刻碑拓,重摹上石,又得文徵明、沈周遺象,為之建「拜文揖沈之齋」。
7、李經羲
民國九年左右,年近花甲的李經羲,買下了拙政園東部房宅(今蘇州園林博物館),經過一年多修繕後定居下來。成為了最後一任園主。
E. <<蘇州園林>>中「界而不界,隔而不隔」中的「界」,「不界",「隔","不隔"是指什麼
「界」是指有廊子,「隔」是指有牆壁。「不隔」「不界」是指「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的」,景緻彼此還是相通的。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怎麼樣形成的? 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中的一句,描寫園林中牆壁鏤空,廊子無所依傍,雖將空間分開,但景緻並沒有被真正隔絕。這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頗常用的手法,用以避免「通視」,增強景觀的層次感。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網上查詢結果最多的,是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中的一句,描寫園林中牆壁鏤空,廊子無所依傍,雖將空間分開,但景緻並沒有被真正隔絕。這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頗常用的手法,用以避免「通視」,增強景觀的層次感。
你參考參考吧。 希望對你有用。
蘇州園林賞析
摘要:「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模仿和再現自然山水是中國園林形成、表現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園林不僅是人們生活居住的現實空間,也是陶冶情操、安頓精神的理想樂園。蘇州園林是濃縮的自然景觀,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蘇州園林更是珍貴的人文景觀,建築家、哲學家、詩人畫家、平民百姓各自從中體味到了他們所尋覓的線條、哲理、詩情和韻律。把蘇州園林平面地展開是一幅最逼真的山水畫;身居園中品茗撫琴吟詩插花最富靈感;在對中國了解甚少的旅遊者眼裡,蘇州園林是最好的博物館。
關鍵詞:蘇州園林、廊的造型藝術、人文與自然完美結合、世界園林典範、世界聞名、現狀及未來
中國古典園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 建築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 中國園林萌發於商周,成熟於唐宋,發 達於明清.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園林城。蘇州園林歷史之悠久,數量之多,造園藝術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從最早東晉的辟疆園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園經驗,城內曾有大小園林二百餘處,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處。蘇州園林的真正含義遠非蘇州的園林,她已成為江南私家花園的總稱。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緻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之後歷代造園興盛,明清全盛時有200多處私家園林遍布蘇州古城內外。大部分是為名人居士或士大夫階層提供一種「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趣,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清雅環境。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蘇州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城市住宅旁有限空間里,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加之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具陳設和各式擺件等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意山水園林。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建築美於一體,是綜合的歷史文化藝術寶庫,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園林得到了政府和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與重視,進行了不斷的保護維修和合理利用。在申報世界遺產的過程中,更是結合古城改造,依法加強了園林內外環境的整治,使古典園林內外環境協調一致。至今保存完好的數十處園林分別代表了我國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江南園林的風格,體現了人類理想家園的境界。
蘇州園林建築的空間形態和園林美一樣,都取源於自然,是在自然空間形態基礎上加以抽象化、理想化的產物。蘇州園林一般用地有限,常在市井之內再造山林之趣,除用微縮景觀外,空間巧妙組合是其成功關鍵。廊,這種長條形狀的園林建築物,常常作用為最理想的手段。一條透空的長廊橫貫於園內,原有的空間立即產生遠、中、近三個層次,兩側的景物都將互為對方的遠景和背景,使原本嬌小的園林顯得空靈而又深邃。
在蘇州園林中,亭、台、樓、閣、榭等是「實」的,而廊是「虛」的,兩者結合便構成了虛和實的和諧美。沿廊漫步,既像在室內,又像在室外,這種亦內亦外的感覺,使人產生一種「過度空間」的心理,造園家就是利用這種空間內外矛盾的統一,將兩種不同的空間感受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迴避傾軋的官場、喧囂的塵世,是蘇州園林的起因;尋求返樸歸真、悠閑養性的氛圍,是蘇州園林的意境;折射道家的哲學、文化的韻味,是蘇州園林的底蘊;山水花木、亭台樓榭構成蘇州園林的基因,粉牆黛瓦、栗柱灰磚染出蘇州園林的基調。
蘇州園林是濃縮的自然景觀,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蘇州園林更是珍貴的人文景觀,建築家、哲學家、詩人畫家、平民百姓各自從中體味到了他們所尋覓的線條、哲理、詩情和韻律。把蘇州園林平面地展開是一幅最逼真的山水畫;身居園中品茗撫琴吟詩插花最富靈感;在對中國了解甚少的旅遊者眼裡,蘇州園林是最好的博物館。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蘇州著名的園林還有:退思園,耦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怡園,藝園。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這本是描寫阿房宮的氣勢之宏大,可是用在精緻的蘇州園林中也同樣適合。園中景物本散漫,但通過廊的「勾勒」和「穿插」,才組成了一個豐富多變的藝術整體。廊乃蘇州園林園主普遍採用的手段之一,但它折射出的絕不是諸如此類單純的建築藝術,更是薈萃了文學、哲學和美學等藝術和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等文化內涵。蘇州園林正是以其格調之超俗,文化品位之高雅,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瑰寶!
「平面曲折,高低錯落」,這是中國園林建築布局的藝術手法之一,原因在於中國園林追求的是再現自然山水之美,而不象西方園林那樣著意表現規整的人工之美。蘇州園林更是講究曲折幽深,引人入勝,步移景異。而中國的建築一般呈方形、圓形,要有豐富的轉折與錯落談何容易。但廊,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廊除供人行走之外,並無其他獨立功能,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它的最大作用是連接其他類型的園林建築。廊可長、可短、可上、可下、可折、可彎,非常靈活。蘇州園林中「廊」的曲折程度要比北方皇家園林強得多,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以達到「隨形而彎,依勢而曲」(引自《園冶》)的效果。總之,蘇州園林建築中藉助了廊的運用,才完美地實現了平面上曲曲折折,豎向上隨地形的起伏而高低錯落。
「中國園林是世界造園之母,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1980年建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明軒,是以網師園殿春為藍本設計的,這是中國造園史上第一次實現整體庭園的出口。在其後的20多年裡,蘇州園林走出小巷的有限天地,以其傳統的高品位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文化價值,越來越多地走向歐、美、亞、澳各洲的名城並獲多項榮譽,有日本池田市「齊芳亭」、加拿大「逸園」、新加坡「蘊秀園」、日本金澤市「金蘭亭」、美國佛羅里達州「錦綉中華」微縮景區、香港九龍寨城公園、紐約斯坦頓島「寄興園」、美國波特蘭「蘭蘇園」、法國巴黎「怡黎園」等等。無論是完整園林的建造、還是亭台廊榭等園林要素的移植,含蓄獨到的園林文化都獲得了異域知音的廣泛認同和贊賞,並成為物質的、不可移動的中國文化的和平友好使者,被當地稱為「常駐的文化使者」、「永恆的貴賓」。在傳播文化的同時,建造在世界各地的蘇式園林還是蘇州最生動的名片,特別在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專家學者來考察、研究作為人居環境經典的蘇州古典園林。落戶異域的蘇州園林帶著出生地的文化氣質走向世界。
蘇州名園、名勝目不暇接,她豐富的藝術魅力、博大精深的內涵,堪稱中國文明的精萃。蘇州園林每一扇門,每一扇窗,都是畫框,內有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可精讀,可細品,它四時有景,四時有題。
了解素描的人都知道虛實對比的道理,在建築的語匯中,「隔、界」可以叫做「實」,「不隔、不界」可以叫做「空」,在隔與不隔、界與不界之間的可以叫做「虛」。在建築設計中,「實、虛、空」的組合產生千變萬化的空間效果。
「虛」的表現形式有——透明玻璃隔斷、鏤空隔斷、室外柱廊等。例如現在頗受追捧的「鳥巢」,其主體外錯綜復雜的鋼結構外殼,成鏤空狀,可以看到其內部;再比如國家大劇院,罩了一個半透明外殼,內部隱約可見,這些都是運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虛實結合的處理手法的建築實例。
F. 明軒代表什麼意思
明軒是紐約中國庭院,是以蘇州網師園內「殿春移」為藍本移植建造,佔地46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平方米,為我國園林出口的第一例,開創了「園林藝術」外貿的先河。
庭院根據博物館內現場條件以及使用要求,專門設計。庭院的設計運用空間過渡、視覺轉移等處理手法、並吸收明畫山水小品特色,使全園布局緊湊,疏朗相宜。淡雅明快、集中反映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精華。
布局設計吸取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殿春簃小院的精華,建造精巧完美,是境外造園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恆展品。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親臨現場視察並接見我工程技術人員。館方對工程給予了「工藝質量達到了值得博物館和您的政府自豪的標准」的高度評價,被贊譽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恆展品,載入現代造園史冊。獲得"工藝質量達到了值得博物館和您的政府自豪的標准"的高度評價。
(6)蘇州蘊秀園二手房擴展閱讀
明軒承建始末
1978年,美國博物館代表團首次來訪中國。期間,普林頓大學東方美術系主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遠東部特別顧問、美籍華人方聞教授到上海參觀訪問時,在錦江飯店提出要會見對中國建築有精深研究的人,於是就找到了陳從周教授。
方聞對陳從周說:「我在紐約收集了許多中國明代傢具,一直想把它們陳列出來,但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陳從周聽罷不假思索地說:「明代傢具當然要放在明代建築裡面呀。」
方聞聞言如夢初醒,連忙對陳從周教授說:「先生所言極是,明代傢具應該擺在明代建築里,可是我在美國,上哪兒去找明代建築呢?」陳從周哈哈大笑道:「這個容易,我給你找個現成的,蘇州網師園里的殿春簃就很合適,你把它移築到美國,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就這樣,在陳從周教授的推薦下,蘇州園林設計所提供的一座以殿春簃為藍本的中國明式古典庭院「明軒」的設計方案浮出了水面。方案送到美國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董事阿斯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先生和許多建築專家一同審稿,大家一致叫好,方案順利地通過了會審。
1979年,蘇州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接了明軒的建築工程。經國務院特批,工程所用楠木全部從四川採伐,並專為此工程恢復了蘇州陸墓御窯燒制磚瓦。5個月後,整整193箱庭院構件飄洋過海。1980年3月,明軒終於成功地落戶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軒
G. 有關蘇州園林的歷史故事有什麼
1、建於元代的古典名園獅子林有個景點叫立雪堂,蘊含的典故是大家熟知的程門立雪。「北宋兄弟二程」之一的程頤是著名的理學家和思想家,二十四歲便在開封收徒講學。一次,他的學生楊時和游酢去河南程府拜訪並求教老師。
時正隆冬,只見程頤老師正在廳堂內閉目養神,其實是佯睡觀察。兩位弟子見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中靜候。不期,天始降雪,兩人冒雪靜待,等了好長時間,程頤才睜開雙眼,只見大雪已埋沒學生的腳背。典故提倡和渲染的是尊師重教的傳統思想。
2、全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中部水池東側有座建築名為曲溪樓,在罕見的八角門洞上,鐫有「曲溪」兩字,為文徵明所書。曲溪源於曲水流觴的典故。
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偕親朋好友共42人,在浙江紹興蘭亭(蘭溪畔的亭子)做「曲水流觴」的游戲,其中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一篇,十一人交白卷,各罰酒三觥。
王羲之將這些詩集結一起,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計28行、324個字,即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文中,王羲之既描繪了蘭亭優美的自然景色,又抒發了與朋友相聚的歡快心情,而書法更是遒勁舒展、變化無窮,二十多個「之」字,無一雷同。
(7)蘇州蘊秀園二手房擴展閱讀: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1985年,蘇州古典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
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四大名園」與同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網師園、環秀山莊、藝圃、耦園、退思園一道,構成蘇州古典園林的傑出代表。
1997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園林是世界造園之母,蘇州古典園林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這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次全體會議對蘇州古典園林的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蘇州古典園林: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古典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20多年來,蘇州古典園林藝術自1980年首次出口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式庭院「明軒」後。
「品牌」效應凸現,先後設計、建造並獲多項榮譽:日本池田「齊芳亭」、加拿大「逸園」、新加坡「蘊秀園」、日本金澤「金蘭亭」、美國佛羅里達「錦綉中華」微縮景區、香港九龍寨城公園、雀鳥公園、美國紐約斯坦頓島「寄興園」、99昆明世博會「東吳小築」(獲綜合大獎)、美國波特蘭「蘭蘇園」等。
使蘇州品牌的園林在五湖四海安家落戶,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吸引了歐、亞、美等專家學者來蘇州考察古典園林。
H. 明軒是什麼意思
明軒是光明磊落、氣宇軒昂的意思。一般用於建築名稱或人名。
明 :「日、月」發光表示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
軒 :從車,干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軒,有「高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意思。
在建築方面:明軒建造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樓的玻璃天棚內,裡面陽光燦爛,四季如春,光亮、溫度、濕度都被嚴格控制。庭院全長30米,寬13.5米,四周是7米多高的風火山牆,建有楠木軒房、曲廓假山、碧泉半亭、花界小景等,儼然是殿春簃的孿生姐妹。
明軒的建成在美國引起了轟動,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員數度前往參觀,美國各地前來參觀的民眾更是絡繹不絕。
(8)蘇州蘊秀園二手房擴展閱讀:
明軒是紐約中國庭院,是以蘇州網師園內「殿春移」為藍本移植建造,佔地46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平方米,為我國園林出口的第一例,開創了「園林藝術」外貿的先河。
庭院根據博物館內現場條件以及使用要求,專門設計。庭院的設計運用空間過渡、視覺轉移等處理手法、並吸收明畫山水小品特色,使全園布局緊湊,疏朗相宜。淡雅明快、集中反映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精華。
布局設計吸取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殿春簃小院的精華,建造精巧完美,是境外造園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恆展品。明軒成功地開創了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先河,198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建造的逸園、1992年在新加坡建造的蘊秀園、1998年在美國紐約建造的寄興園、世紀之交在美國波特蘭建造的蘭蘇園等,可以說都是當年建造明軒的延續和發展。
I. 殿春簃的移築紐約
網師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座精緻小園,園內的書齋庭院,又以彩霞池西的明式小院殿春簃為精華。殿春簃雖然佔地不足一畝,但書房、假山、花壇、清泉、半亭俱全,其精巧的製作和雅潔的格調,向來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佔有一席之地。《蘇州園林——網師園》郵票中的第1枚「殿春簃」,就形象地展示了殿春簃的全貌 。
殿春簃小小院落,在海內外卻是遐爾聞名,因為它是第一座被移築到大洋彼岸的中國古典園林,而整個移築過程的發起者和創造者,則是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
1978年,美國博物館代表團首次來訪中國。期間,普林頓大學東方美術系主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遠東部特別顧問、美籍華人方聞教授到上海參觀訪問時,在錦江飯店提出要會見對中國建築有精深研究的人,於是就找到了陳從周教授。方聞對陳從周說:「我在紐約收集了許多中國明代傢具,一直想把它們陳列出來,但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陳從周聽罷不假思索地說:「明代傢具當然要放在明代建築裡面呀。」方聞聞言如夢初醒,連忙對陳從周教授說:「先生所言極是,明代傢具應該擺在明代建築里,可是我在美國,上哪兒去找明代建築呢?」陳從周哈哈大笑道:「這個容易,我給你找個現成的,蘇州網師園里的殿春簃就很合適,你把它移築到美國,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就這樣,在陳從周教授的推薦下,蘇州園林設計所提供的一座以殿春簃為藍本的中國明式古典庭院「明軒」的設計方案浮出了水面。方案送到美國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董事阿斯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先生和許多建築專家一同審稿,大家一致叫好,方案順利地通過了會審。
1979年,蘇州古典園林建築公司承接了明軒的建築工程。經國務院特批,工程所用楠木全部從四川採伐,並專為此工程恢復了蘇州陸墓御窯燒制磚瓦。5個月後,整整193箱庭院構件飄洋過海。1980年3月,明軒終於成功地落戶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明軒建造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樓的玻璃天棚內,裡面陽光燦爛,四季如春,光亮、溫度、濕度都被嚴格控制。庭院全長30米,寬13.5米,四周是7米多高的風火山牆,建有楠木軒房、曲廓假山、碧泉半亭、花界小景等,儼然是殿春簃的孿生姐妹。明軒的建成在美國引起了轟動,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員數度前往參觀,美國各地前來參觀的民眾更是絡繹不絕。
明軒成功地開創了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先河,198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建造的逸園、1992年在新加坡建造的蘊秀園、1998年在美國紐約建造的寄興園、世紀之交在美國波特蘭建造的蘭蘇園等,可以說都是當年建造明軒的延續和發展。
J. 哪些小區屬於蘇州平江實驗學校的學區房
相門新村、蘊秀園、相門後庄有些幢數也有、在雙塔附近應該很多地方是學區房(我同學有很多住那) 如果不急知道的話,可以等到放寒暑假左右的時候到蘇州平江實驗學校的校門口看,會貼出來的一張關於學校學區房有哪些。